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问题研究论文

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问题研究论文

23

2024-05-06 11:22:5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当前,在“数字中国”战略推动下,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电力行业融合进程进一步提速。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网数字化转型也呈必行之势。推动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更好地满足可再生能源生产与消纳,促进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有效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因此,要从不同角度出发,积极探索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并采取相应措施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基于此,对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编者按:当前,在“数字中国”战略推动下,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电力行业融合进程进一步提速。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网数字化转型也呈必行之势。推动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更好地满足可再生能源生产与消纳,促进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有效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因此,要从不同角度出发,积极探索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并采取相应措施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基于此,对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问题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推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电力行业中的融合进程正在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必然趋势,而电网数字化转型也迫在眉睫。推动电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于满足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与消纳、促进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有效保障电力稳定供应以及实现“双碳”目标都至关重要。因此,积极探索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其实施,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旨在研究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问题,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对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电网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一、数字化转型对电网企业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一是,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电网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电网企业可以实现对设备、系统和数据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实时掌握电力网络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供电调度,从而提高运行效率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二是,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电网企业可以建立智能化的电力系统,实现对能源生产、传输、分布和消费的智能管理和控制。智能电力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和优化负荷需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推动新能源的大规模接纳和消纳。三是,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电网企业与各类新兴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例如,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电网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加精准的负荷预测模型,提高电力调度的精细化程度。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支持电网企业与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在应对国家能源改革和“双碳”目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加速推进,新能源的比重将不断增加。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电网企业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生产、消纳和管理,更好地满足清洁能源的需求,为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1]。

  二、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问题

  (一)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不足

  许多资产管理人员对于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缺乏深入地理解。他们可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不了解这些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操作手段。即使有一定的数字化技术知识,许多资产管理人员也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在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熟悉软件工具的使用,以及灵活处理各种异常情况。然而,由于缺乏实践机会,许多人无法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资产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便与其他部门和供应商合作。对于数字化转型来说,跨部门的协作至关重要,需要资产管理人员与其他技术团队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实施。

  (二)企业管理机制不足

  许多电网企业在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方面存在问题。由于数字化转型需要跨部门的协作和合作,然而,部分电网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责任和权益分配。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高效的资产管理机制,导致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推进受阻。部分电网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仍然以传统的方式运作,缺乏数字化工具和系统支持。这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实现数据的集中化、共享化和自动化处理,导致效率低下和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对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涉及的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等问题,许多电网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缺乏明确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技术措施,容易导致资产信息被泄露或遭受恶意攻击,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风险[2]。

  (三)设备实物资产盘点难

  电网企业拥有大量分布在各个地区的设备实物资产,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设备等。这些资产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导致传统的手工盘点方式无法高效完成。人工盘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且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对资产盘点结果产生误差,影响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设备实物资产在日常运营中常常处于开放环境,易受外界因素(如自然灾害、破坏行为等)的影响,导致实物资产的位置和状态发生变化。这使得实物资产的准确盘点变得更加困难,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查找和确认。此外,一些设备实物资产可能存在技术标识或信息缺失的情况,导致无法清楚确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归属和状态,影响资产盘点和管理的准确性。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三、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措施

  (一)构建风险预测防控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电网企业可以实时收集、整合和分析各类设备和运行数据,构建全面、准确的资产信息库。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预测设备故障和损坏的可能性。二是,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电网企业可以利用智能算法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和异常情况。这样就可以及时识别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电力中断或安全问题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三是,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相关的风险评估标准和指标,电网企业可以对设备资产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设备寿命、运行状态、环境变化等方面。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风险事件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3]。

  (二)设备实物资产数字化管理

  一是,建立设备实物资产信息数据库。通过对设备实物资产进行标识、编码和录入,构建全面、详细的设备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中可包含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型号、厂家、出厂日期)、位置信息、维护记录、检修情况等。这样可以方便对设备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查询,提高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测与管理。二是,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智能监测装置,实现对设备状态、运行数据的实时收集和传输。这样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故障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三是,引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实物资产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例如,设备寿命预测、故障诊断、维修优化等。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和推演,提供更准确的设备管理建议和决策支持。

  (三)进一步推动业财深度融合

  一是,建立业务与财务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平台。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将业务运营数据与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这样可以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与沟通,减少信息孤岛和重复录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二是,应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优化业务决策和财务分析。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性能改进、成本控制和风险预测等方面的机会。同时,利用智能算法和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帮助企业做出更准确的业务决策和财务分析,提高绩效和效益。建立绩效评价与奖励机制,激励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合作。设立绩效指标和目标,使得业务和财务部门在数字化转型中相互扶持。通过奖励机制,激励业务部门积极分享可量化的数据和信息,为财务决策提供更好的支持。同时,也要对财务部门的贡献给予合理的肯定和奖励,鼓励其深入了解业务运营,并提供专业的财务分析和建议[4]。

  (四)建立适当的规则和管理体系

  一是,制定统一的数据管理规范和标准。建立明确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并约定相关的数据命名、分类和编码规则,以便于数据的管理和检索。二是,建立数字化转型项目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项目组或部门负责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规划、执行和监控。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和标准,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计划、进度控制和评估等环节。同时,确保项目的沟通协作和文档管理,以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和准确性。三是,建立数字化转型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设立内部审核和评估机构,对数字化转型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和审查。通过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成果和效益,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确保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顺利推进。四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与合规监管。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和合规体系,确保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采取必要的技术和措施,防范信息泄露、篡改和非法访问的风险。同时,配备专业的信息安全团队,负责风险评估、安全漏洞监测和应急响应等工作。

  (五)培训和提高员工素质

  在提升员工资产管理意识的同时,对电网企业资产管理人才进行有效地培训和引进,是企业实物资产管理进行重大更新和优化的关键措施。一是,对从事实物资产管理的人员采用贴近业务的专业培训,加强管理技能培养,通过邀请专家讲座或集中培训、座谈讨论等形式,整体提升管理效率。二是,要做好引进专业人才的工作,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不再局限于现有资产的盘点和估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升级,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等相关知识需要加强,电力企业可以采用引进方式,借助外部专家团队,有效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帮助企业有效部署实物资产管理[5]。

  (六)不断完善电网企业数据管理平台

  一是,建设全面、多维的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整合不同部门和系统的数据,构建集成化的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应支持对各类设备实物资产信息的管理,包括设备基本档案、运行数据、维护记录等。同时,还应该具备可视化和分析功能,以便用户可以直观地查看和分析数据,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优化机会。二是,实现数据的高质量和高效传输。建立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和网络架构,确保数据的准确、及时地传输到数据管理平台。采用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和加密手段,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利用数据压缩和优化算法,提高传输效率,减少网络带宽消耗。三是,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引入智能算法和模型,对大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以支持决策和优化工作。这样可以实现资产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为电网企业提供更可靠的决策支持[6]。

  (七)建立电网资产数字化管理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采用多重备份策略,将电网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关键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存储在不同地点的可靠介质上,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计划和流程,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二是,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入侵监测系统、防火墙等技术手段,确保电网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网络安全。此外,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如数据加密和访问权限控制,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和使用。三是,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订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责任和行动方案。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以便在发生风险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最小化损失[7]。

  四、结语

  电网企业作为一家关乎国家计划和民众福祉的公共服务型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所承担的任务是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由于电网企业资产规模庞大,日常运维工作繁重,且所需投资费用巨大,因此必须加强成本投入的管理,对项目投资产出进行效能评估。

参考文献

  [1]李自昌.政府监管下的电网企业资产价值管理有关问题思考[J].新理财,2021(1):42-45.

  [2]吕桂萍,沈园,蒯成.电网企业工程资产智能传导机制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2020(12):92-93.

  [3]颜休嘉,李丹升.新兴技术对电网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34):64-65.

  [4]栾尊先,郇长武.超级账本技术在电网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电气技术,2020,21(11):101-105.

  [5]王琼.浅析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精益化管理措施[J].西部财会,2020(11):40-42.

  [6]赵启新,皇甫奋宇,谢夏妮,等.新时期电网企业发展定位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31):54-57.

  [7]淡玉兰,彭筱恩,杨力.基于智能盘点系统的电网资产精益化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20(1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