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论文

20

2024-04-29 09:02:22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而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它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往往过于强调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输出。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失衡,也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加以探究。

  摘要: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而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它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往往过于强调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输出。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失衡,也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加以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英语教学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英语教学紧密结合,致力于提高学生文化自信、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也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内容的选取需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不限于了解和记忆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发现、判断其背后的态度和价值观;还提出要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传统经典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哲理、有文化、有味道、有色彩、有温度、有智慧,是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的优秀素材。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

  (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而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本民族和国家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体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石,也能够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必备素质。学生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更加自信、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必备的素养之一。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需要具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开展交流和合作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很有必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并熟悉东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进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111.jpg

  (三)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然而,伴随社会形势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及能力[1]。

  (四)丰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

  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性,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应注意遵循适度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适量引入中华传统文化,避免过于强调传统文化而忽视英语教学的本质。同时,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应突出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讲解和展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及内涵。除此之外,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还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二)阶段性原则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还应遵循阶段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分阶段、有计划地引入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不同阶段渗透目标,如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等。每个阶段目标应该具体、明确,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三)文化平等原则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应该带有偏见或歧视,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性。

  以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为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不同国家见面问候方式和一些肢体语言的不同,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彼此的文化,平等地看待不同的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鼓励他们能够切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切实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2]。

  (四)实用性原则

  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对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实用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音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等。

  在讲授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1 Section D的Beijing Opera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关于京剧的一些知识,自己动手制作脸谱。学生通过展示和体验,会更深刻、清晰地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初中英语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在讲授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Making friends一课时,教师应首先明确,在传统文化中交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很多关于交友的名言和优秀诗句,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之交淡如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这些名言及诗句可以与文本中的交友话题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友谊。除此之外,Making friends一课还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在交友过程中也有所体现。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差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可见,教师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深入课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学科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要推进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如今社会大环境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电影、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Our school life一课时,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课程内容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中国古代建筑、书法、绘画的图片,同时配上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第二,播放相关视频。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如中国传统的音乐、舞蹈、戏曲等。这些视频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东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较和对比,更好地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第三,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站或资料,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网等。这些网站或资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对促进学生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3]。

  (三)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课程标准》提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讲授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laying sports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画手抄报、英语趣配音、英语演讲比赛等形式,介绍中国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太极拳、赛龙舟等。这些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体育元素和体育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学好英语,用英语讲好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然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体育项目表演、中国武术展示、太极拳表演等。这些活动将有助于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等,在了解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与体育课程结合,开展与传统体育相关的活动,如太极拳教学、武术指导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和强身健体的方法,还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意识及综合水平[4]。

  (四)结合写作教学

  在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5]。例如,在讲授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Food festival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美食及传统美食的起源、制作过程等。再以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Let's celebrate!一课为例,本课涉及很多中国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关于这些节日的信息,让学生以演讲、录小视频等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并体验中华文化,为写作活动的开展提供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写作活动,如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和传统美食制作过程等,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及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教学生描述传统美食外观、口感和制作过程,以及如何用英语表达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涉及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美食的英语范文讲解,帮助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并通过模仿范文逐渐掌握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技巧。

222.jpg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使学生在英语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内涵,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知识窗(教师版),2022(2):108-110.

  [2]高洪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山东教育,2021(46):15-16.

  [3]王咏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校园英语,2021(42):192-193.

  [4]刘建.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11):22-26.

  [5]李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中学生英语,2023(4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