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 C# 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论文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 C# 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论文

5

2024-04-28 10:56:51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通过微信在手机终端进 行学习逐渐成为移动学习的一种实现方式。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和媒体使用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和服务 功能进行学习培训。因此,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C # 程序设计课程的部分内容设计为例,阐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包括内容设计、媒体设计和资源 制作,以期为这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通过微信在手机终端进 行学习逐渐成为移动学习的一种实现方式。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和媒体使用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和服务 功能进行学习培训。因此,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C # 程序设计课程的部分内容设计为例,阐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包括内容设计、媒体设计和资源 制作,以期为这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信,学习资源,资源设计

  引 言:随着全球数字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课 堂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手 机终端和 4G 网络的普遍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和分享碎片化的知识[1] 。但是,移 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仍然未能 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一些学习资源照搬纸质课程资料 或者网络资料,相关制作者不能针对移动设备的特点 设计出优质的学习资源。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丰富多 样的C # 程序设计学习资源,用于满足学习者在移动 学习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并促进C # 程序设计的深入 学习。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 终端的普及所兴起的新型学习模式。学习者通过通信 软件从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多 样化的沟通和互动[2] 。依据移动学习的环境以及教 学模式,其具有移动性、虚拟性、及时性、普及性、个性 化等几大特点。

  在移动学习中,学生若遇到相应的学习难点,能 够随时在网络上搜索自己需要的材料,或者直接利用 移动终端即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教师能利用移 动终端设备对学生进行远程的指导,使得问题能得到 快速的解决。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内容的接收程度、自 己的时间安排, 合理规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

  1.2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属于微信内部的一个功能模块,任 何企业和个人都能够在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站上进 行注册使用。平台管理者可以在网页端编辑文字、声 音、图片、视频、图文消息等五个类别的内容。能够与关注该公众账号的人群进行一对多或者一对一的交流 互动,同时还能将账号与第三方开发平台进行对接,从 而加入更强大的互动功能。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 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的应用。

       1.3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有利于学习和 操作的所有资源。学习资源可分为硬件和软件资源,硬 件资源包括各种学习设备等,软件资源包括学习资料 等。本文中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既是软件资源,也 是设计型资源。基于微信的学习资源遵循移动学习的 特点和原则,按照学习资源设计、多媒体学习等理论 设计,满足学习者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

  2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

  2.1 内容设计

  知识点与学习内容是相对应的,通过设计具体的 学习内容和制作学习内容设计脚本可对知识点进行具 体描述,学习内容设计脚本包括内容描述和内容目标 等。学习内容的设计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 结构,虽然学生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但是C # 程序设 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 此学习内容要浅显易懂。考虑到微信平台和移动设备 对文字数量的限制,文字类学习内容在 300 字左右比 较合适,并且要求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学习内容的 表达要求体现知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错误的内容会 极大影响学生对学习资源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微信资源的积极性(参见表 1)。

111.jpg

  2.2 媒体设计

  由于微信平台支持群发图文消息并支持多种格 式的视频发送,学生对视频和图文资源形式需求也较 强,且文字与图片组合时的效果更好,因此对学习内 容的陈述,要减少只使用图片或者文字,而是选择图 文和视频这两种媒体形式。在媒体设计时,需要根据 多媒体设计原则设计图文和视频资源。在多媒体资源 呈现方面,视频和图文资源中尽量不包含冗余部分,呈 现要简洁,这也符合微信平台和移动设备对多媒体资 源容量限制的要求。在多媒体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方面,视频的画面和语言解说要同步流畅,图文界面 中同一语义的文字与图片共同出现。为了开发出适合 微信平台和移动设备的多媒体资源,需要进一步明确 图文和视频资源的属性和呈现形式等,即进行图文设计和视频设计并制作相应的设计脚本。

  图文设计要求文字大小与屏幕大小的比例和 谐,概念名称等重点文字使用加粗和下划线突出显 示,图片清晰可辨,图片尺寸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推荐 的 900×500 像素,图片使用静态的 JPG 格式和动态 的 GIF 格式引起学生学习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兴 趣,维持学习动机,并且与视频形式相比能节省不必要的数据流量。

  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便于学生理解知 识,因此视频设计是学习资源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为 了体现视频形式的多样性,满足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内 容的需要和指定专题内容讲解的需要,设计了 PPT 录 制的程序解说类和程序演示类视频。视频的时长不宜超过 5 分钟,大小不宜超过 6 M。

  2.3 资源制作

  2.3.1 图片制作

  图片的制作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需要准备合 适的图片素材,第二在图片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 理和合成,第三以相应格式输出完成图片的制作。为 了便于以后修改图片,需要存储 PSD 格式文件,PSD 文件是 Photoshop 的源文件,用于保存图片的图层、通 道、路径和动画等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

  2.3.2 视频制作

  使用 Camtasia Studio 的录屏功能制作视频。先准备视频解说稿和相关的演示文稿,然后使用录制屏 幕,最后生成 MP4 格式视频文件。录制结束后保留好 Camtasia Studio 的源文件,便于以后编辑和剪辑。

  3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开发

  3.1 开通微信公众号

  在微信公众平台官网中点击“立即注册”,然后按 照提示步骤填写所需信息,即可注册微信公众账号。 由于微信学习资源是用于推广和传播的,所以微信公 众账号类型选择订阅号。账号申请成功后,登录微信 公众平台,选择“公众号设置”功能模块并设置微信公 众号的头像和微信号。

222.jpeg

  3.2 上传学习资源

  把制作完成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源上传到微 信公众平台,并组织和编辑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和 素材管理这三个功能模块所需的内容。

  3.2.1 自动回复功能

  自动回复功能模块可设置三种自动回复信息,分 别是“被添加自动回复”“消息自动回复”和“关键字 自动回复”。“被添加自动回复”是设置被关注时系 统回复的信息,“消息自动回复”是设置首次发送除 关键字以外的消息时系统回复的信息,“关键字自动 回复”是设置发送关键字时系统回复的信息。“被添 加自动回复”提示学生学习资源的主题内容和学习方 法。“消息自动回复”提示可输入设定的关键词,学生 可获取自动回复的信息。

  3.2.2 素材管理功能

  在素材管理功能中可编辑微信公众平台的四种 素材,即图片、语音、视频和图文消息。视频素材的编 辑除了上传视频资源外,还需要填写视频的标题和简 介,单独发送视频消息时标题和简介信息会出现在推 送的消息中。图文消息中除了添加文字外,还可添加 已经上传到“素材管理”的图片、视频、音乐、音频和 投票。图片在图文消息中可不通过缩略图形式直接呈现,所以图片通常与文字结合以图文消息发送。

  3.2.3 自定义菜单功能

  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跳转时,菜单的导航作用 明显而有效。因此在“自定义菜单”中,通过设置菜单 项明确各个学习模块,学生点击菜单项可获取不同的学习内容。通过编辑菜单名称并添加“素材管理”中 的图文消息和视频可保存和预览学习资源。

  4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使用注意事项

       4.1 监督学生参与

  教师指导学习的同时要兼顾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 习状况,对还没进行学习的同学督促其完成学习,对 正在学习的学生要求其给教师微信号或微信公众平台 留言,留言的内容主要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遇到的 疑惑,并要求把测试结果反馈给公众平台或教师号,练 习测试的内容需要针对知识点以使学生按时完成学习 任务。

  4.2 确保信息呈现

  微信安装和运行对移动设备的要求是智能手机 和平板电脑,对操作系统的要求是 Android 4.0 以上版 本,视频类学习资源对移动网络环境和移动设备也有 一定要求,因此,学习内容发布之后需要向学生确认图 片和视频资源是否能正常显示,如果不能正常显示,推 荐学生使用电脑版或者网页版微信。

  4.3 选择合适时间

  考虑到学生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学生使用微信 进行学习的时间一般是中午的 12 点至 1 点、下午的 5 点至 7 点和晚上的 9 点至 10 点。学习资源的发布应 该在当天尽量早的时间,发布学习内容后着重在这三 个时间段询问和督促学生学习,确保学生能利用空闲时间查看学习内容。

  4.4 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师以解决学生实际的学习问题为目的,通过微 信群发起有深度的、易懂的和实用的问题吸引学生加 入学习讨论,通过询问每个同学的意见促使学生积极 发言,通过给予积极鼓励性的反馈减少学生学习过程 中产生的挫败感。

  5 总结和展望

  本文针对 C#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了微信平台的学 习资源,并开展相应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 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本研究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也 需要进一步展望,具体如下。

111.jpeg

  5.1 研究不足

  学习资源设计过程不够完善,缺乏学习活动和支持服务等方面的设计;学习内容只涉及理论知识,没 有考虑和总结学生需要的实践性知识;资源的呈现效 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微信群讨论效果不够理想;等等。 由于笔者的微信平台开发水平有限,不能针对微信公 众平台的有限功能进行扩展,这导致了学习资源在结 构、内容和实践的效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因此实践应用后统计和分析的数据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情况, 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5.2 研究展望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遍使用,并且伴随着移动互联 网覆盖面的扩大,微信作为腾讯公司除 QQ 外最受欢 迎的移动应用软件也被人们普遍使用于移动智能终 端。如果能有效地使用微信免费的信息推广功能和多 种形式的即时通信功能,并且设计开发和应用丰富多 样的学习资源,教师、院校和教育类企业可以为学习 者提供更便于获取的优质学习资源和教育服务,从而 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学习者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更 多形式的学习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 .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 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2]唐清安,韩平,程永敬,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