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业财税融合的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探究论文

基于业财税融合的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探究论文

4

2024-04-26 10:46:02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业财税融合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躲不开、避不过的必然趋势,而业财税融合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亦是决定高科技企业发展上限的直接因素。由此,文章从高科技企业基于业财税融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意义出发,结合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分析业财税融合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旨在补齐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短板,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推动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业财税融合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躲不开、避不过的必然趋势,而业财税融合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亦是决定高科技企业发展上限的直接因素。由此,文章从高科技企业基于业财税融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意义出发,结合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分析业财税融合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旨在补齐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短板,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推动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业财税融合,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平台,财务授信模式

  引言:我国进入新时代,在业财税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升级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高科技企业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坚定发展信心、迎难而上,针对性解决问题,加速财务管理模式、机制的信息化转型,最终实现企业稳定发展[1]。

  1基于业财税融合的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1推动组织结构优化

  业财税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的数据来源渠道更加广泛、数据类型更加丰富,对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面对层出不穷的内外部风险危机,高科技企业应以业财税融合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为开端,构建高精度、高速率的财务管理数据传输与共享机制,加速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更新模式机制框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协调职能工作、推动整体发展中的功能效用,最大化满足企业的全面发展需求,实现组织结构优化[2]。

  1.2加速企业转型发展

  在业财税融合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模式日渐成熟和商用,是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亦是财务管理的新发展趋势。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如果仍以完成基础性任务为目标,满足于发展现状,必将影响高科技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转型是高科技企业运营发展的必然之选,能够加速业财税融合理念的巩固强化,扭转旧模式、老方法下的财务管理状态,依托信息技术的赋能,将财务管理作为新的高科技企业发展点,以点带面,推动高科技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全方位升级优化[3]。

111.jpg

  1.3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高科技企业有着运营链条长、环节数量多、科技含量大的特点,对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体系性要求较高。因此,基于业财税融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契合高科技企业发展利益的必然之选,有利于高科技企业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融合业财税融合要求,推动财务管理流程链条上各节点、环节的有机协同,突破财务、业务、税务间的固有壁垒,为信息化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机制的优化升级提供助力,全面巩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高科技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实现[4]。

  2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2.1管理规划信息化

  财务管理规划主要涉及高科技企业战略规划和年度业绩目标制定等相关内容,如经营规划、采购规划、生产规划、销售规划等,要求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转型能够实现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各分项战略规划、职能部门战略规划的清晰划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帮助设定目标,选择实现途径,加速高科技企业的整体发展。

  2.2财务决策信息化

  当前,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主要包含基本决策、一般决策、重大战略性决策和战略协同决策等4个方面。高科技企业依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转型,要能拓宽财务数据信息收集渠道,提高数据收集、整合、预处理等各环节的时效性、科学性,实现财务决策信息化,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精准的数据支撑。

  2.3业务执行信息化

  财务管理执行涉及预算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销售管理、合同管理、客户管理、营销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等环节。依托信息化转型,在财务管理业务执行的过程中,设定量化标准与规范流程,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反馈控制机制,支持和引导高科技企业各职能部门参与到财务管理流程中来,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方案,及时跟进市场形势,通过数据监控、环节管理、运营优化等手段,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2.4绩效评价信息化

  高科技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涉及绩效考核和激励。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背景下,合理设计评价体系,力求客观评价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实务工作和企业战略规划的落实情况,并为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提供新的考核路径和数据支撑。

  3基于业财税融合的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3.1队伍建设迟滞,人力储备不足

  业财税融合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综合性、体系性较强的工作,对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韧性有较高要求,但高科技企业目前存在队伍建设迟滞、人力储备不足的问题。第一,思想认识不充分。财务人员对基于业财税融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认识不正确,满足于完成一般性财务管理目标,逐渐滋生懈怠情绪。第二,专业能力不扎实。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集中于完成单职能、单环节任务,企业缺乏复合型信息化财务管理人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的支撑能力有限。第三,绩效管理不及时。财务管理信息化下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管理指标较为落后,没有融入业财税融合下的新思想、新标准,难以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功能效用,逐渐流于形式。

  3.2联动机制缺乏,协同配合不畅

  现阶段,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缺乏联动机制,职能部门、工作环节间的协同配合渠道不畅通。第一,数据传输低效。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以准确、高速的数据传输为基础,但渠道单一、效率低下是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第二,缺乏制度引导。财务管理实务过于依赖历史经验,信息化转型升级的进程缺乏客观制度依据,容易导致工作失误。第三,管控力度不足。当前的财务内部控制以实现功能性任务为首要目标,对工作过程的管控力度不足,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资源消耗。

  3.3隐患排查力度不足,缺乏动态管控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理论的深入应用,以新理论、新技术应用著称的高科技企业进入一段发展机遇期,但财务风险威胁也持续增加,成为高科技企业整体利益的巨大威胁。究其根源,是高科技企业对业财税融合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管控力度不足,思路方式较为保守,缺乏动态的隐患风险排查机制,实务工作满足于完成职能性目标任务,对于模式升级、观念更新的探究力度较小,渐生懈怠,在无形中埋下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隐患。

  4业财税融合下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加速队伍建设,夯实人力基础

  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是业财税融合下高科技企业加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强劲动能,高科技企业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强化重视,全面夯实人力基础。第一,编制队伍建设计划。高科技企业要基于发展实际,结合业财税融合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编制“全面性储备+针对性补充”的信息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计划,以普适性财务管理信息化知识、技巧培训为基础,辅以行业专家讲座、业务骨干授课、传帮带作用发挥等多种方式,切实强化信息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加速打造一支懂财务、擅实操的复合型信息化财务管理队伍,为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效果提升奠定扎实的人力基础[5]。第二,加强制度引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转型是高科技企业基于发展现状的有益尝试,高科技企业应以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为范本,基于业财税融合增加信息化表述,明确各功能节点的职责任务,强化流程衔接和过程把控,确保信息化财务管理的计划明确、执行有效,杜绝因制度依据缺乏导致的工作失误,以明确详细的制度为引领,推动高科技企业的全面发展。第三,明确岗位职责。对照业财税融合下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标准,秉持系统优化的整体观念,明确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上的关键环节、节点,明确信息化财务管理所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主体责任,重塑财务管理流程,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论证能力,最大化规避以往权限缺失、权责失衡等隐患问题,营造出团结统一、协同奋进的良好氛围,加速创新驱动,深入探索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新路径,提升发展效能。

222.jpg

  4.2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内部联动

  着眼于整体发展效益,为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转型升级,高科技企业应加速组织结构优化,构建内部联动机制,强化内部协同。第一,畅通数据传输渠道,搭建信息化财务平台。依托数据信息技术,畅通财务管理数据信息的传输渠道,突破业务、财务、税务间的固有壁垒,强调信息管理在业财税融合下高科技企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从组织管理优化角度组建财务管理信息管控小组,深入挖掘财务数据价值,助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有效规范主营业务研发流程、工作标准和预期目标。第二,集成发展需求,编制指导手册。高科技企业应基于现行财务管理模式,融合业财税融合下的信息化需求,积极预测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中可能出现的实务操作困难,编制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指导手册,打造“财务模式优化+流程衔接把控”的良好格局,为实务工作提供合理指导与针对性建议,最大化规避低级问题和工作失误,切实加速业财税融合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第三,明确岗位职责,优化财务内控。高科技企业应基于业财税融合的需求,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流程的通盘考量、综合分析,集成历史经验和典型案例,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数据库,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流程上关键环节、节点的岗位主体责任,依托财务授信模式编制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规划,厘清权属定位,及时发现信息化转型进程中的问题风险,以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功能效用,建立起长效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机制,形成团结统一、协同工作的良好氛围,规避倾向性风险和隐患问题,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高速率转型、高水平发挥效用。

  4.3强化动态把控,深入查摆隐患

  作为一种新思想、新模式,财务管理信息化存有客观问题和隐患风险,要求高科技企业转换发展思路,强化动态把控,在问题导向下深入查摆问题隐患,及时纠问题、补漏洞、防风险,加速信息化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与优势发挥。第一,明确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应以明确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为基础,召开专题管理层与财务部门联席会议,探究业财税融合下信息化财务管理的需求,编制成册,严抓落实,确保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有据可依、有典可查,加速突破业务、财务、税务间的固有壁垒,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转型发展实效。第二,细化职权分配。高科技企业在推进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要着力增强财务管理的相对独立性,就财务管理流程开展全面分析、优化调整,谨防权责不对等、缺失、滥用等问题,强化财务管理数据信息流转,敦促信息化财务管理所涉及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强化岗位主体责任履行,全面推进财务管理效能提升。第三,动态查摆隐患。高科技企业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开展信息化财务管理实务的回溯考察,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模式隐患、执行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策略进行解决,加速信息化转型进程,提升财务管理职能水平,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高科技企业整体利益的信息化财务管理路径,确保高科技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6]。

  5结束语

  基于业财税融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高科技企业在新形势下谋求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之选,也直接决定了高科技企业的战略发展上限。诚然,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客观问题和隐患风险,但高科技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树立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改问题、查隐患、防风险,以业财税融合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转型为开端,推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樊婧.“互联网+”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支点,2023(7):134-136.

  [2]周方会.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互联网+”时代的适应性研究[J].商讯,2023(18):85-88.

  [3]李玲玲.关于提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路径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3(17):52-54.

  [4]刘汉涛.新时期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商讯,2022(13):21-24.

  [5]刘荣荣.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5):165-167.

  [6]周校文.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分析[J].商讯,2022(2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