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大学生为主体的后疫情时代高校就业教育的研究论文

基于大学生为主体的后疫情时代高校就业教育的研究论文

2

2024-04-26 09:49:04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xuling

摘要:后疫情时代充满更大的机遇与更多的挑战,大学生如何才能在就业市场中实现高质量就业,这需要向外探索,了解市场需求,更需要加强自我成长,提升自我能力。文章基于学生主体的角度,探讨后疫情时代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从主体性因素中分析影响了大学生“慢就业”或“不就业”的原因,并围绕“坚持一个意识,营造两种氛围,解决三个问题”提出对大学就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摘要:后疫情时代充满更大的机遇与更多的挑战,大学生如何才能在就业市场中实现高质量就业,这需要向外探索,了解市场需求,更需要加强自我成长,提升自我能力。文章基于学生主体的角度,探讨后疫情时代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从主体性因素中分析影响了大学生“慢就业”或“不就业”的原因,并围绕“坚持一个意识,营造两种氛围,解决三个问题”提出对大学就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就业教育

  “后疫情时代”是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塔吉克斯坦总统通话时提出的。目前相关学者对“后疫情时代”的研究是基于疫情的影响造成了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形成新的生产生活的时代,并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存在并延续。后疫情时代下,高校毕业生对行业和岗位的期待,表现为“缓就业”“慢就业”“不就业”等现象,就是受到疫情持续影响的表现。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企业释放岗位信号增强的同时,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此外,就业市场用人需求不确定、不稳定,不同专业、行业和地区间用人需求也差异大[1]。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实地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指出:“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2]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如何加强就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基于大学生为主体的就业教育,是体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立足主体性教育,基于大学生为主体开展高校就业教育,一是关注国家、社会和人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习和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内在需求和参与意识,积极改善和创造条件,以满足大学生对高质量就业的需要。

a4f0ad455bc58d1658ba188d4d648dd.png

  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社会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乏力,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岗位用以满足所有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同时,大学生因就业动力不足而选择“慢就业”,或就业选择转向考研、考公和事业单位等。年年都提“最难毕业季”,似乎“最难毕业季没有现在时,只有进行时”。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真的准备好了吗?通过前期开展数据调研可知,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普遍存在就业期望过高,就业动力不足,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等现象。

  (一)就业期望与自我能力认知不一致

  从调研可知,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表现为体制内就业偏好显著增强,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导致更多毕业生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单位作为首要就业选择[3]。凡是对实现期望有帮助的事情,大学生都趋之若鹜,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完成。但在这过程中,大学生缺乏合理评估自己的就业能力与就业期望之间的关系,一是存在盲目跟风,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大学生设立就业期望时,极大程度会受到同学的选择、老师的建议、家长的期待等影响,造成自己随大流地参与考研、或考公。二是在择业时,存在“知名企业就是最好的,找工作就是要找知名企业”的认知偏差。知名企业虽然有好的薪酬待遇和发展平台,但与之对应的是更高的招聘要求,此外,普通企业也有自己的一定优势和相应的成长空间。

  (二)求职动力不足

  大学生的求职动力是指经过系统、专业学习和训练以及综合素质的开发,毕业时积极面试求职,获取岗位的驱动力。[4]求职动力具有来自内、外两方面的驱动力。内在驱动力是来自大学生自身求职的内在需求和自觉态度,外驱动力则是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环境对大学生求职的要求。当前,大学生求职动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内在驱动力不足,外在驱动力过大,内外驱力落差大,产生角力和抵触,造成大学生正常求职心理的扭曲,具体表现在:第一,专业知识的储备不足,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第二,求职准备心理不足,大学生中存在害怕求职面试,不知如何回答面试官问题等现象;第三,求职的应变策略不足,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如何妥善应对并处理,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等自我管理能力。

  (三)求职中自我认识和职业定位不匹配

  大学生求职中的自我认识与定位是大学生对个人的特点、优势、劣势的认识、对符合自己能力和期望的岗位的认知,以及对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岗位的自信心。目前,大学生在求职中自我认知和定位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自己的认知不清,定位不准确。多数大学生很难对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识、理性的自我分析和合理的自我定位,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擅长什么,适合什么行业,以及自己能为企业做什么的概念模糊。二是大学生求职判断力不足,即大多数大学生不具备识别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的判断力。工作岗位不仅是一个毕业后的落脚点,更多是蕴含着职业技能和能力、社会资源、知识结构的拓展、职业思维的发展等。三是大学生求职心理准备不足。求职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问题,大学生对自己能否有信心去面对问题,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影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因素

  (一)就业目标模棱两可

  目标具有指明方向,凝聚力量的功能。大学生的就业目标不清晰,会影响他们的就业规划与行为选择,目标就是行动的指南针,有了目标,才知道前进的方向,才能集中精力提升自己,朝着目标前进。

  目前,大学生在入学初被谈及大学毕业目标时,90%的学生会选择“考研”“考公”;而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目标就在发生变化,“考研”原本占比达到80%左右,会降低到55%左右,放弃“考研”这一目标的大学生会转向选择“找个好工作”。而在大三下学期时,选择“考研”这一目标的同学,比率又会有所大幅度提升15%左右。为什么大学生的目标会轻易发生转变?很大程度是他们一开始的就业目标模糊所致。模糊的就业方向,一是会让大学生“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二是让大学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没有清晰的就业目标,造成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很难做出合理的规划,从而影响他们行为选择的稳定性,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专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求职时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结构储备、专业实践能力,解决突发问题的专业处理能力。专业能力能够让企业看到大学生与岗位的适配性,大学生在企业的可塑性以及大学生是否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效益。

  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储备,对专业匹配的行业与就业岗位认识不足。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结构储备,未掌握专业知识技能,造成了求职中对岗位选择的指向性不明,也导致在面试环节中对岗位认知欠缺,且暴露出自己未具备某专业方面相关的能力的短板。二是专业实践能力欠缺,对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匹配不足。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习得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多为从课本理论、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形式获得。严重缺乏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导致大学生求职中对谈及现实问题的把握上,存在未结合实际,空谈理论的现象。

  (三)职业生涯意识薄弱

  职业生涯意识是大学生对自己短期或长期的职业发展的想法和考虑,是大学生自我概念构建,职业观形成的基础,对大学生职业目标的确定、个人能力的发展、行为选择的坚定都有重要作用。薄弱的职业生涯意识,让大学生被学习任务推着前进,无法找准自己的潜力、兴趣与价值观、无法主动去提升与发展自我能力,以及无法主动去迎接新的挑战,终将在浑浑噩噩中毕业,在不知所措中就业。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专业课与通识课兼修,理论课与实践活动并举,繁重的学业任务总是无形中推动大学生向前,无论想或者不想。专业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等一众老师都会告诉大学生,这是应该做的,那是必须做的……然而,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中,大四很快就开始了。职业生涯意识薄弱,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同学,就会陷入毕业恐惧,一方面对求职的恐惧,认为自己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充分的能力去就业,造成无法踏出迈向毕业的第一步;一方面羡慕有目标的同学得偿所愿的同时,又与自身情况相比较而产生的落差感又容易造成妄自菲薄,过度地自我否定。此外,毕业找工作,也成为与例行学习一样的学习任务。

  三、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后疫情时代高校就业教育建设策略

  后疫情时代,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现以高校就业教育为切入点,围绕“坚持一个意识,营造两种氛围,解决三个问题”,即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成才,关心学生需求,服务学生成才的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成长成才的发展氛围,聚焦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目标的树立以及就业能力提升的问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就业教育

  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5]。因此,高校的就业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教育,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形成系统科学的就业教育管理机制,其核心是在于充分赋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就业教育任课教师、教学资源及其他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等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54d52fc818eb5fc09805ec7ab9d601a.png

  (二)“三全育人”格局为就业教育护航

  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是高校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实现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护航。“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职能,高校肩负着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在开展就业教育过程中,全方位对学生展开符合学生真实需要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充分提高就业能力。家庭陪伴学生成长,高校带领学生成才,社会需要人才参与建设。因此,家庭、高校和社会共同发力,搭建就业网络,家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就业;高校承担起育人职责,扎实就业教育的同时,做好社会与家庭的沟通;社会提供实践提升就业能力,一是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现实中体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检验自身的不足;二是为应届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全过程就业教育指导,重点在于就业教育的过程性,阶段性和重点性。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阶段不同,有针对性地设定就业教育指导工作方案,构建“一育二探三提四帮”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大一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大二对大学生展开各就业意愿摸底,大三开展就业实践系列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企业、提升就业能力讲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简历制作比赛等全面提升学生就业技能。大四进行就业状况跟踪及用人单位社会需求调研,开展个性化就业帮扶和指导。

  (三)攻克学生就业难的三个问题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可行的就业目标。要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就业意愿在后疫情时代的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就业意愿的抽查工作,及时掌握学生就业意愿动态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的思想教育引领,及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变化和真实需求,明确就业目标,转变就业态度,推动产生较好的就业动力去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强化学生学习的动力。高校应从学生入校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学生展开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引导他们结合专业与自身的特点选择职业生涯的主攻方向,并围绕这个方向进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强化课程思政教育,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并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学科前沿、专业优势、培育目标、就业方向以及行业前景等,以助于大学生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刺激大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与原动力,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就业质量。要把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就业方法,如何提高就业能力作为就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围绕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社会现状、企业需求,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通过定期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活动、行业讲座、就业能力提升辅导会、就业经验交流会等,指导大学生寻找大学学习生活的目标,提高其就业能力,如面试、笔试、简历制作等,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就业观,自觉到日常生活中去锻炼就业能力,从而为提升就业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人民网【EB/OL】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1/53931/mtbd/202112/t20211228_590924.html.

  [2]新华网[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579144460147385&wfr=spider&for=pc.
       [3]国家信息中心[DB/OL]http://www.sic.gov.cn/News/455/11552.htm.
       [4]龚贺.针对求职动力不足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策略[J]河南教育,2017(04):110-111
       [5]田建国.学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