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TAM-TTF整合模型的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评估体系研究论文

基于TAM-TTF整合模型的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评估体系研究论文

7

2024-04-25 10:12:58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公安数字化平台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公安机关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式,能够提升公安机关的工作效能,提供全面、智能化、精准化的公安服务。文章首先总结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然后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TTF)相结合,形成TAM-TTF整合模型,并基于TAM-TTF整合模型构建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评估体系,最后提出基于TAM-TFF整合模型的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评估体系的应用建议与展望。

  [摘要]公安数字化平台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公安机关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式,能够提升公安机关的工作效能,提供全面、智能化、精准化的公安服务。文章首先总结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然后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TTF)相结合,形成TAM-TTF整合模型,并基于TAM-TTF整合模型构建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评估体系,最后提出基于TAM-TFF整合模型的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评估体系的应用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TAM-TTF整合模型,公安数字化平台,评估体系,数字化转型

  引言:近年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政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安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党的领导下,公安部门致力于贯彻落实法治思想和以人民为本的发展理念,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群众路线的原则,积极探索解决阻碍公安工作高效开展的制度和机制问题的策略。

  1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

  公安数字化平台是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充分采集和分析各种警务信息资源,大量收集和存储各种社会数据,实现人、财、物的信息化管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信息数据的比对和处理,以人为核心,掌控与人有关的衣、食、住、行等周边信息,为建立这些信息的动态轨迹管控机制而展开智慧指挥、侦查、保障、监督等运行环节,并结合警务运行机制,依托互联网建立的有多个子系统的动态警务管理平台[1]。

      1.1深圳“AI+智慧新警务”

  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社区警务攻坚团队研发出社区警务“深基平台”,这一平台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等奖。深圳公安立足于大数据战略,结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提出“AI+智慧新警务”策略,旨在推进公安工作的智慧化、高效化。深圳市公安局成功构建了13个“深”字头智慧平台,并进一步上线153个移动警务App,为基层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2]。

  1.2徐州“智慧派出所”

  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近年来致力于构建新的科技应用格局,围绕警务工作重点,打造了如基层治安形势感知系统、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应用系统。同时,徐州市公安局将22个基层公安检查站和19辆警务车辆接入“大数据可视化应用平台”,为基层警务决策、指挥等方面提供强大支持[3]。

  1.3浙江嘉兴南湖“智慧e警务”

  浙江嘉兴南湖的“智慧e警务”是南湖公安研发的集“微服务、微互动、微课堂、微会议、微管理、微监控、微联防、微义警”于一体的“智慧e警务”App。它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对辖区内的治安状况进行预测,以便更好地制定警务策略[4]。“智慧e警务”旨在通过机器换人等技术手段,推动现代化警务平台技术在社区警务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111.jpeg

  2基于TAM-TTF整合模型的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评估体系构建

  为有效评估各级公安机关公安数字化平台系统建设程度、信息利用度以及警务人员平台利用率,为各级公安机关选择和建设智能警务平台系统,为公安工作数字化转型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以TAM-TTF整合模型为基础,结合用户接受程度和技术任务匹配度两个层面对公安机关数字平台建设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总体构建。

  2.1评估理论

  技术接受模型是弗雷德·戴维斯(Fred Davis)于1986年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提案中引入的,详情如图1所示。TAM是对合理行动理论的改编,专门针对用户对信息系统或技术的接受程度建模。基本的TAM包括并测试两个特定的元素: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PEU)[5]。

111.jpg

  根据古德休(Goodhue)等人的观点可知,任务技术适配模型强调个人影响。个人影响是指提高效率、有效性和质量。同时,任务和技术之间的良好匹配是为了增加利用的可能性,也为了加强性能影响,因为该技术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任务需求和愿望,具体如图2所示[6]。

222.jpg

  综上,本文将两个模型组合构成TAM-TTF整合模型。在公安业务实践中,其所应用的公安数字化平台系统既要有与公安机关所涵盖任务相匹配的技术,同时也要考虑警务工作人员对系统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因此,本文认为将TAM模型与TTF模型组合,进行公安数字化平台系统建设的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2.2评估体系设计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易用性、用户态度和行为、感知有用性3个核心元素,以及任务技术适配模型中任务特性、技术特性、任务技术适配3个核心元素,笔者通过邀请5名该研究领域的专家(警察院校教授、讲师)进行访谈,确定6个数字化平台建设发展评价指标,即感知有用性(A)、感知易用性(B)、用户态度和行为(C)、任务特性(D)、技术特性(E)和任务技术适配(F),具体如表1所示。

333.jpg

  3基于TAM-TFF整合模型的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评估体系应用建议与展望

  上述内容介绍了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TF)的核心元素,以及通过专家访谈确定的6个关键评估指标。下面探讨基于TAM-TFF整合模型的公安数字化平台评估体系在公安数字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3.1应用建议

  3.1.1提高感知有用性(A)

  效率提升(Efficiency Enhancement):为了提高感知有用性,公安部门要注重提高公安数字化平台的工作效率。这可以通过确保平台具有高效的工作流程和工具来实现。建议公安部门采用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减少重复工作,并提供实时反馈功能,以帮助用户利用公安数字化平台高效完成任务。

  决策支持(Decision Support):公安数字平台应提供有关犯罪趋势、实时事件和决策支持的信息。建议增加数据分析工具和可视化仪表板,以帮助警务人员更好地理解信息,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在线服务质量(Online Service Quality):为提高公安数字化平台的在线服务质量,公安部门应确保平台具有合适的响应时间,保护用户隐私,并提供多渠道的支持。建议定期监测和提升平台的在线服务质量。
      3.1.2提高感知易用性(B)

  学习难度(Learning Ease):为提高感知易用性,公安数字平台应提供易于学习和掌握的工具与技术。建议公安部门开展培训课程,提供在线资源和培训支持,以帮助用户快速上手。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是关键。界面设计应简单直观,符合用户要求,考虑用户的反馈,并具有高度的可访问性。应进行用户测试,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然后改进界面。

  技术支持(Technical Support):为了提高感知易用性,建议建立一个迅速响应的技术支持团队,定期提供培训和协助资源。

  3.1.3提高用户态度和行为(C)

  使用意愿(Intention to Use):为改善用户态度和行为,公安部门应鼓励用户参与建设数字平台系统。建议公安部门与用户合作,获取他们的反馈,并根据需求改进平台。

  使用频率(Usage Frequency):了解用户对平台的实际使用情况至关重要。建议监测用户活动和使用频率,识别并优化最常用的功能。

  满意度(Satisfaction):满意度对于保障用户长期使用平台至关重要。建议定期收集用户反馈,解决用户问题,并改进系统,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3.2展望

  通过基于TAM-TFF整合模型的综合评估,公安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安数字化平台的优势和不足。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公安数字化平台能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一是渐进优化。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数字平台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以确保平台能够满足警务需求。二是技术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平台应保持与最新技术的兼容性,以保证平台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三是用户推广。通过教育和培训,鼓励更多的警务人员和公众应用数字平台,以扩大公安工作数字化转型的范围。四是数据安全和隐私。需要加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关注,以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性。五是跨部门协作。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以提高警务工作的协同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薛清乐.新时代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平台建设[J].武警学院学报,2020(11):82-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广东深圳公安以智慧警务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EB/OL].(2019-03-25)[2023-06-25].https://www.mps.gov.cn/n2255079/n4876594/n4974590/n5374167/c6435223/content.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江苏徐州“智慧警务”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EB/OL].(2018-11-16)[2023-06-25].https://www.mps.gov.cn/n2255079/n4876594/n4974590/n5374167/c6 305493/content.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浙江嘉兴南湖守护平安的全方位智慧警务实践[EB/OL].(2017-05-14)[2023-06-25].https://www.mps.gov.cn/n2255079/n4242954/n4841045/n4841079/c5697945/content.html.

  [5]LAI,PC.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echnology adoption models and theories for the novelty technology[J].JISTEM-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7(14):21-38.

  [6]ALYOUSSEF I Y.E-Learning acceptance:The role of task–technology fit as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J].Sustainability,2021(11):6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