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预借票据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论文

2024-04-22 11:28:56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相关管理办法规定,高校应在资金往来结算或收取款项时开具相应票据。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为服务好科研事业发展,特别是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放管服”政策的背景下,高校科研预借票据现象不可避免。与此同时,科研预借票据产生的税款列支困难、应收账款越滚越多、科研项目管理权责不清晰和科研项目审计难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结合笔者日常工作内容,从科研预借票据产生的原因开始,阐述科研预借票据会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摘要]相关管理办法规定,高校应在资金往来结算或收取款项时开具相应票据。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为服务好科研事业发展,特别是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放管服”政策的背景下,高校科研预借票据现象不可避免。与此同时,科研预借票据产生的税款列支困难、应收账款越滚越多、科研项目管理权责不清晰和科研项目审计难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结合笔者日常工作内容,从科研预借票据产生的原因开始,阐述科研预借票据会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科研预借票据,票据管理
1高校科研预借票据的含义
高校科研预借票据是指按照项目委托方的要求,在科研项目经费到款前需要预先开具的结算票据,包括高校依法开具的增值税数电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含电子普通发票)等税务发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2高校科研预借票据产生的原因
依据《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发生暂收、代收和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结算时开具的凭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增值税发票是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在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向付款方开具的。按照以上管理办法,高校应在资金往来结算或收取款项时开具相应票据。然而,在现实情况中,科研预借票据的情况非常普遍,其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
2.1高校服务科研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高校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的排头兵,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创新发展、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科研经费和项目数量是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标,同时充足的科研经费也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高校为服务好科研事业发展,特别是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放管服”政策的背景下,往往会在科研项目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完全按照先收款再开票的方式处理[1]。现实情况中,大部分合同委托方是在收到高校开具的票据后确认支出,甚至部分工程单位不仅需要开具发票,还要求在开具发票的基础上开具收据后再打款,而高校则是需要收到科研款项后再开具票据,其中的矛盾日益凸显。
2.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同
我国会计体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之间存在很大差异[2]。2019年1月1日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前,企业会计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大多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要求在交易和事项“发生”时确认收入和费用,而不是在“收到”或者“支付”时确认。收付实现制则要求凡是本期“收到”或“支付”的,不论是否属于本期,都应确认收入和费用。二者核算基础不同,导致企业需要收到高校开具的税务发票后确认支出,而高校则需要在收到企业转来的款项后再开具税务发票[3]。
2.3高校对潜在风险重视度不够
目前,许多“双一流”高校出台了专门针对科研预借票据的管理办法,但大多数高校还未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或只是发布了预借票据办理流程的通知。究其原因,是多数高校对科研预借票据的潜在风险和可能产生的问题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未对科研预借票据及票据逾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限制措施。与此同时,近年来高校取得的由财政拨款的纵向科研项目,以及承接企业、开展科研协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所取得的横向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大幅增加,预借票据开具的频次和金额也随之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回款不及时、发票遗失甚至形成坏账的情况。
3高校科研预借票据存在的问题
3.1增值税税款列支的问题
本文探讨的是高校科研项目预借票据,即按照项目委托方的要求在科研项目经费到款前需要预先开具的结算票据。因此,在科研项目经费未到款前,税款如何列支也是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调研周边高校并查阅各大高校科研票据管理办法,发现高校科研预借票据引发的增值税税款列支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①部分高校采用学校先行垫支税款,待款项入账后再行列支的方式,该方式可能存在科研款项不能入账或不能全部入账的情况,税款将由高校承担,这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②部分高校允许科研项目负责人从其名下的横向科研项目、博士启动金、配套经费等项目或其他项目负责人名下的项目列支税款,但科研项目经费应专款专用,不同项目的科研经费不能混用,该方式违反了科研项目经费规范使用的要求;③部分高校仅允许第二笔或后续到款的财务已立项的科研项目从该项目列支税款,新项目预借票据一律刷卡或现金缴纳税款,待后续科研款项到账并且财务立项后再从该项目报销,该方式需要科研项目负责人先行垫支税款,垫支金额过大时容易引起项目负责人的不满情绪。
3.2应收账款越滚越多的问题
在日常会计账务处理中,科研预借票据是挂该单位应收账款的,待科研款项到账后再冲销该笔应收账款。因此,科研项目应收账款是高校科研合同执行过程中应收未收合同委托方的资金,是学校对合同委托方的一种债权。高校科研事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形成了往来单位众多而且冲销周期也较长的特点,造成清理应收账款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大大增加。
3.3科研项目管理权责不清晰的问题
多数人认为科研预借票据的最终目的是为科研合同开具票据,因而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只是高校财务部门的职责,仅需财务部门负责科研预借票据的审核和开具。这种想法明显忽略了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忽视了科研项目归口部门即二级学院或研究院对科研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责,以及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日常工作的管理职责[4]。只有各个主体之间相互独立且相互协同,才能保障科研项目得到有效管理和科研合同顺利执行。
3.4科研项目审计的问题
由于一些科研项目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合同委托方会与同一高校中多位项目负责人签订科研项目合同,共同完成一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因此,在科研项目合同执行过程中,多位项目负责人预借同一单位票据的情况时有发生,票据金额有时还会相同。合同委托方打款时不备注款项用途或备注内容不清晰,都会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准确入账。如果项目负责人不及时认领款项,财务部门入账时很有可能出现科研款项与票据信息匹配错误的情况,导致会计核算错误,给科研项目的审计带来潜在风险[5]。
4高校科研预借票据问题的应对策略
4.1税款列支专款专用
科研项目经费应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科研预借票据产生的税款只能从该项目经费中列支,不可以从其他项目经费列支。为确保科研预借票据税款列支能够专款专用,财务部门在税款报销手续上可进行以下流程优化:①仅允许第二笔或后续到款的财务已立项的科研项目从本项目中列支税款,新项目预借票据一律刷卡或现金缴纳税款,待后续科研款项到账并且财务部门立项后再从该项目中报销税款;②财务部门开票岗开具税款收据时须注明科研项目名称;③科研项目负责人报销税款时,须同时提供科研开票申请单、税款收据才可报销,以避免税款报销串用科研项目经费。
4.2加强科研预借票据核销和逾期管理工作
在科研预借票据的日常会计账务处理中,科研项目负责人预借票据金额过大、次数过多以及预借票据逾期未到款或部分到款等情况都会使得应收账款金额愈来愈大,导致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加。对此,高校应及时出台《科研预借票据管理办法》,让科研预借票据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科研预借票据管理办法》中应明确科研预借票据核销和逾期管理的细则,加强科研预借票据核销和逾期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科研预借票据的款项到账后,科研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经办人应及时办理经费入账和预借票据核销手续,做到一一对应,应销尽销;②科研项目负责人只能同时办理3个科研项目的预借票据手续,如有预借票据款项未收讫的,原则上不得再次办理预借票据手续;③科研预借票据应在3个月内收回票款,未按期收回票款的,科研项目负责人应将所借票据及时退还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负责作废该票据,如果后续票款到账,科研项目负责人可再次申请开具相应金额的票据;④科研预借票据若未按期收回票款且未将所借票据及时退还财务部门的,财务部门将暂停其所负责的科研项目预借票据业务,并会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与科研项目归口部门临时冻结其相关科研项目经费;⑤科研预借票据逾期一年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将暂停其所有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财务部门将暂停其名下所有项目的报销业务。
4.3定期整理并公布科研预借票据逾期情况
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科研项目负责人直到需要预借票据的时候才发现此前已有预借票据未到款甚至逾期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科研项目负责人并不知道如何查询自身预借票据的信息,财务部门未及时整理预借票据信息并通知项目负责人。因此,财务部门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科研和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及时共享科研预借票据信息,让科研项目负责人随时可以关注,以便催款到账和避免逾期。与此同时,财务部门还应定期整理科研预借票据逾期信息,并采取打电话或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点对点通知科研项目负责人,告知其逾期情况和逾期产生的相应后果,望其予以重视,积极配合处理,消除逾期情况。
4.4实行科研预借票据全过程管理
科研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科研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承担完全责任[6]。科研项目归口部门承担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责。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中期检查、研究管理、成果验收等内容。财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经费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经费的到账立项、预算管理、票据报销等内容[7]。各部门职责清晰,各岗位各司其职,严格把控科研预借票据的事前审核,并进一步规范科研预借票据的流程,具体步骤如下:①科研项目负责人前往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办理项目立项手续;②科研项目负责人线下填写《预借票据审批单暨承诺函》,并签字承诺;③科研项目归口部门负责人审批《预借票据审批单暨承诺函》,并加盖单位公章;④科研项目负责人线上填写《科研项目开票申请》,准确填写开票信息、金额、项目信息等内容,并上传已审批的《预借票据审批单暨承诺函》作为附件;⑤财务部门科研项目管理岗审核开票信息是否正确、审批流程是否完备;⑥财务部门开票人员按照已审核的开票信息开具科研票据;⑦科研项目负责人凭纸质版《预借票据审批单暨承诺函》《科研项目开票申请》和已办理立项手续的科研项目合同(任务书、批件、协议等)原件到财务部门开票岗位领取科研票据并缴纳税款。
4.5对科研项目负责人加强相关知识的宣讲
在科研项目合同执行过程中,很多科研项目负责人并不了解财务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办法,经常按照科研合同金额一次性把票据开给合同委托方,然而合同委托方是按照合同进度分批打款,导致科研款项回款周期长,应收账款愈来愈多。鉴于此,高校可以定时、定期开展培训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强科研项目负责人对财务票据管理基本知识的了解,增强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票据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科研项目合理、合法、合规地开展和实施[8]。
5结束语
高校为了保障自身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科研事业,导致科研预借票据的情况普遍存在,由此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高校应予以重视。高校可结合自身情况出台《科研预借票据管理办法》,让科研预借票据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高校应实行科研预借票据的全过程管理,让各部门职责清晰、各岗位各司其职,严格把控科研预借票据的事前审核,并进一步规范科研预借票据的管理流程。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栋.浅析高校科研项目中预借票据的风险控制[J].经济师,2020(10):115,117.
[2]孟捷.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的对比[J].财富时代,2022(4):125-127.
[3]彭云超.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差异性分析[J].纳税,2023(15):52-54.
[4]沈冰倩.探析高校预借科研票据存在的风险[J].区域治理,2020(47):213.
[5]郭一平.基于内部控制下的高校横向科研合同标准化管理实践与思考[J].经济师,2023(5):197-199.
[6]沈曼君.“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票据流程优化管理研究和建议[J].会计师,2022(5):97-98.
[7]张雪.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研究[J].时代经贸,2020(2):67-68.
[8]王钰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风险防控及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23(15):149-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