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 三全育人 ”格局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论文

“ 三全育人 ”格局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论文

0

2024-04-20 14:37:07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三全育人 ”是新形势下构建大思政格局、凝聚各类教育资源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机制,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从而实现全员 、全过程 、全方位育人体系

  摘    要:“三全育人”是新形势下凝 聚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需 要通过课程思政来有效开展。 同时需要 结合课程专业的特质,才能把握学生的 成长规律 。所以说,课程思政即是实现 “三全育人”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立德 树人的具体表现。《人身保险》课程是课 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深入探索《人身保 险》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有利于培养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培养符 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时代接班人。

  关键词 :“ 三全育人 ” ,课程思政,人身保险

  一、“ 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概述

  “三全育人 ”是新形势下构建大思政格局、凝聚各类教育资源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机制,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从而实现全员 、全过程 、全方位育人体  系 。“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相融合,有利于挖掘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推动思政课程转型。

  1 .“三全育人”的时代特征。一是,全  员参与。 各类高职院校大多存在“ 轻育  人”“ 重科研”等现象 。“三全育人”的理  念为如何有效解决高职院校育人的问  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三全育人”的核  心 就是要人人参与其中,要有“ 人人育  人 、时时育人 、处处育人”的意识,要遵  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  的力量,使得每个大学生都参与到思想  政治教育中,通过学校 、家庭和全社会  参与,构建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做学  生思想政治的领路人 。二是,全过程融  入 。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书育人, 学生也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接受教育,思  想政治教育应该是贯穿学生整个成长  过程 ,要根据大学生的规律和特点,制  定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政工作的重点,保  证思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 .“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一是,紧紧抓住高校思政的主线,积极开展大学 生理想信念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 系 。同时,努力挖掘其他课程资源,将理 论和实践相融合,通过课堂教学、社会 实践等方式进行思政教育 。二是,充分 落实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 制,基层党组织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落 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干部队伍担当 作为等专项整治,将党建工作充分落实 到全员育人制度体系中去 。三是,强化 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力 量,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中扮演 中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高校思政工作 中,要有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第一 责任 的态度,弘扬优秀的师德师风 。要以立 德树人作为育人的目标 , 深化思政改 革,将“三全育人”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 节。

image.png

  二、“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与《人身 保险》课程思政的应然逻辑

  1 .“三全育人”是课程思政的理论和  实践基础 。教育部强调构建“全员、全过  程、全方位”育人的新要求,这就从学校  层面为课程思政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  论和实践基础,“三全育人”的理念有利  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 , 实现教育目标, 更有利于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 同时,高职院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体  系,也是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客观  需求。

  2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突破口 和新抓手。在高职院校的各类课程体系 中,《人身保险》这门课程非常具有代表 性,《人身保险》课程的特殊性体现在其 具有丰富的教学案例,能够为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提供充足的素材,具有作为 课程思政教育的天然优势。

  3 .《人身保险》 课程思政的任务目 标 。一是,树立为国育人、为党育人的教 育理念 。一方面,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根 本任务,健全“三全育人”体制;另一方 面, 通过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径,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锤炼学生高 尚的品格。《人身保险》是培养学生树立 正确人生观的重要课程,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课程思政是一致的,最终目标  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 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现在的高职教育正  面临突破性的变革,在新的大环境背景  下 ,课程思政要充分利用新的教育理  念,拓宽课程思政的教育形式。《人身保  险》课程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  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方向,能够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影响《人身保险》课程思政实施 效果的分析与调查

  1 . 教学目标受应试教育的制约,脱 离现实社会人才需求 。我国的教育现阶 段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多数学生也 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使得他们进入高职 院校之后 , 忽略了课堂上的交流和思 考,导致这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有 限。

  2 .教材内容选择失衡,偏重外国文  学与政论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  学的方法和教学目标,《人身保险》课程  思政实施的客观条件比较有限 。所以,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根据保险  教学的特点,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将保险案例融入到课堂教  学当中去。

  四 、“ 三全育人”格局下的《人身保险》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1 .完善机制,重视规划,“全员”参与  课程思政 。一是,高职院校要调动一切  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到思政改革中来, 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大格局。 积  极落实“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  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的要求,深 入  挖掘思政课程元素。《人身保险》课程设  置需要有专业的教学团队和教材,将课  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入到 《人身保险》课  程中,需要学校提高思想认知,完善教  学管理制度 。二是,高职院校的领导班  子要重视课程思政改革,深入课程思政  改革一 线,亲自授课、听课,充分发挥模  范先锋的作用,这对课程思政改革建设  也有引领意义 。三是,高职院校全校上  下要高度参与到课程思政课程改革中来,特 别是一线教师要将课程思政改革落实 到教学活动的实处 。由于高职学生的特 殊性,一个优秀的教师要通过提高课堂 教学的效果来吸引学生,精彩的教学活 动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 果,要针 对 学生的特点,多 方位、多 角 度 、多层次的进行教学,在分配教学资 源上,要有效地整合教学大纲,将课程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教材中。在教师队 伍的建设中,要为《人身保险》课程思政 改革配备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教师团 队。

  2 .立体教学,聚焦“三观”,“全过程 ” 融入课程思政 。一是,《人身保险》课程   通过课前思维导入、课堂案例引入 以及  课后知识拓展三个维度将课程思政融  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把握保险课程的基  本课程特点,实现立体化教学。二是,课  程思政应该在高职院校中立于教学的  重要位置, 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教育,提  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  情怀 。三是,我国的高职教育目前还是  以教材为主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必然会收到教材的限制而最终影响  教学的效果。如何通过教学提升育人效  果? 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社会真实案例, 将真实的保险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  正确的人生观。

  3 . 多维并举,配套联动,“全方位”渗  透课程思政 。一是,要在《人身保险》课  程的课程评定中,将学生的价值 、情感  纳入到考核中,将客观卷面成绩和主观  的意识形态相结合,采用动态的评价方  式,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课  堂育人的教学效果。 二是,要在教学过  程中加入学生对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  认可度考察,这主要是考察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是否将课程知识和价值观相结  合 ;要完善教师的考评机制和表彰机  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三是,要充分进  行专业的职业培训, 学校在引进人才、 职称评定等方面要有相应的课程思政  激励匹配机制,建设高水平的《人身保  险》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image.png

  五、结束语

  《人身保险》课程作为思政课的 一个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  的新时代接班人的重任 。因此课程思政  要从科学育人逐步变成课程育人,紧握  课堂这一 渠道 ,扩宽课程思政的维度, 切实践行“全员 、全过程 、全方位”育人  的核心要义。

  参考文献:

  [1]  徐晓敏 ,杨桂琴 . 高职院校提升思政 课育人效能探究  [J].  学周刊 ,2024 (05):1-3 . DOI: 10 . 16657/j.cnki.issn1673-9132 .

  2024 .05.001 .

  [2]  付天新 , 吕巧枝,许昱苹等 . 高职院校 信息素养教育困境与路径探析[J].北京农业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2024,38 (01):78-85.DOI: 10 . 19444/j.cnki. 1671-7252 .2024 .01 .007.

  [3]  苏展 ,马雪莹 , 田立权 .“三全育人、五 育并举”下的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 融合— 以智能传感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 的应用为例[J].现代农机,2024 (01):101-103 .

  [4]  念黎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J].    湖北开放职业 学院学报,2024,37(01):1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