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1

2024-04-17 15:23:15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精准定位对学校水平相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文章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介质和保障体系维度构建了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精准定位对学校水平相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文章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介质和保障体系维度构建了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介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而培养一批具备良好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也成为中职院校在新时期所需肩负的使命。本文基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旨在构建一个连接教学主体、客体及教学介质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定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急需一批能够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创新性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专业教育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类别分层次设定教学目标,争取培养出一批既能掌握本国经济运行规律又能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特点的创新性人才。

  创新性人才并不等同于“专门人才”,在此将创新性人才定义为:具有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原理,具备较高的操作水平和专业知识,有相对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不能只培养基础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养成创新性人格。只有拥有创新型人格,拥有大胆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利于社会的创新性人才。创新性人才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360截图20230321164425995.jpg

  (一)切实可行的理想目标

  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较小,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强。首先应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做到爱岗敬业。其远大的理想目标是促使学生前进的动力,才不至于失去前进的方向,这对专业人才来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注重短期利益将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以后长远发展。因此,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并为国家经济发展奋斗的远大目标,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

  (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创新教育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会接触与经济理论相关或实务操作的工作,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竞争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才能适合从事工作的需要。领悟所学专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为培养工匠精神而奋斗。希望在专业认知维度上能更好地提升中职生的学习投入,从而有利于他们获得扎实的技能。

  (三)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

  培育理念应当与企业密切联系,共同构建起有效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确定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框架,实务操作要以理论为前提,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实务操作而忽视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能够通过社会的表面现象发现并分析经济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任何学科的发展都要跟随社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理论基础上也要跟随社会发展潮流,有方向、有重点地安排教学计划。如果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而忽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学生将无法真正立足社会投身于工作。

  (四)团队协作精神

  现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团队协作,孤军奋战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学校要想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树立双赢理念,要学会与人沟通合作,为将来在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教学主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借以教育学生的基本手段,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专业对专任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从狭义的角度看,包括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演变脉络、研究方法和基础资料,并能运用有关方法研究学科现状及发展前景,只有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使所授课程具有一定深度、可信度及理解程度,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从广义的角度看,专业知识还应包括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以及基本的教育学知识。学科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中职教师想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内取得教学和科研成就,必须拥有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撑和融合,只有做到专、精、博,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此外,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学法等基本教育理论、教育规律有所了解,为把握授课群体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水平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学能力,教师应当明确所授课程的基本内容,能够较好地完成从教材的选择、编写到讲课、实验、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分析、综合、归纳教材,明确该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与方法,能对有关内容结合现实问题准确、流畅表达,并能适时归纳总结。同时,能够实现教学互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是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语言表达能力是职业技能高低的重要体现,口头传授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其他方法必须以此为基础。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是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活动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当中,也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学生自我管理指导等方面。

  (三)创新意识

  学科处在一个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这就决定从事学科教学、科研活动的教师不能是单纯传播和重复前人的劳动,而是在传播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进行创造,超前的创新意识能够为知识和技能的创造提供不竭动力。首先,创新意识体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在前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有取舍、有见解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有具备了创造性思维,才能将学生培养为创新性人才。其次,创新意识孕育在科研能力中。教师只有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及时了解学科动态及前沿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从三者的关系看,广博的专业知识是教学主体的基本储备,高超的教学水平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现方式,超前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不竭动力(见图1)。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三、满足创新性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客体需要达到的要求

  (一)具备专业敏锐性

  专业敏锐性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与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类学科有很大差别。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多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过程大多是对具体物件的组装和构建以及对观察实验主体在一定时间内的状态变化,其过程和结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经济学的“实验室”却是整个人类社会,所要研究的问题大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运用的分析工具也大都是抽象的。由于经济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新的经济现象就会不断涌现、新的经济问题就会不断产生。因此,满足创新性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客体所要达到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对专业的敏锐性,这种敏锐性要求学生具有灵敏的观察能力、严谨的分析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够在与教学主体的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能够打破学科界限

  当前,科学技术正处在相互融合渗透的新时期,学科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其交叉和综合越来越明显。仅仅拘泥于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学科是很难解决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问题的。因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无论是何种专业均需要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注重综合能力提升的学生。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其专业敏锐性上,更多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即能否将其所学理论转化成社会实践,从而创造相应的市场价值。具备专业敏锐性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根本,能够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创新性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懂得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思维的转化提供了现实可能(见图2)。

360截图20230321164056885.jpg

  四、连接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主客体的介质

  (一)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略偏向文科,因此,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所占的课时相对偏少,在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中,涉及课堂实验教学的只有个别课程,并且大多数的课程并没有涉及专门的课外教学实习与专业实习等。中职院校在实验教学中应该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让学生到社会上进行实践,并且请社会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实际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夯实中职生专业技能是中职院校培养技能人才实现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两点加强:第一,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方式,将中职院校的专业实习融入企业的产业链,保证学生与职业岗位高效匹配衔接。第二,强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实用性,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保证实训与课堂教学一体化,更好地体现出产教融合校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

  创新是思维不断运动与活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抽象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及宏观掌控能力,因此,创新是对大脑各种机能持续不断的训练与有意识的培养过程。尽管在参加各种课外创新活动中可以对思维进行锻炼,但是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系统性、规范性的培养可大大提升创新能力,这种规范性与带有约束性的刻意锻炼可使创新思维与技能得到应有的训练与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开拓创新思维。

  (三)社会调研

  社会调研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社会调研使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深化。结合社会调研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参与社会实践能够认识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差距,从而突破性地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创新能力,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突破性转化,训练了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

  五、以提升创新性为目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课程设置与课程安排等。课程设置应从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角度出发,突出创新与实践特色,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须的专业课程以外,还应该设置一些实训与科研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课程安排是从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教师的视角探讨创新性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与专业知识,课程安排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充分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在起辅助与引导作用。

  (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学习效果综合评价体系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习效果综合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具体表现进行测评,学习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关注于学习前、学习中与学习后,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都将作为参考计入评价体系。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侧重于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效果与科研成果等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教学应变能力是基础,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的综合评价来体现的,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教化与指导,科研成果是教师创新思维的体现,教师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者,教师的创新观点与思考问题的角度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确保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转的外在条件,包括指导创新性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教学文件、教育制度等,其以文件的形式规定教学开展应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了教师和学生等教学主客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范式,从行为上约束了各种干扰教学的行为与阻碍教学正常进行的事件的发生,为实践性教学的正常运行提供制度性保障。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教学硬件设施的支撑,实验室、教学软件、实验仪器、教室、实习基地等硬件教学设施是保障实践性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是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的场所,为教学提供安全与开放的空间;教学软件与实验仪器是教学工具与介质,其作用主要是辅助理解教学内容,以更直观与具体的形式表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加深理解与记忆。


参考文献:

  [1]肖娜.体验式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师,2023(05):153-154.

  [2]苏伟华.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智慧财经人才培养研究[J].上海商业,2023(10):217-219.

  [3]张志明,靳伟凤.新财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3(21):145-148.

  [4]陈志颖,陈选能.中职生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J].职业教育,2023,22(03):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