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美农网”建设的背景、思路和路径论文

2024-04-12 09:21:20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本文以“和美乡村建设”理念为指导,根据烟草行业推进城乡网络融合发展要求以及黔南农网建设实际,以建设“和美农网”为定位,以“农网五美建设”为目标,提出融合共建行动、终端提质行动、服务升级行动、消费引领行动、素能提升行动五大实践路径,旨在为新时期创新农网卷烟营销网络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摘要:本文以“和美乡村建设”理念为指导,根据烟草行业推进城乡网络融合发展要求以及黔南农网建设实际,以建设“和美农网”为定位,以“农网五美建设”为目标,提出融合共建行动、终端提质行动、服务升级行动、消费引领行动、素能提升行动五大实践路径,旨在为新时期创新农网卷烟营销网络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农网建设;“和美农网”;营销网络;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新时代下对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烟草行业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高度重视农网卷烟营销网络(以下简称“农网”)建设,提出“推动城乡网络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旨在缩小城乡鸿沟,为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一、和美农网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从大局看,乡村建设的最新核心思想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和美乡村,既体现了乡村建设的“版本升级”,更是乡村发展的“美丽蜕变”。和美乡村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乡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突出强调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和美乡村建设,要求放大原生态乡村魅力,致力于留住乡风乡韵乡愁,体现出乡村内在的和谐、内在的美,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农网建设服务于和美乡村建设,是烟草行业融入发展大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
(二)从行业看,农网建设的底层逻辑是满足农村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农网建设的终极目的即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向往。进入新时代,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强烈,不仅追求物质满足,还更多追求社会、精神满足。具体到商业零售环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要让农村居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通过建设现代化商业环境、基础设施、经营模式、服务模式等,提供便利消费、放心消费、品质消费、文明消费,从而实现农村消费者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升级。农网建设的底层逻辑,就是把“和美农网”作为新时期农网建设的主题和任务,高度契合乡村振兴、乡村建设要求,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和美农网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和美农网的建设内涵
和美农网,其内涵就是要建设内在的“和”与外在的“美”相统一的卷烟营销网络,“和”反映秩序与价值,“美”反映气质与颜值。和美农网不仅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而且能有效传导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满足农村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农村百姓创造便利消费、放心消费、品质消费、文明消费。总之,和美农网,美在融合发展,美在终端生态,美在经营管理,美在消费体验,美在客我成长。
融合发展美就是指贯彻“融合共享”要求,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城乡发展大局,建立多方融合的共建机制,凝聚“烟草搭台,多方唱戏”的共同发展力量,形成多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终端生态美就是从城乡网络一体化角度统筹农网建设规划,促进农网终端布局更加合理,形成各类终端诚信经营、竞合有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态格局。
经营管理美就是以品牌赋能、数字赋能为手段,引领客户经营管理方式变革,推动农网客户经营管理方式逐步升级、经营管理能力有效增强,农网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消费体验美是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丰富农网终端购物体验场景和品牌体验场景,打造具有“一店多能”的乡村美好生活综合体,为农村消费者提供便利、放心、品质、文明的消费体验。
客我成长美是坚持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理念,着力建设高素能的卷烟营销队伍和零售客户队伍,实现营销队伍专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网零售客户职业化能力大幅增强,依托卷烟经营使更多农网客户走上致富路。
(二)和美农网的建设思路
农网建设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坚持“跳出烟草看农网”“跳出农网看农网”“对标城网建农网”,从服务大局的高站位、服务主业的宽视域、服务民生的大格局,瞄准和美农网建设的“五美”目标愿景,大力实施“融合发展、终端提质、服务升级、消费引领、队伍淬炼”五大行动,努力构建满足农村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和美农网。
三、和美农网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实施融合共建行动
一是深化党业融合。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向农网延伸,各级党组织应主动对接地方党组织,建立党建共建机制,推动组织资源下沉,把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村头店口,为农网建设融入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推动党建工作向农网延伸,探索建立“烟草基层组织+党员零售户”联动机制,开展农网党员示范区、党员示范户(先锋岗)活动,在有条件的区域打造党建终端,发挥党建共建、文明实践、便民服务等功能,使之成为政策宣传的阵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抓手,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
二是强化多方融合。建立工商零三方融合推进机制,携手工业企业开展农网终端建设、农网品牌培育、农村公益服务等工作。积极发挥零售客户主体作用,尊重客户发展权和创造力,做到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成效共评。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建立“烟草+N”融合推进机制,与相关部门、企业、组织、院校等加强合作,形成多方“齐上阵”、烟草“打前阵”的工作格局,协同推进各项资源要素向农网倾斜聚集,推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发展共谋、产业共创。
三是活化多域融合。紧扣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找准农网建设结合点,深化产业内外融合,畅通市场要素循环,引导农网零售终端多业态、多领域融合发展,探索构建“卷烟+特色非烟+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实现卷烟与特色产业双向互促、共同发展。广泛聚合跨界服务资源,打造高标准服务、高品质消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乡村“美好生活综合体”。
(二)实施终端提质行动
一是优化布局生态。按照“市场导向、均衡分布、共同发展”原则,合理规划农网零售终端布局,既要着力消除“空白村”“服务盲点”,方便农网消费者的购买,也要保持农网零售终端数量适宜、竞争适度,促进客户布局与市场空间相适应,构建形成覆盖全域、分布有序、层次分明、功能鲜明的空间布局,营造农网终端良性发展生态。
二是推动品牌下乡。持续推动流通品牌下乡进村,有序开展加盟终端建设,用流通品牌的独有价值为农网实施品牌赋能、管理赋能、经营赋能,打造价值标杆和服务窗口,加快形成品牌有魅力、终端有活力的乡韵农网。现代终端突出质量提升,重点围绕店招、柜台、信息等方面,实施“美颜靓化”“添芯加数”和“能力提升”,为加盟终端建设储备后备梯队。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积极引导农网客户扫码销售,着力在农网打造一批全商品扫码、全方式支付、全店铺管理“三全”数字门店,提升“取数、用数”质量。围绕商品管理数字化、店铺经营数字化、触达方式数字化、消费者维护数字化等方向,开发面向符合农网客户自身特点的数字化工具,提高农网客户数字化应用能力。搭建“微店+直播”数商兴农平台,鼓励引导农网客户开展会员营销、社群营销,增强消费者黏性,提升客户盈利水平。
(三)实施服务升级行动
一是做实“亲情”服务。落实“帮客”服务,健全完善结对帮扶、志愿者服务机制,改写“小破旧”,消除“脏乱差”,帮扶“老弱残”,帮助农网普通终端实现整体提升。针对农网老年客户人数较多的实际,实施建档管理,针对性开展“亲情式”服务工作,帮助解决经营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做精“增值”服务。推进“贵客”服务,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对加盟终端、现代终端提供“一站式”“组团式”服务,推动服务内容由卷烟经营指导向全店铺管理延伸,不断提升客户经营能力,增强客户获得感。
三是做优“时代”服务。推进“创客”服务,联合高校、人社部门开设乡村振兴课堂,针对返乡创业客户、诚信小组组长以及其他有成长潜质的客户,实施“农网创客”“乡村播客”培育工程,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开展客户成长“教练”服务,培养农村客户创业致富带头人。
(四)实施消费引领行动
一是精准市场供给。把准乡村季节性消费特点,实施“挡位+标签”投放,探索“标签”在农村市场的创新应用,精准满足农网消费需求。紧扣人口流动这一关键变量,关注节假、农忙、旅游旺季等重要时点农村人口流动规律,统筹货源供给,形成与消费者流动相匹配的农网货源精准供应策略。
二是强化品牌培育。贯彻落实三级共育机制,深化工商协同,优化农网卷烟品牌发展布局,科学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目标品规进乡村,进一步拓展农网品牌宽度。充分挖掘农网终端资源潜力,加大终端陈列资源、宣传资源的开发和投入力度,选择具有良好合作意愿和传播效应的零售终端,量身定制品牌展示布局与设计,推动品牌陈列主题化、情景化,不断提升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是深挖消费潜力。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特点、消费特征和人流变动规律,牢牢抓住“原乡人、归乡人和新乡人”的不同消费需求,以消费场景为核心,综合应用多种营销策略,加强消费引导,有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五)实施素能提升行动
一是推进农网队伍建设。聚焦现代化营销队伍能力建设,以营销服务、品牌培育、数字化转型、新媒体应用为重点,建设数据、新媒体、创客“孵化中心”,打造管理行家、营销专家、数据管家等专业化营销队伍,培养一批既有“铁肩膀”,又有“铁脚板”的农网服务队伍,确保农网营销队伍能够向客户输出能力、输出水平,助力农网客户成长。
二是推进客户队伍建设。聚焦农网客户发展需要,制定客户陪跑计划,开发客户成长进阶课程,提供全渠道学习培训与知识服务,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并以他们为“触点”,面向农网客户广泛开展政策讲解、能力培养和经验分享,影响和带动终端经营转型升级,激发客户发展的内生动力,稳定提升农网客户经营效益。
三是两支队伍互动成长。坚持党建与网建深度融合,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驻村工作队等红色力量和各单位机关人员与农网客户广泛结对,构建“1+1”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助力客户成长。探索县域范围内城乡客户或诚信互助小组“1+1”结对成长机制,通过互学、互助、互动,促进城乡客户共同提升。以培养客户内训师、品牌宣讲师队伍为抓手,开展客我两支队伍“1+1”结对培训,在共同学习、互相学习中增进情感、互动成长。
四、结语
农网作为烟草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极,只有以“三个责任”担当为内在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和美农网”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动融入和服务乡村发展大局,持续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农网积聚,方能实现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2]王武伟.重新定义卷烟营销[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7.
[3]张永江,周鸿,刘韵秋,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科学内涵与建设策略[J].环境保护,2022,50(24):32-36.
[4]张卫.全面部署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J].中国食品,2022(11):10-15.
[5]高永伟.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J].中国乡村振兴,2022(1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