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浅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论文

浅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论文

2

2024-02-22 10:28:49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还体现在学生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过程的收获与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过程中.如果能够精心设计探究式教学,精心设计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探究过程,同时努力激活学生状态,自然会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还体现在学生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过程的收获与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过程中.如果能够精心设计探究式教学,精心设计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探究过程,同时努力激活学生状态,自然会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探究式教学;物理实验

  为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从物理学科特点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不仅要接受相应的概念与规律,而且要经历建立概念与探究规律的过程,只有从过程与结果两个角度同时施力,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日常教学中,物理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通过习题训练的方法来进行.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逻辑的,因为日常教学中,评价教学质量是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进行的,而学生的考试分数又来自于他们对习题的解答,大量的应试经验表明,一定程度上的重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但是从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的角度来看,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用这种方式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又是片面的,因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还体现在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的培养上,也体现在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收获与科学态度

  与责任的形成过程中,所有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很难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因此,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应当既包括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包括核心素养要素的落地.而要提高这样的教学质量,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从物理学科的特质出发,去精心设计探究学习过程、精心设计物理实验,并在此过程中努力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质量的提升得到有力保证.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思考,就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谈一些认识.

  1精心设计探究教学,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探究式教学是课程改革当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源于科学探究这一核心概念.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看,科学探究既是物理学习的方式,同时又是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核心素养视角之下,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之一.如果能够精心设计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经历探究过程,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才会有保证.尽管课程改革已经有二十多年,但是科学探究在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上仍然体现得不够充分,其原因是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耗时耗力,还不如习题的重复训练效果理想.这种结论自然也是在应试视角下得出,不能作为探究教学能否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依据.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之下,初中物理教师要以开拓者的魄力,积极探索优化探究式物理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物理.

image.png

  笔者认为在设计探究教学时,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规律,去预设学生在探究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重点围绕这些问题去思考得出物理规律应当经历怎样的探究过程.基于这一思路去设计探究教学,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将问题与自身的经验进行联系,从而在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质量,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比热”概念时,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很难理解这个概念,而教材上设计的实验如果不加以认真研究,只是跟在教材完成指令式实验,那学生很难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实际上研究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可以发现,学生在生活体验当中知道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不同,如果基于学生的这些经验去设计教学,就可以丰富学生的经验基础,从而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同时,“比热”这个概念是符合物理概念传统的命名规则,学生此前所学过的“密度”原本就被命名为“比重”,但是由于前面不再学习比重这一概念,因此在建立比热概念时,学生有一些莫名其妙之感.在物理教学当中不能忽视学生的这一感觉,而应当想方设法通过理论引导,来让学生认识到用“比热”来描述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是可行的.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所设计的探究教学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一是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让学生思考:在夏天的日光之下,让你光着脚站到泥土和水泥地上,你会选择哪个?在煤气灶上用同样大的火苗去烧一样多的水和油,哪个温度升高得更快?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设计,学生在思考回答时,能够逐步发现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是不同的.

  二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通过上面的例子分析,可以发现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就必须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怎样的条件才算是公平呢?这同样是探究的一个环节,教学中可以围绕“如果两种物质的质量不同那算不算公平”等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就会发现要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就要关注一些前提条件.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学生在关注这些条件的时候,依然会回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上,比如对水和油进行加热,学生就发现如果两者质量不同,结果就不会表现出规律性,因此要想探究得出规律,就必须让水和油的质量相同.

  三是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并尝试运用物理语言去概括.将学生在实验当中获得的经验转换为物理认识的过程,也是物理知识得以建立的重要环节,自然也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个实验当中学生看到的现象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之后,上升的温度有所不同.在总结规律时,要让学生借助物理语言将要素的控制要点表达出来,这样经验性的认识才能转化为物理学科认识,才能变成物理知识.

  这样的三个教学环节,组成了关于比热探究教学的全部,学生所经历的也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可以对比热概念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对概念的熟练掌握,尤其是概念建立过程中的感性经验积累,是夯实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

  2精心设计物理实验,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就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学科.初中阶段是物理学习的入门阶段,观察与实验是这个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支撑点.如果说观察强调的是对生活的观察,那么实验就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应试形态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客观上是淡化实验的,很多教师通过纸上实验和黑板实验依然能够让学生取得较好的考试分数,于是淡化实验与“教学质量”之间就形成了客观上的等号.显然,这不能反映物理学习的根本要义,不能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真正途径.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提升,要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的实验体验过程对等于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设计实验一定要关注细节,因为过于笼统的实验不容易让学生对实验形成感知.就前文比热概念建立过程中的实验来说,运用控制变量法,但是对于如何控制变量,超过一半的学生往往比较茫然,所谓精心设计实验,对于这个实验,就是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是如何控制变量的.

  既然是精心设计实验,那就不能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而应当引导学生去探究,探究所坚持的原则,自然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最简单的问题自然是:如何控制质量相等?学生很容易想到运用托盘天平;较难的问题是:如何控制吸收的热量相等?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但是在寻找热源的时候,新的问题就来了:即使用同样规格的两个酒精灯,也不能做到火焰的大小一模一样,更何况火焰还是在变化的.于是学生就能够进一步发现,热源就要选择发热稳定的物体,学生也就容易想到通过电加热的方法.但是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有学生想到普通的“热的快”,但是会考虑这一热源放到液体中,如果进入部分的大小不同,那加热的结果也不同.于是学生又会将热源确定为加热容器的热源,如电磁炉等……

  教学中不能小看学生的这一步探究,这正是实验设计的精华所在.有人认为对于加热仪器不需要进行如此费时费力的探究,其实,这不仅是加热仪器选择的过程,更是学生对实验进行整体构思的过程.学生每一次的选择与否定其实都是在完善实验的细节,当学生能够完成每一步选择时,就意味着实验的整体流程在学生大脑当中变得逐渐清晰.这个时候学生不仅能够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流程,还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预设.

  初中物理的很多实验结果都是可以预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教师不做实验,学生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原因.但如果只是猜测结论,而不经历实验完成的过程,那是不行的.真正的实验经历不只是简单地动手去做,更包括做之前的动脑构思,这才是实验设计必须抓住的关键.只要抓住这一关键,那么学生必然能够充分体验实验的过程,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image.png

  3努力激活学生状态,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当教师致力于优化教学方法,去提高教学质量时,通常首先想到的就是科学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关注实验这样的学科教学方法.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自然能够取得实效.但是笔者更想强调的是,所有教学方法的运用,最终的着力点都在学生身上,如果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些教学方法的价值就会大大折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

  要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当学生面对物理问题产生兴趣,且愿意付出精力进行体验时,就是学生学习状态最好的时候.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物理教学当中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走入物理探究的大门,通过一系列问题去不断地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可以让学生在追求新的认知平衡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当教师引导学生去组织物理语言概括探究与实验收获的时候,学生的认识会变得更加精确.当学生的学习状态被激活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到体现,学生的付出成就了他们的学习收获,而学生的学习收获也就对应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基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最终的落点是学生,而落点是否能够落到学生身上,学生在这一落点之上能否进行高效的学习,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只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契合关系,那教学质量的提升自然会有保证.

  参考文献:

  [1]汤建华.构建探究式课堂提升物理教学质量[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7):9.

  [2]华庆富.巧妙设计探究实验,提高物理教与学的质量[J].数理化学习,2017(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