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优化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管理的策略研究论文

优化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管理的策略研究论文

3

2024-02-05 09:38:04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新医改形势下,对卫生健康人才需求的持续扩大,医院对人员岗位的设置分配愈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医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着重优化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岗位设置。全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做到精细化的岗位设置管理,搭建以效用为导向的岗位设置模式,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合理配置人员比例,形成按需设岗、公开竞争、择优聘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岗位设置管理效力,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新医改形势下,对卫生健康人才需求的持续扩大,医院对人员岗位的设置分配愈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医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着重优化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岗位设置。全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做到精细化的岗位设置管理,搭建以效用为导向的岗位设置模式,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合理配置人员比例,形成按需设岗、公开竞争、择优聘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岗位设置管理效力,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人力资源,岗位设置,择优聘用,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和投入不断增加,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要加速优质医疗资源规模提升、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总体结构、强化制度管理、推进人才建设。医院对人才的需求持续扩大,对人员岗位的分配愈加复杂多样化。因此,做好组织体系岗位管理这项重要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人力资源有效分配,提升医院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能效,确保医院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一、岗位设置管理对医院的重大意义

  全面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体系建设,搭建以效用为导向的岗位管理模式,设置明确的岗位职责要求,配置合理的人员比例,建立公平的考核竞争机制,是全面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劳动用工效力,贯彻落实新时期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招聘效率

  通过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体系,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可以明确医院的招聘需求,将招聘计划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体系,还可以提高应聘者自身条件与招聘岗位要求的适配程度,提升招聘面试邀约率,更有利于医院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进而提高招聘成功率。

  (二)有利于医院人才梯队的培养和搭建

  以岗位设置管理为基本点,梳理在职人员的岗位类别和岗位等级,对在职人员进行系统的在职进修继续教育。结合医院实际,基于岗位的职责分工,开展岗位能力评估,采取公平竞争、定期考核等方式,坚持评以适用、以用促评,提升医院在职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助力推动医院人才梯队的培养和搭建。

  (三)有利于提升岗位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日常的人事管理中,充分利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系统软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实时录入、实时报送、实时分析,有利于解决岗位管理类别多、涉及人员信息量大、程序性强、关注度高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建立更新及时、操作便利、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岗位设置管理模式,可以使医院的组织体系架构更加清晰,使医院在职人员的人事关系、隶属关系、岗位职能和职责分工更加明确。

  可见,岗位设置管理的意义重大。它是深化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的必然前提,有利于提高医院人力资源利用率,提升医院在职人员内生动力,促进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激发医院整体内在活力。

555.jpeg

  二、科学制定医院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医院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在人社部门备案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可以自主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有利于医院在岗位设置范围内,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一)确定岗位类别和岗位等级

  按照国家医疗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提出的指导建议,结合工作技术含量、人才密集程度和实际工作需求,合理划分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

  管理岗位,设有10级,其设置目的主要是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准,提升人力资源利用率;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主、辅系列,各设有13级,任职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和任职资格,要与医院卫生健康人才的能力要求相符合;工勤技能岗位,其设置目的主要是保障医院技术类后勤,服务医院实际的业务需要。

  (二)统计调查现有岗位数据

  岗位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随时掌握医院人员的整体动态情况。因此,在岗位设置之初,就要对医院现有人员情况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大致包括各科室人员学历、年龄、资质、职称、研究课题及获奖情况、就诊人数、床位数、床位使用周转率、手术人数等等。通过收集汇总各科室报回的相关数据、梳理各科室现有人员配比及未来人才需求情况,了解不同科室岗位的职责要求,预估各科室需要增减的人员数量和类型,初步形成人员招聘和人才梯队培养建设的基本依据。

  (三)合理设置岗位设置比例

  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医院结合人员编制自主确定岗位比例。不同类别的医院比例分配不同。一般中级岗位比例最高,高级岗位比例较低。辅系列的各岗位比例都低于主系列岗位。公开招聘、人员流动、职务与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岗位等级变动等,都必须在相应岗位空缺的前提下进行。岗位无空缺时,不得进人或超岗聘用。如若出现医院合并整合的情况,需按照规定重新进行岗位设置,并且首次聘用人员可不受岗位结构和数量的限制,按照原聘岗位类别和等级聘用到相应岗位,以确保新组建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合理的岗位设置比例,能够更好地协调各科室之间的工作,提高各科室人员团队协作的效率,有利于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激发在职人员工作学习热情,促进人才梯队的平稳可控性。岗位设置时,医院要本着重业绩、重能力、重奉献的原则,着重向一线岗位倾斜。

  (四)规范岗位聘任机制

  结合各科室当前的组建情况、学科的发展状况,通过意见征集和科室举荐的方式,分析人才梯队搭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岗位的数量、人员编制、资质职称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在完善岗位类型、岗位等级、岗位职责、人员配比的基础上,规范岗位聘任机制。各科室成立岗位聘任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原则上至少要包含一名科室负责人。在岗位聘任前,委员会提前拟定并公布科室需要招聘的岗位、招聘人数以及任职条件;招聘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公开,委员会成员要严格依照任职条件审核应聘人员的资格,并初步考核筛选;对初审结果进行监督、二次考评和筛查,最终确认拟聘用人员;招聘完成后,通过考核筛选出的人员成为拟聘用候选人,公布名单一周内无异议后,由人事部门依照公布名单和招聘结果进行相关的人事任命和调整。

666.jpeg

  三、医院岗位设置管理现状

  做好医院组织体系岗位设置管理,明确各类别、各等级岗位的职责,是实现现代医院人力资源高效管理的根本方法。医院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都设有适用于本医院的一套岗位设置管理体系,但在实际施行前后,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岗位设置覆盖范围不全面

  目前,岗位设置的覆盖范围仅包括在编职工,编制外职工不在岗位设置的范围之内。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疗队伍的力量亟待加强。但由于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数无法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医院只能通过招聘编制外职工填补空缺岗位,无形中导致岗位设置覆盖范围的片面性,也为医院自身人才队伍的管理带来困扰。应结合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从组织体系中分解、细化各科室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从而建立起完备的科室岗位体系,达到合理设岗、精细设岗的目的。

  (二)岗位职责范围不清

  岗位职责可以明确在职人员的工作范围,规范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岗位权责界定不清造成的推诿扯皮现象,最大程度地实现科学用工管理。目前,部分医院关于岗位职责的表述比较含糊笼统,流于形式,并没有根据不同岗位类别、岗位等级的实际工作范畴清楚地定义、区分任职人员的权责和义务。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生权责不明,或职责重叠,遇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因此,医院应设置具有指向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岗位职责,让所有在职人员清楚地、明确地认识所担任岗位的职责范围。

  (三)岗位设置配比不尽合理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学历几乎是公立医院公开招聘的最低门槛。高学历新进人员工作热情高,岗位竞聘意识强,晋升需求大。入职后通过努力很快就晋升到中级职称岗位,但却因岗位设置职数的有限性,迟迟无法晋升到高级岗位,而再后面招聘进来的人员更是只能停留在初级岗位。这严重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造成了人才流失的局面,出现了部分人“混日子”的现象,科研没进展反而退步。医院在岗位设置管理过程中,应当努力优化不同类别和等级岗位的人员数量和比例配置,才能提升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和运营能效。医院对岗位配备比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多数患者需求,查漏补缺,适当地提升中、高级岗位人员比例,并优先选择一线医护人员作为中、高级岗位评选的候选人,鼓励在职人员认真踏实地践行岗位职责,提高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如前所述,岗位设置管理是推进人事管理机制改革、驱动卫生健康人才梯队培养和建设的关键环节。各医院应不断优化岗位体系建设,做到精细设岗、明确职责、合理配比,扎实做好现有岗位人员基础信息的调查统计,按实际人才需求进行评估测算,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的考核聘用方案。正确的岗位设置管理,有利于均衡岗位数量和人才需求的配比;极大程度地促进重要学科的建设发展,带动整个医院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引进高质量卫生健康人才,推动人才梯队的搭建;有利于激发在职人员的工作学习动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玫,曾进辉,江丰.岗位设置制约下公立医院职称聘任实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医院,2023,23(09):1391-1394.

  [2]任静,张光鹏,贾摇摇.公立医院岗位设置和薪酬分配制度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21,40(05):19-20.

  [3]李畋静,王继红,杨颍超.公立医院开展岗位设置工作的实践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4):64-66.

  [4]景秀红,刘霞,王峦.基于政策层面的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编制核定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5):60-63.

  [5]艾小婧.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19):2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