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论文

2023-12-21 09:07:0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新时期,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在为企业带来转型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会计核算水平与财务管理成效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关乎国有企业能否实现绩效目标。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财务会计管理环境。会计核算的应用价值在于,确保证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及时性,为财务管理乃至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会计核
摘要:新时期,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在为企业带来转型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会计核算水平与财务管理成效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关乎国有企业能否实现绩效目标。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财务会计管理环境。会计核算的应用价值在于,确保证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及时性,为财务管理乃至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意义,然后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对措施,旨在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获得了较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对内部管理进行调整,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结合有效的手段和管理经验,提升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效果,规避财务管理风险,为国有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推动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强化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会计核算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此为基础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通过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运营管理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有利于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
企业财会人员通过核算和监督落实财务管理工作,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相辅相成,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会计监督工作提供支撑,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对各项经济活动、业务流程进行控制。
(三)有利于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项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如何获得大量且精准的财务信息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会计核算可以保证企业提升信息质量,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提高会计核算信息质量,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和精确性,从而有效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要想保证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需要以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作为基础。但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甚至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仍采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没有结合市场经济环境分析国有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未能制定有效的管理会计核算制度[1]。由于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存在不足,知识会计核算方法难以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精确性,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国有企业要根据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会计核算制度。近年来,我国会计核算事务发展迅速,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章,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有部分国有企业在会计核算制度等方面建设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的效果,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真实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核算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核算的效果,但是,部分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相对粗放,部分人员仍保持着落后思想,认为进了国企就是“铁饭碗”,在工作中不思进取,导致其专业素养较差,有待提升。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执行人员,不仅对于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职业道德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严于律己,树立责任意识。但是,仍有部门会计人员出现违规现象,对会计核算不仔细、不负责,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自身素养的提升,但部分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缺乏足够的学习学历,无法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部分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工作更多凭借自身经验,虽然能够应付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但由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这些人缺乏信息化意识和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财务工作的要求。此外,随着财务信息发展,业财融合等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开始应用到国有企业管理中,这对会计核算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的业务能力,不了解业务流程,无法适应新时期会计核算的要求,导致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水平不足,影响了国有企业对于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转型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成本控制核算未能有效落实
国有企业在项目投资活动中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旦没有对项目经费正确使用,很可能会影响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企业成长的需求,而忽略成本费用控制具备的意义,特别是忽略了成本项目核算。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利用成本核算对各项经济业务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记录、核算,也不能结合实际需要对项目成本费用做出会计分析[3],这造成国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未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处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国有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国有企业如果无法有效解决会计核算工作产生的问题,不能根据企业的业务环节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资金运用,在经营中就无法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影响会计业务的稳定推进。所以,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会计工作机制,在健全的管理机制保障下实现高质量的会计工作。
首先,国有企业管理者要在保证企业投资效益的基础上,重视会计成本核算的价值,根据业务的需要形成系统的科学管理思想和落实方法,促进会计业务的实施。同时,国有企业要引导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开展更多维度的反思,并强调在管理观念创新基础上维护会计核算工作的自主性。这样,才能防止会计核算工作失去独立性,管理层也能够利用会计核算成果对公司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做出正确判断,从而了解公司管理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资金运用风险,为公司未来管理发展和资本使用状况提供合理的信息支撑。其次,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在符合双方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系统将财务信息和业务流程进行衔接,并设定一个专用的业财接口中间模块,将业务数据依照财务管理所需要的规范和规定完成数据处理后传送至中间模块,这样财务人员才能在中间模块内将所需要数据直接输入财务网络系统。再次,通过建立财务记录与经营明细等信息之间的联系,并设置与各种主要营业数据相应的财务会计科目。在确定财务与会计科目取数字方法后,必须在营业管理系统中为这部分数字确定相应的字段名称,会计核算项目和营业管理系统中的字段名称之间要形成关联关系,凭借字段名称获取数据后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只有实现业财融合,控制企业现金流、服务流和信息流,才能保证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和精确性[4]。通过建立业财一体化,可以实现企业经营数据与财务信息的同步与统一,把企业财务管理与整个业务流程紧密联系起来,将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至行业前端,直接介入行业价值创新和监督与控制的全过程,从而发挥出企业财务监管的主要功能。最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指导员工共同学习成长,并加强业财两个部门员工的沟通融合,对业财内部一体化管理系统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点进行协调讨论,以实现两个部分之间互相协调、共同支撑的关系,使业财二者成为合作伙伴,致力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国有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体服务质量,人员的综合素养既会直接影响岗位内工作的实施效果,也会影响公司整体运营的有效性,所以,国有企业应当提升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促使其以良好的态度积极投入会计核算业务中。通过在保障企业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水平,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掌握实际会计核算数据基础上,采取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以促进国家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首先,要强化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防止徇私舞弊问题是会计人员管理工作的关键,具体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以国家会计准则为基础,杜绝出现违法、谋私等问题,对他人的诱导也必须保持坚决拒绝的态度,以维护国有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国有企业要采取各种手段加强会计人职业素养,并强化会计人自身的管理意识,以提高其廉洁自律能力,使之真正做到自觉地抵御不良风气和法律制度的诱惑。其次,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会计考评。加强绩效考评是严防违法、徇私舞弊的有效措施,国有企业要经常组织财务人员开展考评工作,形成考核,对考评成绩未合格的员工应当指导其加强自身的技能,并采取进行继续教学、人员轮换等措施对人员加以培训和提高其能力,以适应实际的工作需要,对考评成绩为良好的员工应予以必要的表彰,实现奖惩分明。再次,要合理引进人才。对吸纳的新增人员,要做好严格计划、从严审核,并择优招聘德才兼备的人员,国有企业一方面应当采取岗位招聘的形式吸引一些优秀的会计人才,另一方面须进一步提高会计团队的建设效率,这有利于企业开展更高层次的会计操作,促使企业把更多前沿的会计思想渗透到实际操作中,在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和建设水平基础上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5]。再次,采取各种途径给予新人员发展的平台,让他们更好更快融入工作岗位,并可以根据公司实际状况,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注重利用专题培训增强会计工作者对企业任务的理解水平,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有利于推进会计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后,国有企业还应当为会计人员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平台机会,引导和支持员工参与资格证书的考评,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赋予他们发展业务、技术专长的机遇。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廉洁自律思想,使其抵制不良风气和名利诱惑,重视员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注重培训具有现代化意识和财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员,并着重发展会计电算化领域的新技术以及财务软件的运用技能,从而培育出更加适应信息化管理要求的高素质团队,并完善企业会计人才梯队的构建。
(三)落实成本管理核算工作
部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忽略了成本费用管理的作用与成本核算任务,所以,国有企业应根据社会发展和会计操作精细化的需要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重视进行成本费用管理与成本核算,这有利于促进会计工作的稳健发展。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策略,在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上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利用内部控制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稳定发挥发展。在进行某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重视核算和管理的作用,注重对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成本消耗状况的研究,在统计核算基础上进行有力的成本控制和实际应用。这样,才能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基础上促进会计核算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保证项目资本的使用效益[6]。国有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流程中,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尤其注重成本核算,因此,国有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意识到成本核算对国有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重要意义。相关的会计人员要准确地认识到成本核算并非知识计算成本支出,同时,要发挥其财务监督作用,为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及其投资决策提出一定的可行性参考建议。
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合理的会计制度,将会使财务会计操作更加随意,进而使会计资料的传递与核算产生一些差错,不可避免地给国有企业造成相应的损失。为了国有企业能更加科学、积极的发展,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必须科学地进行会计操作。对企业财务的原始资料要管理好,在审核流程上也要注意对财务资料的核对,并经常对国有企业的存货项目、固定资产、财务往来款项等进行审核,以确保企业每一个财政投入的资金正确使用、正确运用,企业提交的财务资料也要与企业财务账本内容相一致,防止造假账的问题产生,从而提高会计的真实性、准确性,并以此推动了会计操作的规范化、正规化。
四、结语
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中,会计核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成本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当前国有企业在会计核算制度、会计人员素养、成本控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国有企业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比如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构建业财一体化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等。同时,还应加强成本控制,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确保会计核算质量,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会计核算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媛.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2(5):154-156.
[2]李季.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22(6):131-133.
[3]储海斌.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2):76-77.
[4]王双红.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纳税,2021,15(26):71-73.
[5]李莹.浅析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纳税,2021,15(12):54-55.
[6]周敏.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21(2):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