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

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

15

2022-10-14 14:17:04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随着国有企业发展模式的日渐完善及成熟,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帮助国有企业有效落实预算管理任务,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发展模式的日渐完善及成熟,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帮助国有企业有效落实预算管理任务,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实践分析;优化策略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法,通过反复实践,在国有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落实经营管理目标,增强企业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强化国有企业的综合发展实力。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细化企业战略目标

  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在企业内部细化各战略目标,合理控制与安排企业内各部门经营活动,有效配置各种资源,以保障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的高效推进。国有企业通过掌控全面预算过程及动态,有效控制存在的风险,并结合预算,调整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发展实力,为日后长远发展积蓄能量。

  (二)促进员工对企业目标的了解

  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计划过程中,使该计划渗透于各部门工作中,每一职能、每一层级人员都要进行深入交流,这样可以促使各部门员工全方位地掌握企业战略目标。同时,全面预算为企业员工创建了个人行为标准,有助于保障企业和员工行为符合企业战略要求。

  (三)提高国有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国有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计划,可以高效地分配各类资源,加强企业各部门资源的应用效率。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组织全面预算编制,设定有效的管理方法及途径,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整合财力、物力资源。同时,可以全面了解企业存在的风险,并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达到有效抑制企业经营风险的目的。

  二、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认知不足,全员参与度有待提升

  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全面预算实则就是在原有财务管理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财务报表与相关数据,全面预算管理属于财务部门工作范围,无须其他部门参与,因而导致很多人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和自己的岗位、职责毫无关联,无须自己“插手”。由于管理者的认知不足,造成众多部门和工作人员并未真正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未形成统一的预算编制机制及工作考核制度。另外,由于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率不高,因而在工作进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超出预算指标情况,人们通常会将责任与问题归结于财务部门,认为财务部门所制定的预算指标不科学,并未意识到自己所处部门应承担的预算制定与控制的责任。因此,只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知,营造全员参与的局面,才能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效能。

  (二)预算组织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要想有效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手段,需要有专业部门和专门团队负责制定。换言之,企业应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与协调企业内部各项预算管理工作,保证各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责及义务,使其能够按照规范标准和流程开展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并未设置专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通常交由财务部门负责承担这项工作,包括初期的预算编制,预算完成的统计,后期的预算管理考核等环节。然而,财务部门受制于其职能权限,难以权威性地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现阶段,在国有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各部门极其依赖财务部门,导致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并未采取有效方法制定预算指标、核定预算指标,在执行时又无法高效地控制预算指标。如果这些工作全部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则会导致部门预算执行数据出现误差,影响预算工作真实性及后期考量结果。

  (三)管理模式陈旧,资源利用效率低

  目前,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这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并未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及目标创新管理模式,而是依旧照搬其他企业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地应用企业现有资源。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对管理模式的认知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导致其仅关注企业目标利润以及企业目标成本,未能充分考虑企业性质制定高效管理模式,盲目照抄其他企业,甚至是不同行业企业的管理经验。企业在不同发展环境下以及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环境和困境完全不同,但一些企业不擅长汲取其他企业管理模式,仅仅照搬其他企业管理模式,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缺少特色,与预期管理效果相差甚远。

  (四)考评制度不完善,预算管理失控

  当前,一些国有企业预算控制以及考评制度并不健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未曾明确企业预算管理具体流程,部门与部门间联系不紧密,未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分析预算问题原因,无法结合具体问题改进预算方案,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弊病百出,甚至出现失控现象。

  三、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全面预算管理认知,实现全员参与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关键在于是否得到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国有企业管理者如果未真正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则难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发挥实效。因此,只有转变企业管理者的认知观念,才能促使其在其他员工面前“以身作则”,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工作,并保障在各个环节提高预算管理的机制效用和权威性,这样才能把预算管理机制应用在企业内部管理的各环节中。同时,还要增强每一个员工的思想观念,以达到全员参与效果,使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树立“成本和收益”意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并非财务部门职责,在各层级工作中都应有所体现。只有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参加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才能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预算环境,保证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高效沟通,进而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实际价值。

  (二)完善预算体系,明确管理目标

  一方面,为了高效地推动全面预算管理计划在国有企业中的实施,企业在管理部门应创建预算管理工作小组,全面监督及完善预算管理机制落实工作,为企业制定相应的预算目标,创建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结合专业预算管理工作小组工作任务,针对公司各部门预算及工作情况加以考核、监督,以保障在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均能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任务,高效控制全面预算过程,保障企业效益,有效抑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1]。另一方面,要注重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工作,细化全面预算管理责任,从单位基层员工入手,加强管理力度,促使所有职工都能明确自身业务范围内的预算目标,逐层上报,并不断完善预算工作任务。在每月上报预算报表前,各部门内部应进行预算目标协商会议,进而制定符合自身工作职能及岗位的预算目标,明确具体任务范围,参照管理职责,划分指标责任主体,以达到预算指标。

  在制定未来预算工作计划过程中,部门负责人应和部门成员共同商讨,如果发现存在超预算的情况,就应及时找出问题根源并加以调整,以便高效地解决问题。在编制预算时,可选择灵活的制定方法,通过多元化方式不断提升预算工作质量,这样才能为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优良服务。此外,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企业分解战略目标、实施战略目标以及控制战略目标的过程。全面预算编制应以企业发展目标及战略计划为根本起点,通过全面预算固化及量化企业战略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国有企业常常存在为了捡芝麻而丢西瓜的问题,盲目决策的现象[2]。对此,国有企业应充分运用市场环境及可利用资源,在综合分析后,针对企业发展制定有效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宏观性要求应符合国有企业环境及生存条件,站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科学规划战略、完善战略管理。国有企业全面建设企业文化以及协调企业内部资源,均属于支撑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条件。例如,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监控,在企业内外环境出现重大改变时,可以保障预算工作的顺利落实,增强企业战略平衡能力,有效协调财力、人力及物力资源,确保各方资源均衡发展;而当预算出现严重偏差,原有预算不再符合国有企业发展情况,要进一步增强战略应变能力,避免出现失控问题,按照重新制定的合理目标,助力企业朝着正确目标迈进。

  (三)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首先,国有企业应注重创建完善的企业文化,实施“柔性管理”方案。企业文化在影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波动性颇强的企业而言,若不具备结合初期发展计划调节发展方案的能力,则会导致后期的全面预算管理结果深受影响[3]。因此,国有企业要正视自身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建完备且清晰的预算管理机制,明确基本原则,帮助企业正确决策,以保证企业内部所有人员都能展现自身潜能,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发挥具体作用。其次,要注重优化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追求管理计划及管理结果的真实性。但是,如果企业波动性稍强,经营活动预期结果常常会与实际结果间产生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常使用同一种预算编制方法管理预算,未针对固定时期的预算内容进行预测和规划。由于各竞争对手带来影响,加上市场发展情况不稳定,导致既有的预算计划在执行时出现脱节现象。所以,企业可通过创新滚动预测模式,提高预算计划执行率,高效分配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此外,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时,可以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坚持“精兵简政”的原则,采取全面预算管理手段,高效管理人工成本预算及其他工作成本预算,有效地攻克机构“肿”及人员“冗”等问题。通过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在减少部门层级后,可以减少管理交集及管理摩擦,从而提高管理效益。最后,对于人工费用的预算,也是国有企业提升发展成效时不可忽视的内容。只有从源头上进行控制,才能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取得理想效果,全面激活企业职工的能动性,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4]。

  (四)健全考评制度,有效控制预算执行过程

  国有企业实施预算控制,主要是将编制好的预算作为管理绩效的标准及依据。对预算执行过程加以控制,通过采用高效的预算分析方法,可以保障经营管理活动更具针对性,进而提升预算科学性、权威性及严肃性,达到高效管理预算的效果。预算考评在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时,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反馈业绩评价信息以及调控业绩评价信息,能及时纠正业绩和预算间的偏差,进而高效地控制经营管理活动。需要注意的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评价,同属于一个完整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反复循环,推动国有企业高效控制经营活动。

  (五)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加强执行监控

  首先,针对预算编制程序,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全面预算指标,将经营活动细分成不同的业务活动,并逐步落实编制工作。对应的预算管理小组,应结合整体目标细化各个具体目标,在各部门预算目标下完成部门编制预算表,在经过企业审核流程后,交由预算管理部门汇总,并形成统一的预算方案,上报企业预算管理小组,经过层层的审批修改形成终稿[5]。预算编制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预算编制需要以企业发展目标为核心导向,将管理以及控制成本支出作为工作重点,关联企业的业务活动以及市场服务,并逐步优化预算指标。其次,要增强预算执行监控力度。在每一预算环节都要加大监督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定期监督及跟踪管理,以保障预算方案实施过程极具可靠性、稳定性。最后,国有企业应制定长远预算目标,结合未来发展战略,明确未来预算管理方向。在制定长远预算目标时,应结合国有企业具体情况,在原有指标基础上,增加更稳定、更长远的发展目标,以推动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强化管理的优选模式。尽管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日渐成熟,但若想将其成功应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中,仍需要多方位、全视角的配合。因此,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有效地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计划,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准,保障预算管理成效,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良达.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纳税,2021,15(30):181-182.

  [2]唐维霖.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分析[J].上海商业,2021(10):120-121.

  [3]张玲玲.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应对措施分析[J].山西财税,2021(8):37-38.

  [4]李秋月.国有企业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财会管理中的应用[J].质量与市场,2021(15):103-105.

  [5]单君.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财政,2019(1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