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竞争战略决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论文

2023-11-14 12:01:58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在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河南省煤炭企业正处在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清洁能源的兴起,河南省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受到威胁。本文借助ANP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宏观-中观-微观的多标准决策模型框架,以帮助煤炭企业选择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提升其在绿色转型期的绿色竞争力。在构建的模型过程中,运用PEST模型建立宏观竞争的关键因素指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建立中观竞争的关键因素指标;运用BOCR模型建立微观竞争的关键因素指标。实证结果表明,差异化战略是河南省绿色转型期煤炭企业的良好战略选择。
摘要:在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河南省煤炭企业正处在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清洁能源的兴起,河南省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受到威胁。本文借助ANP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宏观-中观-微观的多标准决策模型框架,以帮助煤炭企业选择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提升其在绿色转型期的绿色竞争力。在构建的模型过程中,运用PEST模型建立宏观竞争的关键因素指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建立中观竞争的关键因素指标;运用BOCR模型建立微观竞争的关键因素指标。实证结果表明,差异化战略是河南省绿色转型期煤炭企业的良好战略选择。
关键词: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竞争战略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河南省响应国家号召,全省能源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2021年煤炭消费比重从2017年70%多下降至63.3%;《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中指出,预计到2025年,河南全省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0%以下,煤炭消费放缓,清洁能源产业迅速崛起,给煤炭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煤炭在能源行业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煤炭行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河南省煤炭企业受资金、技术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多数正处于转型艰难期。
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困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从国家和行业环境来看,国民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注重平衡经济与生态的绿色发展模式。河南省“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持续已久,无法一蹴而就,再加上绿色经济发展时期能源行业结构发生改变,各种清洁能源企业作为新威胁者进入,整个能源行业竞争压力剧增。因此,从整合能源行业环境来看,煤炭企业的绿色转型注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准确定位企业转型方向,制定长期的竞争战略。河南省煤炭企业如何确定绿色转型方向,如何制定竞争战略,是提升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来看,国家倡导“淘汰落后产能、降低污染排放”,煤炭需求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煤炭企业的经营绩效,而煤炭企业的绿色转型在低碳生产工艺、绿色技术创新、先进设备引进等方面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并且,河南省对清洁能源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很大,市场对于清洁能源的青睐,导致煤炭企业在绿色竞争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因此,河南省煤炭企业的绿色转型也是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过程,需要合理地规划竞争战略,利用有限资源,提高企业的转型效率。企业绿色转型期间选择哪种竞争战略更有效,影响竞争战略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如何排序,也是河南省煤炭企业竞争战略决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模型的构建
企业竞争战略决策的分析模型主要有:PEST模型(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波特五力模型(潜在进入者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BOCR模型(效益、机会、成本、风险)、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其中,PEST、波特五力模型和BOCR三种模型都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企业战略分析,它们的指标之间不存在冲突;而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战略分析方法,不能保证决策指标的完整性。这几种方法都是定性研究,其研究结果主观性比较强,波动性比较大。
煤炭企业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竞争战略决策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的,它们包括多个决策者和相互关联的标准,这增加了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因此,选用ANP模型(网络层次分析法)来进行竞争战略决策是最佳选择。ANP的关键优势在于其能够处理决策标准之间的依赖关系。将ANP模型扩展为基于宏观-中观-微观战略环境框架的混合MCDM模型(模糊多准则决策),考虑了不同的决策标准,利用战略环境分析框架确定煤炭企业绿色转型期竞争战略决策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制定煤炭企业的竞争战略,将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BOCR模型三种方法和ANP模型相结合,建立一个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模型。其中,波特五力分析法用于分析煤炭行业战略环境;PEST用于分析煤炭企业宏观战略环境;BOCR用于分析煤炭企业内部战略环境,这三种方法的目标相同,都是为企业战略提供影响因素,并且其指标之间不存在冲突,ANP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避免了主观判断的波动性。构建的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战略决策模型如图1所示。
在该模型中,将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竞争分为ME1宏观环境、ME2中观环境和ME3微观环境。这三个模块,可以全面分析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竞争战略的影响因素。其中,宏观环境主要采用PEST方法进行分析,P代表政治,E代表经济,S代表社会,T代表科技;中观环境主要采用波特五力模型方法进行分析,TPE代表潜在进入者威胁、SBP代表供应商的议价能力、BBP代表买方议价能力、TSP代表替代产品的威胁、RCS代表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微观环境主要采用BOCR方法进行分析,B代表效益、O代表机会、C代表成本、R代表风险。AC竞争战略方案中的A1代表成本领先战略、A2代表差异化战略、A3代表集中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加强内部成本控制,成为行业内的成本领先者,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通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形成独特优势;集中化战略是指将企业的业务活动集中于特定的采购集团、部分产品线或区域市场的战略。图中定向箭头线反映了箭尾要素集与箭头要素集之间的主导关系(也称为外部依赖关系),弧形箭头线反映了相应要素集的内部依赖关系。
模型中通过多准则决策框架,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最后比较科学、客观地确定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竞争战略中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三种竞争策略方案的优先级。
三、实证分析
⒈建立决策专家小组
邀请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焦作矿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等河南省高校的专家教授和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以及河南省能源集团公司的行业和企业专家代表,分别具有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背景共10位专家,建立决策专家小组。
⒉确定网络层次结构
依据建立的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竞争战略决策模型,确定各级网络层次结构以及指标体系。
(1)ME1宏观环境用PEST方法构建关键因素指标,其中P政治环境包含P1产业规划、P2管理制度和P3产业准入;E经济包含E1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和E2宏观调控政策;S社会包含S1生活方式、S2消费结构和S3绿色文化理念;T科技包含T1行业绿色技术现状、T2国内外差距和T3绿色技术基础问题的攻关方向。
(2)ME2中观环境用波特五力模型方法构建关键因素指标,其中TPE新进入者威胁,煤炭市场新进入者的威胁较小;SBP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提供产品的绿色元素将成为煤炭企业绿色转型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这将增强供应商的议价能力;BBP买方议价能力,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提升了买方的议价能力;TSP替代产品的威胁,煤炭的替代品很多,如煤层气、核能、清洁能源(地热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等;RCS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煤炭行业的竞争格局,加剧了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
(3)ME3微观环境用BOCR方法构建关键因素指标,B效益包含B1推动绿色技术进步、B2增强绿色资源配置能力和B3促进产业多元化;O机会包含O1促进企业品牌创新和O2促进绿色技术创新;C成本包括C1提高固定成本与库存成本的比率和C2增加转换成本;R风险包括R1投资风险、R2政策风险和R3技术风险。
3.构建决策要素之间的比较矩阵
专家对模型各层次各要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比较矩阵的计算公式如下:
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竞争战略决策模型要素之间的比较矩阵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结果显示,在组与组的比较中,ME2中观环境在备选方案中的权重最大。
⒋确定竞争战略方案的优先次序
运用ANP模型,借助Super Decision软件对构建的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专项竞争战略决策模型进行逐步分析,得到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竞争战略优先次序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结果显示,在三种竞争战略中差异化战略的优先级最高。
四、研究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AHP模型,对河南省煤炭企业在绿色转型期的竞争战略进行了优先排序,结果表明,差异化战略是河南省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最佳竞争战略。
河南省煤炭企业在绿色转型期实施差异化战略时,都在努力研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技术的创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高端人才引进的成本。在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煤炭行业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此时,转化成本的增加将阻碍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为了降低对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威胁,河南省煤炭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内部组织结构。机构重叠、职能过于集中等问题不利于煤炭企业的绿色转型。分支机构应形成与总部中心业务相对应的可分割组织结构,使各部门与公司整体管理同步,紧密围绕企业绿色战略目标开展工作。此外,煤炭企业绿色人才匮乏。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同时,企业也可以在内部培养人才。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为煤炭企业提供可持续的人才保障,与临时性的人才培养和依靠高薪吸引人才相比,更加节约成本。
河南省煤炭企业在绿色转型期实施差异化战略时,利益相关者的议价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企业应与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密切联系。河南省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可以进行优化重组,兼并上下游小企业,优化产业结构;还应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平衡机制,不断提高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水平,把握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倾向,及时处理矛盾和冲突。这样,才能提高利益相关者的忠诚度,形成推动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合力。
[1]薛琬菁,江伶俐,“双碳”约束下煤炭企业公司管理与高质量发展[J].煤炭技术,2023,42(07):251-254.
[2]冯之坦,朱学义,朱亮峰.科技创新效率与煤炭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2022,38(03):70-78,85.
[3]康红普,王国法,王双明等.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05):130-138.
[4]侯丹阳,李竹梅,和红伟等.煤炭企业绿色创新、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J].煤炭技术,2021,40(09):208-211.
[5]丁日佳,张诗悦.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GMI理论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2020,29(06):42-48,63.
[6]张博,彭苏萍,王佟等.构建煤炭资源强国的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01)21:88-96.
[7]焦嶕,赵国浩.煤炭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选择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05):168-176.
[8]李贤功,吴利高,王克等.组合赋权下的煤炭企业绿色设备供应商评价选择[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06):266-269.
[9]单春霞,仲伟周.环境保护投入对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8,32(01):137-144.
[10]焦嶕.煤炭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选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