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探讨论文

2023-11-14 11:48:09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精益化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精益化管理的本质是在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中贯彻落实精益化的管理理念,提高成本管控效率。精益化成本管理涵盖了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等管理职能,还融合了经济管理、行为科学、控制理论等学术养分,精益化成本管理使得成本管理更加全面、系统和科学。当前,很多企业开始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精益化思维和模式,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升成本管理质量。但是,有些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片面理解精益化管理,制约了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文立足精益化成本管理理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精益化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精益化管理的本质是在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中贯彻落实精益化的管理理念,提高成本管控效率。精益化成本管理涵盖了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等管理职能,还融合了经济管理、行为科学、控制理论等学术养分,精益化成本管理使得成本管理更加全面、系统和科学。当前,很多企业开始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精益化思维和模式,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升成本管理质量。但是,有些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片面理解精益化管理,制约了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文立足精益化成本管理理论,对精益化视角下企业成本管理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剖析,探讨了精益化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成本管理;应用策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精益化的成本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结合精益化管理理念,全面审视现有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构建科学的精益化成本管理体系,切实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精益化成本管理的优势
一是有利于将成本管理覆盖企业经营全过程。与传统成本管理注重最终成果相比,精益化成本管理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出发,将成本管理渗透到各个环节中,真正发挥成本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全部环节的优化。同时,还会引进多种先进的成本管理办法。
二是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精益化成本管理强调单位全员参与,在精益化成本管理过程中,每一名员工都相应地有着成本管理责任,并且需要结合相应的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因此,其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成本管理的作用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是能够加强企业的价值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更多的是针对费用的管理,而忽视了企业价值层面的成本管理,因此,不能够给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精益化的成本管理会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对内部各个作业层进行分解,进一步分析成本费用产生原因,尽量消除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实现企业价值和利润的最大化。
二、精益化视角下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采购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
采购成本与企业的销售价格有着密切联系,会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一些企业的采购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会出现采购成本高、物资质量存在隐患、资金使用不合理、信息化建设以及应用程度低等问题。例如,存货过多,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增加了经营成本。在采购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受到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采购信息不够透明,这就容易滋生一些不良行为,导致采购过程中浪费了企业大量资金。不少企业对管理部门和岗位责任划分不清楚,权责分担也不够明确。除此之外,有的企业在进行采购成本管理时,不够重视供应商关系的管理,缺乏与质量佳、价格低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意识,因此,整个采购活动的开展仍然较为零散,不够系统,在采购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随机性较强的成本浪费,采购成本管理方案也不能够落实到一切采购活动中。
(二)研发设计和生产成本管理覆盖不全面
当前,产品的研发设计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企业需要给予充分重视。但是,当下企业往往不够重视研发环节的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成本浪费现象。例如,企业在研发设计环节投入的技术和技能会与其成本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产品的质量呈反相关关系。企业投入更多的、更加先进的技术等来进行研发设计,其设计出的产品质量就更高。然而,有些企业在进行研发设计环节的成本管理时,过于追求节约研发设计成本,这就会导致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高,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整体成本;还有一些企业的研发设计部门在运作时,由于设计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不足,更加注重研发设计方案的功能性和美感等与品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缺失对成本的考量。
(三)物流成本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节约物流环节的相关成本支出,来提高企业收益。有些企业忽视了对物流成本的管理,认为物流成本相对其他环节的成本来说较为固定,可采取的降低成本措施也较少,造成对物流环节的成本管理不到位。就企业现有的物流成本花费现状来看,运输过程中常常因物流信息沟通不当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例如,由于客户需求反馈到企业的物流中心需要经过层层流程,且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因此,会出现货物长时间囤积,增加不必要的库存成本。传统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没有建立智慧物流系统,对于物流运输路线的选择也依靠人工,并且也不能动态监测物流运输过程中花费的资金、人力、设备等成本情况,因此,对物流成本进行统筹管理的难度较大。
三、精益化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规范的采购制度,加强与供应商合作
企业实施精益化采购成本管理应当建立规范的采购制度,对采购的流程、内容以及采购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以此防止采购人员在采购时发生为谋取个人利益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在建立采购制度后,企业还要重视制度在日常采购活动中的贯彻落实,将采购过程中成本控制的责任联系到员工个人,使得采购制度、奖惩措施以及采购人员环环相扣,规范采购人员的工作,使其在采购活动中落实成本控制。此外,采购活动也应当按需开展。企业可以与日常采购活动中信用较好、质量较佳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以此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避免过多地囤货消耗采购成本。企业应构建区域化集中采购模式,组建专业化的招标采购团队,推行供应商动态管理机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广物资网上采购应用,对物资集中采购进行全方位管控;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物资集中采购的监督机制,有效监管精益化采购全流程,提高精益化管理效率。
(二)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优化研发与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在设计研发阶段,企业要牢固树立成本观念。通过实施精益化产品研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实现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等环节的集成;应在设计环节时就与供应商实现设计集成,从而提升产品的耐用性;通过多部门协同研发,提升产品的可制造能力。设计研发环节的成本控制不仅仅是减少和节约成本,企业要重视“投入产出比”,即尽可能以最少的成本投入来设计研发出质量最佳的产品。控制设计研发环节的成本另一关键之处在于做好与内部其他部门的沟通。如设计研发部门需加强与客户的沟通,重视当前市场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新产品,避免成本浪费;还需加强与生产部门的沟通,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以及需要,生成相应的研发方案或者设计图纸,由生产部门确认方案可行后再上报相关部门审批,合理控制设计研发环节的成本。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贯彻精益化成本管理制度,要从生产的全流程、全环节出发,将生产成本所关联到的各个项目进行细化,在每个项目中都建立一套可行性较强的生产成本管理体系。一是要实现生产流程化。即需要将生产所有环节进行重新组合,使得各个工序之间清晰明确,提高整体生产工作的效率,节约生产全过程的成本花费。二是要合理分配间接费用。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燃料费、水费、电费、制造费用等多种生产间接费用,企业要对这些间接费用的流程进行梳理,并且考核计划间接费用与实际支出成本之间的差异,更好地管理间接费用,避免间接费用过多造成生产成本浪费。
(三)优化生产布局,合理设置物流方案
在精益化理念引导下,企业成本管理需要立足于全局,要考虑到各生产经营环节之间的密切关联,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措施来管控不同环节的成本支出。对于物流环节的成本管控,要向价值链上方延伸至生产环节。企业应当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这主要包含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既需要控制各个生产工序的运行速度,又要对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机器、设备等进行布局,依托精益物流管理理念,搭建信息技术系统,运用数据库技术、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完成物流的跟踪、录入,掌握物流是实时状态,进而达到优化生产活动内部物流成本的目的。
(四)引进信息技术,有效支撑精益化成本管理
先进的成本管理工具能够支持企业开展精益化成本管理工作。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企业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成本管理软件,搭建共享平台,整合生产流程各环节的信息数据,及时准确地加工成本信息,管理工作做到完整、细致、准确、可控,为成本管理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奠定坚实基础。企业也需要实现对成本管理核算、分析以及考核等内容的精益化。完善准确的成本核算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做出成本预测,并且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
四、结语
在精益化理念的指导下,企业要对设计研发、采购、生产以及物流等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方式进行细化,确保成本管理能够落到实处,发挥节约成本的作用。同时,企业也要对成本管理的核算、分析和考核环节进行优化,使其更能够在日常管理中得到落实,实现企业利润和价值的最大化。
[1]何媚媚.价值链视角下企业精益化成本管理[J].财会学习,2020(22):127-128.
[2]李淑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8):36-37.
[3]尹洪雪.企业精益化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策略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18(16):137,139.
[4]彭光辉.精益化视角下企业成本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4):152-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