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力营销” 重塑电力企业创新基因论文
2025-11-06 09:26:4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对电力服务质量的期待也不断提升,传统营销模式已难以跟上发展步伐。
新时代背景下,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对电力服务质量的期待也不断提升,传统营销模式已难以跟上发展步伐。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主动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构建“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直接对接终端客户,提升营销效率与服务质量,助力自身持续发展。然而,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实际推进中,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导致营销效果未达预期。为此,我们将聚焦“互联网+电力营销”面临的现实困境,深入探讨相应的营销创新策略,旨在为有关企业提供参考。
“互联网+”对电力企业的意义
“互联网+”是指将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技术融入传统行业,通过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迈向更高发展阶段。对电力企业来说,打造“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既是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借助互联网技术,企业能提升生产效率与服务水平,加速信息化进程,为电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还能为优化电网规划、营销及服务质量开拓新思路,增强核心竞争力。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创新求变,电力企业转向“互联网+电力营销”,不只是从供应商到服务商的角色转变,更意味着传统服务向个性化、智能化、互动化升级。这能增强用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互联网+电力营销”面临的现实困境
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网络营销服务技术已相对成熟,但电力企业在构建“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时,仍存在不少现实困境,难以让互联网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真正发挥价值。
传统售电方式的影响仍在,不少电力企业搭建线上电力营销平台时,常常依赖支付宝、微信等成熟的平台,在提升网络营销服务质量上投入较少。这使得现有的线上平台只能开展缴费、查询等简单基础业务,却没有考虑到售电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电力服务,导致用户实际购电体验不佳,企业也难以结合客户具体需求制定针对性售电方案,线上营销技术服务较为落后。
实施“互联网+”营销方案,除了构建相应信息化平台,还需要一定基础设施辅助。但当前基础设施的情况是硬件投入与发展远远跟不上软件开发。像“互联网+”营销方式对智能电网、智能设备需求较大,更换和更新这些设备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支出,若资金投入不足,就会阻碍电力网络营销的建设。互联网发展往往伴随着网络安全问题。当电力营销逐渐转向线上,黑客入侵、病毒侵袭等都会导致电力营销不稳定,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实施窃电行为,严重威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规避网络安全风险,是电力企业需要面对的难题。因此,在具体应用“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时,电力企业应认识到存在的现实困境并加以解决,真正实现创新型电力营销。
“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营销创新路径
构建“互联网+”营销信息化平台
“互联网+电力营销”的稳步推进,依托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这一平台不仅能让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更优,也是连接企业与市场、服务与用户的重要纽带。电力企业要围绕终端客户需求,搭建有规模、有效益的大数据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深挖用电信息,将其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呈现给用户,方便客户操作,提升用电体验。
为弥补服务的局限性,电力企业构建信息化平台时,不能只停留在购电、查询等基础功能,还需深耕线上营销服务,持续完善售电配套服务,全面提升电力营销质量与用户满意度。与此同时,为提升用户体验,研发搭建平台要注重操作便捷性。凭借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化平台及终端服务,让用户能高效登录平台找到所需服务,进而建立良好用户关系。
电力企业也可以打造专属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掌上售电App,集成电费查询、故障报修、新能源报装等200多项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无缝对接。此外,要做好智能电表的安装与配置,为线上营销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快速响应。
基于数据挖掘开展精准运营
借助大数据技术,电力营销服务能更精准,电力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在“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中,营销管理人员可深入挖掘用户用电行为数据,依据具体用电量和需求精准划分客户群体,再为不同群体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增强客户黏性。

例如,针对高耗能企业,电力企业可以推出“峰谷电价+储能补贴”套餐,既能平衡整体用电、降低电网负荷,保障供电稳定安全,又能帮企业削减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居民用户,可以实行阶梯电价,鼓励大家节约用电,并减少高峰时段不必要的消耗,缓解电网运行压力。
此外,为防范窃电、降低营销风险,管理人员可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用电负荷曲线,构建反窃电模型,实时监测用电波动,发现异常能快速响应,维护公平用电环境。依托大数据深度挖掘,电力企业还能精准预测负荷波动,为后续用电规划和检修计划制定提供支撑。
重视电力营销网络安全
电力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模式,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网络支持。为避免网络攻击导致销售系统不稳定,必须做好电力营销的网络安全防控,最大程度保障营销平台安全有序运行。
具体而言,企业可与微信、支付宝等成熟网络平台建立良好合作,借助其强大的安全防护体系降低营销风险,从技术层面为用户购电、查询、故障报修、信息查询等操作提供安全保障。针对自身营销平台,电力企业要引入先进安全防护技术,可与360等专业网络安全公司合作,通过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密钥等技术提升整体营销安全性。
同时,电力企业需积极引进互联网优秀人才,让他们负责网上营销平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实时监测并发现安全隐患,凭借对异常情况的快速响应,增强网络威胁防范能力,确保“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能够安全运行。
为顺应新时代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应认清信息技术的优势,主动构建“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以此提升营销效率与质量,增强用户对企业的忠诚度。要让这一模式落地见效,企业需积极搭建信息化平台,深度挖掘电力数据实现精准运营;同时做好网络安全防护,保障线上营销渠道稳定安全,从而最大程度提升电力营销质量,推动企业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