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企业技能评价数字化管理转型路径研究——以GD电网公司为例论文

企业技能评价数字化管理转型路径研究——以GD电网公司为例论文

13

2023-05-12 14:06:5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  2019年,南方电网提出了数字电网概念,并发布了新型数字电网电力系统。技能评价业务作为GD电网公司人才发展的基础业务之一,数字化管理转型势在必行。新形势下,GD电网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依托大数据平台,应用大数据管理方法和技术,构建了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应用平台,以不断提升技能类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业务的数字化管理能力,逐步推进GD电网技能评价业务的数字化管理转型。

  摘要:2019年,南方电网提出了数字电网概念,并发布了新型数字电网电力系统。技能评价业务作为GD电网公司人才发展的基础业务之一,数字化管理转型势在必行。新形势下,GD电网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依托大数据平台,应用大数据管理方法和技术,构建了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应用平台,以不断提升技能类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业务的数字化管理能力,逐步推进GD电网技能评价业务的数字化管理转型。

  关键词:技能评价;数字化;大数据;GD电网

  一、GD电网公司技能评价数字化平台的构建路径

  (一)构建技能评价业务流程

  规范技能类员工评价工作,是打造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效能优异的员工队伍的关键。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GD电网公司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了评价业务具体实施流程,图1为公司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实施图。

060a85e345d77c7a1332f9278fde83a1.jpeg

  (二)构建技能评价业务信息系统

  数字化管理转型首先的实现系统化,即把企业的核心工作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实现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自2012年开始,GD电网不断探索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模式,构建了易评价、岗位胜任能力评价过程智能化管理等信息系统,完成了技能评价业务的系统化转变。

  (三)构建技能评价业务数字化平台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公司对技能人员岗评工作的定位与要求越来越多,已有系统应用所积累的岗评数据也达数十万条,亟须通过高效、快捷、科学的方式加快岗评集中管理进程,发挥岗评数据应用价值。因此,GD电网依托大数据平台,应用大数据管理方法和技术,构建了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应用系统。

  “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应用系统”在全网首次实现技能岗评个人在线报名与自动审核、成绩查看及分析、技能短板分析及反馈、技能岗评考务管理等岗评PDCA全流程在线、智能、闭环管理。首次实现针对员工个人出具能力短板分析报告(近年共推送4.5万份),以评促培,大幅度地提升了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培评联动一体化。

  1.技能评价数字化平台总架构

  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应用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是在GD电网公司在系统化的基础上,依据技能评价业务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求,以“明确系统定位,立足培评需求,深挖数据价值,实现培评联动”为指导思路,结合技能评价业务各系统应用现状,对数据管控、系统集成、数字化作业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其组织架构如图3所示。

0103fc600e25ca11013e39915ce801.jpg@1280w_1l_2o_100sh.jpg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2.技能评价数字化平台功能

  该平台融合了“易评价”等子系统,具有报名管理、知识维度评价管理、技能维度评价管理(计划、班期、考务等)、潜能维度评价管理、综合成绩管理、多维度数据分析(报名情况分析、组织整体评价结果分析、专业班组评价结果分析、个人评价结果分析等)、持证管理、基础平台管理等功能,系统主要针对公司技能评价业务项目负责人、单位管理员、考生、考评员4类用户,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权限,进入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应用系统进行技能评价成绩查询、岗评报名等操作。

  3.技能评价数字化平台数据分析

  目前,该系统对于数据的分析,实现了报名数据分析、考评员数据分析、成绩分析、持证数据分析、个人分析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在岗评报名审核及分析模块,系统集报名资格校验、考生申请报名、单位管理员初审、省培管理员复审流程于一体,依据岗评报名条件,收集考生报名相关信息并反馈报名状态,有效提高了岗评报名数据收集及报名审核的效率。

  在考评员数据分析模块,系统统一实现了考评员账号管理、考评员参评分析统计,通过统计年度各单位考评员参评人数与人次的分析,可查看每位考评员参评明细数据。

  在成绩分析模块,系统针对不同层级角色,开放了不同岗评成绩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并将“易评价”系统与岗评智能管理系统融入技能成绩管理模块。

  在持证数据分析模块,系统对持证数据维护工作对各角色进行分配,各岗位等级的持证资格条件由省培管理员维护,各单位管理员对本单位考生相关持证数据进行维护,系统可自动筛查考生持证相关条件信息匹配是否符合持证条件、考生可以自己登录系统查看资格证书。

  在个人分析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模块,系统利用易评价平板测评模块,增加考务员、考评员满意度调查模块,在测评期间利用平板进行离线满意度收集;开发考生满意度调查平板系统,利用候考期评估满意度。

  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系统的上线,全面推进了岗评集中管理工作,深度挖掘了岗评数据价值,充分提高岗评数据利用效率,是GD电网公司技能岗评向数字化管理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技能岗评数字化管理转型的实施成效

  (一)高度集成多环节管理流程,实现岗评全流程智能管理

  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系统通过对“易评价”等子系统的融合,将报名通知、报名审核、知识成绩管理、技能考务安排、技能成绩管理、潜能成绩管理、持证信息管理、授权认证等岗评业务流程集成到新系统,实现了岗评从报名、计划、组织、实施、成绩分析、归档等全流程智能管理,形成岗评业务PDCA闭环管理,大幅度地提升了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二)系统整合,提升工作效率

  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系统通过对“易评价”等子系统的融合,实现对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支撑,提高各部门间沟通效率。系统将近年集中岗评历史成绩导入管理,单位管理员、考生均可线上实时查询,减少历史岗评成绩沟通咨询时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岗评工作量激增。2021年,共报名2.35万人,较2020年同比增长138.28%,传统的报名方式已然不适应当前形势。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系统上线后,员工通过个人岗评档案和评价看板,可精确地掌握报名方向,快速填报报名信息,随时掌控审核进度,大大节省报名周期。同时,通过系统自动审核功能,按GD电网公司制度统一规范报名条件,严格审核报名资格,极大地减少了考生和单位管理员报名资格条件审核的工作量,2021年减少审核考生人次占比87%。

  在进行实操技能测评时,以往每场考试结束后需要耗时3~4小时进行成绩唱分、录分、核对、签名,考试评分数量大,使用“易评价”测评工具后,考评员通过“易评价”平台导入考生成绩后,在平台导出成绩汇总表只需等待10分钟即可。

  (三)数据贯通共享,降低资源投入

  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系统将GD电网培评中心与GD省19个地市局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业务数据共享,GD电网培评中心通过对上报报名、考评员数据的管理,实现对各地市局单位的考生、考评员数据统一管理、调度。考务准备由少量系统操作人员在系统上操作。评价期间考评员只需要携带平板电脑到考点,即可开展考评。在考生报名时可按岗评一考双证关系表,显示的岗评等级的可报名双证,并检查是否为已取证,减少考生查询一考双证信息,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取证,减少了重复测评造成的评价资源浪费。考评过程践行新环保理念,实现电子化考评,节省印刷成本。

  (四)岗评数据利用率提升,促使培评联动

  “易评价”系统自公司岗评实施以来已存储了所有员工的岗评数据。当融合了“易评价”等子系统的数字化岗评作业分析系统上线时,通过应用系统的综合分析模块,对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业务全流程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可为各个层级员工盘点能力现状,实现多维度、全方位、实时性的岗评动态数据分析,精准查找共性和个性能力短板,提高岗评数据利用效率,为岗评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起到辅助培训决策的作用。

  (五)岗评数据规范化、可视化,促使评价实施更科学

  考试组织规范化,考前筹备、考评实施、考后归档管理全程数字化。考评标准统一化,固化评分标准,统一评分尺度,降低考评的主观因素。整个评价实施过程,免除了试卷印制、运输保管等工作环节,有效降低了试题泄密风险;实行考评多对一,独立评分,各操作步骤可拍照摄像、录音取证,提高争议解决的准确性;系统自动实现成绩统录,考生扣分点实时记录,整个计分过程更科学准确。

  三、总结与展望

  未来,GD电网将对岗评集中管理的其他环节扩展系统功能,在实战运用中不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融合其他系统,进而实现数据共享共联,逐步促成“网约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岗评模式,推动岗评业务数字化管理转型,提高岗评服务水平,拓展对岗评管理信息化支持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尚莉莉.新形势下电网企业数字化管理转型实施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21,11(7):225-226.

  [2]陈丰.发挥大数据价值,支撑数字化管理转型——南方电网公司数字电网建设探索与实践[J].软件和集成电路,2021(5):61-62.

  [3]吴少文.浅论传统企业信息化的“数字化”转型[J].中国信息化,2020(8):80-82.

  [4]刘骏,崔杨培.电力企业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建设研究——以GD电网公司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6(3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