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问题探析论文

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问题探析论文

5

2023-05-12 13:59:20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  近年来,新会计准则的出现对我国的会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此规范的引导下,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和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合并财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并阐述了当前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工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某施工企业为案例,阐述了企业集团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指标,分析了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希望能为提升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近年来,新会计准则的出现对我国的会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此规范的引导下,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和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合并财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并阐述了当前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工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某施工企业为案例,阐述了企业集团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指标,分析了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希望能为提升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报表;合并;问题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和意义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

  合并财务报表,也称为合并会计报表,它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具体反映其控制的资产、负债以及收入、费用等信息,涉及的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合并现金流量表等,由企业集团中的控股公司于会计年度末编制,主要服务于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包括拥有少数制股权的股东[1]。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意义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合并财务报表对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第一,为企业相关人员提供决策信息,便于母公司股东、长期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更加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制定更加合理的决策;第二,间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合并财务报表能够清晰地表现企业经营现状,分析企业现有发展优势,督促企业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市场,提升企业的经济价值和核心竞争力[2]。

  二、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一)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1.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主要是根据新会计准则确定,但就当前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来看,其与原会计制度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对不重要的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包括特殊业务的子公司,如金融业等;但是,在新准则中则要求必须纳入合并范围,这样就会增加合并财务报表的资产和权益、收入和利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具有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对合并范围造成了干扰,使合并范围不明确,不同财务人员有不同的解读,导致最终形成不同的合并财务信息。另外,部分企业集团尚未形成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在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中,遗留了相当一部分历史问题,例如,投资主体不明确、账实不符、实质形成母子关系,但沿用的会计制度并未变更等,导致会计做账出现问题,最终为合并财务报表留下了隐患。

  2.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

  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应用,集团企业下属子公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式必须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子公司必须及时根据母公司进行调整。但是,实际上,很难让母子公司沿用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这主要是因为子公司可能会涉及多个行业,而这些行业之间的会计制度需要结合行业特性确定,完全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就会计处理上来看可能并不合理,合并的财务报表也无法反映出具有针对性的财务状况,无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

  3.内部关联交易抵消不充分

  通常情况下,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会通过“内部抵消”进行处理,而不会出现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也不会通过合并财务报表进行披露。随着母子公司的业务逐渐扩张,内部关联交易也越来越多,复杂度也在上升,一些事项没有及时抵消或是抵消不充分,这些都可能成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干扰项。

  (二)提高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质量的措施

  1.明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为了保证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企业集团必须科学地确定报表合并范围,同时明确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以投资企业所拥有的表决权为主,而不是权益性资本。当实际上的控制权和形式上的持股比例出现矛盾时,必须根据实际的控制权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2.统一会计核算标准

  要想确保合并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保证母子公司间沿用了同一规格的会计核算标准,受母子公司工作形式、行业环境的影响,会计信息往往会产生可靠性与可比性的矛盾。但首先应满足可靠性原则,其次考虑可比性要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必须统一会计核算口径,为母公司提供可通用性的会计信息,提高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3.细化内部抵消项和优化抵消业务流程

  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明确企业内部抵消项,制定条理清晰的财务管理、业务处理的规章制度,保证母子公司完全按照既定章程处理财务业务[4]。第二,发挥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和财务绩效考核的作用,通过审计的监督作用和财务绩效考核,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抵消业务流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可以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合并财务报表的智能化、信息化处理。

  三、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以XX建筑公司为例

  合并财务报表数据能够分析企业整体财务和经营情况,为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下面将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四方面剖析XX建筑公司近三年的财务状况,进一步解析其资本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060a85e345d77c7a1332f9278fde83a1.jpeg

  (一)营运能力

  本文选用与房地产行业关系密切的存货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总资产周转次数三项指标作为评定营运能力的关键指标,如图1所示。截止到2020年底,该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0.94次,呈逐年增高态势,说明企业对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较好。应收账款周转率3.22,虽然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低于行业平均值水平,表现出该企业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对应收的管理欠缺,没有及时调整催收政策,工程结算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回收工程款放缓,管理效率降低。存货周转率也在逐年增长,说明企业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压降存货,效果明显。均衡分析,该企业近三年的营运能力整体逐年提高,表现良好。

0103fc600e25ca11013e39915ce801.jpg@1280w_1l_2o_100sh.jpg

  (二)盈利能力

  在分析该施工企业发展盈利能力时,运用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三个指标进行测算,如图2所示。总资产收益率近三年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整体保持平衡。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攀升,并且高于行业平均值,但企业整体盈利一般。营业利润率较低并呈下降趋势,说明企业近几年为了保证市场占有率,发展速度适度放缓,施行稳定型发展路线。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三)偿债能力

  通过长、短期两个维度来衡量该公司发展的偿债能力,在选用流动与速动比率的基础上,加上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进行研究。该企业在2018~2020年期间,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速动比率和流动利率指标偏低,可以看出,该公司融资压力大增,财务风险加大。因施工项目周期较长,面临不确定因素较多,且资金占用情况明显,所以,企业发展迫切需要流动资金。企业通过举债扩大生产规模,但因为应收账款回收放缓,导致应付账款的大量积压,加上银行贷款的利息偿付压力,所以该企业融资规模较高,资产负债率超平均水平较多。施工企业作为重型资产企业,负债在所难免,但负债过高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现金流和负债,企业很容易陷入经营困难的困境。该企业长短期偿债指标表现均较弱,确实需要企业管理层持续高度关注。

  (四)成长能力

  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持续经营生产,增加盈利增长点的一种能力。本文选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这三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成长能力。通过分析,该企业成长能力指标呈现较大波动,较高的销售增长率意味着该企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2019~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销售收入仍有较高的增长,但企业销售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净利润的大幅度提高,营业利润增长率的降低说明盈利能力下降,鉴于房地产行业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大了防控投入,工期延长导致各项支出增加,加上人工费用上涨等,多种原因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

  (五)优化对策

  1.继续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抢占高端工建项目,增加盈利增长点,提质增效;同时持续保持收入增长优势,稳健经营的态势。

  2.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直接成本可以做到提前筹划,像商混钢筋等主要材料采购统筹计划,可以进行大规模集中招采,对于固定费用支出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做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3.控制负债规模,有效压降财务杠杆水平,企业可以通过扩大超额利润、回收工程款等方面消减债务,在继续扩大优势的同时,将融资的劣势缩小,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融资体系,加快盘活资产,形成有利于企业自身长效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4.提高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促经营效率提升。企业应加强库存材料的调配,加快资金使用效率,涉及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互联互通,委托第三方销售等方式,推进项目回款,缓解资金压力。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及时调整催收政策,落实岗位责任,在施工程积极推进甲方监理批量,加快以竣未结工程的结算,采取积极、有效的清收政策,加强和结算部门沟通,确保工程款的及时回收。

  四、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用途

  明确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用途,是科学划分其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内容的重要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执果索因”,明确整理合并财务报表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因此,企业集团在合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和用途,即为相关人员(管理者、监管部门、财务人员、股东等)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财务信息,使其更好地经营企业,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地运行。

  (二)以个别报表为基础综合分析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是从企业集团整体上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在合并前必须进行调整,如会计期间、会计政策以及外币折算等,以购买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统一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便于综合分析合并财务报表。另外,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本期编制是以本期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于上期编制时对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以及内部交易事项的抵消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项目本期期初数与上一期的合并期末数之间存在差额,所以,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上期的影响金额进行调整。

  (三)明确分析是否以母公司为中心

  为了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发展规模,诸多企业开始了跨行业、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如建筑施工企业,可能会前延到开发、租赁等行业上,因此,很多母子公司之间的工作内容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合并财务报表之前,必须明确是否以母公司为中心,以免后续出现主体混淆行为,导致账务模糊,无法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情况,难以为决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也不便于企业吸引客户,进一步提升丰富企业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胡照平.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合并问题的相关探讨[J].当代会计,2021(4):179-180.

  [2]周爱素.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合并问题思路[J].商讯,2021(3):69-70.

  [3]杨娅铎.关于我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的研究[J].山西财税,2019(11):57-58.

  [4]邓新明.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问题和处理策略[J].财经界,2019(3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