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长期限增信项目的破局与前行之路论文

长期限增信项目的破局与前行之路论文

1

2025-10-28 17:28:0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化债举措中,长期限债券受到重点关注。其具有周期长、发行快、体量大且以一般债为主的特点,能以“时间换空间”,助力城投公司压降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缓解债务压力,因此获得市场认可。

  随着地方债务化解工作进入攻坚期,如何从时间、空间等多维度高效有序平稳化解债务,成为各地推进化债工作的焦点。在化债举措中,长期限债券受到重点关注。其具有周期长、发行快、体量大且以一般债为主的特点,能以“时间换空间”,助力城投公司压降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缓解债务压力,因此获得市场认可。


  那么,市场是如何界定长期限债券的呢?从发行看,是发行期限(行权)超5年的信用债;从存量看,是行权剩余期限超5年的信用债。2024年1—5月,5年以上信用债发行额累计4011亿元,供给放量,规模超2015—2023年多数年份全年发行规模,其占比达7%,创2015年以来新高,这与城投融资政策收紧引发的“资产荒”关联密切。


  长期限债券审核特别关注点


  当前市场上的长期限债券以中票、私募债为主,其中长期限中票占比更高。长期限中票资金用途分两类:主要用于借新还旧,少量投入新增项目建设。审核层面,长期限债券基本由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与交易所负责,审核流程、材料、要点与普通债券无明显差异,仅存在三个较特殊的关注点。具体内容如下:


  相对风险。期限拉长既拓宽机遇,也延长了风险。弱资质城投发行债券期限越长,虽能为企业争取更多调整债务结构时间、提升信用安全属性,但也将面临更多市场与政策变动,不确定性风险更高。


  发展方向。当前市场监管趋严,城投平台大规模整合转型,发行人资质、层级、功能定位、资产重组等均可能出现变动,高资质并非永久持有。以我司服务的项目为例,泰州海陵城市发展集团拟发行10亿元30年期小公募,考虑到长期限不确定性,我司要求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在会议纪要中承诺,若债券存续期内海发集团发生重大资产重组或其他重大影响事项,需提前告知江苏信保集团。


  区域信心。区县级或弱资质城投发行长期债券,常与地区产业转型、地方债务化解规划相关。若一个地区普遍发行长期限债券,意味着市场与政府对该区域信用及发展有信心。可见,长期限债券向弱资质主体延伸时,区域经济状况是重要考量。

a63880969cab5473559713572b033087.png

  长期限增信项目中集团的介入空间

       抢抓业务入口


  信用资源向产业类主体倾斜。如今,长期限债券市场结构性特征显著,发行主体集中于产业类企业,特别是具有长周期投资属性的交通运输、高速公路等基建企业。为把握这一市场机遇,集团需实施双轮驱动:企业端深耕省内优质产业主体,梳理交投集团、投控公司等核心企业的资产负债与融资需求,建立动态跟踪机制,为其定制5—10年期综合融资方案;资产端创新合作模式,优先在已建股权合作区域试点,联合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项目规划阶段深度介入,参与重大基建项目前期工作,实现项目与资金期限精准匹配。这种“主体+项目”双管齐下的模式,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能确保资金与项目长期稳定匹配。


  信用资源向灵活度倾斜。中期票据、私募债因审核时间短、发行规模灵活、资金用途多元,深受市场青睐。2023年前,城投发行的7年期企业债是长久期品种的主要供给;2024年后,长期限融资品种更丰富,以产业主体发行的中票、私募债为主。未来应优选省内产业主体,以灵活融资品种为切入口,扩大长期限债券增信规模。此外,还需优选灵活发行方式,积极探索灵活发行机制,紧贴市场窗口期,提高发行成功率。


  信用资源向需求倾斜。相较于AAA主体,AA+及以下主体长期限债券发行利差更高,且城投平台降低融资成本诉求强烈。后续应关注中低层级城投借新还旧需求,聚焦有难关、能过关的企业,通过拉长期限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以时间换空间。中低层级主体因债券审批要求、销售不佳等,增信担保需求强。未来需深挖AA+及以下主体,用优质信用资源打开审核通道,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严控风险出口


  高效风险识别,在不确定中实现确定。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是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在长期限大额增信项目中管控风险的首要任务。集团应发挥自身体系优势,引入金融科技手段,将长期限纳入客户评级打分体系重点考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等工具,深度挖掘分析客户财务、经营、行业前景、市场竞争力等信息,建立这类客户的风险画像。利用科技精准映射风险,在项目前期过滤高风险客户,降低潜在风险概率,提高项目安全性与可靠性,确保集团能够妥善运营这类项目。


  拓宽风险抓手,在变化中锁定不变。要更好地化解长期限债券潜藏风险,提升反担保层级尤为关键。集团可先从资产端入手,将优质资产牢牢锁定,据此为客户定制兼具效率与合理性的反担保组合。执行时可灵活嫁接多种工具:信用反担保、土地房产抵押、基金份额质押、股权质押等。信用反担保依托第三方信用实力,为债券叠加防护;土地房产抵押凭借稳固价值,为风险兜底;基金份额和股权质押盘活客户存量资产,增强反担保成色。多种工具混搭,既能牢牢卡住风险控制点,也能最大限度守住集团收益底线。


  强化风险预警,在常态中解决异常。针对长期限且额度较大的增信项目风险特征,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需建立定期专项保后检查机制。建议每五年组织一次全景排查,系统梳理申保及反担保企业的资产、负债与经营表现。资产端要关注规模、结构及质量波动;负债端则审视债务结构调整、偿债能力变化及潜在违约迹象;经营层面跟踪营收增速、利润率、市场份额及核心业务稳定性。若发现企业大额资产外流、资产负债率超过70%、资产骤降、评级下调等异常,需在保后报告中翔实披露,并形成专题材料上报集团。


  优化方案设计,在长期规划中划分短期目标。在长期限债券顶层设计上,集团可引入“分期发行”的灵活做法。将总额度拆分若干批次,依据实时市场环境及企业经营状况适时调节规模与期限,降低信用风险。利率剧烈波动时,企业可调整后续批次票面利率,避免一次性锁定高成本;经营承压时,可缩减后续发行量,缓解偿债负担。分期发行还能提高审核通过率,向市场及监管方展现企业风险管控与稳健财务规划能力。


  我们从定义、成因、多元市场特征,到重点关注领域及江苏信保集团的实践应对策略,对长期限债券展开剖析,进一步彰显其复杂性与重要性。在需求与供给双轮驱动下,长期限债券快速扩容,发行主体、品种及期限结构呈多维动态,既留存了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印记,也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长期限增信项目仍处于更新换代进程中,市场参与者需持续跟踪动向、洞悉政策脉络、迭代策略体系,方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