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 Petri 网的烟草企业财务 RPA 流程优化研究论文

基于 Petri 网的烟草企业财务 RPA 流程优化研究论文

5

2025-10-15 17:53:4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本文基于Petri网对烟草企业财务RPA流程进行优化研究。优化前流程存在明显瓶颈与冗余环节,错误率与操作风险较高;优化后流程各环节得到简化,有效减少了人为干预与错误风险,大幅度缩短了工作时间,助力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目标。

  [摘要]本文基于Petri网对烟草企业财务RPA流程进行优化研究。优化前流程存在明显瓶颈与冗余环节,错误率与操作风险较高;优化后流程各环节得到简化,有效减少了人为干预与错误风险,大幅度缩短了工作时间,助力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目标。因此,在实施财务RPA前可先对其流程进行建模与模拟,验证RPA实施场景的合理性与可行性,RPA实施后可对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关键词]Petri网;烟草企业;流程优化;财务RPA 


  0引言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一种通过软件模拟人类语言和行为,并遵循预设规则自动执行任务的任务。其目的是助力人类更高效地完成那些重复性较高且相对简单的日常工作。关于财务RP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财务流程优化和运行效率提升影响等方面。高速公路行业通过RPA实现预算管理自动化[1],医疗行业利用RPA优化财务管理流程,税务部门通过RPA提高退税业务效率[2]。此外,零售、金融、制造等行业也纷纷引入RPA技术,以提高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3]。从烟草企业财务数字化实践来看,一是行业财务系统信息化协同不足。例如,在烟叶收购环节,人工稽核处理效能低下,导致烟叶收购资金未能及时支付烟农影响了烟农在交售过程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企业资金支付缺乏对账程序或误差较大,资金收款缺乏对账功能,目前仍主要依赖人工处理。同时,现有财务管理体系在智能化入账功能应用上仍显不足。因此,探索烟草企业财务RPA职能应用、实现企业财务自动对账(银行收支流水资金和财务入账数据),对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基于RPA的银企对账业务流程优化

       1.1优化前的银企对账业务流程


  烟草企业财务部门原有银企对账业务流程主要有三个环节。第一,填报上传。烟草企业财务部门在完成财务报表填写后,需将报表数据准确录入并上传至NC财务系统,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和系统的完整性。第二,财务人员进行核对。财务报表上传后,财务人员首先从NC财务系统下载相关报表,并从银行系统获取指定日期的银行对账单。随后,财务人员对比银行对账单与企业会计账簿中的数据,确认两者是否一致。若数据一致,财务人员会根据公司规定的格式填写反馈报表,并将其上传至NC财务系统。上传后的反馈报表由财务部门审核,以确认对账情况。确认无误后,财务部门会根据反馈信息更新和调整NC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数据,确保账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第三,数据异常处置。当会计账簿与银行对账单的数据项存在差异时,财务人员会将此情况及时上报,财务部门随后会指派相关业务板块的核算部门下载与该业务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详细比对。如果核对后确认数据一致,核算部门将按照固定格式填写反馈报告,并将报告发送给财务人员,确保问题得到有效处理。经过财务人员审阅后,反馈报告会被上传至NC财务系统,财务部门据此确认并更新系统中的财务数据。


  若核算部门比对后,企业与银行的财务数据仍存在差异,则将进行人工亲自检查以识别出存在异常的数据项,并与其对应的具体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核实。在核实完毕后,将对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修正,会按照预设的格式编制并填写反馈报告。该报告会发送给财务人员审阅,无误后上传至NC财务系统,财务部门据此对系统数据进行更新和确认。因此,银企对账流程中标准化财务数据比对环节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并不高,仍然需依赖人工操作。不仅增加了人工干预的工作量,也带来了较高的出错率。同时,组织隔离、地域差异、沟通不畅和时间滞后等因素限制了不同部门或层级之间的信息流动,这种现象易使财务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延迟或扭曲,影响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极大地降低了财务数据核对的工作效率。


  1.2优化后的银企对账流程


  为了优化整个对账流程,将RPA技术外挂于NC财务系统,成功实现了银企对账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RPA驱动的自动化环节包括数据提取、比对、异常识别和报告生成等。RPA机器人能够自动登录到企业的NC财务管理系统以及各银行系统,实时获取所需的财务数据,并且自动录入和更新财务数据,再基于预设的关联规则、判断规则和数据核对流程,智能地完成多个数据项之间的比对工作。通过自动化算法,RPA机器人能够及时识别数据中的不一致性或异常,并自动生成相应的报告。同时,机器人会将比对结果与反馈信息实时汇总、分类,并自动填写相关报告内容,最终将核对结果呈现给财务部门或相关决策人员。对企业银企对账业务流程做出了以下优化。


  第一,全天候自动化操作。通过在业务系统中灵活配置RPA机器人的工作时间和触发条件,可以在任何时间点自动登录系统,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不再局限于我们传统的工作日8小时时间限制。RPA机器人还能够根据设定的规则,全天候7×24小时地监控和响应系统中的变动,及时获取和处理财务数据,无须人工干预。这种高效且连续的操作方式,不仅有效保障了财务核对流程的稳定性,还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带来的延误,确保在任何时刻都能准确反映财务数据的最新状况,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数据透明度。


  第二,财务数据的自动抓取与核对。RPA机器人会根据爬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NLP)和预设的数据关联规则脚本,从NC财务管理系统和银行系统中自动提取财务数据,通过精确的数据项编号和唯一识别码,快速、准确地完成银行与企业间财务数据项之间的比对工作,确保数据一致性与准确性。避免人工操作中多次页面切换、数据下载和手动核对关联数据,从而提高企业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三,财务数据核对结果的自动反馈与更新。RPA机器人在执行预定规则的比较判断后,若检测到数据不一致,它将自动触发预设的通知机制,向相关部门发送电子邮件和语音提醒,以便进行数据的核实及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同时,会记录此次核对操作的详细信息,并触发预警。这一过程确保了对数据异常的及时响应,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延误或忽视而造成的潜在风险。如果数据一致,RPA机器人会根据预定义的反馈信息模板自动填写反馈内容并发送,无须人工干预,实时提交反馈,消除了人工填写带来的时间差问题,确保反馈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在接收到反馈信息后会即时更新财务数据,从而增强了数据的实时性。核对过程中避免了人工干预,从而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操作失误的风险。


  此外,RPA机器人在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后,都会自动记录操作日志,详细记录每次数据提取、核对及反馈的过程和结果。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财务部门实时追踪和监控整个财务数据核对流程的执行情况,还能确保财务操作的公开性,避免人员疏忽或徇私舞弊的发生,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审计追踪能力。这种自动化操作模式不仅提升了财务工作的整体效率,还增强了企业对财务数据处理的掌控力,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2烟草企业财务RPA流程优化分析


  德国数学家Carl Adam Petri于1962年首次提出了Petri网,主要用于描述及分析并发系统、同步过程以及资源分配的数学模型,涵盖了仿真分析、可达标识集、关联矩阵、马尔可夫链等多种分析技术。一个简单Petri网模型通常由状态元素(S)和变迁元素(T)两部分组成,状态元素与变迁元素通过资源流动关系相互连接,这种流动关系通常用弧(F)表示。在这一结构中,S和T分别构成Petri网的“库所集”和“变迁集”。通过各种分析技术,能够揭示出模型的关键性质,并从中推演出相应的现实问题和规律。因此,运用Petri网建模方法,可清晰展现公司财务数据核对流程运行状况,并借助同构马尔可夫链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进而为企业优化财务数据核对流程提供有力支持。


  第一,在分析银企对账业务流程中的各类事件及其发生条件时,我们构建了图1所示的Petri网模型。圆圈表示库所(P),它主要反映了系统的当前状态或资源,如“银行账户余额”和“企业账户余额”等,每个库所储存的数据代表了某一时刻系统状态或资源的存量。而方块则代表变迁(T),它与具体的业务操作或事件相关,表1所列的变迁应清晰地映射业务流程中的每一步。

  
       基于Petri网模型,能够推导出马尔可夫链。在这一模型中,我们定义模型的初始标识X0=(1,0,0,0,0,0,0,0,0)为状态(0),这意味着在第一个位置S0上存在一个托肯。每个变迁Ti转换为实时速率λi,这是Petri网的变迁触发速率。每个变迁的速率决定了该变迁发生的概率或速率。Petri网的可达集表示从初始状态出发,通过不同变迁所能到达的所有状态。这些状态形成马尔可夫链中的状态集。例如,在Petri网中通过不同变迁触发的顺序,可以得到不同的状态X1,X2,…,X11。马尔可夫链中的状态集与Petri网中的状态集一一对应。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由Petri网的变迁触发速率决定。链中的有向弧表示的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迁移。由此建立线性方程组。其中S为向量[P(X0),…,P(X8)],表示系统在各个状态(T0至T8)下的稳态概率集合,代表了系统达到稳定状态的概率;而Q速率转移矩阵则定义了系统在不同状态间转移的速率。


  通过求解基于速率矩阵的线性方程组,可以获得每个可达状态的稳态概率P(X)i=z(z为1<i<n),即:P(X0)=0.046 5;P(X1)=0.279 0;P(X2)=0.023 2;P(X3)=0.348 8;P(X4)=0.023 2;P(X5)=0.116 2;P(X6)=0.093 0;P(X7)=0.011 6。


  从稳定状态概率值P(X)i可以看出银企对账业务流程中,T1(相关财务人员获取并核对报表数据)、T3(相关财务人员获取并核对企业、银行财务数据)、T5(与业务部门联系确认财务数据准确性)所占整个流程的时间比重较大,表明这些环节是流程中的瓶颈,且都依赖人工操作。


  第二,基于RPA的银企对账业务流程优化分析。基于RPA的银企对账业务能够显著缩短工作流程处理时间,通过对实际平台流程进行时间测算,优化前后流程变迁的平均处理时间可以清晰地体现出RPA的优势。优化前原银企对账业务流程总时长是:220+1400+110+1600+100+400+420+50=4300(秒),优化后银企对账业务流程总时长是:5+12+12+15+8+8+15+2 5+25+55+1+1+4=186(秒)。


  银企对账业务流程时间评价指标:

       显然,经过优化的银企对账业务在流程中增加了四个变迁,时间效率提高了95.67%,这意味着业务的处理速度大幅加快,减少了传统对账模式中的重复性工作和人工干预,从而有效缩短了对账周期,极大地提高了烟草企业在银企对账业务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该业务的时效工资成本。


  3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采用Petri网和马尔可夫链技术,对银企对账业务流程优化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量化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银企对账流程在优化前还存在人工反复切换页面或信息传递滞后等低效环节。通过流程优化,减少了流程中的时效风险和人工成本,同时提升运行效率。因此,Petri网为企业银企对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确保RPA实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升其实施效果和效率。在实施财务RPA之前,可以用于对现有流程进行建模与模拟,为验证RPA实施场景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财务RPA实施后,可帮助企业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国立.基于RPA+AI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研究[J].通信与信息技术,2024(3):49-54.


  [2]刘勤.智能财务之流程自动化变革:从RPA到IPA[J].财会月刊,2024,45(9):33-40.


  [3]金源,魏振,李成智,等.RPA应用陷阱:财务RPA实施风险与应对策略[J].财会月刊,2024,45(8):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