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影响高山美利奴羔羊成活率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

影响高山美利奴羔羊成活率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

5

2025-09-09 16:12:3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该文深入剖析影响高山美利奴羔羊成活率的多元因素,除母羊自身的年龄、营养状况等内在因素,还着重探讨了外界环境因素,如高山地区独特的气温、湿度、海拔条件,以及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因素,同时强调了接产护理、饲料饮水、放牧管理等饲养管理环节的关键作用。

  摘要:该文深入剖析影响高山美利奴羔羊成活率的多元因素,除母羊自身的年龄、营养状况等内在因素,还着重探讨了外界环境因素,如高山地区独特的气温、湿度、海拔条件,以及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因素,同时强调了接产护理、饲料饮水、放牧管理等饲养管理环节的关键作用。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旨在通过全面分析与有效应对,为提高高山美利奴羔羊成活率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助力高山美利奴羊产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中国美利奴羊;成活率;分析


  0引言


  高山美利奴羊是我国自主培育的优秀细毛羊品种,具有适应高寒环境、羊毛品质优良等突出的特点。羔羊作为羊群发展的根基,其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寒牧区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前景。成活率的高意味着羊群规模能够稳步扩大,羊毛产量能够得以大幅度地提升,为养殖户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收入,推动当地养羊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然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高山美利奴羔羊的成活率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涵盖了母羊自身状况、养殖环境条件、疾病侵袭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这些因素,准确把握它们对羔羊成活率的影响机制,对于制定行之有效的提高羔羊成活率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影响因素分析


  1.1母羊因素


  1.1.1年龄


  母羊不同年龄的繁殖性能和哺育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初产母羊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分娩过程中一部分羊可能会出现难产的情况,增加了一部分羔羊窒息死亡的风险。同时,初产母羊的母性本能相对会弱一些,对羔羊的哺乳不够周到,这也会影响羔羊的生存。而年龄过偏大的母羊,身体机能出现衰退,生殖机能下降,所产羔羊体质较弱,成活率也比较低。

  1.1.2营养状况


  母羊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营养水平,对羔羊的生长发育和成活起着关键作用。若母羊在妊娠期饲养过程中营养不足,则胎儿发育受限,出生时羔羊的体重较轻、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得病死亡。在哺乳期,如果母羊营养缺乏,会导致乳汁分泌不足或质量不佳,无法满足羔羊的营养需求,进而影响羔羊的生长和健康。


  1.1.3健康状况


  母羊产后若患上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会影响乳汁质量和分泌量,严重时甚至无乳。羔羊吃不到充足、健康的奶水,生长发育受影响,成活率降低。另外,母羊自身携带某些传染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垂直传播给羔羊,使羔羊在出生后就面临疾病威胁。


  1.2环境因素


  1.2.1牧草资源


  高山地区牧草生长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大。冬季寒冷,牧草枯黄、产量低,若储备不足,羔羊可能面临食物短缺,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抵抗力降低等问题,增加患病和死亡风险。不同季节牧草质量有差异,春季牧草鲜嫩但可能含水量高,营养成分相对单一;夏季牧草生长旺盛但可能受病虫害影响;秋季牧草开始老化,营养价值降低。如果不能合理利用不同季节的牧草资源,满足羔羊营养需求,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1.2.2水源质量


  优质水源对羔羊健康至关重要。高山地区部分水源可能受到污染,如被粪便、农药、工业废水等污染。羔羊饮用受污染的水后,易引发肠道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导致腹泻、消瘦、生长缓慢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死亡。此外,水源短缺或供水不稳定,也会影响羔羊正常饮水和健康。


  1.2.3棚圈环境


  羊护栏卫生条件较差,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增加了羔羊感染疾病的风险。冬天圈舍保暖措施不到位,羔羊易受寒受冷,引发感冒、肺炎等疾病;而夏季若圈舍通风不良、温度过高,会使羔羊出现热应激反应,影响其生长和发育。另外,羔羊与成年羊混圈混牧,容易发生成年羊踩踏羔羊等一些意外事故,导致羔羊伤亡,影响羔羊成活率。


  1.3疾病因素


  1.3.1传染病


  一些传染病如羊瘟、口蹄疫、羔羊痢疾等对高山美利奴羔羊的危害极大。这些疾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生疫情,会迅速在羊群中蔓延,导致大量羔羊死亡。由于羔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1]。


  1.3.2寄生虫病


  寄生虫感染也是影响羔羊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如线虫、绦虫等会争夺羔羊体内的营养物质,影响其生长发育;体外寄生虫,如蜱虫、螨虫等会引起羔羊皮肤瘙痒、脱毛、贫血等症状,降低羔羊的健康水平,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1.4饲养管理因素


  1.4.1接产护理不当


  在羔羊出生时,如果接产人员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如未能及时清理羔羊口鼻中的黏液,会导致羔羊窒息;断脐方法不正确,容易引起脐带感染,引发全身性疾病。产后对羔羊和母羊的护理不到位,如未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会使羔羊缺乏母源抗体,其免疫力会较弱,易受病原体侵袭,增加患病几率,进而影响成活率。


  1.4.2补饲不合理


  羔羊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仅靠母乳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若补饲不及时,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补饲的饲料种类单一、营养不均衡,也会导致羔羊出现营养缺乏症,如贫血、佝偻病等。


  1.4.3羔羊放牧不当


  (1)过早放牧。羔羊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早放牧可能导致其无法充分消化牧草,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影响生长发育。


  (2)放牧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羔羊体力有限,长时间放牧或过度驱赶会使其过于疲劳,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同时,过度采食也可能导致胃肠负担过重,引发消化紊乱。


  (3)放牧场地选择不当。如果选择的放牧场地牧草质量差、种类单一,不能满足羔羊的营养需求,会导致羔羊生长缓慢。若场地存在有毒有害植物,羔羊误食后可能会中毒。


  2应对措施


  2.1母羊饲养管理


  2.1.1配种前


  确保母羊体况良好,营养均衡。为母羊提供优质牧草、适量精饲料,保证其摄入足够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母羊正常发情和排卵,提高受孕率,为胎儿良好发育奠定基础。可在配种前1~2个月,适当增加母羊精料补充量,每天每只补饲0.2~0.3 kg。


  2.1.2妊娠期


  母羊妊娠前期,胎儿发育缓慢,维持正常营养水平即可;妊娠后期,胎儿生长迅速,90%的初生重在此期间完成,要加强营养供应。除优质干草外,需增加青贮料、精料喂量,精料中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5%~18%,同时注意钙、磷和维生素的补充。如舍饲时,日喂青干草1 kg,青贮料1~2 kg,精料0.6 kg。


  2.1.3哺乳期


  保证母羊有充足且优质的饲料供应,以提高奶水质量和产量[2],满足羔羊生长需求。可在母羊饲料中添加适量豆粕、鱼粉等蛋白质饲料,以及骨粉、矿物质添加剂等。另外,给母羊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对促进泌乳也很重要。


  2.2羊舍环境管理


  2.2.1羊舍选址与建设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且通风干燥的地方建羊舍,远离交通要道、传染病疫区、交易市场、食品加工厂及化工厂等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区域,以防疾病传播[3]。羊舍设计要兼顾冬季保暖与夏季防暑,合理规划窗户面积,保证采光和通风良好[4]。同时,根据养殖数量和羔羊生长需求,确定适宜的羊舍及运动场面积,如育肥羔羊占有羊舍面积0.6~0.8 m2/只,运动场面积为羊舍面积的1.5~2.25倍,避免羊过于拥挤。


  2.2.2日常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扫羊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舍内干净卫生,减少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滋生。每周至少对羊舍进行1~2次全面消毒,在疾病高发期,增加消毒次数。


  2.2.3温湿度与通风控制


  冬季做好保暖措施,如在羊舍地面铺设厚垫草,封闭门窗防止寒风进入;夏季开启门窗、安装风扇或水帘等设备进行降温通风,将羊舍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一般15~25℃较为适宜)。


  2.3疾病防控管理


  2.3.1疫苗的接种


  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按照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定期为羔羊接种相关疫苗,如羊痘疫苗、羊三联四防疫苗等,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2.3.2寄生虫病的防治


  定期对羔羊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病的驱虫工作,保持羊舍和放牧场地的清洁卫生,减少寄生虫滋生环境。


  2.3.3日常健康监测


  饲养人员要每天观察羔羊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和粪便等情况[5],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现羔羊有异常表现,如发热、咳嗽、腹泻等,立即进行隔离诊断和治疗,防止疾病传播扩散。


  2.4加强羔羊饲养管理


  2.4.1出生护理


  羔羊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口腔、鼻腔黏液,防止出现窒息。若脐带没有自然断裂,在距离羔羊肚皮3~4 cm处剪断,并用碘酒经行消毒。


  2.4.2及时喂初乳


  初乳富含营养物质和抗体,对增强羔羊免疫力、促进胎粪排出至关重要。羔羊出生后1~2 h,要确保其吃到足够初乳。若母羊不配合或羔羊不知采食,需人工干预。若母羊无奶,可借其他母羊的奶或进行人工哺乳(首选牛奶、羊奶,其次羔羊奶粉)。

9b709215b18acbec455d599c4f24f5cb.png

  2.4.3适时补饲


  羔羊10~15日龄后,可训练其采食。将嫩青干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让羊自由采食;1月龄左右,适当补充精饲料,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羔羊专用精料,逐渐增加喂量。为羔羊提供清洁、卫生的饮用水,水源应远离污染源。可安装自动饮水设备,保证饮水随时供应,且每天对饮水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冬季提供温水,避免羔羊饮用冷水导致肠胃不适。


  2.4.4放牧管理


  (1)合理选择放牧场地。根据高山美利奴羊的习性和当地地理环境,选择地势相对平缓、牧草丰富且无有毒有害植物的放牧场地。避免在陡峭山坡、河流附近等危险区域放牧,减少羔羊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2)科学安排放牧时间。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夏季天气炎热,可选择在早晚凉爽时段放牧,避开中午高温;冬季则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放牧,避免羔羊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同时,控制放牧时长,避免羔羊过度疲劳。


  (3)放牧羊群管理。将羔羊与成年羊分群放牧,防止成年羊踩踏或争抢羔羊食物。在放牧过程中,安排专人看护,密切关注羔羊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结论


  影响高山美利奴羔羊成活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母羊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饲养管理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为提高高山美利奴羔羊的成活率,需要从改善母羊繁殖性能和营养状况、优化养殖环境、加强疾病防控以及提升饲养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为羔羊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长条件,促进高山美利奴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清.肉羊的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3,9(8):98-99.


  [2]化芳.肉羊饲养管理技术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9):135-136.


  [3]刘永旭.羔羊不同阶段饲养管理要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2):57-58.


  [4]刘家斌,孙召福,管坤.羔羊不同生长时期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4):30-31.


  [5]杨春艳,杜丽娟.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措施[J].当代畜牧,2024(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