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论文

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论文

5

2025-08-18 18:36:3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研究视角探讨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对2019—202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依据频次整理得出13个影响因素。

  摘要: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研究视角探讨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对2019—202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依据频次整理得出13个影响因素;运用DEMATEL-ISM方法揭示关键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并构建各因素间的结构层次图;指出领导者管理理念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价值创造的关键影响因素,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组织自身能力等因素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能够对较多因素产生影响并且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互动频繁,扮演“枢纽”的角色,在相互影响过程中起到了中心环节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价值创造;数字化转型


  0引言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建筑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以加强财务管控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具有整合资源,降本增效,加强内部财务管控,增强核心竞争力等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的提升[1]。该模式适用于规模大、业务单元多、跨地域运营、财务流程复杂以及追求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的企业。建筑企业经营周期长、项目规模大、管理层级多等特点决定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通过财务管控、战略决策为建筑企业提供价值创造。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点,也是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加强财务管控的关键。


  已有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运用可以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活动[2-3],如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对业务流程重组,达到减少票据传递环节、降低资金管理风险、降低财务成本的目标,以此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张婕等[4]提出“大智移云”背景下,需要通过不断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配置方案,从而为企业带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配置成本的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建筑企业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企业创造价值时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旨在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供对策与建议。


  1文献综述


  1.1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共享服务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福特公司[5],强调了互相分享合作可以减少资源浪费,1999年Schulman[6]指出“共享服务”是企业将资源进行整合,然后统一分配处理,达到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成本的效果。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信息技术和传统模式相结合将不同区域、不同项目的人员、流程、技术汇总到共享中心进行统一核算、结算的财务管理模式[7],该模式通过提供降本增效、加强内部控制、战略决策数据分析的服务支持[8]使得建筑企业在动态环境中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进而创造价值[9]。


  1.2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已由产品、服务为主导升级为多方主体信息的高度整合共创价值以满足企业整合性需求[10],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将不同主体的核心要素与财务业务汇集统一核算、结算处理,以达到加强内部管控、降本增效、提供决策战略支持的目的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11]。本研究将价值创造定义为:通过数字平台、数据资源的组合利用,使企业价值创造流程简化提高效率使得各个主体参与方共创价值,利用现有数据为战略决策、科学管控、提升服务创新能力等提供支持以此获得持续竞争达到创造价值的目的。文献中关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价值创造的评估指标多为财务指标[12],但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企业领导者多以非财务指标为依据,关注企业风险管控。从战略和宏观视角,实现建筑企业“跨网、多业态、多层次”的管理特征,全面搭建全业务范围的数字化企业,实现建筑企业互联互通。


  1.3研究现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借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企业创造价值时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影响,成畅[13]基于海尔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管理实践,深入分析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施路径是以业务流程重组为核心,继而完成组织结构、人员和信息系统等的搭建。Lili-Wang[14]基于流程再造理论提出流程再造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的重要因素,并指出该模式的实施也受到组织架构、财务人员、信息系统平台、战略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张婕等[15]认为“大智移云”背景下,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影响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为提升效率企业除了需要升级财务管理模式外也应对人才配置进行优化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李彦庆[16]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找出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运营质量的因素有企业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人员管理等。Richter和Bruhl[17]提出组织自身的重塑能力和IT能力以及支持活动的组织结构是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要前提。Lix等[18]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应重视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信息系统的完善。牛艳芳等[19]从技术、组织与环境角度归纳探究建设数量、供应商数量、分子公司的数量、内部控制缺陷和市场竞争度等因素会阻碍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施。冯自钦等[20]认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时会受到人力资源结构和资源配置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通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企业创造价值时会受到来自各方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创造价值时会受技术、组织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尽管上述研究指出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企业创造价值时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了应对措施,但总体而言,尚未针对各种因素进行整体系统性探讨,也未揭示各种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重要程度。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识别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使用DEMA-TEL-ISM分析法揭示关键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层级结构关系,旨在为建筑企业使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创造价值时提供参考依据。


  2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价值创造的因素识别与筛选


  对2019—202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搜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价值创造”和“影响因素”进行检索,最终选出33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8篇、英文文献5篇。选取频次大于5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价值创造影响因素来源[21-53]及频次见表1,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价值创造影响因素内容解释见表2。

92614e35599bcd9311d701c8cd0ddc13.png

  3 DEMATEL-ISM分析流程与模型构建


  本文将DEMATEL-ISM法运用到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研究中,旨在明确各因素间逻辑关系和重要程度。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是通过专家量化打分得到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求得直接影响矩阵,基于此计算每个要素的原因度和中心度,从而揭示关键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解释结构模型(ISM)是一种用于理解复杂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通过构建结构模型来解释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影响,以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中进行分析和决策。


  基于此,本文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既可以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价值创造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也可以对各因素进行层次结构划分。整体研究思路见图1。

  3.1直接影响矩阵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本文邀请5名建筑企业运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相关专家与高层管理者对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量化打分,本文采用最常见的5级标度,即取0~4{没有,较小,一般,较大,非常大}来度量两因素间的关系。将专家打分结果进行平均化处理后采用四舍五入方法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以尽可能降低各专家主观想法产生的误差,得到直接影响矩阵见表3。


  3.2综合影响矩阵


  将得到的直接影响矩阵采用行最大值法处理得到最大值为32.6,再根据归一化处理求得规范影响矩阵N后,通过公式T=N(1-N)-1计算得到综合影响矩阵,见表4。

  3.3 DEMATEL计算结果分析


  基于综合影响矩阵,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影响度(Di)、被影响度(Ci)、中心度(Mi)和原因度(Ri)。计算公式为


  由图2可以看出,原因度大于0的因素有A4复合型人才、A7信息化技术、A8政策、A9环境、A10领导者管理理念属于原因因素,对其他因素有一定的影响,其中A10领导者管理理念和A8政策原因度较高说明他们对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价值创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能够推动发展属于主要驱动因素。但是A8政策的中心度较弱意味着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力较弱,导致政策因素对整体的作用不会产生显著的变化,A10领导者管理理念与之相反。

  原因度小于0的因素有A1战略规划、A2组织结构、A3业务流程、A5人力资源管理、A6信息系统平台、A11员工技能、A12员工认知、A13组织自身能力属于结果因素,这些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是消极或具有抑制性。其中A11员工技能、A12员工认知原因度最小且中心度较弱说明这两个因素连接性较弱在系统中不具备关键作用,对较少因素有影响或者在影响其他因素时影响力较弱,因此这两个因素在决策和管理中的重要性较低。剩余六个因素具有较高的中心度说明虽然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弱但是在整个系统中能够影响较多因素且与其他因素的互动关系较多,中心度较高的因素通常位于中心位置,这使得它们扮演“枢纽”的角色,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管理和干预,决策者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系统的整体运作。


  3.4可达矩阵


  为过滤整体影响矩阵中影响度较小的因素,本文考虑使用综合影响矩阵的均值与标准差的和衡量阈值λ=0.5,最终求得可达矩阵见表6。

  3.5层次结构图


  根据可达矩阵划分层次结构,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企业价值创造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图,见图3。

  3.6 ISM计算结果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影响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价值创造的因素层次结构较为复杂,13个因素被分为6个层级。位于L1、L2的因素为直接影响因素,中间L3~L5的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L6的因素是根本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政策是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价值创造的根本因素,“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国家鼓励建筑企业通过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在财务监管方面逐步加大力度,要求企业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与合规性。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以财务数据共享为主线,实现企业向“跨网、多业态、多层级”的结算方式和风险管控;实现“顶层设计、精准定位”;实现以财务数据为中心的互联互通,为建筑企业数字化与价值创造奠定基础,因此政策引导是建筑企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根本要素,是本质因素。


  (2)领导者管理理念位于L5层级,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的影响并影响着其他要素。随着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的不断提升,政府对建筑行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格,领导者对企业内部降本增效、加强风险管控的愿景及政府带来的制度压力均会促使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领导者管理理念虽然受影响,但也影响着其他各个要素。首先,领导者理念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其次,领导者为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着人力、技术、资源配置、组织变革的实施;最后,领导者的态度影响着员工的创新和接受新的工作变革并影响着组织文化的建设。


  (3)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复合型人才、组织自身能力、信息系统平台、信息化技术、环境等因素位于第三、第四层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策以及管理者理念的影响。从层级图可以看出这些要素除了受到政策与领导者管理理念外,要素间也在互相影响以及影响着员工的认知和能力,因此第三、第四层级的要素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中扮演着“枢纽”的角色,需时刻监督落实这些要素才能更好的推进企业借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4)员工技能、员工认知两个因素位于第一层,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价值创造的直接影响因素,比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员工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其实施效果,积极的员工认知能够提高他们对新流程、新系统的适应能力,减少抵触情绪,使得员工主动参与新模式的实施,促进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推动建筑企业价值创造。此外员工认知和员工技能还将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员培训能够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增强他们对服务模式的认知和理解;若是将财务共享服务的效果纳入考量,员工会更重视这一模式的实施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以符合评价标准。


  (5)根据影响因素层次分析图,不仅可以看出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价值创造影响因素在整个系统内部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可以发现出各要素之间均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关联,因此,若要通过借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需各因素共同协作调整。


  4结语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筑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价值创造时受到多因素的影响。结合DEMA-TEL-ISM综合分析发现,政策因素会直接影响多个因素,是本质因素;领导者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同时该因素在建筑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造价值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能够推动其发展,并且该因素对其他因素影响程度较高,属于主要驱动因素;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组织自身能力这些因素虽然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弱但是在整个系统中除了能够影响直接因素以及被政策和领导者管理理念影响外,这些因素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处于中心位置,扮演“枢纽”的角色。因此在多因素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内,领导者除了学习管理理念外,还需要对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其他要素进行调整,以达到共同为建筑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


  总之,建筑企业财务服务模式通过业务共享形成数据中心,利用财务核心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加工与应用模式,运用模型方法和大数据技术,提供多维数据分析,实现数据资产的有效运转与价值创造,支撑业务运营和管理决策,提升了建筑企业整体经营管控和价值管理能力。文章通过对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变革依据和建议。

 参考文献


  [1]XINMING D,YANAN G.Competitive experience,multi-market expos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d queen competition[J].Management World,2020,36

(11):111-132.


  [2]李克红.人工智能视阈下智慧财务管理模式架构研究[J].会计之友,2020(5):59-62.


  [3]WANG Z J Y.Financial shared service,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corporate value cre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2023,16(1):232-238:


  [4]张婕,林羽,郁之仪,等.“大智移云”背景下中石化财务共享中心人员优化配置[J].财会通讯,2020(23):127-130.


  [5]GUNN R W,CARBERRY D P,FRIGO R,et al.Shared serv-ices:major companies are re-engineering their accounting func-tions[J].Management Accounting(USA),1993,75(5):22-29.


  [6]SCHULMAN D.Shared services:adding value to the business u-nits[R].1999.


  [7]KEITH D,HIRSCHFIELD R.The benefits of sharing[J].HR Focus,1996,73(9):15-16.


  [8]RAMPHAL R.A literature review on shared services[J].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3,7(1):1.


  [9]YIN Y,QIN L,JIN S,et al.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mode o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complexity:a force field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21,42(C):100525.


  [10]姜尚荣,乔晗,张思,等.价值共创研究前沿: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创新[J].管理评论,2020,32(2):3-17.


  [11]陈志斌,潘好强.价值创造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J].财务与会计,2022(17):77-78.


  [12]吴花平,向颖.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5):102-111.


  [13]成畅.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创新研究:基于海尔集团的管理实践[J].会计之友,2019(3):90-94.


  [14]WANG L.Research on financial process reengineering based on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R].2023.


  [15]张婕,林羽,郁之仪,等.“大智移云”背景下中石化财务共享中心人员优化配置[J].财会通讯,2020(23):127-130.


  [16]李彦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FSSC运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会计之友,2020(9):21-25.


  [17]RICHTER P C,BRUEHL R.Ahead of the game:antecedents for the success of shared service center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20,38(3):477-488.


  [18]LIX W,DU X,SHU S Y.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faced by the financial sharing center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l:an example of financial sharing center of H Co.ltd[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21(7):158-163.


  [19]牛艳芳,王寒雪,李超越,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央企上市公司为例[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3,35(3):86-97.


  [20]冯自钦,张梦维,丁庭选.数字经济时代NGIT驱动财务共享服务效率的提升机制[J].管理学刊,2024,37(1):141-158.


  [21]杨寅,刘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员工工作满意吗?基于ERG理论[J].财会通讯,2019(20):18-23.


  [22]成畅.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创新研究:基于海尔集团的管理实践[J].会计之友,2019(3):90-94.


  [23]WANG L L.Research on financial process reengineering based on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J].Scholar Highlights in Social Sciences,2020(5):45-51.


  [24]张婕,林羽,郁之仪,等.“大智移云”背景下中石化财务共享中心人员优化配置[J].财会通讯,2020(23):127-130.


  [25]马健,李连军.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经济后果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20(2):50-57.


  [26]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技术影响[J].财会月刊,2020,(15):12-16.


  [27]Shi H.An Analysis on the Pattern of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J].Journal of Qingd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2006(S1):28-35..


  [28]杨寅,刘勤.企业财务转型与价值创造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力场模型视角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多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20(7):23-37.


  [29]李彦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FSSC运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会计之友,2020(9):21-25.


  [30]李立成,付梦然,李彦庆.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效益研究[J].财会月刊,2020(7):24-29.


  [31]马江,李晓曼,续笑嘉.中小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因素分析[J].营销界,2020(12):139-140.


  [32]RICHTER P C,BRUEHL R.Ahead of the game:antecedents for the success of shared service center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20,38(3):477-488.


  [33]张吕萌.建筑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利弊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185-186.


  [34]郑庆仁.对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探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21,16(6):47-49.


  [35]李峰.企业集团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J].商业会计,2021(11):81-83.


  [36]谷慧玲,张昊男.上市制造业公司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3):122-123.


  [37]LI Y.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 center[J].Modern Economy,2016(7):1290-1302.


  [38]吴花平,向颖.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5):102-111.


  [39]许汉友,岳茹菲,赵静.财务共享智能化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22(7):141-147.


  [40]曾俊翔,钱轶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风险管理研究:以建筑企业为例[R].2022.


  [41]梁泊涛.建筑施工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方案研究:以中国铁建为例[R].2022.


  [42]林礼谊.关于现代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22(1):88-92.


  [43]覃小明.大型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价值创造探析: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视觉[J].财经界,2022(13):134-136.


  [44]朱泽钢,卜婷婷,王雪.集团企业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J].商展经济,2022(24):93-95.


  [45]陈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探讨[J].航空财会,2022,4(4):50-55.


  [46]宋诗旌.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因素与有效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13):136-138.


  [47]CHEN X,DAI Q,NA C.How finance shared services affect profitability:an IT business value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23(3):1-16.


  [48]文刚.数智化环境下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以中国交建为例[J].财会通讯,2023(16):118-121.


  [49]牛艳芳,王寒雪,李超越,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央企上市公司为例[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3,35(3):86-97.


  [50]周芳卉,胡皓月,朱永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价值创造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23(9):172-174.


  [51]程巧凤.关于民营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分析与探讨[J].财经界,2023(28):111-113.


  [52]冯自钦,张梦维,丁庭选.数字经济时代NGIT驱动财务共享服务效率的提升机制[J].管理学刊,2024,37(1):141-158.


  [53]苗健.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影响[J].现代企业文化,2024(1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