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现状和整治提升对策论文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现状和整治提升对策论文

11

2025-08-18 14:48:4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以危险化学品企业为集聚核心的化工园区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集“勘探、开发、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推动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以危险化学品企业为集聚核心的化工园区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集“勘探、开发、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推动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化工园区内的危险化学品大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存在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实风险、可能性和连锁反应隐患。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将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灾难性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因此,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是在化工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的有效举措。通过实施安全整治提升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园区的本质安全水平,进而实现化工园区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关键词: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整治提升

  0引言


  化工园区是现代化学工业顺应大型化、集约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产物,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关键环节的功能区域。这些园区涉及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且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数量众多。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事故,极易导致大面积的群死群伤事件[1]。化工园区内企业相对密集,若某家企业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很可能会波及相邻企业,从而引发灾难性的多米诺连锁事故效应[2]。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化工园区的安全隐患,降低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保化工园区布局合理、生产运行和周边环境安全,并摆脱制约园区未来发展的因素,必须通过园区安全整治提升行动,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园区逐步实现集中布局、集群发展,并提升安全等级,从而消除和减少危险。


  1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的意义


  1.1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化工园区是各地产业发展的关键平台和载体。园区的合理规划和建设能够吸引更多的化工企业投资落户,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确保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是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全力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实现高效监管和长效管理。

e64064401d94085fe605a4d8f3a5df62.png

  1.2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化工园区内发生的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敲响了警钟。例如,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导致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通过对这些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化工园区安全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急需通过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来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1.3安全生产固本强基的有效手段


  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涉及规划布局、人员机构、制度建设、配套设施、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一园一策”整治提升方案。通过固本强基的有效手段,全面摸清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底数,针对性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加强化工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并增强紧急情况下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化工园区的有效管控。


  2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责需进一步细化


  虽然大部分化工园区已按照应急管理部关于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十有两禁”的相关工作要求,明确了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责和人员,但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属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间的职责边界仍不明确。属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园区内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缺乏有效的制度机制衔接,存在“政府多头检查、企业多头迎检”的现状,难以实现对园区内企业的高效安全监管。


  2.2安全整治提升措施推动缓慢


  尽管大多数化工园区都开展了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制定了安全整治提升方案,并明确了具体工作举措,但从整治提升的效果来看,个别工作的推动过程仍存在滞后情况。如园区内居民的搬迁、园区的封闭化管理、危险化学品专用停车场和专用通道的建设、园区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安全生产综合性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建设等问题,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整治提升进度较慢,成效不够明显。


  2.3企业生产装置固有风险性高


  化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相对集中,重大危险源分布密集。企业生产过程中大多具有高温、高压的特点,且工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燃料、催化剂及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多为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当易燃、易爆气体、液体或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后,遇点火源将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此外,随着化工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发展,老旧化工装置逐步进入疲劳期,而新建的化工装置则处于磨合期,各类风险因素交织叠加,使得固有风险性较高[3]。


  2.4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是整个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环节的最终落脚点。安全生产的责任、目标、任务需要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大型企业通常建立了成熟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较为健全,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人数配置较为到位,且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较为高效。然而,部分中小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水平不高,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能力不足,安全监管难度较大。


  2.5配套产业链资源不足


  化工园区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公共停车场、危险化学品公用仓库、物料运输公共管廊、双回路供电、公共事故废水收集池等配套资源方面设置严重不足。这导致园区全面封闭化管理难以实现,社会人员和车辆可以随意进出园区,使得现有的配套资源难以满足企业不断扩充、产业不断延伸的现状,给整个危险化学品供应链的平稳运行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3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对策措施


  3.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建立“统一领导、分类管理”的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负责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职责和人员。实施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对园区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帮扶。统筹制定化工园区年度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按计划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并及时向企业反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督促企业落实闭环整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厘清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有机构管、有人员抓[4]。化工园区内各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并负有同等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全过程的每个岗位、每个层级和每个员工。建立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人人做好安全生产的局面。鼓励企业聘请国内化工安全领域的知名专家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排查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并建立隐患问题和整改措施的“两个清单”,确保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见底、防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4ad9dc8fcc9881b4a837d2ea059b63c9.png

  3.2完善安全长效机制


  严格危险化学品在建项目的安全准入,对不符合安全发展的规划不实施,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不建设。积极鼓励安全管理水平高、工艺危险性小、与园区产业衔接密切的企业在化工园区内优先落户。禁止不符合当地产业规划政策、生产使用过程中涉及当地禁止类危险化学品和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企业落户。推动化工园区内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运用,完善监管执法程序,规范监管执法内容,增强监管执法队伍的法治能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情节恶劣、屡禁不止、极易导致重特大事故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5]。持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强风险隐患的常态排查辨识。完善全员参与、闭环整改、评估分析、分级管控、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鼓励开展企业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估,每年组织对企业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整改情况以及优秀做法进行评估,以量化积分的形式计算企业安全管理成熟度,并依照积分将企业划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企业进行差异化监管。


  3.3有效防范化解事故风险


  坚持预防为主,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建立化工园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和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清单,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6]。聚焦化工园区内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重大危险源的企业,持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坚持严格监管与指导服务并重,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与员工良性互动,提高员工自我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企业主动消除违法行为的自觉性。提供安全咨询和整改援助,将服务寓于监督检查之中,指导企业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7]。建立园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专家互助指导服务机制,从园区内不同危险化学品企业中抽调工艺、仪表、机电、安全等专家组成互助指导服务组,对园区开展互助指导服务,既能让不同企业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秀安全管理经验,又能帮助被检查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老旧装置“低老坏”和新装置“正磨合”的特点,重点关注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动态开展老旧装置的风险评估和新建投产项目的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工作,健全完善安全、设备和工艺管理措施。系统排查装置运行风险,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分类实施风险治理,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8]。


  3.4持续强化基础资源保障


  按照“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原则,建立政府消防救援部门、危险化学品企业专职消防救援队伍及社会志愿救援队伍的指挥调度工作机制。配齐高精尖装备,加强实战化训练,提高练兵备战的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队伍战斗力,承担突发事件初期响应处置任务。摸清化工园区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的底数,编制应急物资总台账。合理规划建设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库,并按照分类存储、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完善物资装备管理制度。合理规范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程序,以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在化工园区内合理规划建设危险化学品公共集中仓库、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物料运输公共管廊、公共事故废水收集池等配套资源。划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专用道路,实施化工园区的封闭化管理,严禁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园区及企业周边道路违规停放,有效消除事故风险隐患。


  3.5优化提升信息监管水平


  从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立足企业、公众和政府机关的相关业务需求,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统筹推进化工园区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依靠科学技术,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先进化、智慧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化工园区安全风险在线识别能力、综合分析研判能力、执法监督管理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全员参与整治提升能力[9]。按照“持续提升、优良运行”的原则,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中推进动火等特殊作业的线上审批、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的数字化场景应用、劳务外包企业的线上管理、安全生产培训网络空间的构建以及人工智能化巡查等信息化功能。通过数字化系统,督促企业持续压实安全包保责任,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管控。科学规划化工园区的封闭化管理,充分利用车牌识别、人脸识别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监控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进入化工园区内人员和车辆的智能识别、分流管控,以及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跟踪定位,从而有效增强化工园区人车安全管控的效能。


  3.6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强对园区安全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和劳务外包人员的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培训,持续提高培训目标层次,着力提升培训效果。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传播手段,全面普及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处置知识,不断扩大安全生产宣教工作的覆盖面,切实增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化工园区企业内凝聚起安全发展的理念。在当地电视媒体设置安全生产专题栏目,定期讲解安全生产知识、介绍安全生产典型经验做法、曝光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制作播放安全警示宣传片,强化典型事故教训的吸取。鼓励化工园区聚焦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和高风险岗位操作两类重点人员,开展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将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的培训方法应用到实训中,形成安全实训模块化、标准化、可视化、游戏化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


  4结语


  化工产业的蓬勃快速发展离不开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本文通过对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的意义以及园区安全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的对策措施。通过开展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行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将更加健全,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人员技能素质能力、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和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能力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基础支撑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安全治理模式将逐步从“事中事后”向“事前预防”转型,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将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潘旭海,蒋军成.重特大泄漏事故统计分析及事故模式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2,19(3):248-252.


  [2]臧娜.化工园区冲击波超压的多米诺效应定量风险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2):245-248.


  [3]蒋苏毓.浅谈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J].河南化工,2014,31(10):27-29.


  [4]白瑞.化工园区安全发展之路[J].现代职业安全,2012(8):28-31.


  [5]张润婕,窦桂芹.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管的思考[J].安全,2012(7):1-3.


  [6]匡蕾,吴起,汪丽莉.化工园区整体安全性探索与展望[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4):73-76.


  [7]张静,杨显文.浅谈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J].辽宁建材,2011(4):60-61.


  [8]张金梅.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级管理技术研究[J].安全健康环境,2015(10):53-56.


  [9]史胜春.安全智慧化工园区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16(5):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