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媒体关注度对企业 ESG 表现的影响研究论文

媒体关注度对企业 ESG 表现的影响研究论文

4

2025-07-29 17:16:5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而媒体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外部力量,应当充分发挥媒体的外部治理功能,因此,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是否有提升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而媒体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外部力量,应当充分发挥媒体的外部治理功能,因此,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是否有提升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提升作用,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稳健可靠;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企业、高科技企业的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媒体关注度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绿色创新来提升企业ESG表现。文章剖析了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我国ESG发展的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媒体关注度;ESG表现;绿色创新;外部治理

  引言


  “十四五”规划提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为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从经济迅速增长阶段过渡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而ESG理念是一种关注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责任)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方面的评价体系,推动企业ESG表现的发展对贯彻落实我国新发展理念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媒体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外部力量,通过其独特的监督、揭露和引导作用,对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媒体通过曝光公司及其管理层的违规、失信行为,使其处于声誉压力之中,这种压力迫使公司及其管理层改善行为,以维护其在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从而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媒体是企业向公众展示自身形象和产品的重要窗口,通过媒体宣传,企业可以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并记住自己的品牌,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ESG实践中。


  现有的研究较少将媒体关注度与企业ESG表现直接联系起来,部分研究认为媒体关注度能够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Cui等,2023)[1]。因此,本文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将媒体关注度与企业ESG表现纳入了同一个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本文可能存在的边际贡献有:第一,本文将媒体关注度与企业ESG表现纳入了同一个分析框架,研究了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丰富了ESG表现的影响因素,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新的方法;第二,本文从企业绿色创新角度验证了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机制,丰富了媒体关注度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媒体关注度与企业ESG表现之间因果关系的“黑箱”;第三,本文从所在区域和投入创新水平两个方面检验了媒体关注度在不同情况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为我国ESG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媒体关注度与企业ESG表现


  媒体关注已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通过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披露信息,充当非正式的监督者。基于外部压力理论,媒体发挥外部治理功能,能够提高企业环境责任的概率和水平(Yan,2023;Kong等,2020)[2-3],并且媒体关注度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Yang等,2024;Xu等,2023)[4-5],面对公众的监督压力时,企业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作出更积极主动的环境管理决策(He等,2022)[6],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促进企业ESG表现。媒体关注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社会和环境信息披露质量(Islam等,2010)[7],而环境责任是社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详细的环境信息披露可以反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积极披露环境信息有助于向投资者传达企业稳定的积极信号,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信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减少银行与企业获得融资的信息不对称,减轻债务,减少融资成本(倪娟等,2016)[8],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ESG实践中,促进企业ESG表现。此外,媒体关注度能有效抑制大股东的侵占行为(Li等,2023)[9],抑制企业的“漂绿行为”(Y ue等,2023)[10],能显著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An等,20 22)[11],并且能够对企业风险承担(Yu等,2024)[12]、气候风险披露的合规水平(Li,2024)[13]、内部控制质量(陈志军等,2020)产生正向影响[14],从而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治理水平,促进企业ESG表现。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1。


  H1:媒体关注度能够提升企业ESG表现。


  (二)媒体关注度、企业绿色创新与企业ESG表现


  绿色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媒体关注度可以引发企业开展更多创新活动,一方面,媒体关注作为一种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企业开展优秀绿色创新行为的社会外部力量。媒体关注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力,绿色技术创新对中国工业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Jie等,2023)[15],并且正面媒体关注和负面媒体关注以及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负面媒体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大于正面媒体关注(He等,2022)[6]。另一方面,许多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减少了生产中的污染问题,促进了产品的优化升级,在生态现代化理论中,绿色技术创新是许多重污染企业的前进方向,促使它们自发地开展绿色创新活动,以获得额外的绿色创新效益(He等,2022)[6],同时,绿色创新能够通过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加快企业绿色转型的步伐,有利于企业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碳强度(吕桁宇等,2024)[16],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绿色创新能够降低企业的绿色边际成本,提升企业的绿色治理能力(张萌等,2023)[17],从而提升企业ESG表现。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2。


  H2:媒体关注度能够通过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来提升企业ESG表现。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首先,本文对ST和*ST样本进行了剔除;其次,对金融行业样本进行了剔除;最后,对控制变量存在缺失值的样本进行了剔除。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涉及的所有连续型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本文所有的财务数据和治理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ESG数据来自于华证ESG评级数据,媒体关注度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绿色创新数据来自于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本文使用Stata17进行数据处理。


  (二)变量选取和测量(见表1)


  1.核心解释变量


  媒体关注度(Media Attention)。本文借鉴刘喜和等(2023)的做法[18],选用2013—2022年上市公司当年相关的新闻报道总数加一取对数来衡量媒体关注度。Media Attention越大,说明当年该企业受到的关注越多。


  2.被解释变量


  企业ESG表现(ESG)。本文参考陈红等(2023)、王应欢等(2023)的数据来源[19-20],选用2013—2022年华证指数ESG评级数据来衡量企业ESG表现。本文对华证每季末ESG评级的数据进行赋分,将其赋为1—9分(即AAA为9分,AA为8分,A为7分,BBB为6分,BB为5分,B为4分,CCC为3分,CC为2分,C为1分),然后将其季度得分加总平均作为当年的企业ESG表现的评级得分。ESG越大,说明当年企业ESG表现越好。


  3.控制变量


  借鉴刘锦宏等(2019)、王运陈等(2023)和雷雷等(2023)的做法[21-23],在模型中加入了可能会对企业ESG表现产生影响的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上市年限(ListAge)、资产负债率(Lev)、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独立董事比例(Indep)、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董事人数(Board)、两职合一(Dual)。本文进一步控制了年份层面的固定效应和公司层面的固定效应。


  (三)模型


  为了检验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本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

  三、实证结果


  (一)统计性描述


  表2结果为描述性统计。企业ESG表现(ESG)的均值为4.045,中位数为4,标准差为1.146,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8,表明我国上市公司ESG表现总体呈现较低水平,不同企业之间的ESG表现水平有较大差异。媒体关注度(Media Attention)的均值为3.269,中位数为3.367,标准差为0.93,最小值为0.693,最大值为7.3,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所受到的媒体关注程度呈现较大差异,并且总体处于中下水平。其他控制变量数据与其他参考文献比较后基本一致。

  (二)结果描述与分析


  1.相关性分析


  表3为相关性分析的检验结果。由表3可以看出媒体关注度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企业ESG表现起提升作用,初步验证了本文的假设H1成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值为0.562,小于0.6,表明各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并且大部分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呈现显著关系,说明控制变量选取得当。

  2.基准回归结果


  表4报告了媒体关注度与企业ESG表现的检验结果。表4列(1)结果为只把媒体关注度(Media Attention)纳入研究框架的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媒体关注度的回归系数为0.12,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列(2)和列(3)在分别加入控制变量后进行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加入部分控制变量后,媒体关注度的回归系数为0.033,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而在加入全部控制变量,综合考虑了所有潜在影响因素后,媒体关注度的回归系数为0.039,在1%的显著水平下,媒体关注度能正向提升企业ESG表现。这说明企业所受到的媒体关注程度越高,企业ESG表现越好,即本文的假设H1得到了验证。

  3.稳健性检验


  本文为了克服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和样本选择偏差的问题,选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本文根据是否高于媒体关注度的均值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用的特征变量为所有控制变量,再分别选用最近邻匹配(一对三)、核匹配和半径匹配的方法为实验组企业进行配对,然后对匹配后的结果进行平衡性检验,在平衡性检验通过之后,对匹配后的结果进行回归检验,表5列示了检验结果。匹配后的检验结果表明至少在5%的显著水平下,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仍然起提升作用,即本文的结论依旧稳健可行。

  四、进一步分析


  (一)机制分析


  本文借鉴宋敬等(2023)的做法[24],将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作为绿色创新的衡量,由于数据具有右偏性,本文将申请量加1后取对数处理,将绿色创新(GI)作为中介变量,并分别对其进行回归。表6报告了检验结果,列(2)显示媒体关注度对绿色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038,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媒体关注度能够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列(3)显示媒体关注度的回归系数为0.037,绿色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067,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绿色创新在媒体关注度和企业ESG表现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媒体关注度能够通过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来提升企业ESG表现,本文的假设H2得到验证。

  (二)异质性分析


  1.企业所在区域的异质性分析


  本文借鉴沈小波等(2021)[25]的做法,将样本企业所在省份分为东、西、中三个组,并对其进行分样本回归,表7列(1)、列(2)和列(3)列示了检验结果,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度能够显著提升东部地区企业ESG表现。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迅速,拥有较先进的制造业集群,东部地区的企业往往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的市场表现、经营策略、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容易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且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媒体报道资源,因此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另外,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对社区的环境质量要求也更高。这种对环保的高要求促使企业更加重视节能减排管理和相关的碳信息披露,以打造低碳形象,因此,东部地区的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更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从而使东部地区的媒体关注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环保意愿,进而提升企业ESG表现。


  2.企业创新投入水平的异质性分析


  本文借鉴彭红星等(2017)的做法[26],将样本企业分为高科技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两类,再对两类企业进行分样本回归,表7列(4)和列(5)列示了检验结果,结果表明高科技企业的媒体关注度能够提升企业ESG表现。这主要是由于高科技企业通常以其创新性和技术突破为核心竞争力,企业技术的突破往往具有颠覆性和引领性,因此能够吸引媒体的广泛关注。并且高科技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估值和成长潜力,备受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关注,同时,政府对高科技企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政策扶持,这些政策扶持使得高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也增加了媒体对这类企业的报道。高科技企业所受到的媒体关注度越高,企业越容易获得投资者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ESG实践中。并且,相对于非高科技企业来说,高科技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小,因此高科技企业的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媒体的高度关注会影响企业的行为,而ESG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关键,因此,媒体关注度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选取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并且该结论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仍然稳健可靠;第二,媒体关注度可以通过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来提升企业ESG表现;第三,东部地区企业、高科技企业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二)管理启示


  首先,媒体应当充分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对企业的正面行为进行宣传,对违规行为进行曝光,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其次,企业应当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将ESG理念纳入战略决策,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从而增强企业ESG表现;最后,企业应当积极进行绿色创新,加快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步伐,提升企业的绿色治理能力,从而提升企业ESG表现。

 参考文献:


  [1]CUI W e i,CHEN X i ao f an g,X IA W e n l ei,et a l.Influen ce of m edia a tt ention on the qua lity o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o c ial,a nd g o ve r na nc e i n f o r ma ti o n disclosur e in ent er pr ises:An a djust ment effect ba sed on t h e s h a r eh o ld e r r e l a t i on s hip n e t w o r k[J/OL].Sustainability,2023,15(18).[2024-05-02].


  [2]YAN Xin jie.Media attention,urba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J/OL].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 023,58.[2 02 4-05-02].


  [3]KONG Gao we n,KONG Dong min,WANG Mao bin.D o es m e dia a t t e n t i o n a ff e c t fi r m’s e nv i r o n m e nt a l protection efforts?Evidence from China[J].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2020,65(3):577-600.


  [4]YANG H a il a n,SHI Xi a n g ji a o,SHAH S G M.Ca n h et e r o g en eo u s m e dia a tt en tio n i n v ig o r a t e g r e en t ech nol ogica l in n ov a tio n:A m o d er a tin g r ol e of chief e x e c u t i v e o ffi c e r n a r c i s s i s m[J].C o r po r a t e Soci a 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 4,31(5):3804-3822.


  [5]XU Ya n g,ZHU Co n g h a o,YANG R u n z e,e t a l.Applications of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in exploring the r 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ttention,economic policy u n ce r t a in ty a n d co r p o r at e g re e n in n o v atio n[J].AIMS Mathematics,2023,8(8):18734-18761.


  [6]HE Zh e n g x ia,CAO Ch a n g s h u a i,FENG Ch a o.Media attention,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in China’s heavily polluting industr ies[J].Emerging Mar kets Finance and Trade,2022,58(14):3939-3952.


  [7]ISLAM M A,DEEGAN C.Media pr essur es a nd corporate disclosur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information:A study of two global clothing and sports retail companies[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2010,40(2):131-148.


  [8]倪娟,孔令文.环境信息披露、银行信贷决策与债务融资成本来自我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6(1):147-156+160.


  [9]LI Do n g,HAN Y u sh u.Medi a a tt e n t i o n a n d l a r g e s h a r eh o lde r s’e m b e z z l e m en t b e ha v i o r[J/OL].Fi n a n c e Re s e a r c h L e tt er s,2 0 23,5 7.[2 0 2 4-0 5-0 2].


  [10]YUE Jun,LI Yilin.Media attention and corporate g r e e n w a shing b e h a v io r:Ev id e n ce f r o m Chi n a[J/OL].Fi n a n c e R e s e a r c h L e tt er s,2 0 23,5 5.[2 0 2 4-0 5-0 2].


  [11]AN Y u n bi,JIN Ha n,LIU Qin g fu,et a l.Me dia a t t e n t io n a n d a g e n c y cos t s:E v id e n ce f r o m li s t e d co m p a n i e s in Chin a[J/OL].J o u r na l o f I n t e r na ti o n a l M o ne y a nd Fi n a nc e,2 022,12 4.[2 0 2 4-0 5-0 2].


  [12]YU Ch e n g y o n g,SONG A n y u e,YU F a n g z ho u.Media attention and corporate risk-taking:Evidence from China[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Finance,2024,93:1459-1482.


  [13]LI Xi a o yi.E n tr e p r e n e u rs’v i s ibility,m e di a attention and corporate climate risk disclosure-based on Chinese listed compa nies[J].Jour nal of Or ga 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2024,37(2):283-303.


  [14]陈志军,董美彤,马鹏程,等.媒体与机构投资者关注对内部控制的交互作用来自国有企业的经验数据[J].财贸研究,2020,31(9):99-110.


  [15]JIE G uo,L YU Ji a hu i.Media a tt e n tio n,g r ee n t e c h n o l o gy 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i n d u s t r ial e n t e r p r i ses’s u s t a i n a bl e d ev el o p m e n t:Th e m o d e r a ti n g e ff e c t o f en v ir o n m en t a l r e g u l a ti o n[J].E c o n o m ic A n a lysi s a n d Policy,2023,79:873-889.


  [16]吕桁宇,马春爱,汤桐,等.财税激励政策、绿色技术创新与工业企业碳强度[J].统计与信息论坛,2 02 4,39(5):59-72.


  [17]张萌,宋顺林.企业数字化、创新驱动政策与ES G表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3,38(6):34-46+101.


  [18]刘喜和,白晶.平台经济金融化、媒体报道与居民杠杆率[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38(3):114-125.


  [19]陈红,张凌霄.ESG表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提升[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3):136-149.


  [20]王应欢,郭永祯.企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基于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23,49(9):94-108.


  [21]刘锦宏,李若男.媒体关注对出版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研究[J].中国出版,2019(22):11-17.


  [22]王运陈,杨若熠,贺康,等.数字化转型能提升企业ESG表现吗?基于合法性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23(7):14-25.


  [23]雷雷,张大永,姬强.共同机构持股与企业ES G表现[J].经济研究,2023,58(4):133-151.


  [24]宋敬,陈良华,叶涛.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J].软科学,2023,37(12):109-114.


  [25]沈小波,陈语,林伯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扭曲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21,56(2):157-173.


  [26]彭红星,毛新述.政府创新补贴、公司高管背景与研发投入来自我国高科技行业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7,38(3):14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