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农业电商化转型路径研究论文

2025-07-28 17:43:2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盖州市作为东北农业重地,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推动农业电商化转型。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多元的产业结构为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摘要】盖州市作为东北农业重地,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推动农业电商化转型。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多元的产业结构为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盖州在农业电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专业电商人才匮乏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盖州需完善物流体系,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并探索多样化的电商模式。同时,盖州积极引进电商人才,鼓励农民自主学习,创新电商模式。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盖州农业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盖州的农业电商化转型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地方农业;农业电商;转化路径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层面的重大决策,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价值。这一战略不仅承载着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宏伟目标,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单一、生产效率低下等[1]。在此背景下,农业电商化转型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电商化转型能够打破传统农业销售模式的时空限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互联网平台,农产品可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直达,有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民收入[2]。同时,农业电商化还能带动农村物流、金融、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辽宁省盖州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产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然而,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盖州市的农产品在销售方面一直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近年来,盖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电商化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本文旨在以辽宁省盖州市为例,深入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农业电商化的转型路径,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盖州地方农业电商发展现状
1.1盖州基本情况简介
盖州,古称盖县,坐落于辽宁省营口市的南端,地理位置独特,位于辽东半岛的西北隅。其北部毗邻营口市的老边区、沿海新区以及大石桥市;西南部则紧挨着鲅鱼圈区;南面与大连市下辖的庄河市、普兰店区及瓦房店市相连;而东部边界则与鞍山市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相接,展现出其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盖州市总面积2930平方千米,2022年生产总值达176.0亿元。盖州市是东北地区最近的出海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盖州市地势东高西低,为阶梯式地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1.2盖州农业发展现状
1.2.1农业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多元
盖州市地处辽东半岛西北部,农林牧畜渔各业兴旺发达。盖州以其卓越的农业成就而著称,不仅是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县,还被誉为优质水果的摇篮,展现了其农业资源的丰饶与品质。此外,盖州还是秸秆养羊技术的先锋示范县,为绿色畜牧业树立了典范。在海产品领域,盖州更是海蜇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彰显了其海洋农业资源的独特优势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盖州绒山羊、海蜇、柞蚕等特色农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1.2.2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品牌影响力提升
近年来,盖州市委、市政府坚定地走产业振兴之路,大力发展种植、养殖、水产、旅游等四大产业。其中,盖州以其卓越的水果产业闻名遐迩,是全国知名的水果之乡。这里孕育了诸如苹果、葡萄、桃、李子以及特色尖把梨等一系列享有品牌地理标志的优质果品。其水果生产持续保持强劲动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畅销全国各地,还跨越国界,远销至俄罗斯、泰国等国际市场,充分展现了盖州水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此外,盖州绒山羊养殖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内蒙古武川县等地的产业合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1.2.3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现代化
盖州市注重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以新质生产力提升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通过引进现代化设施农业大棚、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盖州市还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1.2.4物流网络和冷链体系不断完善
盖州市在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与保障产品新鲜度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物流网络和冷链体系的不断完善成为关键驱动力。政府与企业携手合作,投资建设了先进的冷库设施,这些冷库不仅容量大、温控精准,还配备了智能化管理系统,有效延长了鲜活农产品的保鲜期。同时,大力推广冷链物流技术,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全程实施低温运输,最大程度减少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保持了其原有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进一步促进了盖州市农业电商的繁荣与发展。
综上所述,盖州农业发展呈现出资源丰富、产业多元、特色突出、科技支撑、物流完善等特点。未来,盖州市将继续坚持产业振兴之路,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1.3盖州农业电商发展现状
盖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电商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积极培育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目前,盖州市已注册电子商务网店、企业众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商产业链。电商企业和平台不仅为当地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销售渠道,还通过线上宣传、直播带货等方式,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在盖州农业电商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业企业意识到电商的重要性,纷纷加入电商行列,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这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盖州市政府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评选优质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等方式,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盖州市供销社等组织加快推进乡村供销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缩短流通链条,畅通线上线下对接渠道,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反向流通。
2地方农业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盖州农业电商的物流配送链条相对较长,物流环节众多,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损耗和滞销的情况。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如易腐、易损等,对物流的要求更高,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物流设施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难以保证其质量和新鲜度。此外,盖州市的物流网络覆盖范围有限,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难以通过电商平台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也限制了电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2.2专业电商人才的匮乏
首先,由于专业电商人才的匮乏,农民和从业者普遍缺乏电商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运用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其次,人才流失和引进困难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许多具备电商专业知识的年轻人选择离开,而外部人才又难以被吸引至此。这种人才短缺的现状,不仅限制了盖州农业电商在战略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制约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和引进,成为盖州农业电商发展的迫切需求。
2.3农业电商模式单一
首先,盖州农业电商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缺乏多样化的电商模式,如对电商+直播、跨境电商等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其次,这种单一的电商模式限制了农产品市场的拓展,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电商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因此,盖州农业电商需要打破传统模式,积极探索和引入更多元化的电商模式,以推动农业电商的快速发展。
3地方农业电商转化路径建议
3.1优化农产品供应链
在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方面,盖州需构建一个既高效又透明,且能实现全程追溯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首要任务是采纳并融合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对农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生产、加工、仓储到配送——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智能管理策略。这一举措旨在显著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品质,同时有效减少损耗、降低成本,从而全面增强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3]。其次,盖州将积极推动农产品溯源体系的建立健全。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手段,实现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的精准追踪与详细记录。这一体系不仅能让农产品信息实现实时更新与共享,更能让消费者通过便捷的扫码或在线查询方式,轻松获取产品的产地信息、生产日期、品质等级等关键数据,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与购买兴趣。此外,盖州还将强化农产品品牌化战略。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文化底蕴,精心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以此提升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与品牌价值。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监管与品质管理,确保每一份产品都能达到或超越行业标准,从而进一步巩固并提升盖州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与影响力。最后,盖州可以积极寻求与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合作。通过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为农民和消费者提供线上交易、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与物流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农产品的快速、准确配送,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
3.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支撑农业电商的快速发展,盖州需要培养一支具备电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队伍。首先,盖州应加大对电商教育的投入,通过设立电商学院、开设电商课程等方式,为农民和有志于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员提供系统的电商知识培训[4]。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涵盖电商基础知识、电商平台操作、网络营销策略、物流配送管理等内容,从而帮助学员全面了解电商行业的运作机制。其次,盖州可以积极引进电商专业人才,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电商专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来到盖州,为农业电商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5]。这些专业人才不仅可以为盖州的农业电商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还可以带动当地电商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此外,盖州还应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学习电商知识,通过设立电商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等方式,帮助农民了解电商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同时,可以组织电商交流活动、分享会等,让农民与电商专家、成功创业者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最后,盖州应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为电商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职业前景。通过设立电商创业基金、提供贷款支持等方式,鼓励电商人才在盖州创业创新,推动农业电商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强对电商人才的表彰和奖励,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3创新电商模式
在创新电商模式方面,盖州可以探索“电商+直播”模式,利用直播平台提升农产品销售。盖州可以充分利用直播平台,如淘宝直播、抖音等,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展示给消费者,通过直播互动,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信任。结合盖州的农产品特色,培育一批本地网红主播,让他们成为农产品的代言人,通过直播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与此同时,盖州还可以发展跨境电商,积极探索跨境电商领域,将本地的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建立盖州农产品的跨境电商专区,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买渠道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此外,盖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将农业电商与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当地的旅游产品和农产品,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结合盖州的农业特色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电商产品,如农家乐、农产品采摘体验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消费。最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分析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喜好,为农民和电商企业提供精准的营销建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配送等环节进行优化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4结论
本研究以辽宁省盖州市为例,深入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农业电商化的转型路径。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以及完善物流网络和冷链体系,盖州市农业电商化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还有效促进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未来,盖州市应继续深化农业电商化转型,进一步探索创新模式,为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昕天,荆林波,张斌.电商如何驱动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理论阐释与实践演进[J].中国软科学,2024(03):47-56.
[2]马亮亮,贾国强,雷骁勇.辽宁省数字农业全链条服务管理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3(11):28-31.
[3]封小郡.数字农业技术如何影响农政变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03):56-77.
[4]刘梦瑶,刘磊.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物流人才困境与培养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10):185-187.
[5]苟玉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及其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1):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