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

2025-07-21 17:55:4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绿色信贷是专为发展可持续性项目而设立的一种金融融资模式,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章选取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分析绿色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摘要]绿色信贷是专为发展可持续性项目而设立的一种金融融资模式,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章选取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分析绿色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信贷业务会导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且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作用更加突出、影响更大。
[关键词]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0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金融逐渐成为金融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并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绿色信贷作为我国实施时间最长的绿色金融政策工具,是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举措,绿色信贷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1文献综述
近年来,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学者逐渐增多,但是学者的观点不统一、结论不一致。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绿色信贷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盈利能力。其中,徐溪蔓等基于绿色声誉的中介效应进行研究,并表明绿色声誉的中介效应显著,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产生的绿色声誉能够有效提升其长期盈利能力[1]。程志颖等认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一方面可以拓宽业务收入渠道,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因此绿色信贷业务对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童洁、朱淑珍从金融创新视角出发,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绿色信贷业务长期的规模效应会摊薄前期的高投入成本,最终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3]。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是负面的。例如,赵娟霞等选取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比例和总资产报酬率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比例的系数值与总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绿色信贷业务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下降[4]。再如,张燕、王洪会将绿色信贷、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并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最终发现绿色信贷通过抑制金融创新和增加风险承担的独立中介效应,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5]。又如,郝琛阳、王珍指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会产生调查成本、机会成本等,因此,绿色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阻力[6]。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文献很多,但是尚未形成一致结论。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5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数据来源于各商业银行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和相关金融数据库。
2.2研究变量的设定
2.2.1被解释变量
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赵梓名使用净息差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7],张婷、张雅玲选择盈利结构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8]。但更多的学者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的选取上,会使用综合性最强的总资产收益率,该指标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银行整体绩效测度指标。因此,本文选取的被解释变量是总资产收益率。
2.2.2解释变量
绿色信贷主要通过绿色信贷余额这一绝对指标衡量,本文采用徐溪蔓等[1]的做法,选择绿色信贷余额的自然对数来表示绿色信贷规模。
2.2.3控制变量
在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时,必须考虑其他因素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结合现有文献,本文引入两类控制变量:一类是银行内部的控制变量,包括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净息差、存贷款比率;另一类是外部控制变量,即消费者物价指数。
各变量的定义及说明如表1所示。
2.2.4变量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2的变量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18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最大值是1.467,最小值是0.501,说明不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差别较大;绿色信贷余额指标的最大值是10.591,最小值是2.762,说明不同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最大。
2.3变量平稳性检验
在使用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之前,为防止伪回归,本文使用SPSSAU进行ADF检验,验证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其原假设为序列不平稳。结果显示:各变量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有高于95%的把握拒绝原假设,此时序列平稳,因此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3实证分析
3.1模型构建
面板回归模型涉及3个模型,分别是POOL模型、FE模型和RE模型。首先对FE模型和POOL模型进行比较选择,F检验结果显示,FE模型更优;其次对RE模型和POOL模型进行比较选择,BP检验结果显示,RE模型更优;最后对FE模型和RE模型进行比较选择,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FE模型更优。基于此,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3.2回归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对绿色信贷余额而言,其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t=-2.475,P=0.014<0.05),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042小于0,说明绿色信贷余额会对总资产收益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3.3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验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王晓玉的做法[9],选用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稳健性检验,进行上述同样的分析。
对绿色信贷余额而言,其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t=-2.624,P=0.010<0.01),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059小于0,说明绿色信贷余额会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3.4异质性检验
为进一步研究绿色信贷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是否具有差异性,本文将商业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并采用分组回归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得到的异质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是负向的,但是不显著,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也是负向的,并且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较小,承受损失的能力较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能力弱。此外,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需要支持环保、节能等绿色项目,这种信贷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导致银行在短期内失去一些高收益的传统贷款业务,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本文借助2013—2022年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得出研究结论,即绿色信贷业务会导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且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加显著。
4.2建议
4.2.1合理制定政策,加强监督管理
一方面,要强化标准制定,确保绿色信贷业务有章可循。制定更加开放、公平且明确、统一的绿色信贷标准和认定细则,确保各商业银行在披露绿色信贷余额、占比及投资项目类别时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绿色信贷业务有法可依。制定系统性的法律体系,加强对绿色信贷的监督管理,为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大对环保节能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解决绿色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倒逼商业银行限制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贷款,从源头上阻止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盲目扩张。
4.2.2拓宽服务渠道,加强产品供给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业务大多为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存在产品数量不足、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形式,创造更多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如研发绿色理财产品、成立金融租赁公司运营绿色资金、设立绿色担保公司等。同时,结合不同类型企业的客户特点及实际情况,探索针对性强、风险低的绿色信贷产品,以满足其融资需要。
4.2.3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支持力度
中小商业银行由于经营资质、业务牌照等准入、许可条件欠缺,导致无法开展某些特定的绿色金融业务。因此,要完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中小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支持力度。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主动出台更多针对中小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扶持政策,降低中小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成本和风险。二是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要联合探索专项基金或风险补偿机制,提高中小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领域的防风险、抗击打、稳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其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三是金融行业协会要建立和完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中小商业银行宣传金融领域的政策方针,为中小商业银行传递绿色金融产品需求、供给等关键数据,引导中小商业银行科学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四是中小商业银行要加强绿色信贷队伍建设,建立专门的绿色信贷团队或机构,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现有员工在绿色项目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具备金融、环保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溪蔓,主父海英,赵庆功.基于声誉中介效应的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探讨[J].区域金融研究,2021(6):5-12.
[2]程志颖,李岩,王雅萍.绿色信贷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17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23(16):63-67.
[3]童洁,朱淑珍.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24(8):87-90.
[4]赵娟霞,盛悦,王明浩.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兼析绿色信贷比例与总资产报酬率的关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4):157-160.
[5]张燕,王洪会.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J].金融经济,2022(10):61-72.
[6]郝琛阳,王珍.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研究[J].上海商业,2023(11):89-91.
[7]赵梓名.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及建议[J].金融会计,2022(6):56-62.
[8]张婷,张雅玲.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23(12):83-85.
[9]王晓玉.负利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4(3):59-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