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OBE 理念的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2025-07-14 17:50:3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支持、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支持、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文章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对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现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旨在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关键词]OBE理念;民办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0引言
在高等教育领域,民办高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对于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绩效评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不科学等,严重制约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基于OBE理念的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 OBE理念的内涵及特点
1.1 OBE理念的内涵
OBE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提出,他认为OBE是一种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获得的能力和成果,而不是仅仅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预期成果的实现。在OBE理念下,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紧密围绕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展开,以确保学生能够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这种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1.2 OBE理念的特点
1.2.1以学生为中心
OBE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意味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而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2.2以成果为导向
OBE理念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获得的能力和成果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助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明确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水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在管理会计课程中,教师可以设定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成本分析、预算编制等具体目标,通过实际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技能。
1.2.3持续改进
OBE理念强调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学生反馈等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调整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始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当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当前的民办高校中,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大多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定位和指向性。教学往往侧重于传授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讲解复杂的公式、概念和理论框架,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但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管理会计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缺乏明确教学目标的引导,学生难以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也无法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运营中的重要性[1]。
2.2教学内容陈旧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与企业实际管理紧密结合的课程,应紧跟时代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实际。然而,目前民办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大多比较陈旧。有些章节内容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并且教材更新速度缓慢,不能及时反映管理会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实践成果。例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创新,但这些内容在现有的教材中很少涉及。教材中的案例也较为单一,多为与当前实际情况有所脱节的案例,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通过这些案例深入理解管理会计在现实企业中的具体应用[2]。
2.3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单向灌输知识,学生则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往往只是机械地记笔记,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动力。而且,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2.4教学评价不科学
在民办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方式单一。这种评价方式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反馈,使得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评价标准也不够科学,主要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依据,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无法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3基于OBE理念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3.1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OBE理念,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明确且具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目标应涵盖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维度,确保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
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这是管理会计课程的基础。这些知识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坚实的支撑。
能力目标:学生应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决策支持和价值创造等能力。这些能力是现代管理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也是企业在招聘时重点考察的。
素质目标:学生应具备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这些素质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
3.2优化教学内容
3.2.1更新教材内容
选择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的管理会计教材是优化教学内容的第一步。随着管理会计领域的不断发展,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应挑选那些能够及时反映管理会计领域最新发展和实践成果的教材。同时,要结合管理会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定期更新教材内容。例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管理会计产生重大影响的当下,教材中应增加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些新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场景和方法。此外,增加教材中的案例数量并提升案例质量,提高案例的实际应用价值。案例应涵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并学会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2.2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管理会计实验、案例分析、企业实习等。管理会计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使用管理会计软件,模拟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流程,掌握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方法。案例分析则要求学生对实际企业的管理会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企业实际的机会,让他们了解企业的真实管理会计工作流程,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决策支持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3]。
3.3创新教学方法
3.3.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项目驱动法等。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理会计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小组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个管理会计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寻找解决方案。项目驱动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应用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管理会计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项目策划、组织实施和结果评估。
3.3.2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解成本性态分析内容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布置作业、进行在线测试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随时随地访问教学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完成作业和测试。此外,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讨论和答疑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4]。
3.4优化教学评价
3.4.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应包括知识评价、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3个方面。知识评价主要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进行,考查学生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的掌握程度。能力评价主要通过案例分析、项目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决策支持和价值创造等能力。素质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考查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素质。
3.4.2加强过程性评价
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内容应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项目报告等方面。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加强学习。例如,在课堂表现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在作业完成情况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在实验报告和项目报告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实验和项目完成情况、报告的撰写质量等[5]。
3.4.3引入企业评价机制
引入企业评价机制,邀请企业专家对学生的实践项目成果进行评价。企业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企业专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标准,对学生的实践项目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通过企业评价机制,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弥补。
4结束语
基于OBE理念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和企业管理实际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可以提高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同时,应不断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国平,马桂芬,王宇衡.民办本科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广州华商学院为例[J].投资与合作,2022(10):199-201.
[2]潘小初.“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知识文库,2023(19):115-118.
[3]李桐.基于obe理念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商业经济,2023(3):188-190.
[4]孙艳.“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分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3):13-15.
[5]周莎.《管理会计》课程“课堂——案例——实验”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J].会计师,2024(7):115-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