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1

2025-07-14 16:06:2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成本预算管理是化肥生产企业控制生产经营成本的重要方式。化肥生产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中主要存在成本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成本预算执行缺乏控制且力度不足、成本预算考评体系不够合理等问题。

  [摘要]成本预算管理是化肥生产企业控制生产经营成本的重要方式。化肥生产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中主要存在成本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成本预算执行缺乏控制且力度不足、成本预算考评体系不够合理等问题。化肥生产企业应当基于上述问题探索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策略。文章首先阐述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意义,然后分析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化肥生产企业提升成本预算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关键词]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零基预算

  1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意义


  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1]。化肥生产企业积极开展成本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成本预算管理下,化肥生产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变革,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二是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化肥生产企业通过严格落实成本预算管理,科学制定成本预算目标,开展成本预算分解,能够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2]。


  2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成本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2.1.1成本预算编制流程不合理


  部分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编制采用“由下及上”的流程。化肥生产企业各部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提交预算报表。财务部门根据其他部门提交的预算报表进行汇总和预审批。汇总审批结束后交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这种预算编制方式忽视了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负责汇总的财务部门和批准预算草案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部门提交的预算缺乏精准把握。在实际预算编制中,部分预算责任部门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往往会虚假或者夸大成本预算。在这种预算编制方式下,成本预算缺乏合理性,容易造成成本增加。


  2.1.2零基预算编制成本较高


  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是目前企业成本预算编制的主要手段。零基预算是以“零”为出发点进行预算编制,不考虑以往的预算编制方法和结果。增量预算则是以基期水平为出发点,对预算进行预测。增量预算可以有效提升预算编制效率。零基预算则能够保证预算的精准性和针对性。部分化肥生产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中采用零基预算方式进行预算编制。这种编制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弹性较小,编制时间较长。与其他预算编制方法相比,其成本过高,难以在短时间内为化肥生产企业提供相应的成本支持[3]。

1b8b38f71fe0254f9cf7ac444c56749.png

  2.2成本预算执行缺乏控制且力度不足


  2.2.1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控制


  成本预算执行控制是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化肥生产企业在有效编制成本预算后应当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预算方案得到贯彻执行。财务部门需要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分析预算偏差原因,并围绕原因给出改进建议。然而,目前化肥生产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中采用归口管理的方式,由各个部门、预算单位来监督[4]。在这种监督模式下,预算执行方成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方,预算执行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只有当成本支出严重高于预算或者出现较大的偏差时,单位负责人或者监督人员才会提高对预算执行监督的重视程度,以及在后续的生产经营中进行成本预算的严格执行与控制。在这种方式下,企业没有对成本预算偏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难以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2.2.2成本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成本预算执行力度不足是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目前,部分化肥生产企业在编制成本预算时过于依赖历史数据或主观估算,导致预算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这种不准确的预算编制方式使得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难以与实际情况相匹配,从而影响了预算执行力度。如果预算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性,也会使得执行人员难以把握预算的重点内容,进而影响执行效果。此外,在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一些化肥生产企业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使得预算执行的约束力被削弱,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本控制效果。


  2.3成本预算考评体系不够合理


  2.3.1没有构建成本预算偏差考核制度


  成本预算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编制预算对生产经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当化肥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较大的成本预算偏差时,应当对其进行深度分析,找出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因素。如果缺乏这一环节,企业就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从而导致成本控制不力。但多数化肥生产企业没有构建成本预算偏差考核制度,未及时发现成本预算偏差。


  2.3.2成本预算考评与激励机制脱节


  成本预算考评与激励机制脱节也是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成本预算考评结果与激励机制不挂钩,员工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执行成本预算,从而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佳。目前,化肥生产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虽然制定了明确的考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考评结果并没有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导致员工在执行成本预算时缺乏足够的动力,成本控制效果不佳。此外,一些化肥生产企业缺少激励机制,员工对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进一步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


  3化肥生产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


  3.1完善成本预算编制体系


  3.1.1改善预算编制流程


  企业成本预算编制工作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成本目标设定、预算草案编制等内容。科学的成本预算编制能够提高预算精准度,保证预算的权威性。化肥生产企业在编制成本预算时应当由传统“由下而上”的编制流程向“由上而下”的流程转变。“由上而下”的编制方式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够极大地提升预算编制的效率。在对成本预算草案进行反复修改、审核后确定预算成本,能够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更好地避免信息不对称的弊端。在具体的编制过程中,可以基于“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流程加以展开。


  首先,确定预算指标。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预算管理委员会和财务工作人员对化肥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围绕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经济发展形势等对预算进行初步估计。在经过对各部门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和充分协商研讨后,对次年预算指标进行确定。具体而言,需要对销售目标、成本费用目标等加以明确,然后将预算目标下达给预算执行单位[5]。


  其次,第一次报送。7—8月,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要求,企业各部门根据要求和自身发展需求进行本单位的预算草案编制,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如财务部门或预算管理委员会);8—9月,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草案进行内容审核,判断其是否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以及资金的安排与使用是否符合企业要求,审核结束后返回给各部门,要求各部门进行预算调整。


  再次,第二次报送。9—10月,企业各部门根据审核意见进行预算修改,修改结束后再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在审查中需要对具体的预算草案进行进一步的审核与分析,保证资金的分配符合化肥生产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在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最终的协商结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报送企业管理层进行审批。


  最后,预算执行。在次年1月中旬,化肥生产企业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确保各项成本、费用和收入等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1.2创新零基预算方法


  对于化肥生产企业而言,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过于依赖历史数据,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需求脱节。而零基预算能够摆脱这种束缚,从实际需求出发,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零基预算是成本预算管理的有效方式,具有精准性和有效性。化肥生产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积极创新零基预算方法,减少不必要的人工预算和审核。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行动。


  首先,确定成本目标。化肥生产企业需要对下一个预算周期内将会发生的成本项目进行预测,确定成本项目的目的、性质、必要性、开支程度。在具体实施中,成本预算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数智技术对化肥生产企业近年来实施的成本项目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以往项目实施的效果,对未来成本项目进行精准预测。


  其次,对成本项目进行分级。根据成本项目的重要性进行分级,具体可以将其分为3个等级:一级是化肥生产所需要的材料费、水费、电费、人工费等,二级是技术改造、管理、研发等费用,三级是化肥生产中所产生的设备维修费用等。在具体等级划分中,预算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数智技术对以往成本费用结构进行分析,判断成本费用的构成及其重要性。


  最后,根据项目进行资金的分配。预算编制人员要根据设定的项目进行成本的细致划分,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资金的分配。在具体资金分配中,需要保证一级项目资金需求得到满足,二级、三级项目资金则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按照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进行资金的分配。同时,在具体资金分配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可以利用数智技术展开市场分析,对材料费、人工费进行市场预测,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


  3.2强化成本预算执行控制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其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多个领域的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对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探索与运用。因此,为强化成本预算执行控制,化肥生产企业也应积极运用数智化技术实现对成本预算执行的动态控制和追踪。化肥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构建成本预算执行控制平台、引进先进的数智化系统等来提升成本预算控制效果。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b609516dc92804c62d6b3709cd8264c.png

  第一,构建成本预算执行控制平台。化肥生产企业应明确自身的战略方向,确保成本预算管理与之保持一致。然后,搭建一个集数据采集、分析、监控和调整等功能于一体的成本预算执行控制平台。该平台应能够实时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数据,并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以便及时发现成本预算执行的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第二,利用数智化技术进行预算控制和追踪,提升成本预算执行控制效果。对此,化肥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数智化系统,实时监控化肥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数据。当发现成本数据偏离预算时,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系统还可以对成本数据进行追踪分析,找出成本偏差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企业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成本预算和控制策略,以确保成本预算目标的实现。


  3.3完善成本预算考评体系


  完善成本预算考核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化肥生产企业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目标,还能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对此,化肥生产企业需要从构建成本预算偏差考核机制,将激励机制与成本预算考核相结合等方面入手。


  3.3.1构建成本预算偏差考核机制


  构建成本预算偏差考核机制,需要化肥生产企业明确预算偏差的定义与影响。预算偏差是指企业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源于市场波动、内部管理不当或决策失误等多种因素。预算偏差的存在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度,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化肥生产企业应设定一定的时间周期(如季度、半年度或年度),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对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分析,以及对关键业务指标的跟踪和比较。通过定期分析,及时发现预算偏差,并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最终制定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3.3.2将成本预算考评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化肥生产企业应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即确保激励机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预算目标相一致。设定明确的奖励标准和条件,确保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在此基础上,注重激励机制与成本预算考核相结合。将成本预算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激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或团队给予额外的奖励。除了物质奖励,还可以考虑采取培训、晋升、表彰等非物质激励方式。这些激励方式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4结束语


  化肥生产企业要积极通过成本预算管理的方式实现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成本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化肥生产企业必须积极创新,采取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方式,立足现有的管理问题进行变革,以解决成本预算管理问题。除此之外,在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创新,主动利用数智技术开展工作,提升成本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必华.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3(26):51-54.


  [2]王慧玲.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现代企业,2021(9):22-23.


  [3]房西超.企业财务内控助力成本管理的有效路径[J].今日财富,2024(22):110-112.


  [4]曾蕾.企业财务成本预算管理及控制措施研究[J].天津经济,2024(7):46-48.


  [5]郭颖.制造企业成本精益管理的思考[J].乡镇企业导报,2024(16):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