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高温合金熔炼辅料白刚玉砂粉供应链风险与优化策略论文

高温合金熔炼辅料白刚玉砂粉供应链风险与优化策略论文

2

2025-07-07 17:13:1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中通过识别白刚玉砂粉供应端、物流运输、市场需求和质量等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体系,结果显示质量与价格风险较高。

  【摘要】文中通过识别白刚玉砂粉供应端、物流运输、市场需求和质量等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体系,结果显示质量与价格风险较高。针对这些问题,从供应端推动产能向优势地区转移、拓展原材料采购渠道,构建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模式并优化仓储布局,市场需求端紧密跟踪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生产与库存策略,质量控制强化全流程管理和追溯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保障高温合金熔炼稳定生产,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自主可控发展,契合国家产业升级战略。


  【关键词】高温合金熔炼辅料;白刚玉砂粉;供应链风险


  白刚玉砂粉作为高温合金熔炼的关键辅助材料,在确保合金质量及提高生产效率方面不可或缺。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日益严格,加之地方对高能耗产业的限制措施,白刚玉砂粉的生产和供给正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和物流运输的不确定性,也对供应链的稳定性构成了威胁。我国作为白刚玉砂粉的主要生产国,产能布局正因受到环保与成本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调整,市场需求在传统领域与高端领域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此背景下,精确识别、评估白刚玉砂粉供应链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推动高温合金产业乃至整个高端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高温合金熔炼辅料白刚玉砂粉供应链风险识别


  1.1供应端风险


  一是原材料供应稳定性较差,铝矾土是白刚玉的主要原材料,中国主要通过从几内亚等国家进口来满足需求,但国际环境容易让进口受阻。二是严格的环保政策对生产能力形成明显限制,我国碳排放配额制度与超低排放改造要求促使大量中小型企业退出市场,如河南、山东等传统生产区域的部分企业实施限产或停产措施,导致整体产能缩减,供应量减少,三是成本的持续上涨,图1为氧化铝现货价格。在2024年度,氧化铝的价格呈现出较大波动。从1月至8月,氧化铝价格经历了连续的小幅上涨,这一趋势主要归因于国内矿石供给的紧缩、国内生产企业的供应受限、国际氧化铝现货市场的供应紧张,以及期货市场的推升作用。9月下旬起,氧化铝价格加速攀升,国庆节后的市场情况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而几内亚铝土矿的暂停出口导致国内氧化铝供应面临更严峻的压力,氧化铝价格的日涨幅最高达到了每吨100元。直至12月下旬,氧化铝价格才开始呈现轻微的下滑。

  1.2物流运输风险


  从全球视角看,国际物流运输深受地缘政治变化的影响,如红海危机引发的海运航线中断,导致运输周期拉长,运费成本大幅上涨[1]。对于依赖海运进行进出口业务,尤其是白刚玉砂粉这类商品的贸易活动而言,极易引发货物交付延误、在途损失以及超出预期的成本支出等问题。国内物流运输同样面临着基础设施限制与运输效率低下等挑战,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或运输高峰期,公路与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阻碍了原材料及时输送至制造工厂,成品也无法按期送达消费者手中,进而影响了生产流程的连续性与顾客满意度,扰乱了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1.3市场需求风险


  从价格变化上分析,在2024年1月,白刚玉的价格在经历了轻微的增长后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状态。由于原料成本的波动,自4月份起,白刚玉的价格开始呈现出连续上扬的趋势,至9月份出现了明显的涨幅。进入11月底,市场上的白刚玉价格逐步趋向于稳定。白刚玉段砂的定价在年初时为每吨4500元,而到了年末,这一价格已经攀升至每吨7200元,相较于年初增长了60%。从行业需求结构的角度分析,尽管在传统领域的需求表现相对平稳,但高端市场的需求增速迅猛,其变化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技术创新进程以及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2]。根据粗钢产量的数据分析,2024年3月、4月、7月以及9月的粗钢产出量相较于前一年同期均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前11个月的粗钢总产量也低于2023年同期。2024年的中国钢铁产业整体表现欠佳,这种经济状况的波动,通过产业链的影响,传递到了耐材行业,导致国内对耐材的需求相对疲软。


  2高温合金熔炼辅料白刚玉砂粉供应链风险评估


  2.1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1.1质量维度指标


  一是化学成分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对α-Al2O3的纯度要求极为严格,需达到99%以上。欧洲先进的制造商能够将TiO2的含量稳定控制在0.02%以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相比之下,印度某些产品的Fe2O3含量普遍超过0.2%,无法满足航空级合金的高标准要求。杂质含量的细微差异,对于高温合金的性能有着较大影响。二是粒度分布均匀性。对于熔模铸造而言,细粉的粒度一般都在10um以下。


  2.1.2价格维度指标


  一是原材料价格波动。我国实施“能耗双控”政策后,铝矾土价格上涨15%-20%;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进一步推高能源价格,增加了铝矾土的进口成本,使得白刚玉的价格同比上涨10%-15%。二是能源成本变化。白刚玉的生产成本中,电力成本占比超过50%。2024年能源市场的波动性增加,为成本控制带来了挑战,影响了产品的价格稳定性。三是市场供需失衡导致价格弹性。市场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市场表现出显著的价格季节性波动,每年第二季度,耐火材料行业的备货行为通常会导致价格上涨8%-12%;第四季度,由于光伏切割砂需求下降,价格会回调5%-7%。


  2.2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白刚玉砂粉供应链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将白刚玉砂粉供应链的风险评估体系划分为三个层级:目标层为白刚玉砂粉供应链的综合风险评估;准则层则细分为质量风险与价格风险;指标层包括化学成分稳定性、粒度分布均匀性、原材料价格波动、能源成本变化以及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弹性等指标。设计专家问卷,收集专业意见。邀请了10位行业内的资深专家参与,其中包括高温合金生产企业的技术骨干、白刚玉砂粉供应商的质量管控专家以及原材料市场的分析师。这些专家根据两两比较的原则,运用1至9的标度法对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各项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在确定准则层的质量风险与价格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时,假设专家普遍认为质量风险略高于价格风险,则质量风险对价格风险的判断值设定为3;反之,若认为价格风险更为关键,则该判断值调整为1/3。在此基础上构建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基于数据的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根据表1中显示的风险评估结果,在质量风险维度,将化学成分稳定性权重设为0.4,专家评估风险评分为4.5;粒度分布均匀性权重为0.6,评分为4.0,加权计算得到的质量风险综合值为4.25。在价格风险维度,原材料价格波动、能源成本变化、市场供需失衡导致价格弹性权重分别为0.35、0.3、0.35,对应评分分别为4.2、4.0、4.2,加权算出价格风险综合值为4.1。表1中白刚玉砂粉供应链质量与价格风险均较高,在后续提出优化策略时,应着重应对这两方面风险以保障供应链稳定。

  3高温合金熔炼辅料白刚玉砂粉供应链优化策略


  3.1供应端优化策略


  在供应端,我国在全球白刚玉砂粉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一优势受到环保政策及能源成本的限制,因此,在白刚玉砂粉生产中,应主动将生产重心转向具有资源优势及政策利好区域,如宁夏、甘肃等地区,利用当地较为宽松的环保政策和能源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与国际供应商的合作,拓宽原材料采购渠道,减少对单一进口地区的依赖,确保工业氧化铝等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3]。应引导新兴产区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技术援助、共建工厂等形式,助力其向高端产品市场发展,以丰富全球供应链层次,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3.2物流运输优化策略


  在物流运输领域,针对长距离的国际运输,应充分利用海运大载量和低成本的优势,以及铁路运输在内陆地区延伸的便捷性,比如实施海铁联运模式,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次数和损耗。为应对出现的物流中断事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物流节点的风险进行分析预测,提前制定备用路线并增强应急运输能力[4]。


  优化仓储设施的布局,在主要的生产区、消费区以及交通枢纽建立智能化仓库,实现库存的精准管理和快速调拨,降低物流成本和供应延迟的风险,确保整个供应链的物流环节运行顺畅无阻。


  3.3市场需求应对策略


  在军工行业独特的市场环境下,采购企业需时刻保持对市场动态的高度敏锐性,精准定位并快速响应军工领域传统业务以及新军事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市场需求。鉴于军工订单会受到国际军事格局、国防发展战略和军事装备更新周期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多变且难以预测的波动特性,企业应大力加强供应链建设,精心制定采购计划与库存管理策略。在军事装备采购高峰期或大型军事项目推进前期,提前与产地供应商沟通协调,高效整合各方资源,及时加大白刚玉砂粉的采购量,并确保库存充足,以保障军工生产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而在需求相对平稳的阶段,应灵活调整采购量,避免因过度采购造成资源浪费。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高温合金熔炼辅料白刚玉砂粉供应链的稳定运行,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来明确各个环节的关键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这一过程涉及对供应链的供应、物流、需求以及质量等多个层面的综合分析,增强供应链的整体韧性和适应性,确保白刚玉砂粉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以满足高温合金熔炼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范晓璇.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与实践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4(07):95-96.


  [2]田慧芳.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风险加剧[J].世界知识,024(04):17-19.


  [3]曹文静,陈支武.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物流研究,2024(01):4-8.


  [4]李雪琴,胡永仕.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与缓解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23,42(02):122-126+141.


  [5]李威,尚整锋.确保供应链稳定安全[J].通信企业管理,2021(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