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路径探究论文

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路径探究论文

1

2025-06-17 11:13:34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高耗能企业作为主要的碳排放源,其低碳转型显得尤为迫切。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概述了低碳转型的宏观背景和政策环境,随后详细分析了数字化智能改造、循环经济模式应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转型路径,并提出了强化数据驱动决策、推动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构建绿色企业文化等策略建议。文章旨在为高耗能企业提供实现低碳发展的新思路和方法,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高耗能企业作为主要的碳排放源,其低碳转型显得尤为迫切。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概述了低碳转型的宏观背景和政策环境,随后详细分析了数字化智能改造、循环经济模式应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转型路径,并提出了强化数据驱动决策、推动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构建绿色企业文化等策略建议。文章旨在为高耗能企业提供实现低碳发展的新思路和方法,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

  引言

  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高耗能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高耗能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转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数字经济的兴起,以其高效、智能、互联互通的特点,为高耗能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耗能企业的低碳转型路径,对于实现全球减排目标、构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探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战略调整实现低碳发展。本研究期望能够为高耗能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众多学者从宏观视角给出了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路径。王少洪(2021)[1]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析了我国能源发展路径,强调了市场对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清华大学气候院(2020)[2]编写的报告指出,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需要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严新荣等(2024)[3]建立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能源系统模型,Guo等(2016)[4]建立了高耗能企业低碳规划模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需要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加快传统燃煤企业退役及大规模加装碳补集技术。此外,刘琦等(2023)[5]重视研究我国不同地区资源分布、经济、人口及工业基础设施的差异性。

  由于高耗能企业与能源行业视角和目标不同,因此高耗能企业的低碳转型路径不能直接照搬能源行业转型的方法。针对此问题,有一些学者针对高耗能企业的转型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Tanaka(2011)[6]从低碳政策博弈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提高能源效率的主要政策,即调节政策、经济政策和支持政策等。李继峰等(2023)[7]通过分析面向2030年碳达峰的工业低碳转型政策,提出了深化我国工业低碳转型工作的改革建议。陈文婕等(2023)[8]基于复杂网络背景下政企博弈构建演化模型,研究政府激励对低碳政策扩散的影响。

  然而,上述研究未能结合企业自身发展计划或发展偏好探究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的具体路径,导致高耗能企业在制定规划战略时缺乏明确的参考,对公司未来的碳排放演变趋势缺乏准确把控。因此,有必要参考重污染行业低碳转型的研究方法,探究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路径,为实现高耗能企业低碳绿色发展提供新的方法思路。

  二、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在数字经济时代,高耗能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随着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全球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日益高涨。低碳转型成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双碳”目标的提出更体现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大国担当。目前,大部分国家已逐渐认识到高碳排放和过度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传统能源产业作为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力军,正在面临一系列转型升级,推动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是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战略举措。

  同时,低碳转型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潜力巨大。企业通过低碳转型,可以开发新的绿色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此外,通过提高能效和采用清洁能源,企业能够降低长期的能源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低碳转型不仅是企业应对外部压力的需要,更是其追求长期发展的内在要求。

image.png

  (二)低碳转型的经济效益分析

  低碳转型虽然在初期可能需要企业投入额外的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流程改造,但从长远来看,这一转型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企业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成本开支,从而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高效的生产设备和优化的生产工艺可以显著减少能源浪费,使用可再生能源能够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能源采购成本。同时,低碳产品和流程往往伴随着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废料处理费用,这有助于企业实现成本节约和利润增加。此外,随着全球对低碳技术投资的增加,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

  同时,低碳转型有助于企业降低碳排放交易成本,减少因环境法规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在一些行业中,低碳技术的应用甚至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优势,开拓新的市场机会。

  (三)低碳转型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低碳转型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是评估高耗能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当前,一系列成熟的低碳技术为高耗能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能源效率提升方面,先进的节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和优化的工艺流程设计,使得企业能够在不牺牲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等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清洁、可靠的替代能源选择。此外,碳捕捉、利用和存储技术(CCUS)的进步,为工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案。

  进一步地,数字技术在低碳转型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实现对能源使用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度。通过数字化手段,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追踪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碳足迹,从而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产品回收等各个环节实现减碳,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也为高耗能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低碳转型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分析

  在政策层面,国家通过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等政策文件,推动高耗能企业进行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同时,我国政府还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激励措施,支持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些政策不仅为企业的低碳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此外,国际合作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技术交流和合作项目,企业能够更快地获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市场环境方面,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高耗能企业提供了转型的直接动力。市场对绿色产品认可度的提高,使得低碳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企业通过低碳转型,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客户忠诚度。同时,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环境保护表现,低碳转型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资和融资支持。

  三、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路径探究

  (一)路径一:数字化智能改造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智能改造成为高耗能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之一,其涉及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效和减少资源浪费。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和监控系统,企业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从而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精确控制和预测性维护,减少机器故障和非计划停机时间。此外,数字化工具还可以帮助企业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和制造过程中融入生态设计理念,以实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减碳效果。

image.png

  数字化智能改造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能源效率,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产品。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遵守环境法规,减少违规风险。因此,企业在推进数字化智能改造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技术路线图,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和数据保护机制。

  (二)路径二:循环经济模式应用

  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是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策略,它强调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排放。在这一模式下,企业通过重新设计产品和生产流程,旨在构建一个闭环系统,使得原材料和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断循环利用,通过鼓励企业采用可回收、可降解或可再利用的材料,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例如,通过改进产品设计,使其更易于拆解和回收,企业能够减少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废弃物。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内部循环系统,如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和废物,来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此外,循环经济模式还涉及到供应链管理的创新,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通过实施逆向物流系统,企业可以回收使用过的包装材料和产品,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三)路径三:能源结构调整

  能源结构调整是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的核心策略之一,它涉及从依赖高碳排放的能源来源转向低碳或无碳能源的过程。这一转型路径要求企业重新评估其能源消耗模式,并制定策略以提高能源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也是高耗能企业推动低碳发展的必要补充手段。尽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不会成为高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的主力能源,但通过逐步建立完善多能互补、系统集成的能源体系,仍将是高耗能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必要补充。

  在实施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成本和环境效益,需要企业对现有能源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还需要在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支持下,探索与清洁能源供应方的合作模式。同时,企业还应密切关注国家能源政策和市场动态,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以确保能源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和长期效益。

  (四)路径四: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高耗能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它要求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实施环境友好的管理和操作策略。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物流运输到产品回收和废弃物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减少环境影响和提高资源效率。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合作,推动绿色采购,选择环保材料,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同时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物排放。在物流环节,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采用节能运输工具和提高装载效率来降低物流过程中的碳排放。此外,企业还应建立产品回收和废弃物管理体系,通过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和监控体系,以确保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能达到既定的环保标准。这包括对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对产品的环境影响进行生命周期分析,以及对供应链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监测和报告。企业还应与供应链各方建立沟通和协作机制,共同应对环境风险,提高供应链的韧性和可持续性。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环境绩效,还能够增强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四、数字经济时代下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路径的策略建议

  (一)强化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已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资产。高耗能企业应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生产流程、能源消耗和排放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以识别节能减排的潜在机会。通过部署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企业能够实现对关键设备的实时监控,收集能源使用数据,进而分析能源消耗模式,发现能效提升的空间。此外,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企业可以预测能源需求和排放趋势,优化生产计划和能源采购策略,从而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进一步地,高耗能企业应建立一个集中的数据分析平台,整合来自不同部门和生产环节的数据,以支持跨部门的决策制定,并且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帮助企业制定基于数据的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通过定期审查和更新这些数据驱动的策略,企业能够确保其低碳转型计划与最新的市场动态和技术进步保持同步,同时确保企业在合规性和环境绩效方面的持续改进,有助于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作出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决策。

  (二)推动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

  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的关键动力。企业应积极投资于研发,探索和实施新技术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碳排放,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高效电机、能源管理系统和废物热回收系统,以及探索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如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减少资源浪费,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企业需要探索创新的业务模式,以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包括转向服务化模式,如提供能源效率服务或产品回收服务,以及开发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回收和再利用产品来减少资源消耗。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新的低碳解决方案。例如,通过与供应商合作,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包装,或与客户合作,推广节能产品和服务等。通过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创新,高耗能企业可以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绿色企业文化和市场定位

  构建绿色企业文化是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要形成全员参与的绿色工作氛围。高耗能企业在低碳转型中要树立高度的低碳发展意识,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通过弘扬节能减排新理念、倡导低碳消费新文化、树立“绿色服务”和“绿色产品”意识,建立企业的低碳思维图式。在总体战略层次上,要确立企业低碳发展的宏观战略与长期规划,建立相应的节能减排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和监督低碳环保措施的落实。

  在市场定位方面,高耗能企业应当积极塑造绿色品牌形象,通过市场营销和公关活动,向消费者、投资者和公众传达其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努力。企业可以通过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示其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方面的进展和成就。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或发起环保项目、赞助绿色活动和合作开发环保技术,来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绿色形象。通过这些努力,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够吸引更多注重可持续性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五、结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高耗能企业运营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高耗能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数字化智能改造、循环经济模式应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转型路径,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建议。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高耗能企业有望在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取得更多突破,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作出更大贡献。

  [1]王少洪.碳达峰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的现状、挑战与突破[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8):82-86+172.

  [2]项目综合报告编写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11):1-25.

  [3]严新荣,王静,郑文广,等.发电企业低碳转型路径优化方法及应用[J/OL].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21.[2024-03-06].

  [4]GUO Zheng,MA Linwei,LIU Pei,et al.A long-term multi-region load-dispatch model based on grid structures for the optimal planning of China's power sector[J].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16,102:52-63.

  [5]刘琦,范鑫坤.碳中和目标下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3(8):80-84.

  [6]TANAKA K.Review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in industry sector[J].Energy Policy,2011,39(10):6532-6550.

  [7]李继峰,常纪文.我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基础、路径与政策—历史述评与未来思考[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3(2):56-71.

  [8]陈文婕,孙瑾,陈晓春.社会—技术情景下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转型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7(5):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