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清单与纾解路径论文

2025-05-05 10:43:58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清单与纾解路径。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清单主要包括:绿色低碳政策落实不到位;供给端难以满足低碳发展需求;绿色低碳理念认识不到位;冰雪场地建设破坏生态环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纾解路径: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优化冰雪体育旅游供给;加强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合理规划冰雪场地建设等措施,为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清单与纾解路径。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清单主要包括:绿色低碳政策落实不到位;供给端难以满足低碳发展需求;绿色低碳理念认识不到位;冰雪场地建设破坏生态环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纾解路径: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优化冰雪体育旅游供给;加强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合理规划冰雪场地建设等措施,为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双碳”背景;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问题清单;纾解路径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行动纲领。《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指出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为4 740亿元,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3.44亿人次[1]。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种资源密集型、环境依赖型的产业,其快速发展在带动经济增长和全民健身的同时,也面临着因高能耗和高碳排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因此,系统梳理“双碳”背景下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清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纾解路径,全面推动冰雪体育旅游绿色发展[2],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价值审视
(一)经济价值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低碳发展展现出了显著的经济价值,既激发了生产潜力,又优化了消费潜力,整体经济价值表现良好。首先,从生产端来看,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低碳发展激活了科学技术创新的潜力。低碳技术的应用不仅包括能源的替代和节能减排措施,还涉及到冰雪体育旅游设施和服务的绿色改造,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提升冰雪体育旅游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其次,从消费端来看,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实施优化了消费需求,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活力。低碳冰雪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通过提供绿色、低碳的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推动冰雪体育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增加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最后,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冰雪体育旅游通常集中在高寒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可以带动相关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价值
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将自然环境体验与体育运动体验有机结合,为提升国民幸福感和满意感提供了有效途径,进而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美好生活需求。首先,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提升了国民的幸福感和满意感。冰雪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集自然环境与体育运动于一体的活动形式,能够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享受滑雪、滑冰等运动带来的乐趣,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休闲和愉悦体验的需求,提升幸福感和满意感。其次,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人们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从而自觉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和谐社会。最后,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美好生活需要,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冰雪体育旅游体验,满足了人们对自然、健康和休闲的综合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生态价值
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不仅能够实现区域产业的脱碳减排,还能推动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资源整合,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带来一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变革,真正实现“冷资源”迸发出“热经济”。首先,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在区域产业脱碳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通过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区域环境的负担,还为其他高能耗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示范作用。其次,冰雪体育旅游低碳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在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可以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利用生态旅游的理念,将环境保护融入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中,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恢复。最后,在资源整合和环境资源利用率提高方面,冰雪体育旅游低碳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低碳技术和绿色管理方法,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提高了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二、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清单
(一)绿色低碳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双碳”背景下,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正面临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困境。尽管政府层面已经制定并出台了多项旨在推动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遭遇了诸多障碍,导致其落实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政策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导致各地在实际执行层面的步调不一致,忽视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本质和长远目标。其次,冰雪体育旅游企业在落实绿色低碳政策时,常常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技术瓶颈。同时,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但当前行业内普遍存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一些冰雪体育旅游企业即便有意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也难以在短期内克服这些现实困难,导致绿色低碳政策的落实显得力不从心。最后,现有的政策监督和评估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手段也是一大问题。当前,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政策的评估往往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细致、量化的指标体系,使得监督和评估难以具有实效性。同时,缺乏足够的奖惩机制,导致一些冰雪体育旅游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低碳发展的要求。
(二)供给端难以满足低碳发展需求
一方面,现阶段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结构仍然以传统、高能耗的项目为主,导致了严重的环境负担。当前大多数冰雪体育旅游设施,如滑雪场、冰场等,普遍采用传统的高能耗设备和技术。同时,高能耗、高排放的设施还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雪场的人工造雪系统会消耗大量水资源;滑雪场地的建设和维护可能导致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另一方面,低碳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不足,导致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低碳产品种类有限。尽管低碳理念已逐渐受到关注,但相关产品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推广力度也不够。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产品的市场推广还未形成规模,消费者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较低,市场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激发。例如,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冰雪旅游设施、低碳环保的冰雪体育旅游交通工具等低碳产品,尚未在市场上广泛普及,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
(三)绿色低碳理念认识不到位
首先,许多冰雪体育旅游企业仍然以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为主,忽视了低碳发展的长远利益。一些冰雪体育旅游企业在设备采购和技术应用上仍然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但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技术,而不愿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更有甚者,一些冰雪体育旅游企业甚至将低碳作为一种营销噱头,通过虚假宣传来吸引消费者,而实际上并未采取实质性的低碳措施,阻碍了低碳理念的普及,对行业的整体信誉造成了负面影响。其次,消费者对冰雪体育旅游低碳理念的认识不足,导致市场对绿色低碳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需求不足,制约了冰雪体育旅游低碳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尽管环保意识在社会上逐渐增强,但具体到冰雪体育旅游消费行为中,许多消费者仍然缺乏对绿色低碳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认知和重视。一些消费者在选择冰雪体育旅游产品时,更多关注价格和体验,对绿色低碳的考量较少,冰雪体育旅游消费观念的滞后,直接影响了绿色低碳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进而制约了冰雪体育旅游企业在绿色产品研发和推广上的投入。
(四)冰雪场地建设破坏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削弱了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长期吸引力。首先,冰雪体育场地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植被破坏是生态环境损害的主要原因。在选址和建设滑雪场、冰场等冰雪设施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和植被清理。尤其是在山地滑雪场的建设中,大量树木被砍伐,植被被清除,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削弱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其次,冰雪体育场地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系统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冰雪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不仅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最后,冰雪场地的运营过程中,人工造雪系统的广泛使用对水资源的消耗尤为显著。为了保证滑雪场的运营质量,人工造雪系统需在寒冷季节进行大量造雪,消耗了宝贵的水资源,需要大量能源来驱动制雪设备,导致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增加。
三、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纾解路径
(一)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政策
首先,需要加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政策的培训,提高其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增强政策执行者对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刻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如北京延庆赛区按照相关标准中的“生态优先”采用树木移植、表土剥离的要求,成功修复了赛区18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同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造了具有浓郁的北方山村文化特色的石墙、石屋等。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3]。其次,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联合设立专项资金或提供低息贷款,减轻冰雪体育旅游企业在低碳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方面的资金压力,帮助其克服成本压力和技术瓶颈。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大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降低碳排放,提升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奖惩并举的方式,确保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绿色低碳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对于在绿色低碳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冰雪体育旅游地区和冰雪体育旅游企业,应给予财政奖励、政策扶持和荣誉称号等多方面的激励;对于未能达到低碳发展要求的单位,则应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
(二)优化冰雪体育旅游供给
推动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供给端的绿色低碳转型,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开发低能耗、低排放的冰雪旅游设施和设备,减少冰雪体育旅游设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其次,应加强绿色低碳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化推广,培育和引导绿色消费习惯。通过政策激励和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低碳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选择低碳冰雪体育旅游产品,提升市场需求。最后,建立健全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低碳产品的标准和认证体系,确保市场上的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符合实际的环保标准,规范冰雪体育旅游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行为,提高整体供给质量。
(三)加强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
要坚持生态优先、引导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原则[4],从政策引导、行业培训和公众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各主体对绿色低碳理念的认知和理解。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培训,确保政策执行者能够准确理解和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同时,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读,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知晓度,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和影响力。其次,冰雪体育旅游行业协会和企业应积极开展绿色低碳理念的培训和宣传,提升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和专业素养。通过组织研讨会、培训班和交流活动,分享绿色低碳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最后,应加强公众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低碳产品的认知和重视。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和教育项目,普及绿色低碳理念,引导消费者树立环保消费观念,增强市场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
(四)合理规划冰雪场地建设
要解决冰雪场地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需要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采取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措施。首先,应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和设计,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如通过生态敏感区避让、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保护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其次,在建设阶段应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环保施工方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如使用可再生材料、低能耗设备和环保施工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和资源消耗。最后,在运营管理阶段,应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推广低碳出行方式和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等,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通过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可以有效减少冰雪场地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1]文科翔,舒颜开.“双碳”背景下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囿及跃迁路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3,31(12):222-226.
[2]刘心缘,孟伟.“双碳”目标下我国冰雪体育旅游绿色发展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育管理分会).沈阳体育学院,2023:3.
[3]韩迪.关于《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的故事[J].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3):48-50.
[4]栗君杰.滑雪旅游碳排放测度与低碳发展模式探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