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适应经济新常态,从“岗课赛证” 融通视角为培养体育新人开辟新路径论文

适应经济新常态,从“岗课赛证” 融通视角为培养体育新人开辟新路径论文

1

2025-04-09 17:03:0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以“网球”课程为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育人的教学改革,旨在解决体育高职学生竞争力不足的共性问题。

       摘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以“网球”课程为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育人的教学改革,旨在解决体育高职学生竞争力不足的共性问题。依据“三教”改革的要求,我们通过建立分层次教学、开发“网羽穿线”等新课程,引进板式网球、匹克球等新兴项目,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进Tennis123网球分级比赛体系,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提高了课堂积极性和训练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了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为培养时代体育新人开辟了新路径。


  关键词:课程改革;分级教学;分级比赛;岗课赛证融通


  一、实施背景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岗课赛证”融通的综合育人模式;2021年10月,中共*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切实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将证书、竞赛所体现的先进元素及时融入课程。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既体现了国家对“岗课赛证”融通工作的高度重视,又反映出当前职教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岗课赛证”中的“岗”指的是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这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入调研和访企拓岗,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确保学生所学能够直接应用于未来的工作岗位。“课”指的是课程、课堂,职业教育课程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将岗位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学到实用、有效的知识和技能。“赛”指的是狭义上的省部级、国家级和世界级职业技能大赛,广义的大赛则涵盖了各种比赛。这些赛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更是检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证”指的是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些证书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敲门砖,学生可以证明自己在某一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岗课赛证”融通是以“岗”贯穿育人全过程,以“课”为抓手,以“赛”为提升,以“证”为标准,以“岗课”对接为主,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以“赛证”衔接为辅,实现课程教学的引领和检验[1]。


  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


  (一)岗课赛证融通,重构教学内容


  岗课赛证融通的发轫为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即课程教学内容能反映岗位工作的任务和能力,学生通过网球相关课程的学习、训练、实践能够掌握岗位要求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分析网球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岗位工作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从基础知识入手提升至专业技能、实践应用,在实践应用中融入“赛证”,同时又以“赛证”为导向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适应“赛证”的落实。我们根据美国NTRP分级体系对学生技能水平进行大体划分,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进行了多层次划分,不仅体现在技术训练的难度上,还贯穿于理论教学、战术应用以及心理素质培养等多个维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一定的区间内获得最佳进步[2]。


  (二)引进高端人才,开发教学资源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网球团队近年来承办了海峡两岸网球对抗赛、全国网球邀请赛等大型赛事,学院还聘请Tennis123的汪俊担任校外指导专家,帮助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和网球分级教学的尝试。汪俊为国内知名的网球推广人,其创立的“123分级教学法”和“Tennis123分级比赛”曾在50余座城市举办过,共进行了20000站各级比赛,已有超80000名注册选手。专家老师的加入为我们的网球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


  学院网球教学以技术技能训练为主,课程建设和新课程开发较为薄弱。近年来随着高端人才的引进,以及高水平教练、国家级裁判的加入,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到网球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之中。我们在福建省首开先河地设置了“网羽穿线”课程,特设了网球裁判课程,借助超星、腾讯等网络信息平台引入实训实操的线上课程。特别是“网羽穿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我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特色品牌课程,我们通过邀请国内最高水平的穿线师(奥运会、大满贯赛事穿线师)来学院开设讲座,每年平均能吸引全省近百人前来学习咨询。学院通过购置将近20台先进的网球、羽毛球的球拍穿线机,为专项学生拓展专业技能奠定了硬件基础。目前穿线课程已规划成为专业必修课,让每位体育学生掌握这项实用技能。

  (三)“课赛结合”引进Tennis123网球分级比赛体系


  2021年学院引进了Tennis123分级比赛体系,参照美国NTRP(National Tennis Rating Program)标准制定网球分级标准(见图1),我们选拔了近百名网球专项学生进行了3.0和3.5级别的赛事,分级比赛的优势是让水平相当的群体进行比赛,避免了参加比赛选手水平的参差不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正如同Tennis123分级比赛的宣传口号所言:“坚持,总有一个冠军属于你!”


  截至2024年10月,学院一共举办了2.5、3.0、3.5三个等级的比赛将近30站,近500人次参赛,近百人升级,共产生了近30个冠军,同学们的热情十分高涨。Tennis123比赛系统有很多的方便之处,掌握权限的小组长就可以发布比赛,一个8人的比赛一般4个小时就能完赛,而且比赛有积分、有排名,历史战绩、参赛次数和夺冠历程都可以在App里面查到,每站的冠军照和获奖感言刊登在《网球天地》杂志上,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专项学生,技能水平进步显著,优秀的网球专项学生通过赛事磨炼,达到3.5等级冠军的水平不再是一句空话。从图2、图3可以看出,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赛事平台保障和大数据支撑,参赛球员的胜率、排名、参加次数、对战成绩等信息一目了然[3]。

  例如,获得3.0单打冠军的黄睿鹏(鲲鹏之翼)便很有感触,他是从2.5级别一站站打上来的,首获3.0冠军的获奖感言是这样写的:“历尽数十次(Tennis123分级赛)3.0比赛,其中不乏有喜悦,也有不甘,而这每一场比赛对我而言都是宝贵的经验。终于,在今天的3.0五人大循环中拿下冠军,这场比赛中不仅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前两场的我体力充沛,有着相对清晰的进攻思路,通过调动对方取得胜利,而当面对两连冠的对手,体力的消耗使我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多加思考及时调整进攻思路,线路相对单一而惨败。大循环结束后,成功晋级的我又遇到两连冠的对手,重振旗鼓的我明白一成不变的进攻是无法取胜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变化的球路来创造进攻的机会球,来赢得关键的每一分,最终赢得这来之不易的冠军。总而言之,今天这场比赛将会在我未来的网球道路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断激励我继续前行!”

  (四)“课证融通”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开发


  2023年,学院通过了人社部门的审核,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组织开发和认定机构。网球作为学院第一批证书开发的项目,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目前,网球团队已经在教务科研处的指导下完成了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五级证书开发任务,准备组织进行第一次的考评工作。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证书开发,对于网球专项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关于网球教练员的证书存在着费用高,难度大等问题,学生考证难度大,就业竞争力小。由我们学院主持开发的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侧重于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因此网球团队以证书的评价标准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在教授技能的同时让学生知道该如何教别人,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过硬的职业能力,考取证书,顺利完成实训实习期的过渡衔接,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4]。


  三、“岗课赛证”融通成效显著


  学院网球专业通过“岗课”结合、“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等,使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在证书考取方面,数十名学生参加全省网球裁判员培训班,取得一级裁判员证书,8人参加了省运会网球项目的执裁工作;2023年约30名同学考取网球二级裁判,2024年约20人考取网球二级裁判。

  赛事成绩方面,我院学生在2018年省运会大学生组取得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单打亚军,女子双打冠军,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网球项目荣获团体一等奖和两个个人一等奖。2021年福建省大学生网球锦标赛,获得乙组男子单打亚军。2023年第3届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网球锦标赛,取得丙组男子单打第一、女子单打第一、男双、女双第二的成绩,并获得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2024年第27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高职高专组)取得男子单打第一、女子单打第一,混双第二、女单第二的成绩。


  “岗课赛证”融通,重构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储备,分级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技能,分级比赛的举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网球技能水平,使得在各类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Tennis123比赛系统的使用,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有效收集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系统性跟踪和个性化指导。


  四、结论与建议


  “岗课赛证”融通的综合育人模式通过岗位开发、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改革、引进Tennis123分级赛事等方面,对网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课赛交融提高技能水平、基于因材差异理念实施分级教学、利用课证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举措,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紧密对接,在高职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还能够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值得其他相关院校和专业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文利.“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下的工程造价专业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4,26(1):99-103.


  [2]王晓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物联网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4(3):38-40.


  [3]罗洪艳,闫运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实践困境与路径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20):17-21.


  [4]刘扬.职业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路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4,26(2):19-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