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视域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2025-03-03 16:42:0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国家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有利于推动电商行业发展,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然而,高职院校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不足的问题,导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国家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有利于推动电商行业发展,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然而,高职院校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不足的问题,导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文章以高职院校为例,立足创新创业视域,分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电子商务课程、双创资源条件、实践机会与平台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思路,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可行性路径,旨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合理融入,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我国逐步构建了“互联网+”的新型业态,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电子商务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诞生了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由此导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育电子商务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需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改变现有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进而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为电子商务行业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1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双创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
自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以便迎合电子商务行业快速、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出现了问题,致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实际需求发生了偏离。具体体现:部分高职院校将电子商务专业的特征作为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没有充分考虑电子商务行业和企业的实际要求,没有准确把握岗位特点,忽视了电商行业的创业方向分析;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未将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并且没有着力培养学生应对、处理创业困境的能力,从而导致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人才不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缺乏科学创业的能力,大量电子商务人才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电商行业和企业则无法招聘到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
1.2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与时代要求不符
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深化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逐步增多。为保障课程教学成效,高职院校需要重视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传授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两个环节[1]。但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往往把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与电商行业、电商企业需求相关的课程开设较少,课程设置前没有展开深入的调查,未详细分析电子商务岗位的技能要求、素质需求,从而导致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无法满足电商企业实际岗位要求。
1.3缺乏双创资源条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有充足的双创资源作为支持。然而,部分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不佳,再加上学校创建的时间较短,从而导致其不具备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充足资源条件,这会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例如,高职院校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不足,一些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电子商务实践经历,因此并不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意识,无法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1.4缺少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与平台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性课程,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高职院校要对电子商务理论讲解、实操实践给予同样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2]。但现实情况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时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开展。一方面,在开展理论教学时,高职院校没有组织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没有突破课堂、校园的限制走入社会进行实践,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受到人才、资金、场地等多方面的限制,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构建起完善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并且没有与电商企业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2创新创业视域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
2.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面对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大环境,高职院校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并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定位。高职院校需要以创新创业为基础,以电子商务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为方向,按照电子商务岗位的能力、素养、知识需求,构建集岗位专项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迁移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从而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清晰的目标导向。在此目标指引下,高职院校要关注学生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知识的丰富,并注重提升学生的电子商务技能水平,要求其能够借助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以创新思维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2.2完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模式不断更新,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迎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与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做好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内容的深度融合,并且需要充分考虑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将电商企业的人才任用标准、岗位能力需求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参考依据,从而打造出有助于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水平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需要同样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对两种教学课时数进行合理分配,以便在学生充分吸纳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后,能够通过充足的实践课程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与转化,从而在实践中创新性运用这些理论,以此推动电子商务工作创新开展3]。大一阶段,可以根据需要开展“烙印课”、专业通识课、创新创业通识课等课程,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及政策,使其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合理规划未来职业生涯。大二阶段,需要增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促进其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同步增强,并充分积累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大三阶段,应开展创新创业实训课,使学生在参与实践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2.3加大双创资源投入力度
为增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要加大双创资源投入力度。第一,高职院校应科学编制电子商务专业双创平台融资方案,向财政部门申请关于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各种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加强政策扶持,为主动参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补贴,并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则标准,为高职院校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4]。第二,高职院校需要重点提升电子商务双创人才培养的师资水平,加强内部师资培育,定期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参加理论与实践技能培训活动,并引导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弥补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第三,高职院校应为电子专业教师提供进入电商企业顶岗挂职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有效提升自身能力,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电子商务实践和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指导5]。
2.4创造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与平台
2.4.1组织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为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利用多方面资源,组织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中。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邀请电商企业的一线工作者、本专业往届毕业生或电子商务领域创业成功的人才,来学校召开交流分享会议,面向所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分享其创业经历,或是讲解创业相关政策法规、方法流程6],将创新创业思想深深植入大学生的脑海中,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引导其主动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开拓第二课堂,定期开展以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或是举办创业沙龙,使之成为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场所,通过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性、地方性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真正发挥出以赛促学的优势,使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拓展思维,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并激发出学生面对创新难题、创业困境的勇气。学生通过与其他参赛者相互较量与学习,能逐步实现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跨越式提升7]。
2.4.2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本校的软件资源,推进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学生可运用软件模拟运营电商企业,以便加强对电商企业运营方式的了解,并通过模拟实践总结创业经验和教训。其次,要鼓励学生结合相关专业课程,围绕社会需求,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创业项目,进行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可在短视频平台上开通直播账号,采用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创业实践,使学生在电子商务创业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并提升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水平。最后,高职院校可与政府、企业展开深度合作,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8],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共同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机制,协同开展教学过程管理,并共同出资创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园区或大学生创业基地,确保学生有多个参与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的场所。总之,高职院校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有效对接电商企业的岗位需求,培育出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专业化电子商务人才[9]。
3结束语
面对当今电子商务行业高速发展的环境,高职院校需要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力度,以满足电商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还要根据国家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以此增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契合性。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应科学定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加大双创资源投入力度,并创造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与平台,从而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保障,为电商行业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崔菁菁.吉林省本科院校高职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长春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农家参谋,2020(21):189,238.
[2]黄菲菲.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7):28-30.
[3]李霞.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互联网+”和高职扩招[J].营销界,2020(31):55-56.
[4]祝晓卉.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营销界,2019(28):45-46.
[5]孙倩倩,韩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J].农家参谋,2018(2):130.
[6]赵洁,梁坤,张瑞,等.面向创新创业的电子商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设计[J].科技创业月刊,2023(11):157-160.
[7]李祥霞,张莉,陈佩冬.“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0):121-123.
[8]祝艳丽.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知识文库,2021(3):161-162.
[9]耿庆利.基于创新创业视域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2023(4):187-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