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硫化钠溶液中的砷论文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硫化钠溶液中的砷论文

4

2025-01-21 15:57:2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砷元素作为镍电解系统溶液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其含量的高低影响镍板的品级率。通常在镍系统净化的除铜工序中加入大量硫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铜,为避免硫化钠溶液引入过量的砷,需要对硫化钠溶液中砷含量进行分析。文章以碘单质为氧化剂,氧化硫化钠溶液中的二价硫离子,形成硫单质,过滤除去沉淀,建立了原子荧光法测定硫化钠溶液中砷的分析方法。文章进行了碘离子、碘单质、钠离子对砷测定的影响试验,确定了碘、盐酸、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的用量,以盐酸作载液、硼氢化钾作还原剂,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砷含量。工作曲

  摘要:砷元素作为镍电解系统溶液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其含量的高低影响镍板的品级率。通常在镍系统净化的除铜工序中加入大量硫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铜,为避免硫化钠溶液引入过量的砷,需要对硫化钠溶液中砷含量进行分析。文章以碘单质为氧化剂,氧化硫化钠溶液中的二价硫离子,形成硫单质,过滤除去沉淀,建立了原子荧光法测定硫化钠溶液中砷的分析方法。文章进行了碘离子、碘单质、钠离子对砷测定的影响试验,确定了碘、盐酸、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的用量,以盐酸作载液、硼氢化钾作还原剂,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砷含量。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在0~50μg/L时,相关系数可达到0.999 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6.55%~8.2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5.0%~109.0%之间,满足分析要求。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谱法;硫化钠;砷

  0引言

  硫化钠作为沉淀剂常用于镍系统净化中的除铜工序,为避免硫化钠溶液引入过量砷,需要对硫化钠溶液中砷含量进行分析。查阅资料,硫化钠的分析采用国标GB 10500—2009《工业硫化钠》,分析项目为硫化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铁、水不溶物、碳酸钠,没有砷的分析方法。由于硫化钠溶液中大量硫离子的存在,参照企业标准分析砷时,加入盐酸后会生成大量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酸,同时伴有硫化氢气体逸出,无法直接采用原子荧光法来测定其中砷含量,而且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硫化氢气体,危害人体健康。现有的测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对分析检测的需求,因此,在外购原料硫化钠杂质元素检测中需要一种新型的、准确的分析技术和方法。

  查阅资料,银离子可与硫离子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沉淀,经过过滤去除水样中大量硫离子,从而消除砷测定中大量硫离子的干扰,但由于水样中硫化物含量一般为160~450 mg/L,而硫化钠溶液中硫含量约为40~60 g/L,含量远高于水样中硫含量,加入盐酸后仍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方法不能完全消除硫化钠中的硫离子。而碘单质氧化性大于硫离子,所以以碘单质作氧化剂,可与硫化钠中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过滤除去沉淀,消除了硫离子对原子荧光法测定的干扰。通过碘离子、碘单质、钠离子对砷测定的影响试验、精密度试验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硫化钠溶液中砷含量的分析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均满足分析要求。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试验所用酸均为优级纯,固体试剂为化学纯,所用水为符合GB/T 6682—2009《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规定的实验室二级水。

  1.2试验方法

  1.2.1根据980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仪器所推荐的条件作为本试验的仪器工作条件

  980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工作条件,如表1所示。

image.png

  1.2.2工作曲线的绘制

  依次移取砷标准溶液Ⅱ0 mL、1.00 mL、2.00 mL、3.00 mL、4.00 mL、5.00 mL于一组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6 mL浓盐酸,10 mL 10 g/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砷标准系列溶液。溶液中砷浓度依次为0μg/L、10.00μg/L、20.00μg/L、30.00μg/L、40.00μg/L、50.00μg/L,于原子荧光光谱仪上按设定的工作条件测定,绘制出工作曲线。

  根据表1所示参数,以砷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绘制砷工作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8,如图1所示。

image.png

  1.2.3样品分析

  移取5.00 mL样品置于250 mL小烧杯中,加入2.5 g碘,反应10 min后,将溶液用滤纸过滤到100 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3次。滤液中加入16 mL浓盐酸,20 mL 10 g/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原子荧光光谱仪上按照表1工作条件,以5%盐酸溶液为载流,2 g/L硼氢化钾溶液为还原剂,测定样品荧光强度值,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出相应浓度。

  2试验结果及讨论

  2.1碘加入量的选择

  经原子吸收测得硫化钠中Na含量为60~80 g/L,则5 mL样品中Na含量为0.30~0.40 g,S含量为0.21~0.28 g,通过离子反应方程式:

  S2-+I2=2I-+S↓(1)

  计算出使S2-完全沉淀至少需要1.7~2.2 g碘。由于硫化钠溶液中Na含量多为70 g/L,现以最高量80 g/L Na含量为例进行以下试验。

  分别移取5.00 mL硫化钠溶液于5个250 mL小烧杯中,分别加入2.0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g、2.9 g碘单质,反应10 min后,将溶液依次用滤纸过滤到100 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3次,滤液中加入16 mL浓盐酸、20 mL 10 g/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试验现象及测量数据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碘单质加入量大于2.3 g时加入浓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为保证样品中硫离子完全沉淀,选择碘单质加入量为2.5 g。

image.png

  2.2 I2对测定的影响

  由于反应中加入过量碘单质,且反应后溶液呈紫色,说明溶液中有碘单质剩余,根据理论计算,碘的过量约在0.3~0.8 g之间,需研究碘的存在对砷测定的影响。试验选取在10μg/L、30μg/L和50μg/L的砷标准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碘测定其荧光强度,观察碘单质对测定影响,数据如表3所示。

image.png

  表3结果表明,过量的碘单质,在加入盐酸时,溶液为紫色,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时,紫色消失,溶液为无色,过量的碘单质被还原,I2对测定无干扰。

  2.3 I-对测定的影响

  碘单质与硫离子反应后,生成碘离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碘单质,在反应完全后,也形成了碘离子。溶液中碘离子的含量约为5 g,研究碘离子对砷测定的影响。试验选取在10μg/L、30μg/L和50μg/L的砷标准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碘化钾测定其荧光强度,观察碘离子对测定影响,数据如表4所示。

image.png

  2.4 Na对测定的影响

  溶液中有大量钠离子,钠含量约在60~80 g/L,样品分取5.00 mL,待测样品中钠量约为300~400 mg,考察钠离子对砷测定的影响。试验选取在10μg/L、30μg/L和50μg/L的砷标准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NaCl测定其荧光强度,观察Na对测定影响,数据如表5所示。

image.png

  2.5盐酸加入量的影响

  分别移取5.00 mL硫化钠溶液于5个250 mL小烧杯中,加入2.5 g碘单质,反应10 min后,将溶液依次用滤纸过滤到10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8 mL、12 mL、16 mL、20 mL、24 mL的浓盐酸,加入20 mL 10 g/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观察加入不同量的浓盐酸对砷含量的影响,如表6所示。

image.png

  2.6硫脲-抗坏血酸加入量的影响

  分别移取5.00 mL硫化钠溶液于5个250 mL小烧杯中,加入2.5 g碘单质,反应10 min后,将溶液依次用滤纸过滤到100 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3次,滤液中加入16 mL浓盐酸,分别加入5 mL、10 mL、15 mL、20 mL、25 mL、30 mL的10 g/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观察加入不同量的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对砷含量的影响,如表7所示。

image.png

  由表7看出,加入5~30 mL的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荧光强度无明显波动,但加入10 m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时,将溶液中剩余碘单质还原,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所以选用20 m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为还原剂。

  2.7载液浓度的选择

  配制不同浓度的盐酸载液,测定10.00μg/L、30.00μg/L、50.00μg/L的砷标准溶液和硫化钠溶液的荧光强度,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盐酸载液浓度的加大,荧光强度变化不大,为使减少强酸对仪器、管路的腐蚀影响,载液浓度选为盐酸5%。

  2.8硼氢化钾溶液浓度的选择

  配制不同浓度的硼氢化钾溶液,测定10.00μg/L、30.00μg/L、50.00μg/L的砷标准溶液和硫化钠溶液的荧光强度,测定结果如表8所示。

image.png

  试验表明,硼氢化钾溶液浓度为15~25 g/L时,荧光强度基本不变;硼氢化钾溶液的浓度过低时,荧光强度偏低,是由于产生的活性氢太少使反应不完全;硼氢化钾溶液浓度过高时,荧光强度下降,是由于高质量浓度的硼氢化钾产生大量氢气,稀释了待测元素氢化物。所以硼氢化钾溶液浓度选择20 g/L为宜。

  3试样分析

  3.1方法的检出限及测定下限

  按试验方法,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用不加待测元素标准的试样空白连续测定11次,以测定结果标准偏差的3倍为方法检出限,以标准偏差的10倍作为该方法的测定下限。砷的检出限为0.390 mg/L,测定下限为1.300 mg/L。

  3.2精密度试验

  按试验方法进行精密度实验,平行测定11次,结果如表9所示。精密度数据表明,硫化钠溶液中砷的RSD分别为8.25%、6.55%,精密度良好。

  3.3加标回收试验

  按实验方法对硫化钠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如表10所示。数据表明,硫化钠溶液中砷的加标回收率在85.0%~109.0%之间,方法加标回收率好。

  4结语

  本文利用碘单质氧化性大于硫离子,以碘单质作氧化剂,与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通过过滤除去沉淀,消除了硫离子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硫化钠溶液中砷的干扰。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能满足硫化钠样品中砷的准确测定需求,同时为生产车间指导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硫化钠:GB/T 10500—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方永水.硫化氢在湿法炼锌铟萃余液净化除砷的应用研究[J].有色设备,2023,37(3):31-35.

  [3]洪正昉.砷测定中大量硫离子干扰的消除[J].环境保护,1996(1):22.

  [4]张海林,贾瑞强,商梦石.硫化钠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过程[J].矿产综合利用,2017(2):24-26,34.

  [5]陈锡钧,谢立纪.也谈硫化物沉淀法除砷的机理问题[J].硫酸工业,1983(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