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论文

2025-01-14 17:04:3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基于2011—2022年连云港市数字经济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构建包含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对连云港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优化,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其中,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项权重表明其在促进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展现更大的相关性。文章在系统分析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下,为促进连云港数字经济强市工程提供参考。
摘要:基于2011—2022年连云港市数字经济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构建包含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对连云港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优化,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其中,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项权重表明其在促进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展现更大的相关性。文章在系统分析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下,为促进连云港数字经济强市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连云港市;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发展水平
引言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深入把握新时代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才能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创新建设一系列政策机制,破除发展数字经济的障碍,提高数字经济的治理能力和竞争实力,将其融入到我国的经济社会中去,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数字经济之路。这是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中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连云港市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强市工程,紧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不动摇,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连云港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从现有文献看,关于数字经济的测度体系未达到统一。一方面,世界的信息差造就了认知和研究的差异;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灵活性使得测度数字经济变得更加困难。有文献认为,可以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估算数字经济规模,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连续5年对数字经济的界定、分类和估算进行了跟踪研究,从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和定价的数字化服务这三大部分衡量数字经济,测算美国数字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生产法的角度核算美国数字经济实际增加值。有学者对数字经济内涵进行了界定,基于其对数字经济的定义,采用增加值模型,从数字经济内涵指标出发,对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另有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的指标,利用熵值法或主成分分析法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赵涛等(2020)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两方面,采用互联网普及率、相关从业人员情况、相关产出情况和xxxx普及率四个方面的指标以及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魏丽莉等(2022)基于“数字经济”四化角度,结合数字产业、产业数字、数字治理以及数据价值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郭丰等(2023)基于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并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基础设施三个层面入手,对地级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开展了综合测度评价。赵静等(2024)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从数字基建环境、数字竞争环境、数字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建立指标综合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由此可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相较于已有研究,本研究基于熵权-TOPSIS评价模型,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四个维度构建14个指标测度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探究其优势与短板,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连云港市推动构建数字经济强市提供参考。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连云港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等。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会出现某些数据缺失的情况,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取了插值法等方法进行数据补充。
(二)指标选取
根据数据可获得性、借鉴众多学者构建数字经济指标的方法,并结合数字经济概念的内涵,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可获得性原则,建立衡量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确定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4个一级指标,以及xxxx交换机容量、互联网用户、互联网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互联网普及率、邮政业务总量、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企业数、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从业人员占比、工业企业每百人使用计算机数、快递业务累计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普通高等学校数量、高新技术产业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14个二级指标的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做好城市数字化转型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发展数字经济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数字基础设施,加强政府投资建设,实现数字基础设施效益最大化,这样才能赋能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主要选择从xxxx交换机容量、互联网用户、互联网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互联网普及率这4个指标来衡量测算数字基础设施水平。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信息通信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先导产业,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等支撑。具体而言,数字产业化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这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关乎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提升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水平。因此,在数字经济建设中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发挥其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和发展方向。主要选择邮政业务总量、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企业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占比3个指标表征连云港市数字产业化发展情况。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化转型的中心任务之一,包括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新的融合型产业模式。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产业数字化不断优化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智能决策。同时,产业数字化还能够改变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创造升级和转型的机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因此,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高效利用数据资源、推动农业、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才能不断支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选择工业企业每百人使用计算机数、快递业务累计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3个指标作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表现。
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健全数字资产、金融、创新体系,才能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选择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高等学校数量、高新技术产业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4个指标评价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与发展水平计算
为了综合测算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需要计算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常见的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其中,主观赋值法常通过定性的方式,依据专家经验及专业知识得出权值,再进行综合评价,常用的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德尔菲法等,而客观赋值法则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或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确定权值,再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的方法有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采用熵权-TOPSIS法,将熵权法和TOPSIS法有机结合,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应用TOPSIS法进行排名,从而获得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评价结果。
根据熵值法测算出连云港市各指标层权重,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和产业化的融合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影响力。由此可以得出数字化与产业的融合是决定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数字基础设施权重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权重的差别并不大,这说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经济环境的完善需要同步推进,并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级指标中,邮政业务总量、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占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所占权重较高。
江磊等提出熵权法依据接近度C大小能反映出各年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进行排序,故采用基于熵权-TOPSIS法来对选取的数字经济指标进行权数的计算并进行综合排序,来评价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中数字经济指标TOPSIS评价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在2011—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排序为C2011<C2012<C2014<C2015<C2016<C2017<C2013<C2018<C2019<C2020<C2021<C2022,并参考相关学者的做法,张容光等提出了一种通过对指标权重和标准化矩阵的处理获得标准化加权矩阵的方法,再通过利用公式计算出各评价对象之间的相对接近程度C。据此程度,可以将对象分为不同等级,本研究也根据该方法将连云港市数字经济水平按照表3的排序结果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见表4)。
可以看到,连云港数字经济的发展在2011—2019年期间主要处于低级和初级阶段,直到2020年才有了快速的中级阶段发展,随后在2021年和2022年才进一步发展到高级阶段。这表明连云港市近几年来通过城市数字化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数字经济发展阻碍,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最近三年来,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数字经济成为推动连云港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根据熵值法公式得到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各指标层测评得分,如表5所示,通过分析四个指标层得分,发现连云港市数字经济水平递增,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增加,说明该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之前的指标权重结果,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更需要依托先进技术不断持续完善,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更牢固的基础。数据显示,连云港市数字产业化水平得分增幅较大,进一步证明了其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增大,对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紧随其后的是产业数字化水平得分,这表明连云港市正在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但要实现全面数字化升级还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的评估,可以看出得分虽有逐年增长,但增速较为缓慢,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环境仍需要更加完善,还需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图1所示,结合熵值法计算的综合水平得分显示,2011—2022年的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优化,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2013年,连云港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高新区经济,以优惠扶持政策为引导,打造了新医药、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装备制造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促进创新与产业融合,加快了数字产业化的速度。2014—2019年增长较为平缓,连云港市逐步完善数字经济新措施,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进一步加快,邮政速递及信息通讯业呈现明显积极变化。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要素的广泛渗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逐步成为引领数字经济增长进步的方向。而近三年增长幅度更为显著,一方面,这几年政府积极推进数字服务进程,将数字化落实在教育、医疗、民政、人社、住建等方面,促进政务服务的创新;另一方面,数字经济逐步促进技术多样化,促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基础产业与数字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激发新的产业动能,带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连云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趋势也反映出连云港市正在积极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稳步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持续发展,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
二、对策建议
(一)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这样的基础设施可以提升数字化城市的基础能力和竞争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同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现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有线与无线一体化,加速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在提高带宽、加快传输速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传输质量和稳定性。从而为城市交通、能源、市政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而将大幅提升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加快推进各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速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着力推进数字贸易、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建设,同时支持农业数字化发展,发展平台经济、体验经济、微经济等多种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高质量的数字化发展格局。
(三)加大数字产业化发展力度
加大数字产业化发展力度,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要任务,实现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继续巩固基础产业发展优势,同时注重重点产业培育。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创意等产业,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具体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壮大新兴数字产业规模和能级。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训和引进,构建数字人才队伍,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助力更好地实现数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四)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水平
政府建立融合城市数据中台、部门数据分析、业务协同于一体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通过实现“数据同城化”,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政府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以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为核心,推进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五)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
加强数字经济在创新活动中的应用,以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深入推进相关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及核心产品。同时,发挥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数字科技创新载体的作用,推进数字技术创新港城建设,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之路,进而推动连云港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温珺,阎志军,程愚.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19(11):112-124.
[2]徐清源.美国经济分析局衡量数字经济的实践[J].中国统计,2022(10):37-41.
[3]向书坚,吴文君.OECD数字经济核算研究最新动态及其启示[J].统计研究,2018,35(12):3-15.
[4]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36(10):65-76.
[5]魏丽莉,侯宇琦.数字经济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39(8):60-79.
[6]郭丰,任毅.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J].环境经济研究,2023,8(4):74-94.
[7]赵静,栾甫贵.数字经济、研发要素流动与企业创新边界[J].统计与决策,2024(2):183-188.
[8]江磊,张佑印,张景全,等.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省域休闲体育竞争力评价及差异特征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0(6):113-123.
[9]张荣光,钱崇斌,王相悦.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效率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学海,2016(4):158-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