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建筑激励研究论文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建筑激励研究论文

13

2025-01-07 17:06:3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股权激励是激励约束中一种常见的市场化机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股权激励机制,随着国企新一轮体制改革,国家陆续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内上市公司开始普遍应用股权激励机制。建筑业是我国国有资产集中的代表行业,中国建筑是建筑行业中具有研究价值的上市公司。文章使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介绍中国建筑实行的四期股权激励计划,探讨中建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影响。文章通过选取评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因素指标,对中建股权激励政策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国企实行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使得股权激励成为深入改革的突破口。股权激

  摘要:股权激励是激励约束中一种常见的市场化机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股权激励机制,随着国企新一轮体制改革,国家陆续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内上市公司开始普遍应用股权激励机制。建筑业是我国国有资产集中的代表行业,中国建筑是建筑行业中具有研究价值的上市公司。文章使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介绍中国建筑实行的四期股权激励计划,探讨中建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影响。文章通过选取评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因素指标,对中建股权激励政策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国企实行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使得股权激励成为深入改革的突破口。股权激励将员工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有助于国有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设计科学合理且能够逐次深入的激励机制,使得企业的激励制度不断提升改进。结合企业战略采取持续的激励政策,能够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吻合。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且充分披露相关信息,激励政策在内部和外部得到监督,使政策能够实现设计的初衷。

  关键词:股权激励;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中国建筑

  前言

  现代化股份制企业的不断增多,使得资本家开始从经理人市场任用高级管理人员。为有效缓解高级管理人员的短视倾向,使其决策符合公司长远发展,产生了股权激励机制。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种常用措施,能否促进上市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研究。我国引入股权激励机制较晚,现阶段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较为细致和完善。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股权激励成为解决国企改革瓶颈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改善公司的发展状况,提升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多元化成长。

  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员工能够对企业发挥长期的作用。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是为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股权激励政策并不能直接解决这些问题,而是通过影响管理者在管理公司时的相关决策,最终达到企业的管理目标,促进公司长久稳定的进步和发展。

  一、中国建筑案例介绍

  (一)中国建筑企业概况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建筑总公司整体重组,成立于2007年12月,2009年7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1668。中国建筑作为我国“国之重器”十大品牌之一,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建筑行业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并且拥有完整的纵向产业链条。

  (二)激励方案介绍与实施效果分析

  1.中国建筑股权激励计划介绍

  截至目前中国建筑分别在2013年、2016年、2018年、2020年施行四期股权激励计划,目标授予对象主要为公司高管。

  四期股权激励计划均采用相同的解锁安排,授予日后设置禁售期两年,后三年解锁期分三批次匀速解锁。授予人数和授予股票数量如图1所示。

image.png

  2.四期股权激励方案的对比总结

  (1)四期股权激励方案对比

  根据中国建筑发布的相关公告可知,其已实施的四期激励计划均使用从A股市场回购的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主要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核心员工。设置相同的公司业绩指标对激励对象中的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包括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和净利润增长率,对于核心员工则设置相同的个人考核标准。前两期激励方案时间顺接,但后三期存在解锁时间重合的期间设置。政策实行的人数和规模不断增加,股权激励有效期从第一期10年的标准修改为后三期公告中的股东大会审核通过日至激励计划授予股票全部解锁日。设置的激励指标一、二期相同,后两期则不断降低。首期激励出现内幕信息操纵股票买卖的问题,公司在后三期进行自查。

  (2)四期股权激励方案的总结

  截至目前,中国建筑前三期股权激励已全部解锁,第四期股权激励计划已行至第二批解锁,预计2024年12月第三批解锁。公司在选取指标时能够综合考虑,构建较为完善和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对激励对象进行考核,能够按照公司当前发展状况调整指标数值。稳定的股权激励计划对激励对象传递正向信号,在公司内部提高激励计划认可度,提高激励对象完成目标的积极性。后三期设置自查程序于正式公布股权激励方案之前,遏制交易日前提前对股票进行买卖,作用在于规范股票交易和维护激励方案的权威。政策对于激励方案相关者的利益加强保护,保障激励对象的合法权益。股权激励方案涉及的股票均从市场回购,增加中国建筑股票流通,增强社会投资者信心。

  二、案例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分析

  (一)基于财务绩效的有效性分析

  1.权益净利率分析

image.png

  权益净利率概念定义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值关系,该比值能够综合反映公司管理层利用拥有资本盈利的效率。通过查阅中国建筑和中国中铁的公司年报数据得到图2,可以看出中国建筑的权益净利率相比中国中铁处于优势地位。中国建筑在2013—2022年的权益净利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上下波动,近十年权益净利率最高值分别是2013年的18.6%和2014年的17.7%,2015年开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首期股权激励计划显现出短期效果,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中建的权益净利率指标是下降的。中国中铁权益净利率在近十年较为稳定,在小范围内下降或上升。

  2.总资产净利率分析

image.png


  总资产净利率概念定义是公司当年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关系,比值能够表明管理者运用公司群补资产获得利润的能力。图3是中国建筑和中国中铁数值对比,中国建筑总资产净利率指标近十年均显著高于中国中铁,中国中建的总资产净利率自2013年先下降后略有上升,在2022年又继续下降,但能看出数值较为稳定。同行业的中国中铁则在2013—2019年持续上升,之后略有下降。从数值中可以得出中国建筑获得利润水平较高,内部经营管理能力可靠且资产使用能力良好,确保企业能够长期成长。中国建筑总资产周转率指标未得到显著改善,股权激励效果一般。

  3.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image.png


  总资产周转率指标主要体现了企业整体资产投入后转为收入的效率,反映企业运用资源获得利润的能力。从图4可知中国建筑总资产周转率指标的变动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在2018年达到最低值0.70。下降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建筑工程的周期在不断扩大,建筑周期的扩大势必会影响收入的计量,从而影响总资产周转率这一数值。随着建筑业务量承接的扩大,总资产周转率受到直接影响。中国中铁总资产周转率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在2022年达到最低值0.77。股权激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者行为,在总资产净利率持续下降后采取措施改善资产周转,使总资产周转率得以回升。

  (二)基于发展能力的有效性分析

  1.专利授权量分析

image.png


  建筑业原本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绿色建造、智慧化建造、数字化建造等科技创新的提出,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在加速发展。专利授权量作为企业研发产出的核心成果,可以用专利授权量来衡量中国建筑的研发产出能力及效率。如图5所示,能够看出在近十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增量可观,股权激励执行后在研发产出方面获得正向反馈。研发人员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提升了研发的产出量,研发效率较高。中国建筑的研发产出与公司实施的四期股权激励方案有一定相关性,公司增加了研发投入的整体资金数量,同时股权激励推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些措施深度激发了公司现有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在工作岗位能充分发挥智慧潜力,提高公司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大幅促进了公司在工程科技方面的发展。企业的创造力体现出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员工能更多地投入到企业研发中,研发投入为中国建筑带来了更多的科研成果。

  2.员工结构分析

image.png


  中国建筑四期激励方案针对公司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人员,从图6可知本科及以上的员工在公司人数总额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使得中国建筑员工学历在近十年显著提高。能够说明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得到了社会和员工的认可,薪酬制度和管理制度能够吸引更多专业型人才。中国建筑对公司人才十分重视,积极构建系统化人才队伍,公司内部的人才结构在激励过程中得到优化。中国建筑拥有的高层次员工所占比例增加,在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不断攀升,公布激励计划的后一年增幅均较大,与激励计划的进程保持较为一致的进度,据此认为股权激励计划对员工结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image.png


  中国建筑作为国有企业,拥有大量的国有资本,我国国有资本代表属于国家所有权的利益,是国内特殊的经济资源。为加强国有资本的管理,保证国家国有资本的权益不受到侵害,国资委、财政部设置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一方面,对我国国有企业在年末进行考核,判断企业经营过程中国有资本是否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避免在业务活动进行过程中,国有资本产生非必要损失。从图7可以看出中国建筑国有资本逐年增长,且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基本保持在111%以上,虽然在近十年间有所波动,但在非经济下行期间总体表现良好。说明中国建筑能够充分运用国有资本,控制能力不断提高,且达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这使得中国建筑可以长期保持其业务范围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内外扩展营业渠道,取得优势地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选取中国建筑作为案例,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对其在实施四期股权激励后十年(2013—2022)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出更加合理的有效性评价。一方面,通过财务绩效相关分析可知,实施股权激励对于公司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均未产生明显的长期改善效果,对于延缓其下降趋势有一定积极作用,股权激励对于公司的财务绩效未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发展能力相关分析可知,股权激励政策提高了高管的管理能力,能够保留公司内部的核心人才,并且完善企业的人才分布,促进企业的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建筑研发产出逐年增加,公司在同行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使公司长期发展有保证。中建股份激励计划的实行有助于公司优化人才结构,吸引并留住公司需要的人才,并且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公司运营和参与研发工作。中国建筑稳定保障国有资本使用和增值,股权激励对公司发展能力有明确的促进效果。

  二)建议

  目前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国企数量较少,原因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部分国企激励措施设计更加困难,部分资源垄断型国企无法辨别管理层对运营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建筑四期激励实施后的效果分析,对其有效性做出总结判断,此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和所属建筑行业实施股权激励提出可以借鉴的建议。

  1.设计科学合理,逐次深入

  中国建筑是建筑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国家2013年大力倡导股权激励时率先采取激励机制,经验的缺失使得激励计划需要根据实际施行情况做出不断调整和优化。股权激励的设计需要考虑外部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的影响和公司内部发展需求,构建相关的限售期、行权期、激励对象和考核参数指标。中国建筑四期方案均采用限制性股票,还可以考虑的模式有股票增值权和股票期权。相同的方式和指标使得有效性评价无法更加全面准确,公司在设计下期需要执行的股权激励方案时,应当根据治理结构的改变、所处的行业背景和政策环境等进行合理的调节。激励对象随着激励政策的开展在不断增加,要确保公司重要核心员工都覆盖在激励范围内,同时应当根据具体激励对象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来制定针对性的政策,以保证激励效果。中国建筑四期激励方案均采用相关财务指标,可能因盈余管理等行为造成影响激励对象考核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使激励方案不能达成预定目标。可以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构建非财务指标,综合考核激励对象经营成果,更加全面地评估企业的发展情况。

  2.结合企业战略,持续激励

  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愈发密切,战略实施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激励计划需要服务于企业战略,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建筑后三期股权激励存在期限重合的情况,使得二、三期激励计划对2017年重复考核,三、四期激励计划对2019年重复考核,其业绩在重叠期并未显著提高,企业激励成本却大幅增加。因此建议在制定多期股权激励计划时,要避免出现前后期激励计划时间重叠或空缺的情况,下期计划制定时对上期激励政策设定的人员情况和期限有所考虑,在保障激励方案连续性的前提下,使得激励方案成本能够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同时激励对象在多期方案中需要保证核心人员的连续性,使其能够持续积极地参与公司业务,避免出现短期决策倾向,这有利于长期地提升企业业绩。前后期激励计划的合理衔接增加了企业员工的认同感,使员工与企业站在相同立场,将企业战略真正从上而下贯彻落实。

  3.完善内部治理,充分披露

  公司的内部治理与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股权激励可推动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后三期激励计划要求在公告发布之前开展自查,自查作为一种自我约束并不能完全避免可能出现的内幕信息知情者提前买卖的行为。中国建筑可以建立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使得经营者行为受到合理的监督和约束,确保管理层行为合规。使经营者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产出,降低企业相关的代理成本费用,激励对象考核相关内容披露信息也有待完善,加强公司激励计划实施后考核信息的披露能够使利益相关者更加了解公司提高治理能力所做的努力和成效,敦促管理者提高内部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小克,邹芮.管理层股权激励、融资约束与企业金融化[J].会计之友,2023(13):92-98.

  [2]罗华伟,蔡琳雅,段华友.股权激励、功能定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22(9):78-83.

  [3]刘铃鑫.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有效性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0.

  [4]陈光煜.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以中国建筑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2(31):16-18.

  [5]路明月.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的影响效果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21.

  [6]王俊涛.国有企业高管激励、创新投入与高质量发展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

  [7]袁敏.首席执行官的股权激励计划研究——以特斯拉为例[J].财会月刊,2023,44(21):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