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高校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

高校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

4

2024-12-26 16:44:5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逐渐被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中,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并降低风险。文章旨在深入分析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逐渐被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中,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并降低风险。文章旨在深入分析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措施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高校财务活动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引入精细化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细节、过程和规范化,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推动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如何在高校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具备较强现实意义。

  一、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对企业或组织财务活动的全面、精准、细致的管理。具体而言,精细化财务管理强调对财务数据的准确把握和细致分析,注重财务流程的优化和规范化,关注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这种管理方式旨在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为企业或组织的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支持。

  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

  当前,不少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其没有对学校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和全面考虑,导致预算方案不够精确和合理。同时,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也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无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绩效考评功能欠缺。另外,目前许多高校的预算编制仍采用传统的增量预算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忽略了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和变化情况,使得预算方案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同时,预算编制内容往往只关注收支总量的预测和控制,而忽略了具体项目的细节和实际需求,导致预算方案内容较为片面。此外,预算编制工作需要全校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但是实际上许多部门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意识薄弱,导致预算方案缺乏实际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财务管理体制方面

  目前,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缺乏科学、规范、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这不仅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和无序,还使得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同时,由于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使得高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和规范流程,导致财务活动变得随意和无序,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高效、有序地进行。另外,财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告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得不到有效地保障。此外,权责不明确也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财务管理中,权责不明确会导致无法明确责任主体,也无法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这可能导致相关者在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无法追究责任,并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绩效评价体系方面

  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会使得财务管理的效果和效益难以得到客观、准确地评估,这不仅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整体的发展和进步。目前许多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过于简单,通常只关注一些表面的财务指标,如收入、支出等,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如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这种不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而且还会使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存在偏差。另外,有些高校在绩效评价中过于注重短期效益,忽略了长期效益,或者是过于注重总量指标,忽略了人均指标。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方法可能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短视和片面,无法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高校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注重细节和过程,追求标准化,强调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来降低企业或组织的成本,有效推动效益的提升。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一方面,高校要让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全校师生员工深入理解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意义,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高校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来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得到有效地组织保障。第二,重视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制订具体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第三,加强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监督和考核机制,对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取得实效。

image.png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财务活动、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财务风险,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高校应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如预算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等,确保这些制度覆盖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形成完整、系统的制度体系,为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提供制度保障。另外,高校还要进一步明确各项财务活动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针对具体的财务活动,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工作标准,使财务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规范进行操作,减少操作的随意性和差错率,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高校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使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监督和考核机制,对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果和水平。因此,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高校财务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路径。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和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培训和学习计划,通过专业知识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管理理念培训等多方面的培训教育,使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以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变化。另外,高校还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等方式,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此外,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资金、资产等敏感领域的职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较高。因此,高校应该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品质,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

  (四)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管理成本,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因此,推进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财务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路径。首先,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和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查询和报表生成功能,方便管理者及时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其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该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加强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防止财务数据被非法获取、篡改或泄露。最后,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测,并制定防范措施,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

image.png

  (五)强化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措施之一。高校重视绩效管理工作的加强,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估和考核校内各项财务活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和评估标准,对学校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核。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流程,确保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另外,绩效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对过去财务活动进行评估和考核,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因此,高校应该加强绩效结果的应用和反馈,将绩效结果与资源分配、预算安排、项目管理等方面挂钩,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馈绩效结果,帮助其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改进和提高提供有力支持。由于绩效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复杂度高的工作,需要重视对其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强化绩效管理等多种措施,来有效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洋.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8(23):128-129..

  [2]李亚平.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3):171-172.

  [3]殷俊.基于精细化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7(27):178-179.

  [4]鹿洪霞.基于精细化管理的高校财务管理探究[J].财经界,2017(8):82-83.

  [5]刘日晴.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学家,2019(13):137-138.

  [6]焦磊.高校内涵建设财务管理精细化探讨及实现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20(4):131-132.

  [7]朱毅芬,黄挺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建设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8,30(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