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下的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策略论文

2024-11-05 16:29:4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文章阐述了企业业财融合和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包括精细化财务管理意识不足、业财融合制度不够健全、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不足、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性不足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基于此,文章结合业财融合理念,提出了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包括增强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完善业财融合制度建设、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展开全面的预算管理。通过实施这些策略,企业可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文章阐述了企业业财融合和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包括精细化财务管理意识不足、业财融合制度不够健全、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不足、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性不足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基于此,文章结合业财融合理念,提出了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包括增强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完善业财融合制度建设、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展开全面的预算管理。通过实施这些策略,企业可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业财融合;精细化财务管理;财务风险防控;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业财融合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强调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文章将深入探讨业财融合下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一、业财融合的内涵
业财融合是指将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有机结合,打破传统财务管理的“事后监督”模式,将财务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同步进行,最终达到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让财务不再仅仅是“算账先生”,而是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将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财务支持和决策依据。业财融合强调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深度整合,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流程整合、目标一致和人员互动四个方面。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深度整合,业财融合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是指企业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和技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的管理,以实现财务目标,提高企业效益。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对财务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管理,从成本控制、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成本精细化管理、资金精细化管理、风险精细化管理和绩效精细化考核四个方面。
三、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常见问题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许多企业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认为财务管理就是做好账务处理、报表分析等基础工作,对成本控制、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意识上的不足会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目标导向,难以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资金运营、风险防范等精细化管理工作,最终影响企业整体效益。例如,一些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成本构成、成本来源、成本控制目标的深入分析,导致成本管控工作流于表面,无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此外,一些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认识也比较传统,缺乏对资金周转率、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成本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导致资金管理效率低下,资金使用成本较高。
(二)业财融合制度不够健全
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但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来支撑,导致业财融合难以真正落地。缺乏明确的组织架构、信息共享机制、流程整合方案和人员协作机制,导致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信息壁垒依然存在,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例如,一些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信息共享机制,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无法有效地进行整合和分析,导致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影响决策的科学性。此外,一些企业缺乏明确的流程整合方案,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之间存在脱节,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成本控制难度加大。
(三)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不足
当前,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财务风险也日益增多。但许多企业对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预警机制,导致财务风险管理能力较为薄弱,一旦出现财务风险,难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例如,一些企业缺乏对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的全面识别和评估,导致对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此外,一些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一旦出现风险,难以有效地进行应对,导致企业蒙受重大损失。
(四)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性不足
一些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理念的探索,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例如,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财务数据处理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此外,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缺乏数据分析和模型应用,难以进行科学决策。例如,一些企业在财务分析中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无法有效地识别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和风险。此外,一些企业在财务决策中缺乏数据模型的支撑,导致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决策效率低下。
(五)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
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例如,一些财务人员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理念,难以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工作。首先,一些财务人员缺乏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难以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和决策。例如,一些财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方法不够了解,难以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此外,一些财务人员缺乏数据分析能力,无法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难以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和风险。
四、业财融合下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现代财务管理意识
增强现代财务管理意识是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前提。企业领导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从传统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并将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的战略决策、业务运营和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中。企业需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从传统的“算账先生”转变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将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财务支持和决策依据。同时,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培养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其次,企业还应树立成本意识,强化成本管控理念,将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对成本构成、成本来源、成本控制目标的深入分析,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再次,企业需要重视资金管理,加强对资金周转率、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成本等的深入研究,制订合理的资金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最后,企业还应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和预警能力,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财务安全。
(二)完善业财融合制度建设
完善业财融合制度建设是实现业财融合的关键。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信息共享机制、流程整合方案和人员协作机制,打破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形成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首先,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岗位负责业财融合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避免职能交叉和责任不清。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通,避免信息偏差导致的决策失误。例如,企业可以建立数据仓库,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整合在一起,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再次,企业需要制订科学的流程整合方案,将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流程体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例如,企业可以将采购、销售、生产等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整合起来,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减少手工操作环节,提高财务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最后,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加强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信息交流和经验共享。例如,企业可以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分享工作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支撑,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和共享,提高财务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支持。具体而言,企业可以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例如,企业可以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整合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运作,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和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例如,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企业的销售数据、成本数据、资金数据等,识别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和机会,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供支持。企业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财务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总之,加强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开展全面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核心,能够实现对成本、资金、利润等的有效控制,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目标。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预算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例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将预算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预算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例如,企业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从零开始对每一项预算进行编制,避免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企业还可以采用滚动预算方法,定期对预算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预算的灵活性。其次,企业要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预算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例如,企业可以建立预算执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调整。最后,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将预算目标与绩效考核指标紧密结合起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激励员工完成预算目标。例如,企业可以将预算目标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完成预算目标,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五、结语
业财融合下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应积极拥抱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将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只有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满静.探索企业业财融合的优化路径[J].商讯,2023(24):116-119.
[2]肖际灿.精细化管理下企业成本管控探讨[J].会计师,2023(15):58-60.
[3]王学功.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18):188-190.
[4]李慧芳.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5):191-192+195.
[5]何方.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财务管理精益化转型研究[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23,33(4):5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