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论文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论文

5

2024-08-14 10:25:15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实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实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大数据和会计专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则是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的核心。然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往往难以满足大数据与会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了“1+X”证书制度,旨在通过证书考试来补充和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一制度的推出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学徒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探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研究目的和意义

  “1+X”证书制度是指在高等教育中,除了学历证书外,还可以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学徒制度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结合,运用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技能的人才。该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image.png

  (1)适应社会需求。通过研究与实践项目,可以培养出具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技能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于该领域人才的需求。

  (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该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仅仅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学徒制度,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真实的业务场景,培养实践能力,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4)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获得多个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明其具备了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增加了其就业的机会。

  (5)推动教育改革。该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通过学徒制度培养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2“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与内在契合点

  2.1“1+X”证书制度的意义和特点

  (1)提升就业竞争力。传统的学历证书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而“1+X”证书制度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加就业的机会[3]。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以证明学生在特定领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对于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适应产业需求。通过“1+X”证书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在校学习的同时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

  (3)强化实践能力。学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需要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传统的理论学习相比,“1+X”证书制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4)教育与职业结合。传统的学历教育与职业之间脱节,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进行额外的培训和学习。而“1+X”证书制度可以使教育与职业更加紧密地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获得与职业相关的实际技能,更好地迎接就业挑战。

  2.2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人才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应用:

  (1)职业技能培养。现代学徒制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与专业人士一起工作和学习,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和参与实际工作。这种实践操作的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其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职场。

  (2)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学徒制度中的学生需要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解决复杂的问题。

  (3)职业导师指导。学徒制度中,学生会有一位职业导师指导和辅导他们的学习和实践。导师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指导学生的职业发展。

  (4)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徒制度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面临各种实际问题,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来解决[4]。

  2.3“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

  (1)职业技能培养。通过“1+X”证书制度,学生可以在校学习的同时获得多个职业技能证书[5]。与此同时,现代学徒制可以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导师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将两者结合,学校可以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提供更全面的职业技能培养。

  (2)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现代学徒制注重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而“1+X”证书制度则提供了多个与专业相关的证书选择。通过融合,学生可以在学徒制度中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并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培养跨学科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代学徒制强调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1+X”证书制度可以提供具体的实践操作和项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导师指导和职业素养培养。现代学徒制中的导师指导和职业素养培养可以与“1+X”证书制度结合,让导师在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和辅导。导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证书所涵盖的知识和技能,指导他们如何将证书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意识。

  3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学徒制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认证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参与者选择与招募。确定参与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学生和企业合作伙伴,并制定参与者的选择标准。例如,可以选择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企业合作伙伴。

  (3)学徒制度设计。本专业与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德勤财智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志诚顺威财税策划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合作,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教学理念,确定学徒制度的基本框架和操作方式。包括学徒的招募和选拔机制、学徒期限和周期、学徒与导师的配对和指导方式等。同时,要明确学徒制度中的实践环节和理论学习环节的比重和安排。

  (4)实践环节设计。在学徒制度中,安排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对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可以安排学生参与数据分析项目、财务报表分析、风险管理等实践活动。

  (5)理论学习环节设计。除了实践环节,学徒制度中也需要安排一定的理论学习环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可以包括相关的课程学习、学术讲座、案例分析等。理论学习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帮助他们理解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6)导师指导。在学徒制度中,学生需要有导师进行指导和辅导。导师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也可以是学校教师或行业专家。导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他们在实践中的学习和成长,同时传授职业素养和经验。

  (7)职业技能认证。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结合“1+X”证书制度,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认证机会。

  (8)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表现、职业技能证书获得情况等,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通过数据分析,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培养效果,以及学徒制度对于学生的影响。

  (9)评估与改进。建立评估机制,对学徒制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表现、职业技能证书等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学徒制度,提升培养质量。

  4结论与展望
  4.1研究结论总结

  (1)职业技能提升。学徒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参与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2)综合素质发展。学徒制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与导师和企业合作伙伴的互动,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为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企业满意度和评价。企业对学徒制度中学生的评价普遍较高。学徒制度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色,对企业业务的贡献受到肯定,给企业带来了实际的效益。

  (4)学生和教师反馈。学生对学徒制度普遍持有较高满意度,认为学徒制度提供了实践机会和与专业人士合作的机会。教师也认为学徒制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5)整体效果和可持续性。研究与实践项目的整体效果较好,能够满足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学徒制度能够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image.png

  4.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1)学徒选拔机制不够科学。学徒选拔过程中,仅仅依据在校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来进行选择可能不够科学。可以考虑引入面试或实践测试等环节,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确保选取适合学徒制度的学生。

  (2)实践环节与理论学习应保持平衡。学徒制度中的实践环节和理论学习环节应该保持良好的平衡。有时候实践环节可能过于繁重,导致理论学习不足;有时候理论学习可能过于被重视,实践机会不足。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实践和理论学习的比例和内容,确保二者平衡发展。

  (3)导师指导的质量和数量存在问题。导师在学徒制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至关重要。然而,导师的数量和质量可能存在不足。可以加强导师的培训,提升其指导和辅导能力;同时,可以增加导师的数量,确保每个学徒都能得到足够的指导和支持。

  (4)评估机制的完善。学徒制度的评估机制应该更加全面和科学。可以设计多维度的评估指标,全面评估学徒制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情况。

  4.3展望未来

  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学生得到企业的认可和肯定。该模式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积极意义,并具备较好的可持续性。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该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齐齐文库.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EB/OL].(2019-03-04)[2023-04-09].https://wenku.so.com/d/9 1bea33ee0749f95dff162c0790ddbb9

  [2]韦玮.“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广西教育,2020(11):110-113.

  [3]范桂丹.线场模式下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1(12):68-69,74-75.

  [4]黄春胜.论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对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4-5.

  [5]陈露,林绚琛.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借鉴[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5):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