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分析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分析论文

2

2024-08-06 11:44:53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关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单位廉政建设,也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审计监督有待提升等,需要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文章立足行政事业单位,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展开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改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现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

  编者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关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单位廉政建设,也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审计监督有待提升等,需要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文章立足行政事业单位,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展开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改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现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完善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的作用

  (一)有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发展

  财务内控是事业单位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积极措施,并将其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能够让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保障各个部门工作的效率,进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发展,这也能够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形成良性循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激发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建设[1]。

  (二)有助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

  近年来,我国十分关注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工作,加强廉政建设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也可以让各部门管理层人员落实好管理工作,发挥自身的职能,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建设献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建设财务内控制度,弥补原有财务内控制度的不足,能够对各个部门人员的事前、事中、事后工作进行有效规范,可以更好地堵住各部门人员的违法漏洞,对各部门人员也可以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促使事业单位各部门人员能够在规章制度的规范下科学开展财务内控管理工作。

  (三)有助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财政资金是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这笔资金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建设以及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做好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一方面,能够促使财政资金落实到位,更好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这部分资金被挪作他用,真正地实现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管理。

005XpTbZly1hoypumf6aqj30u00u0h08.jpg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往往会存在很多风险,如果不能对这些风险及时预警和防控,往往会给事业单位造成更大的危机,也就是说财务风险管理是事业单位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如果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往往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在当前部分行政事业财务内控制度中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比如,在风险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针对潜在的风险建立预警机制,也没有针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出台相关的制度和解决策略,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一旦出现,往往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对行政事业单位造成更大的风险和影响。针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方面存在的不足,事业单位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将行政事业的风险及时控制住[2]。

  (二)内部审计监督有待提升

  内部审计机构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部门,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内部审计机构缺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审计监督,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开始出现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缺乏。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更多人员关注事后监督,缺乏对前期行政事业单位工程预决算、合同管理以及设备采购等方面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虽然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并设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没有为内部审计部门和机构赋予更多的监督权力。因此,在今后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中,应该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监督能力,让内部审计监督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到有效落实。

  (三)专业化内控人员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通过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调节、控制、指导和约束,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内控人员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未设置专门的财务内控部门,也没有专门的内控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进行控制,这不仅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第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比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人员针对新出现的经济业务往往不知道从哪些地方入手,这就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新出现的经济业务不能更好地作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往往会受到政府行为、地方行为的干扰和影响,这就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人员在职责方面分配不清晰、不规范,在财务内控流程上也会更加繁琐,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质量和水平,这都需要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

  (四)会计信息化需完善

  会计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会计信息化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融合,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方面探索取得的新成就。但是在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会计信息化应用不足,没有将会计工作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导致财务内控效率明显降低。另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大致相符就可以的思想,错误的思想影响工作方式的落实,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也相对较低。在今后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人员只有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才可以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3]。

  (五)内控环境有待优化

  良好的财务内控环境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内控的有效性,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往往会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而目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环境方面还有待优化和升级,影响了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尚未足够重视和关注财务内控的环境,管理层在管理方面也没有向财务内控做更多的倾斜,这都为财务内控的发展埋下安全隐患。只有在今后工作中营造财务内控环境,积极支持和关注财务内控环境营造,才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的有序发展。

005XpTbZly1hoypump1caj30u00u0dvj.jpg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完善措施

  (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能够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道路上的风险,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积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人员要树立风险防控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一系列财务内控工作往往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作为财务内控人员要意识到这些风险可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造成的危害,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关注,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采取风险防控措施积极应对,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要采用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成本管控手段。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现金流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使用,并实行财务统一管理、资金统一安排,严格用款计划,调整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结构比例,减少对流动资金的占用,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工作得到有效地控制[4]。

  (二)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水平

  针对当前内部审计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行政事业单位要从内部审计监督入手,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让财务内控工作得到改善,促使每一笔财政资金都可以用在关键地方,带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和控制部门,由专业化人才专门从事财务内控工作,这样不仅能将财务人员从复杂的工作流程中解放出来,也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质量。在必要的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赋予内审部门和内控部门一定的权利,让其利用职权对当前的财务管理和内控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外部审计监督工作。外部审计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进行内部监督和审计,实现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和外部控制深入结合,共同致力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在各方力量的支持和推动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水平将会得到明显地提升[5]。

  (三)壮大专业化内控人员队伍

  内控人才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内控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如果人们能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加强内控人员队伍建设,将会让内控人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内控人员培训体系建设,为内控人员提供上升和发展的舞台。在人员培训体系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明确人员培训的具体内容,规范培训流程,优化培训方式,保障培训工作的有效性。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鼓励内控人员走出去。比如,鼓励内控人员到不同的城市,学习发达城市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宝贵财富,这能够有效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第三,创新人员培训方式。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积极组织财务内控人员进行实践,让财务内控人员真正地参与到财务内部管理中,这样可以在实践中总结财务内控经验,保障财务内控的有效性。

  (四)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性,相关部门人员要积极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财务内控水平。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大在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保障财务内控和财务管理工作能有序地推进。因为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技术设备的支持,并且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所以才能够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现代会计系统的应用,借助信息系统在财务内控等方面的优越性,将财务内控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也可以保障财务内控的实效性。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财务内控人员信息化素养培训,比如,为财务内控人员讲解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树立信息意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6]。

  (五)优化内控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优化内控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各个部门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工作,并且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送给财务内控部门,让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管理,让财务内控可以实现信息的沟通与共享。第二,建立单位文化。单位文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相对稳定,单位人员可以积极建设财务内控的文化,让行政事业可以在良好企业文化的引导下积极做好财务内控工作。

  四、结语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开始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事业单位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能够起到权力制衡的作用,还能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事业单位有关部门应该针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展开深入研究,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能够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7]。

参考文献

  [1]尹衡京.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3(11):73-75.

  [2]周银玉.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思考[J].大众投资指南,2023(11):71-73.

  [3]田秋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会学习,2021(21):191-192.

  [4]田秋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2021(5):99-100.

  [5]杨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大众投资指南,2020(5):141-142.

  [6]黄智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市场,2019(36):145-146.

  [7]张磊.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