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Borda法探究宁波舟山港发展评价重要指标及发展对策∗论文

2024-07-01 15:01:14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当今港口的发展面临着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以及航运业合并潮带来的新挑战。宁波舟山港毗邻长三角,同长三角各港口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发展。当下浙江政府出台了有力政策,助力宁波舟山港成为国内一大重要港口,但从长远来看,宁波舟山港依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文中通过构建港口评价的指标体系,将模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Borda法相结合,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的计算并排序,探究宁波舟山港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并基于计算结果对宁波舟山港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摘要】当今港口的发展面临着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以及航运业合并潮带来的新挑战。宁波舟山港毗邻长三角,同长三角各港口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发展。当下浙江政府出台了有力政策,助力宁波舟山港成为国内一大重要港口,但从长远来看,宁波舟山港依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文中通过构建港口评价的指标体系,将模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Borda法相结合,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的计算并排序,探究宁波舟山港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并基于计算结果对宁波舟山港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Borda法;评价指标;港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进行考察时强调,港口是基础性的,同时也是枢纽性的设施,更是推动社会经济有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当前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融合与发展是大势所向,其中的航运物流、港口建设两个要素更在推动着经济稳定发展,港口的作用在各方面发展中慢慢显露。各港口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形势,将港口一体化置于大势所趋的地位[1]。当前浙江政府一号工程引导着港口物流发展,宁波舟山港立足新方位、把握大逻辑,按照“对标国际一流、保持全国领先”的目标定位,结合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将自身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强港。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稳定发展,港口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严峻的形势使数字化改革[2]成为解决港口未来发展问题的关键举措。而由于传统体制的发展使得宁波舟山港在物流的统筹规划和精细化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多式联运协调发展仍处于困难阶段,宁波舟山港的未来发展受到阻碍[3]。因此在时代经济大背景与自身所处的形势下,宁波舟山港要保证未来持久稳定的发展,就应该加快融入港口一体化进程,并朝着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不断努力,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则需要深入研究。
为了探究影响港口发展的重要指标,助力宁波舟山港跻身世界强港之列,本文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层次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而后使用模糊Borda法,将权重应用于指标集合,以得出每个指标的模糊得分,使得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和排序纳入综合考虑,最终基于计算结果为宁波舟山港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1模型选择和构建
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评价宁波舟山港的发展水平时,理想的综合评价应充分考虑各指标对于港口发展程度的关联性,然而在港口发展程度评价体系中,实际选择的评价指标与发展程度的关联性往往是模糊的。因此,本文在选取相应评价指标时对于特征含义不明、不能精确确定发展程度,或是量化数据模糊的部分指标进行了一定取舍,以最大程度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考虑到以上情况,本文从港口经济情况、港口宏观环境、港口建设情况和港口营运条件四个维度来构建宁波舟山港港口发展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表1)。
1.2模糊层次分析法
1.2.1构建模糊判断矩阵并计算各层指标权重
在模糊判断矩阵中,我们通过标度对两两因素进行重要性的比较,根据标度方法,将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打分,从而得到比较判断矩阵。为了使决策判断定量化,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采用九级标度法进行专家评分,其中rij(i,j=1,2,3.…,n)表示第i个元素ai与第j个元素aj相比较的重要性程度;若rij=1,表示ai与aj同样重要;若rij>1,表示ai比aj重要;若1>rij>0,表示aj比ai重要。
计算指标权重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判断矩阵的行元素按行相乘
第二步:分别对以上所得结果开n次方根
第三步:将方根向量归一化,得到权系数向量
1.2.2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根据以上指标权重计算得到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
从而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
一致性指标CI接近于0,说明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CI越大,不一致性越严重。为了衡量CI的大小,此处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2)。
根据CI和RI求解CR:
当CR<0.1时,认为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此时可用A的特征向量开展权向量计算;当CR>0.1时,需要对判断矩阵A进行修正。
1.2.3计算结果
依上述步骤得到各层权重结果如表3所示。
各层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构建是合理的。
1.3模糊Borda法
模糊Borda法将上述所得权重应用至各指标合集,对模糊得分进行解模糊化处理,获得各指标的具体得分得出组合权重,最终根据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组合权重,进行港口发展程度的分析和评价。在模糊Borda法中,拥有较高得分即较高权重的指标被认为是较为重要的指标,可以作为评价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使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1.3.1模糊Borda法计算权重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计算隶属度
第二步:计算模糊频数
第三步:将排序转化为得分
第四步:计算模糊
第五步:计算相对权重
1.3.2实例计算
记专家对指标Dp(D取A表示一级指标,D取B表示二级指标,D取C表示三级指标)的打分结果为Bm(Dp),其中m=1,2,…,n表示指标的不同属性,该属性指不同类别的专家。m表示属性的种类且本文中m=3。p=1,2,…,n表示指标的个数,本文中p=19,评分标度同样采用九级标度法。
由于过程太长,此处仅列出二级指标的评分以及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计算得到二级指标各权重,如表6所示。
其他各级指标计算方法与上述一致,通过计算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后,将准则层与指标层权重进行线性加权相乘,可得出各指标的绝对权重。
1.3.3评价结果确定
采用先平均后线性加权和法将两种方法所得指标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得出宁波舟山港发展程度各评价指标的最终评价得分。经计算整理后,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7所示。
1.4结果解读
经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Borda法相结合的模型分析,得出了评价宁波舟山港发展程度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分和排名,由此可以得出于宁波舟山港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从而对于宁波舟山港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由上述结果可以得出,在评价宁波舟山港发展程度时,港口直接收益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其次是港口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情况以及集疏运网络。此排名结果结合了两种方法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宁波舟山港发展建议
2.1加强港腹互动,发挥积极带动作用
港口与腹地的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一是巩固优化省内腹地。宁波舟山港将进一步集聚各类资源要素,如港航物流、大宗商品以及航运服务等,推动形成以自身为主体带动周边支线集装箱港航线网络。同时从腹地出发,通过规划布局港口经济发展,将宁波舟山港的规划与周边腹地的城区经济联合,发挥港腹互动优势,依托港口地理位置优势,形成良好高效的港腹互动氛围。二是大力开拓“四沿”陆向腹地[4]。转变腹地发展方向,以沿海、江、铁路、运河为着重点,完善建设服务于长三角以及辐射中西部的腹地揽货体系。三是通过转换运输方式扩展腹地范围,结合发展形势改变原有的货物结构,调整之前不匹配的各港口协作功能运转,积极加强宁波舟山港与船公司、铁路等部门的合作力度,提高港口的物流服务水平,同时扩大经济腹地的范围[5]。
2.2响应政府号召,紧跟一体化发展潮流
一是在充分了解我们国家的体制和国情的背景下,从我们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国家出发,通过政府这个端点进行市场化地制度创新和沟通协调,以至于有足够能量打破传统体制的制度均衡,并且在这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将港口联动目标重点化,面对国内的各港口资源要取长补短,对于宁波舟山港则可以采取优化港口的功能布局、提高港口发展能力的方式[6]。
二是要推动发展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多式联运枢纽港,以宁波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为依托,转向浙北内河联运市场为重点,并且要加快构建地区大宗货物的江河联运体系,加快推动发展宁波舟山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
三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仅要合理规划布局宁波舟山港临港相关产业,进一步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相协同,还要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形成错位竞争、良性竞争。
2.3打造智慧化、数字化港口,建设国内国际一流强港
一是积极完善相关临港产业与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港口的数据运营、数字统计归集以及数字安全的建设效率,同步推进宁波舟山港的全球战略性资源配置中心建设安排[7]。二是着重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快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完善港口智能化平台一体化,持续促进数字资源系统发展和创新机制发展,实现港口信息的短时间交换,适当改革宁波舟山港重点领域。三是加强航运服务数字化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开发模式,打造“一中心两平台一生态”数字港航服务体系,并且纵深发展宁波舟山港的数字化改革,极力打造智慧港口示范应用场景以及安全港口,利用数字化、科技化、智慧化技术,加强对港口作业区域的监测,提升宁波舟山港的航运安全系数。
3结语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的综合性现代化深水大港,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将会注入更多动力。本文邀请多位港口物流方面的专家对宁波舟山港发展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找到了在评价港口时最为核心的指标,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探究宁波舟山港融入一体化滞阻的缘由,由此作为宁波舟山港未来进程中的发展重心,推动建设宁波舟山港智能化机制,推动宁波舟山港智慧港口和安全港口的发展,借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助力实现浙江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再提升,同时实现港口产业联动,资源互享,为国内其他各大小港口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董佩军.立足海洋特色加快创新突破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N].舟山日报,2023-06-08(001).
[2]严俊.提升我国港口数字化发展水平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23,38(04):3-5.
[3]胡铮,林杨,郑丹丹,等.数字化改革在港口安全中的实践研究—以宁波港域为例[J].中国水运,2022(09):21-23.
[4]刘超.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
[5]贺向阳.宁波舟山港参与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建设的方向与重点[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0(05):34-37.
[6]宓红.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及启示[J].对外经贸,2018(10):92-94.
[7]孙佳会.长三角港口群-城市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