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融通的《智慧物流设施与设备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2024-06-19 10:45:42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文中依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岗位方向(仓管员、信息员、设备操作员),对接物流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与需求,引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宁夏物流行业赛(“运输业务设计与运营”“仓储管理作业”)相应赛项内容,以“岗课赛”深度融通为原则,对《智慧物流设施与设备应用》课程进行内容重构与教学模式优化,从而实现立足岗位,以教促赛,培养出行业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摘要】文中依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岗位方向(仓管员、信息员、设备操作员),对接物流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与需求,引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宁夏物流行业赛(“运输业务设计与运营”“仓储管理作业”)相应赛项内容,以“岗课赛”深度融通为原则,对《智慧物流设施与设备应用》课程进行内容重构与教学模式优化,从而实现立足岗位,以教促赛,培养出行业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岗课赛”;智慧物流设施与设备应用;教学模式
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手段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物流装备也由传统的机械化向着专业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智慧物流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对智慧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有调查研究显示,院校学生缺少在职岗位人员的实践知识、专业技能、实战经验,与企业真实所需的职业能力不匹配,与企业岗位需求还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国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具有驾驭多区域工作和掌握多环节工作能力的高端物流人才,二是负责企业具体事宜的计划与指挥,具备某一领域具体管理经验的中端物流人才,三是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自动化的物流设施设备,懂得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知识,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并能够不断学习更新的高级技能型物流人才。综上,高技能型物流人才更符合物流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与目标,而如何培养高技能型物流人才也成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从《智慧物流设施与设备应用》课程出发,通过“岗课赛”融通的方式,以能够为物流行业培养出高技能型物流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1“岗课赛”融通的《智慧物流设施与设备应用》课程设计
1.1精准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
在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背景的影响下,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中,三校生与五年一贯制学生占比达到80%以上,其中90%的学生有物流相关专业学习经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同步学习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在理论学习方面,学生虽然对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了解,对知识的理解、分析以及综合应用的能力较为薄弱。在实践学习方面,学生喜欢操作,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实践过程中规范性较差,缺乏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综上,按照企业真实业务流程对应的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维教学目标(见表1)。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教学知识、能力、素质目标,采用混合式教学手段,进行分类培养和分层教学。
1.2“岗课赛”深度融合,重构教学内容
1 98依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岗位方向(仓管员、信息员、设备操作员),对接物流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结合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国家级)、运输业务设计与运营(行业级)、仓储管理作业(行业级)等赛项考察知识点,对《智慧物流设施与设备应用》课程进行内容重构并优化教学方法,具体内容见表2和表3。
1.3充分利用资源,创新理论与实践教学
针对理论教学模块,采用任务驱动和情景创设法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借助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理论教学中会通过增加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如:“连连看”小游戏等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习通平台任务”等辅助课前课后拓展,让学生不再畏学。针对实践教学模块,将优质硬件和软件资源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支撑,通过宁夏现代物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主体功能区拓展教学空间,利用VR实景化资源、自动化立体仓库、智慧无人仓、物联网技术应用展示中心、宁夏新百现代物流实践基地等校内外实践资源,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
1.4虚拟仿真教学,贯彻虚实结合理念
①人机交互。
借助虚拟现实仿真实训软件WMS(仓储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实景模拟的方式生动、直观地将一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展示出来,而且还能通过人机交互式实训,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工作任务,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加深学生对物流企业货物仓储管理的认识,提升学生对设备操作学习的积极性。
②身临其境。
利用VR设备,把物流企业的作业现场搬到了校内实训场地,并做了全新的展现,使同学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更深刻地理解物流作业流程。学生在场景中漫游,可以了解物流
企业区域布局情况与功能,以及主要业务、作业流程、设备属性,达到了实景化教学和沉浸式教学的目的,解决了企业设施设备真实场景塑造难度大及因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到企业现场参观学习的问题。
③还原企业现场。
借助智慧物流无人仓系统,在校内模块化还原企业智慧物流场景,从而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体验最新的企业级设备操作方式,更加贴近后续就业需要。
2“岗课赛”融通的《智慧物流设施与设备应用》教学实施
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手段,按照“导-学-练-评”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并将思政育人贯穿始终。
2.1导—课前任务导入
依托校内现有的实训资源,如自动化、智能化仓储硬件及软件,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设备等,结合物流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通过探究式教学将任务在课前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2学—课中学习新知
利用任务驱动、课堂讲授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融合微课示范与线上课堂练习等多种信息化资源,将有利于学生掌握复杂设施设备系统的概念及设施设备操作技巧与安全规范。如在讲解“叉车的操作与使用”实训项目时,结合丰富的动画和视频资源,让同学们认识叉车的结构功能、特点及操作规范;通过现场参观叉车设备、企业导师示范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2.3练—课中任务实施
对课程中涉及到的不同学习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案例讨论,或根据流程不同按岗位分工完成实训任务。如:为考察学生是否熟练使用仓储出入库设备,设置“重型货架仓库货物入库操作”这一实训任务,学生在实操前需分析完成实训任务的流程及岗位,并根据每一流程工作内容的多少确定人员数量并分配岗位。
2.4评—课中综合评价+课后反思总结
①课中综合评价。
通过“导-学-练”这三个环节,教师利用学习通评分及实操考核评分表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了过程性的评价结果;学生对照考核评分表在掌握实操要领的同时对其他小组的实操任务进行评分,形成了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的评价结果。
②课后反思总结。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评价。教师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课后反思总结,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均得到了提升。
3“岗课赛”融通的课程实施案例
以重型货架存储系统货物入库操作这一实训内容为例,按如下步骤实施“岗课赛”融通教学。
3.1确定实训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掌握重型货架存储系统的设备构成;能够掌握重型货架存储的优点及适用条件。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掌握重型货架存储系统货物的入库操作流程;能够熟练使用操作软件,在系统中下发入库指令;能够理解软件操作的每一项指令对应的硬件运行状态。
素质目标:养成规范使用机械设备的良好习惯;培养认真负责、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的默契态度;提高学生仓储信息化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3.2实训步骤梳理
①案例导入,根据案例布置实训任务。
案例:配送中心收到万事达商贸有限公司送来的一批货物,应供应商要求这批货物需要以托盘为单位存放在重型货架区,请选用合适的物流设备完成该批货物的上架入库作业。入库计划单如表4所示。
②介绍实训所需设备及流程。
完成此实训任务所需物流设备及流程如图1所示。
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岗位完成实训任务。
经分析讨论,本次实训涉及的岗位有信息员、仓管员、设备操作员,考虑流程工作内容,确定了4人一组开展实操。
④依据仓储入库项目评分表打分,进行实训考评。
实训考评内容包括对照考核评分表的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必要时可加入企业导师评价。
⑤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用于检验学生对此次实训任务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实训步骤及过程记录、实训中的收获、实训中的问题及建议等。
4特色与创新
4.1利用WMS、VR软件、无人仓系统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借助虚拟现实仿真实训软件WMS、VR等仿真设备不仅可以以实景模拟的方式将一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而且还能通过人机交互式实训,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工作任务,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加深学生对物流企业货物仓储管理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设备操作的积极性,达到了实景化教学和沉浸式教学的目的。此外,在校内模块化还原企业智慧物流场景,从而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体验操作最新的企业级设备,解决因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到企业现场参观学习的难题,更加贴近后续就业的需要。
4.2打破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实践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任务驱动环节开展实训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由校企双方联合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企业技能培养,强调“以学生岗位技能为中心”,既在学校学习物流设施设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又在企业学习智慧物流背景下的工作技能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3对接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以教促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中涉及到的地牛、重型货架、WMS系统、智慧无人仓等物流硬件与软件的操作分别设计并开展实训教学,为学生参加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熟练操作软硬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4.4多元化方式考评,提高实训评测科学性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线上平台数据和线下课堂记录作为多元化考评依据,定性、定量全过程综合考评学生,课程实训部分制定实操考核评分表,采用小组互评方式进行考核,在提高测评科学性的同时,及时了解各阶段学生学习表现和心理状况,随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4.5校企深度合作,全方位保障教学
依托校企共建“宁职-新百物流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聘请企业导师在企业现场演示指导学生练习物流企业设备,使学生掌握企业设备的操作技巧,这样既实现了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共享共用,又实现了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学生的目标,使学生能够成为物流企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向明.高质量物流人才到底怎么培养?又该往哪些方向培养?[J].物流时代周刊,2023.
[2]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5-10.
[3]王项奎,费伟.“1+X”证书制度下宁夏高职院校仓储配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22,46(7):177-180.
[4]林敏.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物流专业课程内容重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9):184-186.
[5]符瑜.“岗课赛证”融通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探讨—以《智慧仓储管理》课程为例[J].物流科技,2023,46(7):156-158.
[6]张秀青.慕课背景下高职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6,41(7):16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