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17

2024-06-13 14:23:12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农产品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文中通过研究寄递点在农村的优化布局来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文中将集合覆盖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考虑在合理的服务半径范围内,建立最小数量的寄递点,在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及方向。

  【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农产品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文中通过研究寄递点在农村的优化布局来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文中将集合覆盖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考虑在合理的服务半径范围内,建立最小数量的寄递点,在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及方向。

  【关键词】物流选址;层次分析法;集合覆盖模型;农村寄递物流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其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完善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由此可见,农村寄递物流在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以及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科学地选择农村物流的寄递网点,成为影响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在县乡村完善的重要因素。

  本文对国内外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建设进行分析,先利用集合覆盖法确定初步选址方案,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筛选出较优方案,以促进农村物流科学发展为主题,研究构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丰富“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为农村物流领域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村寄递点的选址是构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重要环节,选址位置是否合理会对物流运作效率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寄递网点,对完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结构、降低货运的运输流通损耗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内针对末端配送网点的理论研究也在逐步增加。在农村寄递物流路径优化方面,赵怡洁,杨丽莎提出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人口分布情况、业务单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设置快递网点[1]。雷德春,杨丽莎分析农村物流发展的问题后提出要依托县城和乡镇现有的快递处理场地等,建设县、乡区域寄递物流中心[2]。李卫涛在对河南省农村物流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阻碍农村物流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物流寄递体系不够健全,乡、村两级的配送中心及仓储节点设置较少,但是又不可能在每个村都布置物流网点,这样会造成农村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增加[3]。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在选址问题方面,万君,张泽熙等以建昌县为例,通过AHP法确定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后,运用TOPSIS法计算每个备选地址的正负理想解,从而选择最优的备选方案[4]。张媛构建辽中县乡村快递网点选址模型并利用改进灰狼算法进行求解,对辽中县乡村快递网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5]。欧阳浩星将集合覆盖模型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三福百货公司为例,对RDC选址进行研究[6]。姜大力,杜文在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及其现存选址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遗传算法构造选址模型[7]。占义芳改进了集合覆盖模型,并应用QSB软件求解,解决配送企业的选址问题[8]。Hendrick从消防局这一应急设施的选址问题出发,构建集合覆盖问题的目标函数,以消防站总数最少为目标覆盖所有的需求点[9]。

  综上所述,关于寄递点的选址问题,国内外的学者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选址模型。已有的成果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目前,农村配送点选址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一个县,但每个县发展情况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也不同,所以在其他县构建寄递物流体系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特别是在物流节点的规划和设置上需灵活调整。基于此,本文对镇坪县物流寄递点的选址进行研究,以服务半径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将层次分析法和集合覆盖模型相结合,提出一个简便实用且科学性强的方法,以期在缓解农村寄递物流中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同时,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2镇坪县现况分析

  2.1镇坪县基本概况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的东南部,大巴山北麓。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09°11′至109°38′、北纬31°42′至32°13′,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南与重庆市巫溪县、城口县毗邻,西北与陕西省平利县连界,即地处陕西、湖北、重庆这三省(市)的交界处。镇坪县东西宽约43公里,南北长约57公里,总面积约1503.26平方公里,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7868人。目前镇坪县下辖7个镇,分别是城关镇、曾家镇、牛头店镇、钟宝镇、上竹镇、华坪镇、曙坪镇。

  近年来,镇坪县的经济水平逐步提升,实现了较为迅速的经济发展。以近十年为例,镇坪县的经济指标呈现积极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据中经数据统计,近十年,镇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以2021年为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投资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达到230.4亿元,同比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89348.03万元,同比增长16.8%。在居民收入方面,镇坪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10.6%。财政收入方面,镇坪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04万元,同比增长6.4%。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镇坪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三次产业的比例也在逐步调整,2021年的产业结构比例为5.4:12.9:81.7。工业经济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以2020年为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亿元,利润0.92亿元。

  总体而言,镇坪县的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这表明镇坪县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镇坪县快递业务需求现状

  根据镇坪县人民政府报道,近年来,镇坪县立足限制开发区、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三区叠加”的基本县情,依托40万亩宜药林地资源,以中药首位产业为核心支撑,围绕产业链构建利益链、提升价值链,将1200余户市场主体、1.5万余户农户嵌入到中药产业链上,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以上,探索了一条以中药材“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布局、逐步发展的中药首位产业,形成了产业强、企业大、群众富、生活“甜”的良好态势。而中药材的采集和加工通常涉及大量的物流配送工作。快递行业可以为中药产业提供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包括集中采购地的配送、中药材的保鲜、货物运输等,提升产业的运营效率,因此寄递物流体系在镇坪县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2.3镇坪县寄递点现状

  当研究镇坪县寄递点时,应特别关注县政府所在地的乡镇。县政府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中心性,还承载着行政、商业和社会交流的功能。以该县市政府所在地为例,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网点构建策略。

  目前,城关镇的快递网点存在明显的布局问题。首先,网点的数量相对较少,与辖区内居民和企业日益增长的快递需求形成了不相称的局面,这导致居民在寄递和收取快递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其次,现有的网点位置分布不合理,所有网点都位于镇坪县人民政府周围,距离主要居民区较远,导致居民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取送快递不便。

  这种少且不合理的快递网点布局,对当地的经济活动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有必要对城关镇的快递网点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增加网点的数量,并合理分布在主要居民区域,可以有效提高快递服务的便利性,满足居民和企业日益增长的快递需求,促进城关镇的可持续发展。

  3基于层次分析法与集合覆盖模型的寄递点选择

  3.1层次分析法分析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一种多标准决策分析方法,用于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决策者在不同因素之间进行比较和权衡,以便量化和系统地评估备选方案的相对优劣,从而做出最佳决策。

  指标权重的判断采取专家评分办法,邀请十名具备一定权威专业级经验的专家对每个指标体系进行评分,将评价结果加以梳理与总结,形成评估矩阵,从而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将其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农村寄递物流网点的选址A;准则层为经济效益B1、经营环境B2和其他因素B3;指标层为辐射范围C1、农村人口数目C2、劳动力成本C3、租赁成本C4、运输网络C5、业务需求C6、商品特性C7、服务水平C8、政策环境C9、周边状况C10、设施与设备费用C11。层次结构评价模型图如图2所示。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其次,依据构造的层次结构评价模型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例小于0.1即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未通过,只有通过一致性检验方可确认综合权重。由于选取的部分指标没有评价标准,因此采取了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软件结合进行构造。

16.3.jpg

  通过上述判断矩阵,求出各级指标权重Wi,各指标的特征值λmax,一致性指标CI以及一致性率CR,并进行一致性判断。

  从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CR均小于0.1,说明各级指标都满足一致性检验。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结合上述多准则问题的重要性排序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检验,可以得出农村寄递末端网点各影响因素的总排序权重,子准则层C对总目标A的相对权重值W为(0.3008,0.1510,0.0585,0.0294,0.1715,0.0637,0.0167,0.0450,0.1061,0.0456,0.0118)T,即在寄递物流末端网点选址中,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为:辐射范围、运输网络、农村人口数目、政策环境、业务需求、劳动力成本、地理位置、服务水平、租赁成本、商品特性和服务配套设施。

  3.2集合覆盖模型的构建

  集合覆盖问题是一种广为人知的组合优化问题,其核心任务是在确保覆盖所有指定需求点的前提下,寻求使服务设施总建设成本最小化的模型。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离散位置的考虑,其中关键问题是要确定一定数量的供给点,以满足一组已知需求点的要求。这种问题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是物流规划,能够帮助确定最佳物流节点的位置,以实现高效的物流运营。其模型为: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其中,A(j)表示每个需求点集合,A={1,2,…,m};B(i)表示所有候选点集合,B={1,2,…,n};

  xi表示在i点建立寄递网点,yij表示寄递网点i到村庄j的距离;

  xi=1表示寄递网点位于i点,xi=0表示寄递网点布局在该点无法覆盖所有村庄;

  yij=1表示寄递网点i到村庄j的距离小于L,yij=0表示寄递网点到村庄的距离大于L;

  L表示合理的寄递网点间的距离。

  3.3求解思路

  第一步,通过实地调研,结合镇坪县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寄递物流网点选址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最终主要影响因素的总排序权值。

  第二步,列出各个村庄到候选寄递网点之间距离的表格。

  第三步,根据服务半径选出配送站构成的配送中心候选点x i。

  第四步,运用Excel规划求解对模型进行运算。

  第五步,根据计算结果,考虑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占比,计算所得结果的寄递物流网点建设成本。

  第六步,将所有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成本最低的寄递点建设方案。

  3.4案例背景分析

  目前,城关镇有邮政网点3个,中通和圆通两个品牌快递网点2个,各类末端取送点7个,仍不能满足近年来倡导助推的农村电子商务“一号工程”计划,而且镇坪县近年来积极探索“政府扶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迫切需要进行末端布局,以城关镇为研究实例形成的结果,也可同理推广运用到其他乡镇。

  经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城关镇分布着14个居民区和行政村,这些地区呈现一定的分散态势。尽管居民区域相对分散,但业务需求并未因此减少。各个村社仍然保留了村邮站或邮乐购网点,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邮件和快递需求。针对这种分散情况,在城关社区和蔬菜村各设置了2个营业网点。这些网点的策略性选址主要覆盖了镇政府所在区域周边的投递服务,以及重点电商协议客户的揽收业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分散的村庄目前仍然采用消费者前往镇上自提的方式进行快递的取送。然而,鉴于该自提模式的局限性,快递品牌总部或地方监管部门不时对其进行处罚,原因主要是时效超限或快件丢损问题。

  在对镇坪县乡村快递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快递网点的设置存在较大的问题,若没有合理且能满足所有需求点的快递网点规划,村民快速、高效收寄快递的愿望将难以实现。

  3.5需求点与候选点的拾取分析

  目前农村寄递点提供的寄递服务主要包括上门取、次日达和隔日达等个性化产品。本文将物流公司对外承诺的农村地区“一站式”下单以及“六小时”取件的时间作为末端网点约束条件之一,除去物料准备、信息录入和快件打包等操作时间,要求每个快递末端网点在接到订单后6小时内抵达对应需求点收取快件,按照农村地区使用的快递电动三轮车平均时速30km/h的要求,并且综合考虑快递配送效率、快递配送成本、顾客满意度以及资源合理分配等情况,即每个快递末端网点的平均服务范围为半径4km左右的同心圆,以此分析在城关镇至少需要设置几个寄递末端网点用于覆盖所有的需求点,且到每个需求点的距离相对最短。

  3.6仿真数据获取

  本文选取村庄社区和重点区域合计14个需求点,具体空间位置借助百度地图用1至14等数字简要标记。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结合表2所示的经纬度数据,按照纬度1度约为111公里的距离换算规律和Vincenty公式,测算每个需求点的直线从至距离,如表3所示。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由表3可知两个需求点之间的距离,依据最大服务半径为4km的约束条件,可推出候选末端网点和服务范围,如表4所示。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3.7仿真计算

  本文利用Excel规划求解工具求得镇坪县城关镇寄递物流网点的最佳选址,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单元格含义如图4所示。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根据上述的运算过程和求解结果可以发现,在服务半径为4km的情况下,需要在镇坪县城关镇设置至少4个寄递末端网点才能够覆盖所有需求点。

  金晓林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每个候选网点的测算成本[10]。通过采访询问快递行业协会有关专家和镇坪县城关镇部分村庄社区的农村电商负责人和普通消费者,对影响城关镇每个候选网点成本的因素进行打分。打分参考值为1分至5分,1分表示在该点影响较小,有利于设置寄递点;5分则表示影响较大,在该点设置寄递点的成本高。结合影响因素权重的寄递点成本计算表,如表5所示,其中每个候选网点的测算成本为该点各影响因素分项得分与该影响因素权重的乘积之和。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结合图3得出的六种不同选址方案以及表5的各个寄递点成本计算,对以下六种选址方案进行建设成本评估。

  城关社区,小河村,新庄村,友谊村9.7874城关社区,小河村,新庄村,青坪村9.7001城关社区,小河村,友谊村,坪宝村9.7418城关社区,小河村,新庄村,白坪村9.8459城关社区,新华村,小河村,友谊村9.7418城关社区,小河村,白坪村,坪宝村9.8003

  根据对六种方案的运算和求解可以发现,在服务半径为4km的情况下,四个设置寄递末端网点的位置分别为城关社区、小河村、新庄村、青坪村,其中保留了当前在城关社区的寄递点,新增小河村、新庄村和青坪村的寄递点,整体的改造任务不大,网点撤销新增等重新备案登记的手续较少。

  为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根据经纬度情况,通过ArcGIS软件绘制形成四个寄递点在城关镇布局优化的网点覆盖情况,如图5所示。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4镇坪县寄递点布局提升策略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集合覆盖模型对寄递点的选择可以发现,农村末端寄递服务网点的优化调整主要受辐射范围、运输网络、农村人口数目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农村末端寄递网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尽可能提高农村地区市场占有率,提升涉农寄递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建设和经营成本。

  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寄递物流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优质的道路、交通枢纽以及稳定的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物流环境的优劣,对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镇坪县这样偏远的农村地区,确保交通通畅和电力稳定,对于保障快递末端网点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合适的道路条件能够保障快递员在各个村庄之间快速、安全地移动,保证快递服务的准时性。稳定的电力供应则直接关系到末端网点的正常运营。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信息化需要依赖稳定的电力支持。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有助于确保快递末端网点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仓储、分拣等环节的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此,在乡村寄递物流发展过程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性的任务。通过优化道路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功能、确保电力稳定等举措,可以创造更加有利的物流环境,为农村寄递物流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快递末端网点的正常运营,提高整体物流运输效率,推动农村寄递物流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4.2积极利用政策补助

  政策补助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以鼓励企业在农村地区加强对“最后一公里”的投入。政府可以制定针对农村寄递业务的政策,如设立末端网点奖励计划,为企业在农村地区建设新的快递网点提供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助。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立末端配送补助计划,为每次成功送达农村的快件提供一定额度的配送补贴。这些政策补助将鼓励企业在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寄递网点,覆盖更广泛的区域,从而缩短配送距离,提高配送效率,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政策补助还可以作为吸引乡村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针对乡村寄递物流业的人才引进政策,例如提供项目奖补、培训补贴等,吸引有潜力和能力的人才投身于农村物流领域。这不仅有助于弥补人才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注入新鲜的思维和创新力量,推动行业的发展。

农村寄递点选址问题的研究论文

  5结语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振兴乡村,还有助于解决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本文选取了影响农村寄递物流发展的11个重要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影响力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再以镇坪县政府所在的城关镇为例,结合集合覆盖模型寻找其寄递点的最佳布局位置,运用Excel规划求解进行选址,得出在城关社区、小河村、新庄村、青坪村这四个点建立寄递点能够覆盖所有需求点且建设成本低。但基于专家打分的个人主观因素,所得出的各个指标占比难以保证其客观度,同时镇坪县交通网络完善度较低,运用直线距离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未来的工作将重点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怡洁,杨丽莎.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背景下末端配送的优化路径[J].物流科技,2022,45(07):54-56.

  [2]雷德春,杨丽莎.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寄递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06):58-60.

  [3]李卫涛.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6):91-92.

  [4]万君,张泽熙.基于AHP-TOPSIS的农村电商末端网点选址问题研究—以建昌县为例[J].物流科技,2022,45(12):18-23.

  [5]张媛.辽中县乡村快递网点选址问题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2.

  [6]欧阳浩星.基于集合覆盖模型与层次分析法的RDC选址研究—以三福百货公司为例[J].北方经贸,2021(12):60-64.

  [7]姜大立,杜文.基于遗传算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物流技术,1997(05):3-6.

  [8]占义芳.基于集合覆盖模型的物流企业选址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5(24):61-62.

  [9]Hendrick P.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nd the location of fire companies for the Denver Fire Department[J].Operations Research,1977,25(4):563-578.

  [10]金晓林.基于加权集合覆盖的C公司农村寄递网点布局优化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