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论文

3

2024-06-11 14:16:30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平台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多方协同的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平台。该模式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可持续性应用,利用“互联网+”,引入企业、专业信息公司、校内研究基地、教师等多方资源,以网络协作、多方价值共创为手段,推动实践教学要素资源的共享互联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互动,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提供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的实践活动。该模式在多个高校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平台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多方协同的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平台。该模式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可持续性应用,利用“互联网+”,引入企业、专业信息公司、校内研究基地、教师等多方资源,以网络协作、多方价值共创为手段,推动实践教学要素资源的共享互联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互动,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提供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的实践活动。该模式在多个高校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物流信息系统;多方协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背景下,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数据类型和来源日益多样化,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不断创新。据统计,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已经超过2.5亿TB,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些数据来自多种渠道,包括社交媒体、物联网、传感器、移动设备、金融交易等。这些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数据处理能力,需要更加高效、智能的处理方式。同时,这些数据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为企业、政府、科研等领域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决策支持和服务。因此,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其也对高校课程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它将仓储、采购、运输、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融合,同时也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与实践融合特征的课程。随着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网络课程的深入应用,理工类某些具有较强理论与实践融合特征的课程教学效果有待提高[1]。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不同地域进行实时交互沟通”的同时,存在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内涵不理解、不能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应用背景下的特点和差异的现象。学生仅仅对知识进行了生搬硬套,不能形成科学的知识系统,进而不能针对实际的管理问题提出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在建设在线网络课程时,不够重视对在线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匹配。

  现代化物流企业对应用型人才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因此其所培养的学生能否有效地适应企业需求,与高校所授课程的质量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2]。在高校教学中,建立一个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让他们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与传统的实践教学平台相比,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采用虚拟仿真模式,以适应在线网络课程的特点。这就需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规范的应用情景为基础,对现实进行模拟。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模拟的云端实践环境变得至关重要。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通过“互联网+”的理念,引入企业、专业信息公司、校内科研基地和教师等多方面的资源,以网络协作、多方价值共创为手段,促进高校实训教学的要素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3];通过构建智慧化的教学数据网络,并以大数据为驱动,促进实践教学平台的智慧化,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方协同建设模式。

  1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平台应用现状

  在大多数高校,《物流信息系统》实践课程中的数据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分离,不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在物流方面的运作情况。除此之外,物流设施设备的价格昂贵,大部分的高校都只配备了简单易操作的实训设备,而且更新的速度很慢,不能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4],这实际上是与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实际相脱节的。

  在梳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的实践教学系统后,总结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实践 教学平台建设论文

  ①目前,面向国内外企业的商用系统软件已经非常成熟。如果直接使用成熟的商业系统软件,会面临价格高、体积大、功能复杂、教育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在有限的实践课时内,学生无法学习和熟悉系统的功能和物流公司实际的业务运营管理流程,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5]。

  ②目前用于实践教学的仿真软件非常少,而在中国使用的实践教学软件大多是软件制造商在对自己的商用软件进行稍加限制后的试验软件。这些软件通常缺乏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设计和指导指南,很少考虑教学要求,因此所提供的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③当前,国内所采用的实践教学类软件系统,因为缺乏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参与,造成了其功能薄弱、操作过程不够具体全面、知识点设计不够系统和细致的结果。所以,在这种教学体系中,学生无法对有关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也无法对企业的实际业务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6]。

  ④国内外大多数的实践教学系统在设计的时候,都将重点放在了软件标准化开发流程上,缺乏先进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使得软件在内容、应用模式等方面与实际实践教学要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7],从而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应用对课程实践教学平台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课程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进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需求。通过对学生学习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帮助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实时监控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教学指导和辅导;可以帮助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大数据时代也对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拥有更强的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能。所以需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工作中灵活利用大数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8]。《物流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多元化的教学[9]。其同时也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仅靠理论知识是很难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教师只有在进行实践训练的时候,让学生对具体的业务流程有所了解,并掌握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等内容,才能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于是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互联网+”,围绕物流信息系统在线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需求,提出了多方协同参与的面向在线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模式。

  2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平台多方协同机制

  反观高校在课程中应用实践教学系统的情况,因为缺少各方面的专业团队的参与与协作,使得实践教学平台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性”是理工科专业学习的基本特点。工科教育学科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其侧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非对教育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的强调。在这门课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主要目的。注重实践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建设一个可持续应用的实践教学平台尤为重要。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核心不在于搭建平台,而在于利用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来达到可持续的应用效果。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属于物流管理专业,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与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培养出具有系统化的物流思维和较高的管理素质、对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较强的系统规划及运行优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本文从此视角出发,以互联网为媒介,立足专业特色,以信息化为主线,提出专业教师团队、行业典型企业、专业化信息技术公司、校内专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协同完善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以企业的需要、战略布局和产品结构为基础,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课程教学实践体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参与到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设计、指导学生实践等活动当中;专业合作企业提供情景案例、业务数据和仿真过程供学生实践学习。这样的系统既体现了专业特色又兼顾了创新与实用,实现了实践教学要素资源的共享与互联,最终形成了可持续的多方协同建设模式,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发展。

  3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3.1技术路线

  在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平台运营过程中,各方分工明确,教师团队与行业典型企业合作,制定课程方案,建立理论知识库,由企业实训基地(行业典型企业)提供商业数据、商业流程和商业录像,为企业商业模拟提供素材,学校的专业实验室/工程中心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10],将以上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专业特点的实训平台,并由专业IT公司进行平台的研发、运行维护和推广。通过各方协同,可以达到价值共创的目的。以平台为基础,可以帮助实践教学基地企业解决大量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提升它们的知名度和人才储备水平[11],还可以帮助校内实验室/工程中心拓宽科研应用的渠道和范围,甚至还可以提升专业化信息公司产品业务收入。

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实践 教学平台建设论文

  3.2建设方案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依托网络开展,设计系统时需要考虑上述需求与网络系统的集成。从学习环境、课程知识、业务逻辑、业务协作四个维度,进行建设。

  ①课程知识网络,该维度本质是构建课程知识内在关联过程,在实验教学中重点是描述面向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的“数据流程”,研究其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支持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②业务逻辑网络,该维度本质是构建典型的标准化业务流程,以及流程相关的各类数据集、业务角色、业务流程约束与内在逻辑信息,研究构建支持业务-知识点映射的业务知识流框架,助力实验的业务协作的实现。

  ③业务协作网络,该维度本质是多角色的业务实践过程,重点是模拟企业实际管理流程,构建基于知识网的具有逻辑层次的业务协作关系,通过业务协作解决物流业务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④实验环境建设维度,在实验教学中,学习资源的生成和传播都要依赖互联网,教与学活动的实施也要有各种网站学习工具的支持,因此需要进行实验工具与实验环境的集成化建设。

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实践 教学平台建设论文

  3.3建设内容

  ①构建物流系统知识点映射模型,搭建起理论知识点网络的工具。MOOC课程以知识点为基础组织,课程时间较短,特别是对于工科课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知识点联系把握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辅以实验教学,构建知识点-业务点互动②建立物流业务协作,形成多角色交互协作化的系统体验学习。物流业务过程是面向目标的多个业务主体间的协作过程。物流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实质是多角色的交互协作化。整个过程主要包括梳理实践环节的参与者,弄清各个参与者在活动中的目标、权限以及具体活动等,再由学生扮演这些角色,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应用效果

  本文中的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在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

  ①拓宽了实训中的实习渠道,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需求,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②在实践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解决问题能力;③全面提高了条件有限的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④为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解决了众多的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⑤协助学校的实验室/工程中心扩大科研应用驱动和范围;⑥提高了专业化信息公司的产品知名度和人才储备水平。

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实践 教学平台建设论文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信息化创新实践教学的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为了解决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现象,提出了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多方协同的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平台。该模式更加关注实践教学平台可持续性应用,基于“互联网+”思维,通过采用校企合作、行业典型案例构建、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法改进以及平台参与各方积极协同等一系列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企业实践过程的实践教学。虽已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相当的教学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无论是在课程内容开发本身,还是在学生方面,亦或是在教师方面,以及与企业的对接等多方面都还有一定的不足。在未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需持续地进行调查和反馈,不断地改进有关内容和模式方法等,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1-6.

  [2]龚艳茹.基于“互联网+”视阈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实践课程改革实施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07):190-193.

  [3]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4.

  [4]李晓艳.基于“互联网+”视阈的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4):96-98.

  [5]冯建军.教育怎样关涉人的生活—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09):14-19.

  [6]薄洪光,李焕之,张慧琳.面向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产管理实践教学微课平台模式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08):191-196.

  [7]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4):10-17+57.

  [8]龚艳茹,马立坤.基于“互联网+”视阈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物流科技,2021,44(01):167-169.

  [9]吴丽娜,郭俊一.“互联网+”思政视野下物流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04):187-189.

  [10]李培根.未来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意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6):6-8.

  [11]潘雪涛,邬华芝,蔡建文,张美凤,孟飞.创新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