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构建研究论文

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构建研究论文

4

2024-05-27 16:04:24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新经济改变了价值创造的环境与方式,无形资源、智慧资本等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 素。财务报告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却仍然固守成规,一成不变,导致会计信息有用性日益恶化。文章通过总结管理会计报 告的代表性框架,分析战略性资源的概念框架,构建出以战略性资源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新框架旨在缓和新经济与 旧经济时代会计规则的矛盾,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新经济改变了价值创造的环境与方式,无形资源、智慧资本等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财务报告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却仍然固守成规,一成不变,导致会计信息有用性日益恶化。文章通过总结管理会计报告的代表性框架,分析战略性资源的概念框架,构建出以战略性资源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新框架旨在缓和新经济与旧经济时代会计规则的矛盾,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会计信息有用性;战略性资源;管理会计报告框架

  近年来,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价值创造的环境与方式,技术背景、经济环境和商业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战略性资源崛起,以知识经济、智慧资本等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资源为价值创造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成为了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但是,作为商业通用语言的会计并没有充分反映战略性资源:财务报告中没有反映战略性资源的价值,没有记录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正是因为新经济对旧经济时代的会计规则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而财务报告仍然“处变不惊”,导致会计信息有用性不断恶化。会计信息已经不能反映新经济时代企业的成长和竞争能力,使得资源错配,资本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受到影响,抑制企业创新活力,削弱市场活力,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会计报告如果仍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就会落后于时代;反之,如果选择紧跟新经济时代步伐,自我革新,就会更好地发挥会计报告的作用,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整体来看,会计准则更新不断,似乎成绩斐然,但实际上,在准则趋同趋势的影响下,会计准则繁冗复杂,无所适从。一方面,准则趋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具有可比性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导致会计准则数量激增,存在冲突、混乱以及无效的准则,使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努力付诸东流。在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指引下,我国会计准则正面临复杂混乱的情况。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至2006年5月为止总共发表了多达156份公告,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为了修订或补充以前发布的APB意见书、会计研究公告和FASB公告。繁杂的会计准则并没有提供与数量相匹配的价值。Khan等经过研究,发现繁杂冗长的会计准则中竟然有四分之三对股东不会产生效用

  我国长期以来很注重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与发展,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为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创新奠定政策基础。在此基础上,2016年6月,财政部又颁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进一步明确管理会计报告创新发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因此,为响应政府颁布的指引,也为在新经济时代下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更有用的信息,综合考虑管理会计面向未来的属性,本文拟创新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改革会计信息报告规则,将战略性资源纳入报告,构建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

  一、新经济时代下会计有用性恶化的原因

  新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经济,以智力、研发、创意、创新等无形资源为主要驱动因素,依靠信息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智慧型经济形态[2]。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有如下特征:第一,逐渐进入“没有资本的资本时代”,资本投入趋于无形;第二,技术创新。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日益发展;第三,商业模式创新。新经济时代是一个典型的乌卡时代,充满着不确定性与挑战,而现有的会计报告在面对新时代、新模式与新业务时仍然因循守旧,自然会“水土不服”。
  (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

  目前,专利、品牌、特许权、信息技术等无形资产之潮滚滚而来,它们不仅存在于互联网行业、高科技行业和制药行业,而且活跃于各传统行业。例如,华为的5G技术,沃尔玛独特的供应链,海尔的生态品牌等。无形资产凭借其智慧成果特征逐渐成为战略扩张的关键路径和创造商业价值的主要动因。张汨红通过对无形资产和企业价值之间进行分析,发现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正相关。无形资产占比越高,企业无形资产总量越大,对生产经营产生的作用也越强,越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从全球企业市场价值排行榜中也可以看出端倪。在2021年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中,前100名中信息技术企业有27家,市值合计近百亿元,占比超4成。由此可见,无形资产在价值创造中确实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面对无形资产对经济影响程度的日益加深,作为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报告仍然泰然处之,没有做出丝毫改变。用之前的会计准则去指导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业务活动,必然会出现“德不配位”的尴尬处境。

  在传统报告中,从外部取得的无形资产可以按照其公允价值,作为资本化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此时,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客观公允的;然而,相同的无形资产项目,如果是从内部研究开发出来的,通常进行费用化处理,计入利润表。另外,现行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难以反映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在旧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价值通常与时间的流逝成反比,因此要进行摊销,反映其真实价值;而在新经济时代,平台资源、信息资产、人力资源和客户资源等智慧资产的价值不一定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损,反而可能会增加。因此,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会导致无形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

  (二)过度依赖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天生属性。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估计是在职业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资产减值、计提的保修费用等。近年来,随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和原则导向的会计处理的广泛应用,对会计职业判断的依赖也愈发严重。李诗等选取“上证50”5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统计这些上市公司2000—2018年年报中会计估计相关词汇出现的次数发现,财务报告中出现会计估计相关词汇的频率随时间而激增。会计职业判断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会对同一经济业务产生截然不同的判断,而且,主观判断会增加发生误差的可能性和高管的可操作性。会计应当基于事实,一旦过度脱离事实,必然会削减信息有用性,使得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恶化“雪上加霜”。

  (三)未记录事项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断加大

  会计系统能够精细、简明地记录公司与第三方发生的交易,却忽略了其他数量繁多的重要事项,比如新产品的发售、重大合同的签订或终止、重要人才的流失等。这些未记录事项显然会对公司的价值产生重大影响。KZ药业2022年9月26日晚间公告,公司向国家药监局提交的“止咳橘红颗粒”获得临床试验许可。这向大众传递一个信号:如果临床试验成功,产品大批量投入市场,KZ的收入可能会获得增长,由于KZ分走了部分市场份额,其他竞争者公司的利润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临床试验失败,KZ之前投入的各项成本可能付诸东流,或者公司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追加成本,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形象与利润。但是,会计却对此事项缄默不语。在新经济时代,此类事项的数量越来越多,影响也愈来愈大。现有会计报告对此类事项的置若罔闻是会计信息与公司价值日益脱节的重要原因。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代表性披露框架

  从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诞生至今,利益相关者对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与价值创造功能的需求有增无减。伴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遍地开花,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群,交易多样化复杂化特性日益明显,市场已经对管理会计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也有所成就。本文列举了几种代表性框架。

  第一,智慧资本雷达图。Stewart认为智慧资本的计量关键在于少而精,他提出的智慧资本雷达图以市净率为总体计量指标,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个维度,各精选三个计量指标进行披露,以便于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了解智慧资本现状及其变动轨迹。

  第二,无形资源报告框架。2016年WICI在《无形资源报告框架》中将无形资源概括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并论述了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WICI将叙述性信息与定量化信息相结合,围绕价值创造机制,向利益攸关者披露了无形资源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第三,战略资源与效果报告。巴鲁克·列夫等将新经济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归纳为资源开发、战略性资源占有、资源维护、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等方面,并以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战略性资源与效果报告,战略性资源本质上都与智慧资本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密切相关。

  第四,智慧资本投入与产出表。Baruch提出的智慧资本投入与产出表,基于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网络效应四个维度,分别从投入和产出端对智慧资本的投入产出效果进行信息披露。

  以上列举的四种框架,虽然在形式上各不相同,反映非财务信息具体内容的表述也有所区别(智慧资本、战略性资源与无形资源等),但经过仔细研究与梳理,可以发现各框架之间涵盖的内容有所重复与联系。一方面,现有的披露框架都认为对战略性资源应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披露方式;另一方面,各框架基本思路和内容一脉相承。将各位学者对战略性资源的具体分类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发现,战略性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通过综合上述理论,本文厘清其中的概念和逻辑关系,构造了一个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

  三、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设计

  首先,战略性资源在企业价值创造的活动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如果可以披露战略性资源从研发、持有、维护到配置的整个周期的情况,将非常有利于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因此,本文选择将战略性资源的生命周期作为一个维度,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战略性资源都涉及到资源的配置。只有完全由企业自身所掌控的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企业才可以予以配置。而对于关系资本,它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等利益攸关者共同拥有的,企业只能维护关系资本,难以加以控制[8],因此,不涉及资源配置。其次,以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这几项被普遍认可的无形资源作为另一个维度。最后,构建出一个基于战略性资源的二维管理会计报告框架。以揭示新经济时代以战略性资源为核心要素的企业价值创造过程。

  表1的纵栏反映战略性资源从开发到转化为企业价值的过程。其中,资源开发主要反映企业战略性资源的投入情况;资源形成反映企业获取战略性资源的途径;资源维护是指企业战略性资源所面临的风险与威胁,以及管理层采取的防范措施;资源配置反映资源的消耗路径,即企业将资源用在了哪些地方,利益相关者可以据此对企业战略及其执行效果做出准确评估;价值创造报告战略性资源最终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横栏用战略性资源的具体分类列示,纵横结合,清晰地体现了企业的各类战略性资源活动过程和最终结果,可以全面展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能力。报告中不仅包含了定量指标,还包含描述性的定性指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更能完整披露企业战略性资源的实际状况。具体见表1。

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构建研究

  四、结论

  在新经济时代,智慧资本和无形资源等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现有的财务报告仍然因循守旧,使得新时代与旧准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导致会计信息有用性日益恶化,资源错配,管理决策被误导等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急需对现有的会计报告做出调整与改变。本文构建的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清晰地展示了战略性资源的具体分类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解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渠道。但是,由于战略性资源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以及新技术、新模式也在不断迭代和调整,因此,本框架只是为响应新经济时代对战略性资源的呼唤而做出的初步尝试。

  参考文献:

    [1]KHAN U,LI Bin,RAJGOPAL S,et al.Do the FASB's standards add share-holder value[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8,93(2):209-247.

  [2]黄世忠.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与启示[J].财会月刊,2020(7):3-8.

  [3]张汨红.知识产权保护、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J].财会通讯,2020(10):62-66.

  [4]李诗,王璟岚.会计信息价值的迷失[J].财会月刊,2020(15):155-160.

  [5]STEWART T A.La nueva riqueza de las organizaciones[M].Albacete:Ediciones Granica,S.A.,1998.

  [6]巴鲁克·列夫,谷丰.会计的没落与复兴[M].方军雄,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7]BARUCH L.New accounting for the new economy[R].New York:Stern School of Business,2000.

  [8]黄世忠.智慧资本的披露智慧资本系列研究之三[J].新会计,202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