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培养创造力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2024-05-23 10:31:31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出构建集引导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身的高效课堂,并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写生实践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审美素养的快速养成,让学生在鉴赏美、体验美的同时,发现和创造更多美的要素,创作出更多新奇、新颖的美术作品。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出构建集引导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身的高效课堂,并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写生实践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审美素养的快速养成,让学生在鉴赏美、体验美的同时,发现和创造更多美的要素,创作出更多新奇、新颖的美术作品。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造力,教学策略
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实践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学生的审美与创造潜质,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
一、借助真实情境,激发创造意识
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美术课堂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探究兴趣,同时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条有效路径。尤其在信息技术走进教学课堂之后,依托于多媒体设备创设的教学情境更为生动、更为直观,学生可以在动态画面的激发之下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进而帮助学生创作出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美术作品。基于对这一方面的考虑,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讲解创作技巧、展现美术作品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优势,结合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并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从中挖掘和提炼更多的审美要素。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为例。在讲授本节课内容时,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真实场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场景的品鉴与思考,创作出一幅生活画卷。例如,春天到来时,公园里人头攒动,有健身的,有放风筝的,有赏花的,有垂钓的,这些真实的场景给暖意融融的春天增添了一抹色彩。学生在观赏视频画面过程中,可以根据画面中出现的人物、景色来创作美术作品。在作品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新颖独特的想法融入进来,以丰富作品内容,体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在画面内容的提示下,有的学生在作品当中添加了能够体现快乐童年的要素,描绘了一幅众多孩童无拘无束玩耍的画面。画面中,年龄较小的孩子追逐着小猫、小狗,或者用长长的树枝与池塘里的鱼儿嬉戏;年龄较大的孩子则开心地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将这些儿时的快乐要素与春天的景色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丰富作品内容,也提高了美术作品的鉴赏价值。由于画面当中展现的场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画面内容出现以后,学生会快速联想到身边的人、物、景,这使原本单调的画面增添了更多的审美要素。
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的真实情境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多媒体设备播放的视频画面具有动态化特征,整个画面内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学生的思维将随着画面播放进度的不断推进而变得更加活跃。其次,清晰、直观的画面内容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构思美术作品的雏形,随着画面内容的变换,可以对脑海中的作品形式、作品意境、作品架构重新予以加工。
二、设计合作项目,拓宽创造空间
为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可以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精心设计一些团队合作项目,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团队合作能够将每一名学生的想法、观点聚拢在一起,容易激发新颖、独特、另类的创意。其次,当团队合作项目确定后,小组成员能够将关注焦点转移到项目上来。大家齐心协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合作任务。这种合作思考、合作讨论与合作探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过程。比如,某一个小组成员在创作美术作品时有独到的见解,与小组其他成员出现了分歧,这时,大家可以通过合作讨论的方法来判定这一见解的可行性。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精美的邮票”为例。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简单介绍邮票的起源以及基本特征,再设计一个能够激发创造意识的小组合作项目。例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制作一枚精美的邮票,邮票票面的主题以某一种动物或者某一种植物为主。各小组在接收到这一合作任务以后,首先应当准备好制作邮票所需的工具与美术用品,如绘图纸、卡纸、蜡光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刻刀和胶水等,再确定邮票票面的主题。以第一小组为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先确定了动物主题。在选择动物种类时,小组成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想法:第一种想法是设计一款“年年有余”的邮票,以“鱼”作为票面主题;第二种想法是设计一款“马到成功”的邮票,以“马”作为票面主题;而第三种想法则是设计一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邮票,以“青蛙”这种动物作为票面主题。针对这三种不同的想法与创意,小组成员进行了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认为:“‘马到成功’带有积极上进的寓意,恰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应将‘马’作为邮票票面的主题。”有的学生认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能表现出农民获得大丰收以后的喜悦心情,因此,应将‘青蛙’作为邮票票面的主题。”经过反复思量,最后,小组长选择了“马”这种动物作为票面主题。为了体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小组长征求了大家的意见,特意对“马”的图案进行了镂空处理,即利用刻刀将马的轮廓进行精雕细刻,以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一枚具有蓬勃朝气的“马到成功”的邮票作品横空出世,这一作品也受到了教师与其他小组的肯定与赞扬。
从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以看出,团队合作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尤其在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意见相持不下时,表达个人意见的学生会通过与他人意见的比对来查找出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果出现的问题较多,学生可以随时对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予以纠正和完善;如果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优于其他学生,那学生的观点被采纳的概率也将大幅提升。而这一分析、比对、探讨的过程也恰恰是创造力形成所经历的过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团队合作的机会,一方面通过众人之力来创意出更多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术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凝聚众人智慧,解决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对创造力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布置写生任务,提升创造能力
写生这种创作形式主要是结合现实生活当中的真实存在的人或者景物进行绘画创作,较为常见的写生形式包括静物写生、人物写生与风景写生。为了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更多发挥与施展的机会,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学生的日常休息时间,为学生专门布置一些户外写生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创作、自主研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生任务,在选择写生形式时,教师应尽量以风景写生为主,这主要是由于风景写生形式更为直观,可以参照的写生素材较多。学生可以将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公园湿地、人文景观作为写生参照对象,并在写生过程中融入一些新颖独特的想法与创意,以此来丰富作品内容,使写生作品更加传神。在写生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收取学生的写生作品,然后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客观公正评价,来指出作品当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从欣赏的视角出发,提炼和挖掘出作品的创新要素。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以“城市公园一角”的写生任务为例。学生可以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准备好画纸、画板、画笔等绘画工具,与家长一起走进公园,然后在公园当中选择一处具有鲜明特点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并通过写生的方法,将这些景观转变为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为丰富画面内容,展现独特的创作风格,学生运用了抽象化的创作手法,将湖中的小船绘制成了可爱的卡通形象。这种新颖的创意不仅使画面内容变得活灵活现,而且可爱的卡通小船与湖水及岸边垂柳之间也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这种方法使学生富于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在轻松、自由的写生环节,学生可以将平时课堂上无法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手法运用到写生作品的创作当中,使得美术作品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在学生进入到写生状态之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避免走进以下三个误区:第一,创造力的展现不能漫无边际。在创作美术作品时,学生需要对写生对象进行认真仔细观察,并提取出参照对象的线条、色彩、整体架构等重要的美术创作要素,然后再结合这些要素,添加一些与作品内容息息相关的创意性要素,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完美的美术作品。第二,学生在参照某一个写生对象时,不得将视线转移到写生对象周边的景物上面,这样很容易失去创作方向感。第三,在构思和创意写生作品时,应将课堂上面所学习的美术创作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作品中。
四、结语
在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潜质,使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多具有鲜活生命力与强烈感染力的美术作品。基于此,美术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现个人美术天赋、激发创造意识、丰富创作灵感的机会,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升美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学凤.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小学生美术创造力的重要性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1):99-101.
[2]郭志勇.关注儿童个体成长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8):70-73.
[3]田君,张梦瑶,袁萌.用美与创意浸润心灵的小学美术创意课程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S2):172-173,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