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运用支架理论优化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运用支架理论优化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15

2024-05-20 10:32:31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写作是英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呈现符合语法规范的简短作文的过程。写作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写作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文章运用支架理论,结合“At Spring Festival Eve”这节写作课,重点论述了搭建类型多样的支架助力学生英语写作的策略,以期让学生学会写作且乐于写作,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摘要:写作是英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呈现符合语法规范的简短作文的过程。写作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写作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文章运用支架理论,结合“At Spring Festival Eve”这节写作课,重点论述了搭建类型多样的支架助力学生英语写作的策略,以期让学生学会写作且乐于写作,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支架理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体验应用实践类活动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应用。众所周知,写作是应用实践类活动的重要构成,是学生学会应用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写作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内化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用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但是,当前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仍存在“教模板,仿模板”的问题。出现此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教师轻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很少搭建支架,未能充分辅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英语写作。为了改进此现状,教师可以在支架理论的指引下实施写作教学。

  一、支架理论的概述

  (一)支架理论的研究

  支架理论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维果斯基看来,认知发展可以被分为实际的发展层次和潜在的发展层次。他将这两个认知发展层次之间的差距称作“最近发展区”,并将支架作为跨越“最近发展区”的助力[1]。具体来说,支架的功能是辅助处于实际发展层次的学习者成功地跨越最近发展区,进入潜在的发展层次。在维果斯基研究的影响下,伍德、布鲁纳、罗斯等人将支架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在研究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支架”慢慢地被认可为一个教育概念,并为教育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搭建起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

image.png

  (二)“支架”的概念

  支架的原意是建筑行业中搭建的脚手架,是为建筑工人与建筑材料之间提供暂时性支持的平台或柱子[2]。随着支架理论研究的深入,“支架”慢慢地被视为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的能够提高认知水平的平台。

  (三)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对支架理论的实践,是教师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引下,结合教学需要,为学生搭建不同类型的支架,助力其逐步突破自身现有发展水平,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将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索取的学习过程的有意义建构[3]。有效实施支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针对性地体验不同的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学生踊跃参与下,传统的教学局面可以得到扭转,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支架理论优化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运用支架理论优化写作教学是指在实施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写作教学需要,搭建不同类型的支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结构,促使学生加强语言表达,助力学生拓宽写作思维,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质量,推动学生发展写作能力。

  (一)搭建情境支架,激发写作兴趣

  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沃土”[4]。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储备各种各样的生活经验,建构对社会文化的认知。与其他课型相比,英语写作课更具有难度,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不妨探寻写作话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利用恰当的方式搭建情境支架,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调动已有经验,获取丰富的表达素材,由此积极地进行表达。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单元为例,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逐步地掌握了基础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能运用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型,结合“First...Next...Then...Finally...”来描述人们是如何度过圣诞节的。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有欢度除夕的经验,对此,教师可以设置写作话题At Spring Festival Eve。教师首先在电子白板上播放微课,搭建情境支架,将学生带入熟悉、热闹的除夕场景中。此场景由图片和英文构成,一步步地引出“除夕”话题。教师可以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和家人是如何欢度除夕的。在回顾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代入真实的场景中,确定“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最后做了什么”,初步地获取写作素材、梳理写作思路,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搭建范文支架,掌握语言结构

  汉语与英语表达有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学生在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英语表达汉化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语言结构的汉化。英语写作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掌握、运用正确的英语语言结构,而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围绕单元话题设置了相关的语篇,这些语篇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良好范例,能够助力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结构。因此,教师可以搭建范例支架,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结构[5]。

  例如,Unit 8 At Christmas的Story time板块围绕圣诞节呈现了相关语篇,介绍了Mike一家是如何度过圣诞节的。具体来说,Mike一家先去购买礼物、圣诞树,看圣诞老人;接着,他们装扮圣诞树。然后,圣诞夜来临时,他们在床上放置长筒袜,等待圣诞礼物;最后,在圣诞这一天,他们早早起床打开礼物,并享受丰盛的午餐。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知识都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语篇内容。于是,在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自读语篇,并提出自读任务:“梳理Mike一家人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最后做了什么。”在任务驱动下,学生会深入语篇,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回忆,将视线集中在first、next、then、finally上,认真批注关键内容,建构清晰的思维逻辑。基于此,教师组织复述活动,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之后,教师组织仿写活动,鼓励学生模仿范文书写At Spring Festival Eve,描述自己除夕一整天中的关键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地回想生活经历,调动知识储备,架构起“First...Next...Then...Finally...”的语言框架,为继续体验写作活动打好基础。

  (三)搭建活动支架,加强语言表达

  学生要想顺利地掌握和运用写作策略,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训练来进行内化。受到语用能力的影响,大部分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略强于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写作话题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搭建活动支架,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借此了解他们的语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同时引导学生体验书面表达活动,促使他们内化写作策略,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搭建活动支架,鼓励各组成员轮流讲述自己一家人的除夕活动。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讲述具体活动的同时,说明活动原因,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如除夕贴春联是为了辞旧迎新,继承传统习俗;又如,除夕的团圆饭,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充分地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互敬互爱。在生活经验和文化认知的助力下,大部分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讲述精彩纷呈的内容。其他组员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对方的表述内容问题、表述方式问题等,然后及时提出,并合作解决。如此,大部分学生可以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改进语用问题。教师则搭建舞台,随机选择几名学生描述自己家的除夕活动,认真倾听,并指出不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学生查漏补缺后,教师组织书写活动,鼓励他们完善自己的仿写内容。在完善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改正语用问题,融入文化内容,使得写作内容愈加精彩。

  (四)搭建留白支架,拓宽写作思维

  留白是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大部分小学生受到写作能力的影响,在写作时往往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导致写出的文章如同流水账一般。搭建留白支架可以使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进一步地丰富文章内容,使其更具有可读性。因此,在学生完善写作内容后,教师要及时地搭建留白支架,助力学生拓宽写作思维。

  例如,在除夕一整天中,大部分学生家里会发生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教师可以搭建留白支架,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具体画面,获取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又如,一些学生会在体验一些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感受,教师就此搭建留白支架,鼓励他们进行回想和描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之后,可以撤销留白支架,鼓励学生继续想象其他场景,获取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然后让他们继续完善自己的作文。在此完善写作内容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但扩充了除夕一天的活动,还详细地描述了令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融入了自己的所思所想。面对完善后的写作内容,大部分学生增强了写作欲望。

  (五)搭建情感支架,提高写作质量

  在情境支架、范文支架、活动支架以及留白支架的助力下,大部分学生完成了仿写,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受到自身知识储备、语言能力水平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一些语用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是词汇量有限,难以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针对此情况,教师要搭建情感支架,推动学生结合短文内容,寻找能表达真实情感的词汇、语句等,并再次改进写作内容,提高其质量。

  例如,学生在留白支架的助力下改进了写作内容后,教师引导他们诵读自己的短文,圈画出表达情感的词汇和语句。此时,一些学生会发现语用问题,教师可以趁机搭建情感支架,鼓励他们与小组成员合作,使用适宜的方式寻找能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词汇、语句。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的调动知识储备,回想高级词汇、语句,有的则查阅字典、工具书,获取高级词汇、语句。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完善认知,并主动改进自己的写作内容,使用更多高级词汇、句型进行表达。

  (六)搭建评价支架,发展写作能力

  写作评价是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评价是写作评价的主要方式,具有激励、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在发现自身写作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同时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语言架构等,由此储备丰富的写作经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学生不断地完善写作内容后,教师要搭建评价支架,助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通过认真阅读,从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运用、思想情感等方面入手,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批注。在书写评语时,教师除了指明学生的写作问题外,还要指明学生良好的写作表现,给予他们激励。在批改仿写短文后,教师要把握英语课后服务的时机,将短文发放给每个学生,鼓励他们阅读批注内容,并自行修改。教师则继续搭建评价支架,展示优秀短文,以供其他人阅读、借鉴。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指出短文值得借鉴的地方,使学生能够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最后,教师要站在整体角度,从语篇结构、语言运用、文化知识、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讲解,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法。通过不断地体验写作活动,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写好短文的欲望。因此,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他们认真倾听,同时进行自我反思,再次发现自己写作内容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学生因此汲取写作经验,锻炼语用能力,提升写作能力。

image.png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搭建不同的支架,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力的写作支撑,如学生可以在情境支架的作用下产生写作兴趣,在范例支架的作用下建构语言架构,在活动支架的作用下加强语言表达,在留白支架的作用下拓展写作思维,在情感支架的作用下提高写作质量,在评价支架的作用下提高写作能力。在学生获得良好的写作发展的同时,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在不断搭建支架的过程中,可以汲取支架式写作教学经验,提高写作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谢奕.借助支架,让英语写作教学拾级而上: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单元话题写作课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2(14):59-61.

  [2]林景.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2(18):103-105.

  [3]任煜.例谈支架理论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2,23(2):66-70.

  [4]孔凡秋.支架理论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2.

  [5]刘茜.依托“支架”,让英语写作教学攀岩而上:例谈小学英语单元话题写作课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2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