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然角活动创设的实践策略论文

2024-04-19 11:53:3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自然角的创设有助于幼儿细心观察 、科学思考 、动手探索 、 交流表达等科学探究 能力的培养 , 并促使幼儿在接触自然过程中感知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
摘要 : 自然角的创设有助于幼儿细心观察 、科学思考 、动手探索 、 交流表达等科学探究 能力的培养 , 并促使幼儿在接触自然过程中感知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 自然角这 一 小角落 是大自然的局部缩影 , 幼儿在参与 、感知 、体验微观自然世界的同时 , 能够激发其富有 童趣的自然互动和探究欲望 , 进而促使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更好发展 。本文对幼儿园 自然角的创设进行了分析 , 并立足于幼儿发展特征 , 师幼共建自然角活动 , 充分发挥自 然角教育的价值 。
关键词 : 幼儿园 自然角活动 细心探索 科学探究能力
《3~ 6岁 儿 童 学 习 与 发 展 指 南》对 幼 儿 园 科 学 领域教育提出了建议 , “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 , 激发其 好 奇 心 与 探 究 欲 望 。”《幼 儿 园 教 育 指 导 纲 要(试行) 》也明确指出 ,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 趣的事物 、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 值 , 把握时机 , 积极引导 ”。幼儿园自然角活动的创设 , 有助于幼儿与自然建立亲密的 “对话 ”关系 。在教师 的引导下 , 幼儿能够主动去感受和探索大自然 , 这 不仅有助于启蒙幼儿的思维能力 , 还能丰富他们的 科学知识 , 促使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念 得 到 正 向 发 展 。在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推动下 , 幼儿对自然的 认知和理解会更加深入 , 这对培养他们的观察 、动 脑和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 。
一 、幼儿园自然角活动创设的意义
幼儿园自然角活动是指在幼儿园设置一个模拟 自然环境的角落 , 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进行观 察 、 探索和实验的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 , 幼儿能够近距 离亲密互动自然 , 通过观察和实践积累科学知识和 经验 , 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具 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首先 , 自然角活动能够激发幼 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科学 探究中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探索自然规律 ,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思考问题 , 从而实现他们独立思考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 。其次 , 自然角活动有助于培 养幼儿的观察 、动脑和实验能力 。 在 这 个 环 境 中 , 幼儿通过观察 、动脑和实验 , 能够提出问题并对其 进行推理和假设 , 进而通过实验验证和观察结果来 加深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理解 。再次 , 自然角活动 促进幼儿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这种活动 , 幼 儿可以认识和分类自然事物 , 理解自然现象的原因 和过程 , 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最后 , 自 然角活动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 , 倾听他们 与同伴间的表达交流 , 促使教师 、幼儿 、活动内容 三者之间更具目的性和计划性的互动交流 。教师可 以借此教育契机 , 引导并启发幼儿在分析和解决问 题时能够与事物的内在联系相结合 , 使幼儿的探究 过程更具深度和教育价值 。
二 、幼儿园开展自然角活动的实践策略
1. 引导幼儿观察探究自然现象
观察自然现象是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观察力的 重要环节 , 也是幼儿认识科学 、积累科学经验的有 效途径 。 (1) 提出问题 : 在自然角活动中 , 教 师 可 以提 出 一 些 问 题 引 导 幼 儿 观 察 自 然 现 象 。 例 如 , “为什么树叶会变黄?”“为什么天空是蓝色 的?”等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思考 , 引导他们主动观察和思 考自然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然后 , 教师再详细讲解 季节变换这一 自然规律 , 让幼儿对不同季节不同植 物的生长与凋谢有更为清晰 、全面的了解 , 并能够 根据植物的变化判断季节的更替 。 (2) 使用观察工 具 : 在自然角活动中 , 教师可提供一些观察工具如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等 , 让幼儿借此能够更加 仔细地观察自然现象 , 探寻大自然的美和神奇 , 促 使其全面了解自然现象 。例如 , 教会幼儿用放大镜 观察动植物的细节 ,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鸟类 、树 木等 。 (3) 创设观察场景 : 在自然角活动中 , 教 师 可创设观察场 景 让 幼 儿 近 距 离 观 察 自 然 现 象 。 例 如 , 在自然角活动区域设置一个小水池 , 让幼儿观 察水中的鱼儿和水的流动 , 并 适 时 提 出 问 题 : “为 什么鱼儿可以在 水 里 自 由 游 动?”幼 儿 通 过 仔 细 观 察 , 有的说因为 它 有 尾 巴 , 有 的 说 因 为 它 有 像 船 桨 一 样的 “脚 ”, 面 对 幼 儿 的 回 答 教 师 要 给 予 赞 美 和肯 定 。 (4) 记 录 观 察 结 果 : 在 自 然 角 活 动 中 , 鼓励幼儿用自己 喜 欢 的 方 式 记 录 观 察 结 果 , 如 不 同季节树叶的收 集 是 对 四 季 交 替 的 记 录 。 记 录 有 助于幼儿观察经 验 的 积 累 和 丰 富 , 促 使 其 更 为 直 观理解事物之间 的 联 系 , 进 而 在 记 录 中 发 现 探 究 乐趣 。
2.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 营造宽松探究氛围
宽松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幼儿内在的好奇心 , 让 他们以小小科学家的精神认真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 然而 , 在进行这些活动时 , 由于好奇心的推动 , 幼 儿对周围事物展现出更为强烈的主动探究欲望 , 有 时可能会被教师或同学误解 , 甚至被贴上捣乱的标 签 。在缺乏鼓励和接纳的情况下 , 幼儿可能会产生 紧张和退缩的心理 , 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或发 现 , 更不敢进行大胆地猜测 。 因此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重视创造宽 松 的 探 究 氛 围 。 只 有 在 这 样 的 氛 围 中 , 幼儿才能通 过 大 胆 猜 测 来 深 入 探 究 和 验 证 问 题 。 以自然角发生的 “鹦鹉小绿离奇失踪记 ”为例 , 这个事件如同 一 根导火线 , 引发了孩子们的兴 趣 。 面对小绿的失踪 , 孩子们不仅感到着急和担心 , 而 且开始围绕鸟笼边展开讨论和猜想 。这时 , 教师的 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引导 , 幼儿可以利用已有的观察经验 , 从实际出发去发现问 题 、探 究 结 论 。教师应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 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和想象 。例如 , 一 些幼儿可能会结合生 活 经 验 猜 测 :“会不会被小偷给抓走?”而另 一 些幼儿可能通过观察笼子的结构提出 : “有可能是小猫把门打 开 , 小绿飞出去了 。”在这个宽松的环境中 , 幼儿可以畅所欲言 , 用想象的翅膀展开头脑飞翔 。通过结合自身的思维方式 、生活和观察经验 , 他们勇敢地大胆猜测小绿离奇失踪的各种可能性 。在不断地探究和交流中 , 幼儿相互启发 , 通过对自己猜测的完善和验证 , 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 。这样的教学环境既鼓励幼儿的自主思考 , 也培养了他们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
3. 以实验活动推动幼儿个性化探究与发现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 , 幼儿通常会对某一 现象产 生质疑 , 这种质疑是他们对自然世界初次探索的表 现 , 也是他们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 。在自然角探究 中 , 面对幼儿的疑问 ,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他们如何 在探究中解决已有的疑问 , 并在此基础上激发新的 疑问 , 进一 步引导探索 , 帮助幼儿保持长久的探究 兴趣 , 促进他们的灵活思维和思维开拓 。为了实现 这一 目标 , 教师可以围绕自然角的特点选择适合幼 儿的实验主题 , 如水的状态变化 、植物的生长 、物 体的浮沉等 。确保实验主题简单易懂 , 并与幼儿的 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1) 准 备 实 验 材 料 : 根 据 实 验 主题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 , 如水 、植物种子 、土壤 等 , 确 保 实 验 材 料 安 全 无 害 , 并 易 于 幼 儿 操 作 。 (2) 展示实验过 程 : 在 自 然 活 动 角 设 置 一 个 实 验台或桌子 , 并摆放好实验材料 , 可以用图片 、 图 表或实物展示实验过程 , 引导幼儿了解实验目的和 步骤 。 (3) 引导幼儿 自 主 实 验 : 向 幼 儿 解 释 实 验 目 的和预期结果 , 并逐步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 如 种植植物 、给植物浇水 、观察植物的生长等 , 有助 于其探究兴趣由无意向有意转化 。 (4) 观察和记录 结果 : 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和变化 , 调动他们观 察兴趣 。通过仔细观察 , 有的幼儿惊 喜 地 说 : “我 的洋葱长出了很多白白的根 , 像老爷爷的白胡子 。” 有的幼儿说 : “我的萝卜只有 一 个根 , 它又直 又 粗 像一个棍子 。”在你一 言我一语 , 幼儿们分享自己植物 , 交流彼此 发 现 。 然 后 , 教 师 可 鼓 励 幼 儿 用 图 片 、绘画等方式 , 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及发现 的问题 , 引导幼儿学会带着问题仔细观察不同植物 不一样的根 。 (5) 讨论和总结 : 在实验结束后 , 教 师可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 让交流讨论更具目的 性 。 这种集中观察和交流 , 隐含着幼儿的个性化观察探 究 、经验 交 流 和 分 享 、新 探 究 问 题 及 探 究 线 索 生 成 , 进而帮助幼儿在深度交流探讨中提升科学探究 兴趣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活动 , 幼儿近距离观察和 探索自然现象 , 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通过幼 儿间的表达交流 , 教师能够对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进 行客观判断和敏锐捕捉 , 进而展开循序渐进引 导 , 帮助其深入思考和探究 。
4. 不断梳理 、反思 , 积累探究经验
在探究活动中 , 每个幼儿通过观察 、交流 、讨 论等方式所获取的感受和积累的经验都存在一 定的 差异性 。 因此 ,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探究情况 进行及时引导 , 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 , 以促使幼儿 的科学探究兴趣和愿望能够长久保持 。在自然角探 究活动中 , 学习和借鉴教师和同伴的方法和经验是 幼儿不断发展的基础 。 因此 , 活动后 , 教师应该鼓 励幼儿积极主 动 分 享 自 己 的 探 究 发 现 和 观 点 。 例 如 , 当有幼儿通过记录发现同一 天种植的植物生长 情况不同 , 教师可以将这一发现在班级里分享 , 引发大家激烈讨论 。在讨论中 , 不同的幼儿提出了各 自的观 点 和 解 释 , 比 如 浇 水 量 、 土 壤 养 分 的 多 少 等 。教师可以记录并梳理这些观点 , 然后引导幼儿 梳理和反思自己在不同阶段对植物的观察情况 。最 后 , 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情况说明 , 将梳理的内容 分享给其他幼儿进行集体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 , 幼 儿们发现了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多个因素 , 如温 度 、 水 、风 、 阳光等 。通过周围环境的观察 , 他们学会 了细致观察动植物的生存条件 。这有助于幼儿在不 断观察 、梳理和反思中获取重要的科学知识和丰富 的探究经验 。这样的集体讨论和分享过程还能够拓 展出更有趣和深刻的疑问 , 帮助幼儿感知更有意义 的探究点 。
三 、结语
自然世界为幼儿提供了生活环境 , 也为幼儿构 建了学习平台 。 自然角的创设与幼儿自然 、童真的 天性有着内在的契合性 , 是教育本位真正践行的具 体体现 。通过搭建自然角这一 “点 ”, 有效连接了幼 儿科学领域教育这条 “线 ”, 形成以教师引导作用下 的广泛 “面 ”, 促 进 了 幼 儿 园 教 学 目 标 的 多 方 位 发 展 , 进而帮助 幼 儿 与 自 然 进 行 深 度 而 有 趣 的 “对 话 ”, 最终为他们科学 思 维 形 成 和 科 学 探 究 能 力 的 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
参考文献
[1] 何梅 , 武敏 . 课程视角下的幼儿园自然角活动的创设与实施[J] . 上海教育科研 , 2020(8) : 78- 82.
[2] 骆晓媛 .“3×3×3”: 园本课程下幼儿园自然角活动实施新样态 —以小班 “彩虹南瓜园 ”自然角项目活动为例[J] . 亚太 教育 , 2021(20) : 38- 39.
[3] 何建玲 . 喜爱动植 物 , 亲 近 大 自 然 —在 自 然 角 中 培 养 幼 儿 的 探 究 和 发 展 思 维 能 力[J] . 课 程 教 育 研 究 , 2017(24)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