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经贸葡语教学探索论文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经贸葡语教学探索论文

44

2022-11-11 09:42:24    来源:    作者:lvyifei

摘要: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内涵,然后分析了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现状与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大学经贸葡语教学的思政建设目标,之后说明了思政元素之于经贸葡语教学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经贸葡语教学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经贸葡语教学;课程思政;大学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内涵,然后分析了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现状与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大学经贸葡语教学的思政建设目标,之后说明了思政元素之于经贸葡语教学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经贸葡语教学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经贸葡语教学;课程思政;大学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的提出,我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在稳步推进。为了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经贸葡语课程因此被设立。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地位愈发突出,不少高校开始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引导思政元素进课堂,力争培养出拥有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且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素质葡语人才。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经贸葡语教学探索论文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内涵

  课程思政理念源于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1],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强调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曾阐释过各专业与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我们要重视政治,也要重视专业,不能把政治和专业对立起来,而要把两者结合起来。”[3]现今,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各门学科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难以形成,价值引领与专业课程的密切关系被忽视,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出现割裂甚至冲突。针对这一现象,关于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运而生[4]。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4年上海市率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并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要想认识课程思政,首先要分别明确“课程”和“思政”的内涵。“课程”强调有计划的教学目标,为了学生习得某些知识而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其安排。一门完整的课程通常由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多个环节构成。针对高校学生,“课程”指的是专业设置下的每一门具体课程。“思政”指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由来已久,许多学校为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设立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随着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建设不能单纯依靠思政课,而是要发挥多学科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门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指所有高校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上海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全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基石,逐渐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育体系。关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学界众说纷纭。高德毅、宗爱东[5]认为“课程思政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戚静[6]认为“课程思政……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和专业课程进行功能定位,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式方法创新,在综合素养课(通识课)及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等一系列改革,强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全课程育人”。侯勇、钱锦[7]认为,课程思政是“教育者以思政课以外的专业课和通识课为载体,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和资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活动”。邱伟光[8]则强调统一性,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经验和活动,通过课程思政,高校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素质能力和自我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从而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是历史必然选择,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书育人有机融合的必要保证,是将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的推动力量,体现了每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和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现状与必要性

  课程思政要求重新审视外语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如何培养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外语人才,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是所有外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外语类专业教师已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尽管已经有意识地践行“盐溶于汤”的课程思政方法,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但如何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将专业知识传授、语言技能操练、思想立场引领合理融入有文化差异的课堂,需要有更明确的规划与建议[9]。根据赵璧、王欣[10]的调查可知,目前我国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总结和剖析外语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及内涵,二是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与路径,三是外语类课程思政的具体案例探索。例如,欧阳偶春、胡丹娟、雷淑华[11]认为,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针,将育人元素和语言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矫林[12]认为,构建外语课程思政应实现深度教学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机统一;杨金才[13]以南京大学英语系美国文学课程实践为例,探讨高校外语专业课程建设应考虑的几项思政元素;等等。

  高校外语类专业大多具有意识形态性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弱、易受西方文化隐形侵蚀等特点。尤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今天,外语专业始终站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前沿[14]。以葡语专业为例,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葡语专业都采用“2+2”或“3+1”的教学计划,即利用一或两年时间在葡语国家(以葡萄牙和巴西为代表)作为交换生学习,或者赴澳门进修学习。在西方文化和价值理念的渗透下,这种模式会造成汉语文化的流失和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缺失等问题,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地实行“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对语言意识形态进行甄别,对文化取向进行鉴别。课程思政的灵魂与内容应与国家意识的培育密切相关,即在外国语言文化教学过程中培育富有时代特征的国家意识[15]。通过课程思政,可以深入挖掘外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公正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外来文化思想。

  三、大学经贸葡语教学的思政建设目标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与葡语国家便有了贸易、投资等多领域合作。2003年,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成立,历时18年,以澳门为商贸合作服务平台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合作机制。自2013年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以构建中葡贸易共同体为目标,我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增多。为了满足我国经贸、投资、商务等领域对于定向葡语人才的需求,逐渐设立经贸葡语等一批应用型葡语专业课程极为必要。大学经贸葡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语言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并且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经贸葡语人才。

  我国经贸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随着外语课程教学的改革,若能将课程思政建设与经贸葡语教学有效结合,就能极大地推动我国本科院校葡语教学的发展。笔者认为,大学经贸葡语思政建设目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

  前面说到,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挖掘经贸葡语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领”要素,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思政融于教学,育人“润物细无声”

  思政教育不能脱离日常的外语语言文化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加强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选用社会热点事件题材作为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在学习葡语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家政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以便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三)拓展教学模式,创新育人思维

  一方面,传统的葡语教学模式偏重于单方面的西方文化讲解,特别是葡国文化的输入,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政治素养、文化自信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对西方文化一味追随和盲目憧憬,最终与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渐行

  渐远。另一方面,经贸葡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偏向于理论化知识,专业性较强,这导致学习语言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更新和拓展教学模式,充实教学内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使学生将“四个自信”根植于心,自觉抵御不良思想文化的渗透,增强文化底蕴,从而培育出兼具较高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外事人才。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不意味着封锁自心。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葡语经贸教材是叶志良编写的《经贸葡语》[16],其教学目标是“扩充学生经贸类词汇量,适度普及常见经贸知识和葡语国家经贸文化背景,提高学生阅读经贸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日常阅读、查找相关材料的习惯”,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葡语经贸人才。教师应在强化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经济背景和国家经济发展前沿动态,具备商贸等领域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最终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化葡语人才。

  四、思政元素之于经贸葡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我国与葡语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截至目前,“一带一路”相关葡语国家共六个:葡萄牙、莫桑比克、安哥拉、佛得角、东帝汶、巴西,其中我国与莫桑比克、安哥拉、佛得角、东帝汶、葡萄牙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巴西签署“一带一路”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外语院校应承担起重任,适应国际交流趋势,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和具有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葡语人才。尽管由于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外语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客观差异性无法避免,但二者间的共性(如教育总体目标、教育对象等)却能够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17]。对于经贸葡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兼具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思政元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从外交、经贸、文化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在外交方面,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更多政治素质过硬的国际化葡语人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世界的百年变局,积极应对国际国内挑战。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作为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立志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重新审视西方制度治理和文化[18]。“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推动了中国与沿线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济贸易往来。经贸葡语课程思政建设能够让学生在对外交流中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客观看待西方经济制度和理念,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融入科学精神和批判意识,在国际舞台上用葡语更好地诠释国家政策,担当起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往来的使者,时刻维护国家形象。

  其次,在经贸方面,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复合型葡语人才,帮助学生在国际经贸往来中更好地展现大国形象和工匠精神。经贸葡语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它将语言知识与商务能力贯通在一起,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葡语语言基础,还要深入了解国际大背景和思想道德引领等元素。而课程思政建设则有利于突破教材局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经贸葡语这门课程,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运用更准确和严谨的语言处理对外经贸事务。

  最后,在文化方面,思政元素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时保持清醒,以客观的态度应对外界不良思想的侵袭。随着国际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贸往来的同时,文化交往日趋频繁,若想让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容忽视。葡语国家文化多样,如何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如何用葡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是所有外语人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座桥梁,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五、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经贸葡语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首先,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团队的政治敏感度和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加强党建,发挥基层党员教师的思政教育作用。教师在思想上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教师应强化责任意识,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葡语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思想,为外语教学工作输入新鲜血液。例如,葡语专业教师应定期与思政专业课教师交流互动,切磋思想,即将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元素相融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国情教育活动,如统一组织教师去红色旅游景点参观学习、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等。

  其次,教师应养成坚持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在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把握国内国际时事热点和前沿思想,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经贸葡语课堂教学,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首先,由于经贸类外语课程应用性较强、理论化内容较多,传统“自上而下”的“填鸭式”教学吸引力不足,导致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根据经贸葡语教学的特点,教师应适当创新教学模式,合理地将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如通过时下流行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以便引入思政教育内容。其中,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经贸葡语教学最为常见。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前,教师基于经贸葡语教学当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导学案,将其与教学资料一同发布在公共学习平台上,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一些基础知识点,并记录疑难之处;课中,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然后挖掘本节经贸葡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如爱国、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据此设计探究任务,组织学生思考、合作、分析,以得出结论,实现对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吸收和内化;课后,教师回顾教学全过程,并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其次,目前经贸葡语类教材使用最广泛的是叶志良编写的《经贸葡语》一书,其教学内容多涉及经济、贸易、投资、就业等商贸领域,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思政教育只有立足于教材与课程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才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因此,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教材中加入领导人讲话、国内外热点新闻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把握时政热点,增强政治敏感度和政治意识,主动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教材涉及的内容有限,课堂教学不能单纯依靠课本知识的输入,还应该增加更多的环节。具体而言,第一,可组织课前探讨活动,即教师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选择经贸领域,特别是葡语国家经贸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前沿等内容,对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发表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第二,可设计专题活动,介绍经贸葡语领域的发展史和优秀人物等,即具体实施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抽出15~20分钟时间给学生讲党史和外交故事,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价值认同感,鼓励学生在遇到涉外意识形态问题时能主动维护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展现大学生的风采。如此,通过不同环节不同类型的活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拓展对经贸葡语相关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怀有爱国情怀,从而达成思政教育目标。

  六、结语

  在经贸葡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丰富葡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全方位、多层次的葡语人才,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通过经贸葡语课程思政建设,学生能明确自己身上承担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目前,经贸类葡语课程思政建设尚在起步阶段,教师和学生对思政观念的理解尚浅,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之间还不能达到“盐溶于汤”的效果。今后,高校还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葡语教学,特别是经贸葡语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1-19)[2022-05-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3]丛文滋.两任外交部长关怀外交学院二三事[J].党史博览,2009(5):55-56.

  [4]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增刊3):28-29.

  [5]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6]戚静.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7]侯勇,钱锦.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评价与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66-76.

  [8]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9]陈法春.外语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20(6):12-16.

  [10]赵璧,王欣.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链”建设:理据与路径[J].外语电化教学,2021(4):61-66.

  [11]欧阳偶春,胡丹娟,雷淑华.语言与育人融合下“主导+主体型”大学英语智慧教学[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1,42(2):74-80.

  [12]成矫林.以深度教学促进外语课程思政[J].中国外语,2020,17(5):30-36.

  [13]杨金才.新时代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2020,41(6):11-14.

  [14]杨蔚.外语专业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求、困境与路径[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37(5):85-89.

  [15]徐斌.高校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培养[J].当代外语研究,2021(4):35-49.

  [16]叶志良.经贸葡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7]李平,王聿良,吴美玉,等.“大学英语”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可行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0):137-140.

  [18]刘世强,朱光.深刻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1-17.